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宇  陈悦 《军事文摘》2023,(19):34-38
<正>尽管美国情报霸权面临着相对实力的衰落、联盟内部矛盾重重、世界多极化趋势推进等方面带来的现实困境,情报霸权危机增多,但美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绝对实力仍旧遥遥领先于其他大国。拜登政府上台之后,推行民主外交和价值观外交,极力修复前总统特朗普时期美欧关系的裂痕,重塑盟友关系,巩固情报联盟。未来美国情报霸权还将持续对全球和平与发展造成破坏性影响。美国情报霸权未来发展的走向大致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自2006年起,美国国家情报主任办公室每年都发布一版《美国情报界年度威胁评估》(Annual Threat Assessment of the U.S. Intelligence Community,以下简称“《评估》”),对美国在全球面临的威胁进行总体评估。该《评估》是美国情报界的战略性情报产品,对美国的战略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因此,针对最新发布的2023年《评估》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影响进行具体分析,有助于从战略层面上把握拜登政府治下的美国情报界未来一年的战略方向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其根本目的是为其实现“全球到达”、“全球存在”、“全球作战”的全球霸权服务。为早日实现这一目的,美国积极推动和倡导实施“数字地球”计划。200HD年2月,美国航天飞机“奋进号”在太空执行了“雷达地形测绘使命”,完成了地球  相似文献   

4.
美国反恐情报工作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显示出美国情报界存在的严重问题,事后,美国以反恐为中心,出台一系列反恐法律法规,重新架构情报体系,改革情报生产,加强国际反恐情报合作,以应对其认定的当前主要国家安全威胁———恐怖主义。美国当前情报运行机制可为我国边防情报工作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5.
10月23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再次征召300名海军预备役人员和40名海军陆战队预备役人员。至此,美国至“9·11”事件以来征召的各兵种预备役人员总数已达32686人。 美国的预备役部队在美国的对内对外军事行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美国维护全球霸权进行侵略扩张的得力“干将”。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动员预备役部队进行积极待命状态,这是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第一次。为恐怖主义,布什已经授权国防部,最高可招集100万名预备役人员,以支援港口军事行动、医疗救援和其他援助行动的准备。那么,美国这支“能征善战”的预备役部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相似文献   

6.
郭华 《环球军事》2008,(23):56-57
从20世纪70年代的“水门事件”到80年代的“伊朗门事件”,从90年代初的“印巴核试验情报失误”再到21世纪的“9·11”事件及“情报门”事件,几十年来,以中情局为首的美国情报系统—直为失误和丑闻所缠身。那么,谁在监督美国情报机构?它是如何运行的呢?  相似文献   

7.
作为信息化战争的基础,“地理空间情报”对数字化战场上的联合作战和武器装备使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风头正劲的“战斧”巡航导弹实现地形匹配和景象匹配制导,就离不开精确的地理空间信息。到2010年,美军将具备近实时、高精度地获取、处理和传输全球地理空间情报,并将这种情报提供给武器平台和精确制导弹药的能力。在美国,是哪个部门在操办这件事?  相似文献   

8.
美国在“9.11”事件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报告。这些报告反映出,美国提升了情报工作在国家安全方面的地位;美国情报界针对面临的新挑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谋求“情报优势”。“9.11”事件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冲击,使美国决策层对国家安全环境和安全战略重新进行了审视和评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主要有:2001年公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2002年先后公布的2003财年《国防报告》以及《国家  相似文献   

9.
顾此 《环球军事》2011,(11):14-15
在距2001年“9·11”事件10周年不到5个月的时候,本·拉丹于巴基斯坦一处小镇被从天而降的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毙。虽然这是一次让美国期盼已久的胜利,但美国人也知道,此次可以弹冠相庆的只是抓捕行动本身,而不是美国全球的反恐战争。应该说,倒在海豹突击队枪口下的只是本·拉丹一个人而已,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基地”恐怖分子仍然很活跃。那么继本·拉丹之后,哪些地区将会成为下一个“基地”?  相似文献   

10.
美国情报工作的失误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25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法令正式批准成立美国国土安全部,其四大主要功能之一就包括“汇总和分析来自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等部门的情报”,以提高分析情报、进行决策的效率。这次美国50年来最大规模的政府改组与“9.11事件”后美国对其情报工作的反思,以及一系列“亡羊补牢”的举措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王谦  梁陶 《现代军事》2008,(3):67-70
本文是发表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官方网站情报研究专栏2007年第三季度的文章,其标题为《应对21世纪转型挑战:构建全球情报模式》(Meeting 21st Century Transnational Challenges: Building a Global Intelligence Paradigm)作者罗杰&#183;乙&#183;乔治(RogerZ.George)。文章认为,在冷战结束后,尤其是“9&#183;11”事件发生后,美国传统的秘密情报模式在应对大量跨国问题时已渐显力不从心。针对此形势,美国情报界已开始构建一种全新的全球合作情报模式。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模式的抛弃,而是要通过一种能够应对21世纪跨国挑战的新方式来对其进行有力的补充。美国情报工作方式的这种转变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2.
1941年 12月 7日,日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珍珠港。这一事件,不仅对日本、对美国,而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围绕这一事件,国内外政治家、军事家,特别是史学界的研究者们,至今仍在进行激烈的争论。虽然观点各不相同,但都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即“魔术情报”与珍珠港事件的关系问题,就是说罗斯福是否从“魔术情报”中预先知道了日本要进攻珍珠港 ?一   1940年 6月,纳粹德国打败法国后,罗斯福批准国务卿海科德尔·赫尔与日本大使进行会谈以解决两国间的分歧。同时,也指令美国陆海军情报…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美国军事战略基本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变。进入21世纪,特别是“9·11”事件后,布什政府根据国际安全环境的巨大变化,以美国主导世界秩序为目标,加快了美国军事战略调整。布什政府的军事战略调整重点强调了美国的本土安全、明确大国塑造思想、调整了反恐策略、加快建军模式转型、制定了攻防兼备的核战略和重新定义军事同盟。总体上,布什政府的军事战略是以“先发制人”为核心,具有鲜明的“霸权性”、“示范性”和“刺激性”,挑战现在的国际法和准则,加剧了国际体系的安全困境,使得世界更加不安全和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布什政府上台后,为了构筑美国在21世纪的超级霸权地位,着手对美国的军事战略进行重大调整。“9·11”事件的发生,极大地影响并加速了这一进程。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对安全形势做出新的判断,提出“先发制人”的战略布什入主白宫之后,特别是“9·11”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以来,美军为适应新的安全环境和作战要求,保持并逐步提高美军在未来作战中的“绝对优势”,以达成其“以创新谋优势,以优势谋霸权”的战略企图,在军队建设上出现了一些新动向。一、调整全球军力部署美国总统布什于2004年8月16日在俄亥俄州发表演讲宣布,美国将从欧洲和亚洲撤出7万人的部队,其中三分之二来自驻欧洲部队。这是冷战结束后美军最大规模的一次全球军事部署调整。9月,美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全球防卫态势报告”,计划在未来10年内减少6-7万的海外驻军,同时裁减现有30%的海外基地。另外,美国空军在今年3月5日发表声明说,空军已…  相似文献   

16.
由于美国的实力远远超过中国和俄罗斯,甚至远远超过了两国的总和,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冷战时代推动三角关系演变的主导力量在于美国全球战略的变化 “9·11”事件结束了美国建国以来本土从未受到严重的直接打击的历史,迫使美国史无前例地将本土安全置于国家安全战略的首位,从而导致了美国全球战略出现双重目标——既要维护单极霸权,又要维护本土安全 美国在NMD问题、北约东扩问题、车臣问题、在亚太地区加强前沿部署和台湾问题上会收敛其  相似文献   

17.
杨一帆  申展 《军事文摘》2023,(19):25-28
<正>国家情报战略是美国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成分,它在明确美国情报界对于国家安全环境的威胁认知基础上,指导未来四至五年美国情报界的战略行动。继2005年、2009年、2014年、2019年先后发布4版《美国国家情报战略》(以下简称《战略》)之后,美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于2023年8月10日正式发布新版《战略》报告。  相似文献   

18.
目前,随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东转,亚太地区正成为全球的焦点。随之,美国也在展开其全球防御体系的大调整。尤其是美国正在亚太地区以构筑“新三线”的手法遏制可能威胁其霸权地位的国家,以维护其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地位。这种“新三线”比“旧三线”对中国的威胁更大。  相似文献   

19.
石京 《宁夏科技》2001,(5):70-73
长期以来,本&#183;拉登一直让美国不得安宁,美国等西方媒体将他描述为一个手段残忍的全球恐怖网络总头目。最近,这位全球“恐怖大亨”又有新动作。由他组织出版和四处散发的一本恐怖分子训练手册再度引起美国情报官员的高度关注。2月5日。美国联邦法院开始审理全美关注的大案——1998年8月美国驻肯尼亚扣坦桑尼亚大使馆被炸案,拉登同党在出庭作证时描述了恐怖帝国鲜为人知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科索沃战争的爆发主要是美国一手操纵和利用的结果 ,它充分体现了美国的战略意志。当前 ,我国理论界一般都认为 ,其战略意图主要是为了打击南联盟 ,压制俄罗斯 ,牵制其欧洲盟国 ,实施其欧洲战略。同时 ,美国还想以此为契机 ,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推进其全球战略部署 ,完成其全球霸权体系 ,防止中、俄等国在未来对其霸权统治形成挑战。其根本目的是就是要维护美国“一超独霸”的地位 ,为建立 2 1世纪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积极地作准备。但是 ,这些文章和专著对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最深层次的一个战略目的 ,即利用科索沃战争来修改传统的国际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