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来面对空导弹系列的防御体系陈德沅编译虽然国际均势发生的转变和战略上的新观点不断出现,但整个面对空系列中需要保留一种陆基中程面对空导弹系统(缩写为SAMP/T)。面对着新的威胁,这一系统在北大西洋公约成员国的防御部署中应该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机动性、...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美俄的核均势逐渐被打破,世界核格局出现了"一超称霸, 多元纷争"的复杂局面。虽然俄罗斯的核力量日渐削弱,但它仍以大量的核 武器和先进的核技术成为核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俄罗斯核武器的组成 俄罗斯的核力量是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结构方式,由洲际弹道导弹、 战略核潜艇、远程战略轰炸机组成,其中陆基战略导弹数量最为宠大。  相似文献   

3.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作为一种战略性武器,是为核战略目的服务的。自从有了大规模毁灭性的核武器以来,“威慑战略”就成了美国的政策。随着苏美争霸世界斗争形势的发展,争夺战略优势的需要促使研制战略武器竞争愈演愈烈。旷日持久的限制战略武器谈判限制不了武器技术的发展,相反,新技术的发展和战略武器潜在的打破战略均势的可能性,使得谋求妥协的谈判更困难了,要求研制性能更好的新武器以确保战略优势的政治压力随之增加了。最  相似文献   

4.
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推行强硬的“铁血政策”,为德意志统一展现了宏伟前景。普鲁士在国家军事力量的支撑下,综合运用外交、政治、战略手段,完成了梦寐以求的德意志统一大业。这其中普鲁士与奥地利对决的克尼格累茨战役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不仅改变了欧洲政治和军事地图,打破了中欧地区的势力均衡,使普、奥两国命运发生不可逆转之变化,而且为德意志的完整、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推动了德意志走向穷兵黩武的军事帝国。  相似文献   

5.
导弹防御系统是一种攻防兼备的作战系统,既可用来拦截对已方实施攻击的各种导弹,又可主动打击敌方的各类目标。用它于攻,还是用它于防,决定权完全掌握在使用者的手中。实际上,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就是发展进攻性作战武器,在客观上将对其他国家构成现实威胁。因此,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将严重破坏国际战略格局的平衡与稳定,引发新的军备竞赛,从而威胁世界和平,给人类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破坏全球战略平衡国际战略演变史表明,全球战略格局的平衡和稳定是各方实力相对均衡的结果在核武器诞生以后的冷战期间,这种均衡表现在美苏双方均有…  相似文献   

6.
<正>1945年8月,苏联开始实施研制核武器的“核计划”。不久,随着冷战爆发,苏联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间的冲突和对抗加剧。为打破美国核垄断,重塑战略均势,苏联在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的同时,又投入巨资建立起庞大的核工业生产体系,在伏尔加河、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等“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布局了完整的核武器科研、设计、实验和生产设施。  相似文献   

7.
政府采购委托代理道德风险的博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采购中采购人与采购代理机构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二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采购的不确定性,契约的不完全,导致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产生道德风险。对道德风险进行博弈分析,纯战略下得不到均衡解。因此,引入混合战略,建立政府采购委托代理道德风险博弈模型,并得出其均衡解。最后,在分析混合战略均衡解的基础上,提出防范政府采购委托代理道德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行动.在这一问题上,美苏态度基本一致,都希望尽早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以尽早将其击败.但美国首相丘吉尔出于重塑欧洲大陆均势、维护殖民利益和实施边缘战略等多方面的考虑,对美苏的呼吁和建议始终表现不积极,并多次拖延和阻挠其实现,使这一重大军事行动直到1944年6月才付诸实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冷战时期,核战略理论中有个等效核均势概念,这个理论告诉人们:不管你的核进攻力量多么强大,但在承受核打击能力方面,如果你同核力量弱小的一方一样,是不堪一击的话,那么在战略上你的核力量就同对手是等效的。这一概念曾给我们这样有益的启示:核力量的建设需要坚持精干有效的原则,对核力量的过分追求,既浪费资源,又无多大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防部报告主张加强“空间基地作战站”早期的工作,并强调它是改变均势的潜在力量。  相似文献   

11.
11月13~14日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斯里夫波特举行的空军协会关于“战略成慑力量的新尺度”的科学讨论会着重于讨论正在上升的苏联战略势头和在保持均势中我们面临的挑战。对于该会的这个第二篇报导也就是作为结束的报导,描述在规划美国明天的战略态势时必须作出困难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一、《淮南鸿烈·兵略训》的军事伦理思想《淮南鸿烈》又称《淮南子》,是汉代皇室贵族淮南王刘安招致“天下方术之士”,在他的主持下集体编著的一部论文集。这是体系庞杂,内容比较重复的一部大书。高诱说,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其中也夹杂一些孔、墨、申、韩的思想。它是汉初黄老无为的继续,并有所发展。它也是汉武帝以前地方封国政治集团势力与中央政治集团势力的矛盾反映。在哲学世界观方面,唯物主义是它的主流,但也杂有不少唯心主义神秘因素。为什么取名“鸿烈”呢?“鸿,大也…  相似文献   

13.
在利益与道义相交织的南海上,冲突不仅仅存在于周边的当事国,来自区域之外的势力对这一地区的插手,往往起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南海地区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特别是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的发展以及南海各国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通道。  相似文献   

14.
军火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际间一种间接的军事斗争手段,它在调整多边关系、改善战略态势、平衡战略力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作为世界上最赚钱的买卖之一,它也是有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战争目的,从经济上给敌以打击,古已有之,中国历史上也不乏其例,不少军事思想家对此都曾有过论述。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兰西革命成功后,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发动了干涉战争,对法国实施了大规模经济封锁,经济战开始作为一种战略上的战争手段出现。随着战争规模和烈度的不断增强,经济越来越成为敌对双方经常使用的一种战略手段。它的主要目的是配合军事斗争,削弱和断绝敌军生存、作战保障的持续能力,威胁和扰乱敌国生产、民生,削弱敌方意志,最大限度地破坏敌国或敌军的战争经济基础。从本质上说,它既是一种军事战略,也是一种政治战略。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毛泽东十分重视经济战线的斗争,在打破敌人对我经济破坏阴谋、削弱敌人战争物质基础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思想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美俄(苏)核对抗兴起、核均势形成、核均势对抗、核均势瓦解、核均势对抗倾斜等核军备竞赛发展历程,总结出各个时期的发展特点,并预见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两栖攻击舰是一种用于按建制单位运载登陆兵、武器装备、物资和登陆工具,实施垂直登陆和平面登陆的大型登陆作战舰艇。该舰种是20世纪70年代,在“均衡装载”理论指导下发展的“由舰到岸”登陆作战的新舰种。它将登陆兵、武器装备、物资、登陆艇、直升机和两栖车辆等按建制单位装在一艘舰上,具有全面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战略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理论,并以这种思想和理论指导战略行动和影响社会文化与思潮。它是制定现实战略的潜在意识和历史文化情结。世界上每一种战略思想都与一定的思想文化丁联系,战略服从和服务于当时的国家政治,但战略又深刻地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哲学传统。战略的底蕴和根基是思想文化,而且战略思想最终要汇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思想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去。从这个意上,战略思想也上一种文化,思想文化与战略相结合便形成了战略文化。北约空袭南联盟是由南联盟拒绝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进入科索沃而引发  相似文献   

19.
湘军是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军事集团。虽然它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它对晚清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残酷地镇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挽救了濒临灭顶之灾的清王朝,并使其一度出现了“同治中兴”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它又对晚清的中央专制主义集权制度起了分解作用,使得满汉统治者之间势力对比发生显著变化。一批湘军出身的地方督抚掌握了军政大权,往往拥兵自重,尾大不掉。最让清廷始料不及的是,随着湘军的遣散,两种势力阵营在湖南最终形成。一种是少数荣归故里的湘军统帅,他们利用所获…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六○~七○年间一场反弹道导弹争论之后的十年间,战略形势已变化得足以使许多评论家提出需要弹道导弹防御(BMD)技术,一场关于各种弹道导弹防御方案优劣性的新争论正在来临,但是争论的条件尚远不成熟。到了一九八一年,有了更充分的理由为重新开展一场政策性争论提供了条件,争论不仅涉及根据互相确保(社会的)易损性准则在稳定美苏战略均势方面弹道导弹防御所可能具有的优点,而且也涉及以进攻为主的基本观点,而进攻为主是过去十五年中大部分时间内美国战略原则和战略态势的特点。后一个问题直接与下述因素有关:威慑的理论,以及可能的对外政策需要的能力和与美国利益相适应的美国核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