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罗尔纲对湘军的研究颇有造诣。他所撰写的《湘军兵志》、《绿营兵志》、《晚清兵志》、《淮军志》等专著 ,不仅从各个角度对湘军作了研究 ,并涉及到晚清军事的各个重要领域。罗尔纲对湘军的研究 ,树立了一代学风。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西征军入湘后碰到两支强大的势力:一是以曾国藩为首领的有组织的湘军,一是分散于各地的、起来骚动造反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大众。以往的一些著作在论述这近半年的历史中,大多着眼于太平军与湘军之间的战斗和较量,而对湘省人民在这场斗争的作用述论不够。事实上,湖南人民的活动和斗争不仅影响着太平军和湘军的战事,而且对整个西征战局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对太平军入湘后的军事史实只作一些概括和说明,着重述论湘省人民的抗清斗争以及它同整个湖南、乃至于西征战局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晚清陆军向近代化嬗变述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论述了晚清陆军向近代化嬗变的整个过程 :由于经制兵八旗和绿营的衰败 ,于 1 9世纪 5 0年代初产生了另立新章的湘军 ,并于 6 0年代初衍生了率先全部装备洋枪洋炮的淮军。 6 0年代至 90年代初 ,部分八旗兵、练军和防军 ,在武器装备和训练方面实现了近代化。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决定变革军制 ,编练新式陆军 ,实现全面近代化。本文还论述了晚清陆军实现近代化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各阶级,各政治集团及其军事思想家对于海防海军建设和作战的理性认识。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军事走向近代化的进程,而且在很多方面记录了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对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军事近代化和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深刻了解,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重要的价值。 一 中国海防思想最早产生于明代抗倭战争中。明末至清中叶,由于倭患的平息和统治者实行禁海政策,中国海防逐渐废弛,海防思想也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鸦片战争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频繁进行海上入侵,中国海防危机日益深重,传统的海防思想已不能适应海防斗争的新情况。在抗御西方国家海上入侵的斗争中,中国近代海防思想随之产生并逐步发展,从一开始,它就具有抗御外侮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军事教育史是军事学、历史学及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的交叉地带,正如沈渭滨教授指出的,“晚清军事教育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研究,不仅关乎军事领域的变革,而且直接与上层建筑的变革,中西文化交汇乃至社会价值体系等诸多方面相连,是一项有深度、有意义的工作”,但我国史学界对于晚清军事教育史的研究并不够;此书之前,20世纪90年代,虽有南京大学史全生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但晚清军事教育只是其中一部分,篇幅及内容略显单薄,因此,苏州市职业大学王建华教授的专著《半世雄图:晚清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则有了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正如书中指出,“中国的军事教育现代化在中国教育史乃至整个中国现代化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于中国晚清的军事进步,社会风气的转变以及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真研究这一课题,对于厘清晚清政治、军事史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6.
论湘军的后勤体制和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湘军的后勤体制(一) 集饷权、兵权于将帅之手湘军后勤体制不同于绿营兵的主要之点,就在于它的后勤管理权与作战指挥权、用人权都掌握在将帅之手。它既不受北京户、兵部的“层层检制”,也不受地方督抚的掣肘,自成系统。其后勤机构的司官,由统帅奏派或委劄。其所以如此,是与湘军的勇营性质及所谓“兵归将有”的私属性分不开的。湘军  相似文献   

7.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晚清台湾军事变革与大陆军事变革息息相关。笔者认为 :“御外侮”的台湾防务观是晚清台湾军事变革的动因 ;“师夷技求自强”是晚清台湾军事变革的主线 ;台湾社会的综合开发是晚清台湾军事变革的基础。晚清台湾军事变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并在日后的抗日保台斗争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越 《军事历史研究》2005,17(3):117-121
晚清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由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全方位社会转型,军事变革与社会转型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读晚清军事与近代社会转型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更好的理解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9.
海防问题是近代中国在西方挑战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通过鸦片战争自海上入侵,引起中国朝野上下开始注意沿海防务,提出种种海防建设的建议与构想。同光年间身膺沿海疆臣重任、积极倡导采用西法的丁日昌,在晚清纷纭的海防议论中,特别令  相似文献   

10.
论湘军饷源与湖南地方财政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53年春 ,当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 ,继而组建湘军的时候 ,他所面对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如何筹措巨额的军饷了。因为此时湘军充其量只能被朝廷视为一支地方军队而已 ,不得不自谋筹饷。湘籍京官曾国藩在为湘军筹饷的过程中 ,遇到了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制度的重重阻力。具体来说 :其一 :清王朝早已陷入财政困境 ,其军费开支有限 ,而且主要用于国家经制兵八旗和绿营 ,对曾国藩的湘军却少有支持。我们知道 ,鸦片战争之所以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方面的贫穷与落后使其经受不住战火的洗礼 ;而太平…  相似文献   

11.
晚清同光年间,基于海防备虚和对西方船坚炮利的认识,清政府曾大力筹款,购船造舰,兴办近代海军。晚清筹办海军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在中国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过程中清王朝新建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标志着当时国防战略转变的开始,具有抗敌御侮,捍卫国家主权的性质。因此,尽管当时财政状况十分竭蹶,化费的巨额款项  相似文献   

12.
湘军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兴起的地主武装,军饷筹措直接关系到湘军的作战及其生存发展。湘军的核心人物主要采用协饷、厘金、捐输等途径来筹措军饷。同时,湘军首领调动在职或离退职后回乡居籍的地方士绅参与军饷的筹措工作,保证了军饷筹措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前的青铜甬道上,记载着这样一桩中华大事“公元1865年乙丑,清穆宗同治四年。第一个大型近代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即今天的江南造船厂)在上海建立。”江南制造局是整个晚清时期,清政府先后兴办的40多个兵工厂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江南制造局的全称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由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1865年在上海创办。它的建立,开创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完全采用机器生产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喻为“中国第一厂”。江南制造局  相似文献   

14.
张之洞是后期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清末编练新军则是他洋务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作为清末地方新军编练的卓有成效者,在晚清军事史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本文就此进行初步的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晚清以来原有的八旗和绿营体制已经全面腐朽崩溃,在国内外局势日益危急的情况下,清廷开始依靠地方力量举办团练。在军事权力下移的过程中,以湘军、淮军为代表的私人化军队从内部威胁着清王朝的统治。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主要分裂为皖、直、奉三大派系,军队私人化问题愈演愈烈。而早期以北洋军阀为主要革命对象的国民党经历了从照搬英美军队国家化,到策动军阀武装斗争,最后到以俄为师的过程,对使用政党力量统领军队的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重蹈军队私人化的覆辙,而走向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陆军学堂,发韧于19世纪70年代的晚清社会。它随着新型军事工业的创办而产生,并伴着军事改革的进程而发展,其广为建立则在清朝甲午战败后。由于中国近代化海军覆灭,清廷统治阶层内部的有识之士们继而把“强兵富国”的注意力转向兴建新式陆军。陆军学堂的兴起作为清末军事近代化活动中的一个新事物和大事件,虽然行程坎坷举步艰难,但是毕竟对于整个国家的军事教育近代化以及民族和社会心理起到了不可轻视的影  相似文献   

17.
陈玉成与三河战役李景恩陈玉成(1837~1862),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著名将领,后期军事统帅之一。1858年(清咸丰八年)11月,太平天国前军主将陈玉成指挥太平军同湘军在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部,成为太平天国军事史...  相似文献   

18.
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朝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等职。1853年随工部侍郎吕贤基回籍办团统抵抗太平军,后入湘军曾国藩幕。1861年组建难军,1862年升任江苏巡抚,1865年后历任署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武英殿大学土、文华殿大学士、两广总督等显职。李鸿章是清廷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主要决策者和推行者之一,对晚清政局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李鸿章自镇压太平军而起家,是晚清洋务运动最主要的首领之一。他自1861年组建难军起,便对筹建近代化军队,采用西法练兵,发展近代军事教育…  相似文献   

19.
台澎区域自宋、元以来就成为中国开拓海洋世界的前出要区。晚明以来 ,日本、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西班牙殖民势力都对台湾有所觊觎和行动 ,最后荷兰殖民势力控制了台湾 ,但其侵占既没有法理基础 ,又缺乏长期占台的实力 ,终于难逃被中国郑氏海上力量驱逐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付勇 《政工学刊》2004,(4):51-51
一、心理战在反恐怖军事斗争中起着首要的根本性的作用。恐怖活动与反恐怖斗争的实质是一种心理战。其直接目的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恐怖势力制造骚乱、暴乱、叛乱的目的是为了在人们心理上产生巨大震撼和社会心理恐慌,企图从精神上打垮政府和社会,从而形成一种对他们有利的局面。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