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美国“倒萨之战”开打以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多次在战争动员会上给美国官兵打气说:“这将是一场高科技战争,零伤亡战争,美国有绝对把握取胜。”当然,拉姆斯菲尔德所说的“零伤亡”指的是美国士兵,而非伊拉克方面。然而事实看来,尽管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充分使用了高科技手段,与伊拉克相比占了绝对优势,但美军的“零伤亡”目标在战争一开始就被打破了。据不完全统计,在伊拉克战争的头4天里,美英联军就损失了31名官兵,  相似文献   

2.
从近年来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来看,美军为了追求所谓的“零伤亡”,在实施战场救援方面确实不遗余力。五角大楼规定,美国武装力量中的四大军种、特种部队以及海岸警卫队,在战时都有责任和义务动用所属及配属兵力、兵器实施战斗搜救行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被媒体判了“死刑”的美军女兵林奇能奇迹般复生,又一次彰显了美军战斗搜救部队的身手。  相似文献   

3.
宋利伟 《环球军事》2008,(22):26-27
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蓬勃发展,对技术最为敏感的军事领域也在发生着蚕蛹般的蜕变——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正在被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战争所取代。种种迹象表明,非接触作战就是信息化战争的基本样式之一,而非接触作战区别于接触作战的本质因素之一就是实现战争的“零伤亡”。目前,美军追求“零伤亡”的手段主要是推进战场的“两无化”。  相似文献   

4.
“零伤亡”是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叫响的一种思想。美军所谓的“零伤亡”,并不是指绝对的毫无伤亡,而是指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优势,尽可能将战争中的人员伤亡率降至最低,以最小的人力资源代价获得最大的战争利益;做到“小战而胜”、“一战而胜”,甚至“不战而胜”、兵不血刃就赢得战争的胜利;其中,绝对的“零伤亡”是最高的、理想的境界。“零伤亡”思想体现出美军对先进技术的迷恋和对自身优势的高估,是“唯武器论”和“一超独霸”思想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5.
美军具有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零伤亡”的能力,但“零伤亡”的主动权并不完全掌握在其手中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战后,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影响力空前膨胀。在五角大楼这个“鹰派”代表人物看来,伊拉克战争不仅向自己的反对者证明了“拉氏先进的军事理念”,而且为自己推行军队改革的梦想铺平了道路。美国多家媒体分析说,这只“老鹰”的治军方略与战术思想将统领美国的军事战略,甚至可能影响到世界其他大国的军事变革。 拉姆斯菲尔德一直主张对美军进行结构性改革,使其向更轻、更快、更灵活转变,逐渐弱化陆军的作用,突出空军和特种部队的表现。因此,伊战一结束,拉姆斯菲尔德便  相似文献   

7.
唐保东 《国防》2005,(7):76-76
据报道,从2003年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在伊拉克的主要战斗已经结束”以来,美军已经有1700名士兵在伊拉克死亡,其中至少有1300人是死于伊拉克反美武装的袭击。这些数字充分表明,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反美武装采取的游击战等传统作战方式,使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众所周知,美军可谓是当今世界上武器装备最优良、军事技术最先进、实战经验最丰富的军队,也是当前信息化变革的“领头羊”和先行者。围绕全面推进军队转型的战略目标,美军不仅提出了以“非接触作战”为代表的一系列全新军事思想,而且还在海湾战争、科索沃…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军首先发射加余枚巡航导弹实施了“斩首行动”,企图一举歼灭萨达姆政府首脑,瘫痪伊拉克的国家机器,使伊拉克国家与军队因失去控制而瓦解,速战速决。美军的“斩首术”实质上是“结构瘫痪战”。系统论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而系统的结构决定其功能。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美军在全球频频出手,以其强大的战争机器和高科技实力,在对弱小对手的作战中,取得了“辉煌”战果,同时,借助一些媒体的渲染,也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类似神话的形象:全天候、全方位的高技术侦察使战场完全“透明”,各式精确打击兵器攻击敌方目标犹如“探囊取物”,非接触性海空作战使美军实现了“零伤亡”等等。总之,美军仿佛无坚不摧、无所不能。但从近期美军在阿富汗的行动中,人们可以发现,在美军为自  相似文献   

10.
张刚 《国防科技》2005,(5):37-43
无人驾驶飞机亦称无人驾驶飞行器(简称无人机),是由无线电摇控或自身程序控制的不载人飞机。美军的目标是将无人驾驶和远程控制技术装备到部队。到2010财年,美军三分之一的纵深打击作战飞机将是无人驾驶飞行器。无人机缘何深受美军宠爱无人机之所以深受美军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几点如下:首先,无人机适应美军战场“零伤亡”要求。美国一方面要推行全球霸权,教训或改造“无赖”国家,进行反恐怖战争,另一方面要担心由于人员伤亡过多引起国内的反战情绪,因此在战争中追求“零伤亡”。然而,现代空袭反空袭斗争异常激烈,即使美军最先进的…  相似文献   

11.
3月17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说,上个月被美军在伊拉克领空击落的一架伊朗无人驾驶侦察机从事了“非法且危险的活动”。他同时谴责伊朗使用各种方法扰乱伊拉克局势,并向伊拉克反叛武装提供武器装备。联想到3月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致信国会称,伊朗政府的政策和行动对美国的安全与利益依然构成严重威胁,为此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将延长1年。这一连串的举动不由使人想到,此前两国关系可能缓和的有关预测也许又将变成“水中月,镜中花”。  相似文献   

12.
拉姆斯菲尔德执掌美国三军后,为适应冷战后军事变革的需要,启动了美军最大规模的“变脸”,即所谓的美军“军事转型”,由此引发了世界军事领域的“转型热”。军事转型为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的军事速胜起了很大作用。然而,美军的军事转型并没有对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稳定局势、促进经济发展起到多大作用。美军被迫再次进行“转型”,将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到非军事领域,承担起包括人道主义援助在内各种民事援助任务,美军从一支战斗队转变为援助队。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今年8月以来,美军已经向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武装发动160多次空袭。然而,由于“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境内也有据点,仅在伊拉克空袭难以击败这一极端组织。因此,美国打算扩大空袭范围至叙利亚,还考虑出动无人机以支援伊拉克政府。通常.美国航母会携带30架以上的F/A-18E/F战斗机,美军在海湾拥有多个空军基地,可起飞打击伊拉克“伊斯兰国”武装分子。那么,美国这次干预伊拉克的空中主力会有哪些呢?打击伊拉克“伊斯兰国”武装分子能力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4.
武振  陈凯 《环球军事》2014,(19):10-11
自6月份以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迅速崛起,在与伊拉克政府军的作战中节节胜利,其狂飙般攻城略地的速度令世界措手不及。面对“伊斯兰国”的坐大,美国终于坐不住了。8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授权美军可对其进行空袭,并向伊拉克派遣军事顾问。但在对“伊斯兰国”的打击方式上,美国政界和军方的看法却不同,以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克里为代表的政治人物明确表示不会派遣美地面部队参战,许将此作为一条“红线”。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反美武装的“路边炸弹”让美军吃尽了苦头,伤透了脑筋。据美国媒体日前披露,为了对付伊拉克反美武装手段不断翻新的“路边炸弹”袭击,美军还从国内征调了一支由数百只军犬组成的“军犬特种兵”。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先头部队最早参战的是两条军犬。这两条威猛的纯种德国牧  相似文献   

16.
7月8日,白宫举行记者招待会。其间,美国总统布什再次强调了美国政府对伊拉克的态度,“我们(美军)将在伊拉克搜捕萨达姆”“萨达姆政权一旦推翻,世界将更加安全”“为达到目的,我们不惜采取一切手段”进入9月份,布什总统针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的发言态度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7.
美军是当今世界上装备最先进、实战经验最丰富的军队。尽管它在准备“倒萨”之战中,喊“杀”声震天,但也并非无所顾忌。那末,美军怕什么呢?一怕“人员伤亡尽量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实现“低伤亡率”甚至“零伤亡”,是美军军事行动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当前美军伤亡观的核心。在美军看来,作战效益主要取决于2个方面:一是人员的伤亡状况;二是获得的作战成果。其中,人员的伤亡状  相似文献   

18.
袁俊 《环球军事》2008,(13):54-55
海湾战争后,美军一直奉行非接触作战和“零死亡”战略,强调速度更快的“外科手术式”的远程精确火力打击,并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中屡屡试验新式炸弹。而在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新式炸弹还成为“倒萨”的急先锋,使这些新式炸弹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了战场。  相似文献   

19.
自从美军“兵不血刃”攻占巴格达、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后,巴格达就陷入了一种无政府状态中。当地居民的生活秩序被彻底打乱。美军坐视暴徒的大肆抢掠和破坏而不管,声称这是“被压抑人民的民主狂欢”。此举使美军在世界舆论面前自诩的“解放者”形象大打折扣。不得已美军开始收拢萨达姆政权时代的“旧”警察“重新上岗”,维持有限的治安。 然而这对驻巴格达美军来说,还只是烦心的开始。由于战争中美军大规模空袭,巴  相似文献   

20.
有惊无险的“亮相” 3月18日夜,美军3架MH-53直升机在夜幕掩护下,悄然向伊拉克南部的沙漠地区飞去。直升机的腹部挂载着“悍马”吉普车,车上坐着全副武装的美军特种兵。在对伊战争还未正式打响之前,这些特种兵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降落在伊拉克南部沙漠中,开始执行秘密行动。 降落时,一架直升机突然出了问题,撞上了一块露出地面的岩石。直升机开始像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