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恐怖一词,最早出自拉丁语“TEPOP”,原意为“惊恐”、“害怕”之意。使用“恐怖”这个词,则可追溯到200多年前的法国大革命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恐怖活动猖獗,国际恐怖主义这一概念被正式提了出来。 ●恐怖主义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敌,堪称人类文明肌体上的毒瘤,但迄今有关什么是恐怖主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其外延也纷繁复杂。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多达130种,侧重点各不相同,然而  相似文献   

2.
恐怖主义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事实上,从某些方面看,今天我们用现代术语描述的恐怖主义在数千年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但这并不是说恐怖主义的行为是一成不变的。尽管仍保留了一些历史上的典型特征,但恐怖主义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却很大。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人的军事辞典里,反恐和缉毒、救灾一样,历来被认为是不属于战争范畴的。但是,在去年“9·11”事件后的第二天,美国总统布什即向全世界宣布:“这是恐怖主义发动的战争,我们必须用战争来回答。”于是,恐怖同反恐怖,一夜之间便跨进了战争的殿堂。那末,恐怖战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4.
吴明华 《环球军事》2008,(17):36-37
“9·11”事件已经过去了整整7个年头,然而,阿富汗不休的战事和伊拉克难绝的恐怖袭击,让美国仍然无法摆脱“越反越恐”的尴尬局面。7年来,美国咄咄逼人的“先发制人”打击,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恐怖分子的行动,但这种大规模的全球性军事干涉也使国际恐怖主义哨然发生变化。针对反恐困局和恐怖主义的新挑战,美一些学者提出“低姿态全球战略”的反恐新思维,主张采取更为精巧、灵活的方法打击恐怖主义,力求让美国快速走出反恐困局。  相似文献   

5.
在重新统一15年之后的今天,德国武装部队(联邦国防军)在向一支能够将其人员部署于联合作战的具有更强机动性、灵活性和实用性部队的转变中进展顺利。 这种转变如同受到其财政状况驱动一样受到了世界重要事件,如冷战的终结和随后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以及非国家的恐怖主义的  相似文献   

6.
云风 《环球军事》2004,(10):14-15
5月9日是俄罗斯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日。同其他地区一样,曾经饱受战乱之苦的车臣共和国也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然而就是在这个光辉的节日里,恐怖主义又制造了一起新的罪恶:伴随着巨大的爆炸声,欢庆的现场变为人间地狱,车臣总统卡德罗夫等4人不幸遇难,另有40多人受伤。  相似文献   

7.
抓落实,是基层部队的经常性工作,是基层干部的重要职责。然而,有的基层干部对部队建设到底该抓什么,怎么抓,心中没数。有的唯上级命令是从,上级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疲于奔命,穷于应付;有的抓工作凭兴趣,想到哪里抓哪里,计划不如变化;有的热衷于创特色,树名牌,什么事情能出名挂号就抓什么。结果工作做了不少,成效却不明显。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盯着问题抓落实。  相似文献   

8.
提起俄罗斯特种作战部队,其中最有名也最为神秘的当属“阿尔法”特种部队。它的每一名战士都身怀绝技。他们人人都能连续做200个俯卧撑;对于毫不熟悉的文章只要过目一遍,就起码能记住头两页;任何一种交通工具,无论汽车、坦克、飞机和轮船,他们都能随心所欲地驾驭……当然,他们做这一切并不是为了自我标榜,他们根本无意扮演超人。这一切是因为他们的肩上承担着沉重的职责和任务——打击恐怖主义。应“恐”而生神秘组建当今世界,恐怖主义称得上最严重的社会威胁之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可谓无处不见恐怖主义肆虐的痕迹。有人把这股恐怖主义狂…  相似文献   

9.
现代恐怖主义正在迅速蔓延全球,恐怖主义活动已经严重威胁了各国的国家安全和人民的正常生活,而且,现代恐怖主义越来越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国际性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危害性和有效打击难度都明显加大。我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到跨境恐怖主义犯罪漩涡中来。深入研究我国跨境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特征,以期提高防范和惩治我国跨境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关于恐怖主义,中国的立场是这样的:恐怖主义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威胁,中国是恐怖主义的受害方,所以中国非常坚定地支持国际反恐.为此,我们还做了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说中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积极参与者.上合组织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打击“三股势力”,其中包括反对恐怖主义.所以,中国不仅是立场坚定的国际合作反恐支持者,而且是实践者.  相似文献   

11.
恐怖主义犯罪作为由某些组织在恐怖主义理念支配下 ,通过暴力或其他危险方法造成社会恐怖 ,以实现其政治、宗教或其他意识形态目的的犯罪行为 ,是一种新的犯罪样态。这种犯罪往往具有较为独特的认知、情感特点和意志品质 ,也具有较为独特的行为特点。为更好地打击、预防这种犯罪 ,应加强其心理和行为特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恐怖主义的形成是与社会客观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多极化、霸权主义、经济全球化、宗教文化冲突、传媒效应等社会现实问题是促使当代恐怖主义形成并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而这些原因反映出恐怖主义本质上就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必须以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来制定相应的对策,才能真正达到“治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9·11”事件后,在世界各国的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下,国际恐怖势力被迫进入“蛰伏期”。但他们并不甘心从此销声匿迹,而正在努力寻求能够替代暴力恐怖的更隐蔽的活动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不断普及、网络技术不断提高、人类对计算机网络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一种更新式、更诡秘、更具破坏力的恐怖方式———“网络恐怖”,正悄然来临。恐怖主义+网络战技术=网络恐怖主义?什么是“网络恐怖主义”?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至今还没一个权威的定义。但是一个大家都比较能够接受的观点是:只要是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第三方的计算机…  相似文献   

14.
许德斌 《国防》2013,(6):69-69
在各级党委领导的率先垂范下,一场转变作风的“大考”在全军悄然展开。简化迎送接待,不插彩旗,不挂横幅,不上高档菜肴;精简会议活动,不摆鲜花、不铺红地毯;会议发言,不再套话连篇,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简、俭、减,新作风新会风新话风,带来不少新气象。对花里胡哨的形式主义做“减法”,是改进作风的题中要义,也获得了上下一致好评。与此同时,广大基层官兵也在关注:形式少了、水分挤了,内容和干货是否会相应增加?以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的务实作风能否随之而来?换句话说,改作风看实效,我们不仅要看“不做什么”,更要关注“做了什么”。  相似文献   

15.
最近,以色列以近乎恐怖主义手段暗杀了巴勒斯坦“人阵”总书记穆斯塔法,受到国际舆论强烈谴责。历史上,以色列曾经是一个深受恐怖主义伤害同时也敢于向恐怖主义宣战的国家。为此,我们推出一个以军当年反恐怖主义的著名战例,供读者了解以色列这个独特的国度。  相似文献   

16.
一、在信息时代恐怖主义活动新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已经迈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为恐怖分子实施恐怖活动提供了新的工具。传统的恐怖主义活动主要是使用暴力威胁或行动,以引起恐怖或惊恐来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在信息时代,恐怖分子已经开始利用因特网等信息工具为其从事恐怖主义活动服务。其主要表现为:(一)利用现代信息攻击手段破坏国家信息系统在信息时代,恐怖分子利用信息攻击手段以信息系统为袭击目标进行恐怖活动的情况迅速增多…  相似文献   

17.
当代恐怖主义是人类社会安全的大敌之一。为了有效遏制并铲除这一社会的毒瘤,防止其滋生和蔓延,二战结束,特别是上世纪末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十分重视以特殊的作战力量和特别的战斗方式来回击恐怖主义的恶行,纷纷建立起各种专业化的、具有极强战斗力的反恐怖特种部队并在实战中屡试身手,成为反恐怖作战的急先锋和生力军。 特种部队的“天赋使命” 透过特种部队的成长历史,人们可以发现,特种部队与恐怖主义生来就是“冤家”。反恐怖特种作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特种部队的“天赋使命”。 特种部队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当时,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就开始组建和使用特种部队,主要执行反对“白色恐怖”等任务。1919年,“契卡”根据苏共中央命令从各种部队中抽调人员充实  相似文献   

18.
刘耿 《宁夏科技》2002,(9):36-48
2001g9月11日,是令美国人民震惊的日子,也是惊撼世界的日子。“9·1l”事件一年来,美国人民在反思,世界人民也在思索,联系战后几十年来美国屡遭袭击的事实,一场对美国内外政策的分析批判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对国际传媒的舆论作了些分析,总的看法是:恐怖主义是世界人民的大敌。对真正的恐怖主义绝不能手软,一定要坚决打击,  相似文献   

19.
为“自我感觉”者对症下药宋增建,陈跃敏生病看医生是人们生活中常遇到的事情。医生总要先询问病人“哪儿不舒服、对药物有什么反应”等诸多的“自我感觉”,以便正确诊断。然而,当这种所谓的“自我感觉”进入基层管理工作,演绎成一种思想、意识和方法后,就会带来种种...  相似文献   

20.
洛杉矶警察局在9.11事件之后,不断积累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的经验,提高自身反恐能力,并在实际的预防打击恐怖主义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恐怖主义是全世界的敌人。针对中国的恐怖主义威胁现状,我国公安机关作为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力量,要研究和借鉴他们好的经验,坚决打击国内恐怖主义的发展势头,以维护中国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