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空军正在拟定一项先进的可以机动再入飞行器(AMARV)的飞行试验计划,这种飞行器能够躲避苏联各种弹道导弹拦截器的拦截,试验后将由国防部作出抉择,把它部署在美国的洲际导弹上。空军空间和导弹系统组织的高级弹道再入系统局已要求通用电气公司和麦克唐纳·道格  相似文献   

2.
美国高级弹道再入系统(ABRES)计划是空军主管的三军计划。它是为了满足三军战略导弹的需要,研制先进的再入系统和突防装置。换言之ABRES计划是运用不断发展的技术成果,为美国陆上和海上基地的弹道导弹提供一种途径,以期以一定的精度和足够大的有效载荷,突破不断改进的反导弹面防御和点防御网,确保击毁各种目标。  相似文献   

3.
前言     
本期汇集了防御系统所面临的敌情发展的有关材料。主要汇编了美国高级弹道再入系统(ABRES)计划的由来,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同时还搜集了美苏战略导弹特别是多弹头方面的一些发展情况,供有关单位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ABRBRES计划是美国空军主管的三军计划,它是为了满足三军的战略导弹的需要,探索研制先进的再入系统和突防装置用于突破不断改进的反导弹防御系统。空军的ABRES计划和陆军的“防御者”计划的很多工作是紧密相联的和互相促进的。  相似文献   

4.
高级弹道再入(ABBES)系统计划是“为了满足三军战略导弹的需要,研制先进再入系统技术,包括突防辅助手段和设备。”更通俗地说,ABRES是一项持久的工作,为陆基和海基的美国弹道导弹提供一种途径,以一定的精度和足够大的有效载荷突破不断改进的敌人面防御和点防御网,确保摧毁各种目标。  相似文献   

5.
测量弹道导弹再入系统(长时间的飞行)红外辐射的两类特殊试验的飞行器已由飞歌福特公司研制,该公司与陆军卫兵系统司令部签订了1050美元的合同。 该飞行器称为Fair2,它由空军(通用动力公司的)阿特拉斯导弹携带,从主军基地范登堡发射落向太平洋靶场。Fair2飞行器包括红外探测器和其他的仪器设备,将从阿特拉斯再入系统弹射出来观察整个弹道飞行中的红外辐射特征。Fair的名字是“沿着红外一起飞行”的缩写(fly along infrared)。  相似文献   

6.
助推-滑翔式导弹中段弹道方案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助推—滑翔式弹道中段的无量纲运动方程。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实现弹道优化。首先求解不同初始速度、速度倾角和最大升阻比的最大射程弹道,然后考虑驻点热流、过载约束,求解总气动加热最小和射程最大的最优弹道。基于前者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初始条件对最大射程弹道的影响。将考虑约束的再入滑翔弹道与弹道式再入的特征参数比较,表明再入滑翔弹道的峰值热流较小,而总气动加热增加,但再入滑翔飞行时间在一般锥形体再入机动飞行器的热防护系统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美国用于先进战略导弹的机动再入飞行器的研制即将面临困难的决择。这个技术到达需要很多资金的时候,国防部可能被迫削减和压缩先进再入系统的费用。 可以机功的再入飞行器称为MARV,它区别于多弹头分导再入飞行器(MIRV),MARV有几个类型的推进系统确保再入时的机劝。这样它可以巡航在宽广的范围内,躲避防御武器的拦截。  相似文献   

8.
曳光计划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防御者”计划的一部分。曳光火箭是由多级固体发动机组成的一种试验火箭,用以携带再入体模型,使之达到洲际导弹和低速流星的速度,利用再入体在发射场附近再入,进行再入问题的研究。它的工作为反导弹武器、战略导弹的再入系统和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宇宙航行等方面的研制工作,开创了新的试验途径,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再入初始速度大、飞行时间约束苛刻的轨迹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攻角+倾侧角联合优化的再入快速抵达轨迹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在再入初段利用较大攻角迅速减小弹道倾角和拉平弹道,在再入后段/滑翔段联合设计和优化攻角+倾侧角变化规律以显著降低终端飞行速度,同时满足终端高度、终端航向角、最大动压、最大热流等约束条件。该方法能够提升传统升力体飞行器再入快速到达能力并拓展其应用范围。仿真结果表明,在典型飞行器参数和较大初始再入速度条件下,全程飞行时间小于12 min,终端速度能够小于7Ma,横向机动距离超过800 km。  相似文献   

10.
在导弹防御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预测弹道式再入飞行器的弹道和弹着点。本文将阐述预测方法,以及几个具有代表性例子的数值结果。若干份报告~([1],[2])(参考文献附后)阐述了弹道式导弹状态数据的估算;我们将使用这些估算的结果来预测弹道式弹道及弹着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讨论再入机动弹道的设计问题。从保证落地速度最大的要求出发,在考虑了迎角对阻力系数影响的条件下,得到了选择再入机动弹道升阻比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不同防御阵地位置与防御半径,利用Radau伪谱法进行了机动再入飞行器最短时间突防轨迹的优化研究,分析发现,随着防御半径的增加,飞行器依靠空气动力进行侧向机动规避较难实现,并且当防御阵地靠近目标点时,飞行器可机动规避的范围较小,但由于其飞行高度的特殊变化,使得地面防御力量仍然难以实施有效拦截。计算结论对再入飞行器突防轨迹的设计以及地面防御力量的部署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飞行器再入段的动力学模型,利用UKF对目标的弹道进行估计,并与传统的3RR法解算结果进行了比对。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动力学方程的UKF法可有效地提高弹道式再入目标弹道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4.
美国陆军弹道导弹防御司令部的总部设在阿拉巴马州汉茨维尔的城郊,其大部分的系统技术试验是在夸贾林导弹靶场完成的。夸贾林靶场位于太平洋中一个环状珊瑚列岛上(以下简称列岛)。 陆军利用夸贾林靶场使先进的弹道导弹防御技术综合成系统,并为战略威慑进攻武器的研制提供必不可少的试验. 夸贾林靶场在收集大气层外信号特征数据、记录导弹再入现象、提供终段弹道数据和命中点数据、回收再入飞行器和传输各种飞行任务的近实时数据方面,无论对进攻武器系统或防御武器系统的试验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前 言 拦截卫星的末制导阶段具有下列特点,即速度非常高,受重力场影响以及机动控制是采用推力而不是用空气动力。然而,卫星弹道的距离预计要超过飞行器的距离,因为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里运动。尽管如此,系统的误差预计还会存在。弹道中段和(或)发射制导系统本身的精确度也还有限,因此,末制导显然是很需要的。 本文采用了末制导规律。  相似文献   

16.
美国陆军高级弹道导弹防御局(ABMDA)正在研制一种对再入体在中段末期及再入段初期进行辐射测量的机载长波红外探测系统。  相似文献   

17.
助推滑翔技术是制导武器实现增加射程、提高机动突防能力的关键技术之一,对飞行器姿态控制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设计复合控制方式的姿态控制系统.针对采用空气舵与燃气舵联动控制的飞行器,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详细推导了完整的三通道线性化小偏差运动方程,结合典型弹道数据给出了动力系数图像,分析了助推滑翔弹道各飞行段中飞行器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选取再入段低空飞行特征点进行了姿控系统设计,仿真结果验证了线性化小偏差运动方程的正确性和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为进行此类飞行器的稳定性分析与姿态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高超声速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针对俯冲段精确制导及机动突防问题,基于反馈线性化与滑模控制研究了机动突防滑模跟踪制导方法。首先设计纵向俯冲及侧向机动弹道,其次利用反馈线性化将非线性运动方程转化为线性方程,基于该线性方程利用滑模控制对已设计的弹道进行跟踪,最终将线性跟踪制导律转换到非线性系统中获得非线性滑模跟踪制导律,该制导律完全基于飞行器当前运动状态,所需的相对运动信息大大减少。CAV-H飞行器制导实例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俯冲段精确制导及机动飞行,且对初始及过程偏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为高超声速飞行器俯冲段制导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民兵-Ⅲ”将使用M×洲际导弹的再入飞行器根据美国最近出台的《核态势审议》报告,美国防部将从今年开始将“和平卫士”(M×)洲际弹道导弹的再入飞行器拆除,并将之用于“民兵Ⅲ”洲际弹道导弹。安装“民兵Ⅲ”洲际弹道  相似文献   

20.
目前,空军很注意按排真正的多弹头再入飞行器〔genuine multiple, independentlytargetable re-entry Vehicles (MIRV)〕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这样,为未来的洲际导弹的部署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应用那些技术后,由一个洲际导弹携带多个子弹头从导弹的主再入系统释放后,每个子弹头将能独自地制导到相应的分布很广的目标上。 当前计划用于民兵的多弹头是由通用电气公司的MK—12型再入系统顺序释放后进入再入段,而且,子弹头并不具备独自的分导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