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务会词典     
我们对“连队细节”的理解: 连队,中国军队组织、人员结构最全面却又是最基本的建制单位。细,不仅谓之微小,而且谓之近距离也。微小需要视力的精致才能发现,近距离往往最能感受身临其境的真实。节,既是情节,也是事物的关键所在。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细节? 我们始终认为,连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书。我们通读这本书,读透这本书,也就读透了我们的军队。我们之所以选择细节入手,是因为我们不敢贪大,大而无当往往使我们更容易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这样的尴尬我们已经见得太多。我们只想通过我们对一系列”连队细节”的描写、再现,思考、剖析、反映、引导当代基层官兵的生存状态。我们组稿的原则格式: “连队细节”系列,每期一个专题,每个专题由数篇以上长短搭配的文章组成。文体不拘一格,文图皆可入选。生活、亲和、青春、智慧、健康,同时再加一星半点的“另类”,直至将话题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连队细节”的理解: 连队,中国军队组织、人员结构最全面却又是最基本的建制单位。细,不仅谓之微小,而且谓之近距离也。微小需要视力的精致才能发现,近距离往往最能感受身临其境的真实。节,既是情节,也是事物的关键所在。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细节? 我们始终认为,连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书。我们通读这本书,读透这本书,也就读透了我们的军队。我们之所以选择细节入手,是因为我们不敢贪大,大而无当往往使我们更容易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这样的尴尬我们已经见得太多。我们只想通过我们对一系列”连队细节”的描写、再现,思考、剖析、反映、引导当代基层官兵的生存状态。我们组稿的原则格式: “连队细节”系列,每期一个专题,每个专题由数篇以上长短搭配的文章组成。文体不拘一格,文图皆可入选。生活、亲和、青春、智慧、健康,同时再加一星半点的“另类”,直至将话题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3.
我们想告诉读者诸君,你们现在看到的“移动编辑部·中国军犬篇”,是继“连队细节”后我们倾心打造的又一个贯穿全年的特别策划。对于生活,如果说我们的“连队细节”是以一种静态的方式在梳理,那么,“移动编辑部”将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参与。我们之所以选择“移动”,就是想通过一种形式,把读者想要知道的,与部队需要宣传的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我们杂志所独有的文字和版面语  相似文献   

4.
节日是什么?     
我们始终认为,连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书。我们通读这本书,读透这本书,也就读透了我们的军队。我们之所以选择细节入手,是因为我们不敢贪大,大而无当往往使我们更容易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这样的尴尬我们已经见得太多。我们只想通过我们对一系列“连队细节”的描写、再现、思考、剖析、反映、引寻当代基层官兵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5.
盘点节日     
我们始终认为,连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书。我们通读这本书,读透这本书,也就读透了我们的军队。我们之所以选择细节入手,是因为我们不敢贪大,大而无当往往使我们更容易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这样的尴尬我们已经见得太多。我们只想通过我们对一系列“连队细节”的描写、再现、思考、剖析、反映、引寻当代基层官兵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6.
我们始终认为,连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书。我们通读这本书,读透这本书,也就读透了我们的军队。我们之所以选择细节入手,是因为我们不敢贪大,大而无当往往使我们更容易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这样的尴尬我们已经见得太多。我们只想通过我们对一系列“连队细节”的描写、再现、思考、剖析、反映、引寻当代基层官兵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7.
这是绿色军营一些品种名贵的树木。他们被唤作“家”,诗家、作家、书法家、雕塑謇……他们因“孪”而名,但他们的根无不深扎于连队。在连队,他们被冠以“板报员”。那时身份,那时帅气,怎一个潇洒了得——那可是集编辑、记者、版式、美编、排印、出版于一身的真正意义上的“主编”呢!现今,我们在做“连队细节之黑板报”的时候,自然没忘用他们爱听的哨间呼点他们——“嚯——前板报员集合喽!”这里,我们谨以不完全名录的方式记录他们中的签到者。——在线网络人:余彦隆  相似文献   

8.
编读互动     
自从《解放军生活》今年第1期推出“连队细节”栏目以来,在基层官兵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连队爱看《解放军生活》的多了,盼《解放军生活》的多了,把它当成了真正的良师益友。下面是空军某汽车团五连的官兵读了第3期“连队细节之情书”后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凡是从基层走出的官兵都知道, 这些才是我们连队生活中的“油盐酱醋”。虽然不是“主食”,但如果没有了这些琐碎的“细节”, 生活也就犹如嚼蜡一般,没有了味道。  相似文献   

10.
“连队细节”是一幅幅硕大的多彩多姿的连环画。浏览、观看这些画页, 咱当兵的人兴奋、自豪,备感亲切; 当过兵的人激动、慨叹并衍生出对军营岁月甜蜜的回忆;没当过兵的则意趣盎然地得以多视角多层次地加深对军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连队细节”在甄别中抽象出了一系列的连队生活符号; 在内容上,一方面对当代军营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梳理和总结,另一方面在理性的智慧与感性的激情之间找到了恰当的平衡与切合; 在风格上,既不过分标新立异也不抱守“传统”, 既不随波逐流也不闭门造车。  相似文献   

12.
让中间和后进层连队“争”起来李国华,韩廷珍最近,我们与21个建制连主官就基层如何争创先进连队进行座谈。一些处于中间和后进层连队的主官直言不讳:“年底评先进数量不多,扳着指头排排号,哪有我们的份?”“好连队要是不滑坡,先进的椅子我们难坐上”,“先进是好...  相似文献   

13.
连队的荣誉室被视为圣地,是因为这里存放的是这个连队的被折叠起来的历史,存放的是这个连队被浓缩了的精神,存放的是这个连队的永不消散的魂和气。参观一个连队的荣誉室,就是在翻看这个连队一段折叠起来的历史,就是在敬仰、感染这个连队那些不灭的精神、魂魄和气概——在我们的眼里,一个连队的荣誉室所珍藏的,也正是我们这支军队倡导的价值体系的具体细节和元素。  相似文献   

14.
在属于当兵人的“拉歌时代”里, 每一个人都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既是主角又是配角,既是主唱又是鼓手。他们每一次张大的嘴、扬起的鼓槌、挥动的小旗都是那么有镜头感。在和平年代,当硝烟不再、战场不再,拉歌现场所酝酿的那种激烈的战斗氛围部分复原了纯粹的军人时空。也许,这也正是拉歌让那么多领导或首长着迷的地方。当我们试图并开始触摸拉歌这个连队细节的时候,穿过个体经验的叙述与记忆,以及处于正在进行时态的数不清的近乎雷同的现场,我们发现,我们触摸到了一个激越、恢弘的时代——我们的“拉歌时代”。无数当兵人或者曾经当兵  相似文献   

15.
幸福贡献值     
贡献方式:自我调试贡献主角:每个“家庭”成员贡献指数:★★★☆连队幸福和谐的音符跟连队大家庭的个体成员关系密切,幸福快乐是一种顶风都能飘十里的花香。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幸福快乐的源泉,人人都献出一点幸福快乐,那么就会出现令人惊喜的连锁反应,我们的连队就会变成幸福快乐的大家庭。  相似文献   

16.
杨勇 《政工学刊》2005,(9):49-49
连队主官作为一线带兵人,是连队建设的领路人,如何带出一流连队,最根本的一条是要从团结协作做起。条令明确规定:政治指导员和连长同为连队首长,共同负责连队的全面工作。两个“一把手”能否精诚团结、紧密配合,直接关系到连队的全面建设。有的人把两名主官比喻为彼此相对独立的一双筷子,二者只有互相支持合作,才能共同发挥作用,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政治指导员作为连队党支部的“班长”,更应以高姿态主动与连长团结共事。政治指导员与连长在团结共事中要注意以下五要素:(一)互相尊重,各负其责。古人云:“要想人敬己,先要己敬人”。按照条令条…  相似文献   

17.
新兵下连后,我被分配到“雪海孤岛”白哈巴边防连当兵。到连队的当天下午,连队就组织为我们这群新兵会餐。当我们步入饭堂,一下子全都傻了眼:连队所谓的会餐其实就是每个餐桌上放着一大盘手抓肉罢了。我们这群吃“土豆”长大的北方兵看着那盘热气腾腾的手抓肉,心里有点  相似文献   

18.
我军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秀连队精神,如“南京路上好八连”、“硬骨头六连精神”等。一代又一代官兵在这些优秀连队精神哺育下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立下了卓越功勋。可以说,优秀连队精神是我军各连队的灵魂和宝贵财富。当前,一些连队却不善于运用这一宝贵财富来教育官兵,致使我军优秀连队精神有失传之忧。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况猛 《政工学刊》2003,(6):41-4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今年人大解放军代表团的重要讲话中又强调“我军是一支善于学习的军队,是一所大学校,历来有注重学习、教育人、培养人的光荣传统”。在军队基层创建学习型连队既是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又是办好军队“大学校”的现实需要。指导员作为基层党支部“一班人”的“班长”,作为连队的主心骨,在创建学习型连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指导员要发挥出应有作用,关键就要找准定位点,切实做到注重学习、教育人和培养人。一、创建学习型连队,指导员要放下架子当好学生,…  相似文献   

20.
从我结束新兵生活分下连队那天起,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能听到悦耳的吉他弹唱。这弹吉他的便是我们连队的“吉他之星”——帅帅的杨庆华,唱歌的便是我们连队的“歌星”——小乖乖的林林。杨庆华长得白白净净的。我刚下连队的时候怎么也不相信他是云南人,因为他特别像个新疆小伙。他弹得一手好吉他,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