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军事文摘     
孙子兵法在国外《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孙子》)唐朝时传入日本,日本人将孙武推崇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家鼻祖”;将《孙子》誉为“兵学圣典”、“世界古代第一兵书”。从八世纪到今,日本研究《孙子》的著作不下百余种。清乾隆年间、《孙  相似文献   

2.
纵观中国军事史 ,“正己化人” ,是历代兵家进行教化的一项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正己化人”就是指将帅必须首先端正自己 ,然后再去教育感化部属。黄石公《三略·下略》中指出 :“舍己而教人者逆 ,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乱之招 ,顺者治之要。”诸葛亮在《将苑·厉士》中说 :“先之以身 ,后之以人 ,则士无不勇矣。”可见 ,中国历代兵家已把“正己”看作是衡量将帅人格力量的重要内容 ,把“正己化人”视为治军的根本大计 ,把能否做到“正己化人”提高到治人、治国的根本战略高度。古代兵家特别强调“正己化人” ,固然与中国封建社会不重视制度治…  相似文献   

3.
《吕氏春秋》在吸收兵家和前人军事思想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其军事主张。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它主张“兵不可偃,用兵行义”;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上,它非常重视民心向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主张“行德顺民,用兵有时”;在治军方面,它主张“选练精锐,恩威兼施”;在用兵指导思想上,它主张“知彼知己,贵速待时”。其中有些观点弥补了兵家学说的不足,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心理战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的心理战思想既有聚我军心和夺敌士气的二元结构,又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观和“死地则战”的战役战术观,并诉诸“爱”、“赏”、“教”、“戒”等方式培育心理战结构要素。孙子的心理战思想对后来兵家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军事思想内容非常丰富 ,既包括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 ,又包括引以为戒的兵家指挥之忌。本文针对在军事领域中人们对前者研究较多而对后者注意不够的倾向 ,从毛泽东诸多的论述中 ,概括了十条具体的兵家指挥之忌。目的在于研究如何避免“败走麦城” ,从正反两个方面领会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神妙之处。  相似文献   

6.
先秦兵家的消费思想不但具有独特的军事色彩,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意蕴。它提出的“王国富民”、“因粮于敌”、“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仁”、“节欲知足,纯化风尚”等经济伦理思想不仅在促进当时社会进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当代社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兵家保障打赢的名言。但是,在高新技术不断用于军事领域的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的“粮草”如何先行?请看重庆预师的回答——扭住两力搞建设,厉兵秣马保打赢!  相似文献   

8.
提起战争与蛇的联系,人们马上会想到著名的“响尾蛇导弹”。诚然,它是今天军事仿生学的杰作之一。现代军事科技中属于师蛇之作的还很多,而古代兵家的师蛇之举更是多见。时届蛇年,谈谈古今兵家师蛇的故事岂不有趣! 今人发现蛇的“夜眼”,还是从瑞典斯德哥尔摩动物园失窃案开始的。该园有大量珍禽异兽,有段时间闭馆后珍稀游鱼不胫而走,贵重爬虫不翼而飞。报警也无济于事。几位水族馆和爬虫馆的工作人  相似文献   

9.
驱散战场迷雾,使战场“透明”,自古就是兵家梦寐以求之事。在信息化战场环境中.一体化情报信息将使这一梦想变为现实。实现情报信息的一体化。要求“创造一个条件,进行两个打破,实现两个一体”。“创造一个条件”是指要创造能使情报信息在“多维空间侦察探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武器打击系统”之间进行“无缝融合、同步共享、自动化处理”的信息支持系统。“进行两  相似文献   

10.
曹操是三国第一流的军事家、战略家,他在军事实践与理论研究中为后人留不了宝贵的遗产,今天重温、总结一下他对战争形势、战略、战术思想,不是没有裨益的。 军事形势家的胸怀 对战争形势的正确分析,是军事家不可或缺的素质,历来为兵家所重。《汉书·艺文志》根据西汉任宏的分类,列为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家。前两家是兵家的主流与正宗,后两家是兵家的末流与旁门。论形势,曹操就是以军事形势分析见长的军事家。 《孙子·计篇》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指出战争事关国家存亡、军民生死,必须严肃地对待。这就要求军事统帅在制定战略、战术之前,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中的“有形”与“无形”思想探析马建新《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古代兵法的集大成者,两千多年来一直得到历代兵家的推崇。尤其是近十几年,《孙子兵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广为传播,使这一经典著作更是名声大扬于全球。笔者数读此书,获益匪浅。此书对兵学“有形”...  相似文献   

12.
高原高寒地区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在这一地区作战“补给重于作战”历来是兵家用兵之道。做好高原高寒地区局部战争军需准备,提高军需保障效率,是当前军事斗争准备的紧迫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兵家的辩证法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源头之一。在孙子提出的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矛盾范畴中,尤以对利害关系的把握最为精彩,这是孙子辩证法的精髓。“利害观”是孙子解剖战争问题的一把利器,把握住了利害关系的要义,就不难理解“慎战”“不战”“全胜”等核心观念。同时,它也是人们在面临人生道路上各种得失选择时的方法指南。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的兵家军事激励思想以赏罚为核心,以宗法家族为支撑,以情感为纽带,以道德为原则,以礼、仪为形式。这些构成了先秦时期兵家军事激励思想的主体部分,同时以其派生物为补充,构成了整个先秦时期的兵家军事激励内容。  相似文献   

15.
冷战时代的结束,似乎标志着世界的安宁和威胁的解除,但事实却远非如此。宁静的表面潜伏着武装冲突的危机,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由于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和石油,将会成为未来军事冲突的多发“地区”,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因此,许多国家都在  相似文献   

16.
兵样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活,要求军人有良好的身体条件。这一条,历代兵家都是很重视的,有的为能征到理想的赳赳武夫、不惜煞费苦心,想出许多花样。最为奇特的择兵方法要数宋太祖的“兵样”法了。宋太租择兵,重在身高。宋史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初,太诅拣军中强勇者,号兵样,分送诸道,令如样招募。”“兵样”就是真人模特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参观部队训练时,听到最响亮的声音是“一,二,三,四”的呼号声;我们在电影中看到部队在冲锋陷阵时,也总是喊着“冲啊!杀啊!”这样气壮山河的呐喊声。训练就训练, 打仗就打仗,为什么还用最大的力气来呐喊助威呢? 呐喊助威是士气的体现。士气是指军队作战时的精神状态,古代兵家称之为“气”。士气  相似文献   

18.
涉猎浩如烟海的兵书、文籍,以及纷繁复杂的古代战例,发见历代兵家既珍视、推崇赏罚在治军中的特殊作用,称其为“军中要务”,又十分讲究“赏罚之道”。赏罚,乃治军之通律。凡有战斗力的部队,无一不是赏罚严明之师。本文仅就古代军队之赏罚原则作一窥视。笔者将兵法典章和治军史迹所论述古代军队赏罚原则概括为如下十条:  相似文献   

19.
王修莞  徐浩  杨杰  王敬国  阎宏宇 《国防》2006,(11):I0002-I0005
阜阳市位于黄淮平原南端,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是皖西北发展中的中心城市。古称“襟带长淮,控扼陈蔡,东连三吴,南引荆汝”,自古就是兵家要地,在新世纪新阶段,阜阳市市委,市政府、军分区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积极推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将国防建设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促进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孙子》为代表的中国兵家文化,博大精深,享誉中外。作为一门古代的实用之学,兵学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质和操作功能。兵家的不少治军原则,如刚柔并济、恩威并施、文武兼用、宽严结合、将权贵一、严明赏罚、统一号令、教戒为先等等,乃是特色鲜明、效用显著的治理思想与治军手段,不但直接应用于治军理卒,也是有效的治国方法。而兵家"杂于利害"的思维方法,"君命有所不受"的变宜原则,"因敌制胜"的用兵手段,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治国理论。本文揭示了兵家经国治军思想的理论基础,总结了兵家有关经国治军思想的要点,希望以此让人们对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