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12,(13):55
幽你一默野生部落固定工作六岁的小芳很可爱,常常有班上的男生向她求婚。有一天,小芳回家后跟妈妈说:"妈妈,今天小强向我求婚,要我嫁给他……"妈妈漫不经心地说:"他有固定工作吗?"小芳想了想说:"他是我们班上负责擦黑板的。"指挥儿子对父亲说:"爸爸,学校成立了一个乐队,我想参加,学校说乐器要自己带。"父亲盯着儿子想了半天,随后递过一根筷子说:"孩子,咱家穷,你去当个指挥算了!"我也是有个人第一次在集市上卖冰棍,不好意思叫卖。  相似文献   

2.
有两个爱画画的孩子。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准备了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她告诉儿子: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来我们家的客人欣赏。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拿来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纸篓。她告诉儿子:你的每一张画,都要扔在这个纸篓里,无论你自己对它满意,还是不满意。3年以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画展:一墙的画,色彩鲜亮,构思完整,点评:某些成功的故事,常常会使人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成功是突发的或偶然的。实际上,那些一举成名的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人人…  相似文献   

3.
母子情深     
“子弟兵的母亲”、全国拥军模范,山西大同市永定庄矿居委会主任欧学联在军营认了 34个“兵儿子”。老人非常关心战士们的成长进步,不久前,她带着自购的《计算机使用》等科技书刊到大同军分区某部队看望“兵儿子”,勉励他们多学习早成材。 大同军分区领导也非常关心欧妈妈的生活。最近,他们又为老人安装了一部电话,让远在千里的“兵儿子”们能经常听到欧妈妈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她动员儿子卫国戍边,双肩挑起家庭重担,积极为军属排忧解难……去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兵妈妈”荣誉称号。她就是山东省济阳县曲堤镇孙大奎村村民岳俊花。  相似文献   

5.
在德惠市松花江镇,有一位远近闻名年过八旬的老军属——王海贵。今年老汉又一次成了征兵工作中的新闻人物。当该镇武装部长,把他外孙参军的入伍通知书送到老人手中时,王老激动地说:“谢谢你们,圆了我们的六子从军梦。”王海贵老人有一女五子,老汉的五个儿子都是部队的现役军官。唯独女儿王素珍在老人身边工作。王老汉在茶余饭后  相似文献   

6.
9月13日,也是农历八月十五的前一天,对地处塞外的山西省怀仁县秀女村来说绝对是个意外的惊喜。山西卫视《新闻午报》栏目组的新闻记者一行来到谭妈妈家,并带来了她远在千里外当兵儿子的亲切问候。记者带来了谭景春在部队学习生活的视频短片,通过画面零距离问候妈妈。闻讯赶来的村民挤满了这一向清冷的家,记者也做好了采访前的最后准备。  相似文献   

7.
正提起杨彩虹,五师八十四团六连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单单是因为她通过20年的时间,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命运,从一无所有到成为拥有百万家产的致富明星,更多的是因为她那颗充满爱的善心,曾帮助很多人走出困境,点燃了他们心中的希望。于斯部江是八十四团六连的一名少数民族职工,家里的两个儿子失聪。与杨彩虹相反,他是六连的困难职工……2004年,于斯部江种植的打瓜遭遇严重的洪涝灾害,几近绝收。雪上加霜的  相似文献   

8.
悄悄话     
在战地民兵指挥所里,我在话机上播了一禾妍丽的喇叭花,她陪我接转一阵阵喜悦,拨动一个个号码。我贴紧手中的话筒,低声说:妈妈,你的儿子已经长大,—喇叭花笑了,那慈周善目的模样,好似毋亲在.点头应答。悄悄话@张振河 ~~  相似文献   

9.
笑脸     
1杜妈妈的“兵儿子”94岁高龄且双目几近失明的烈属杜菊兰老妈妈有400多个“兵儿子”,这在第二炮兵某部驻地不算是一件新鲜事。20年来,一茬又一茬“兵儿子”用真情、孝心与杜老妈妈传递着感人至深的“母子情”。今天,“兵儿子”又来看望杜妈妈了,看老人家笑得多开心。(满博摄)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中期的一个清明节,某部组织官兵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烈士。在祭奠活动就要开始时,不远处传来了一阵哭声。战士们循声望去,只见一位烈士的墓前,一名中年妇女正在伤心地哭泣。无疑,墓里长眠的是她阵亡的儿子。战士们拥上前去,劝慰这位伤心的妈妈,并问她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妇女摇摇头,说了她的  相似文献   

11.
在山东省武城县,提起武城镇中大屯村的“兵妈妈”刘玉芳,那可是远近闻名。仲秋时节,笔者慕名前往该村采访,引路的村民说起“兵妈妈”刘玉芳直竖大拇指,一脸骄傲:刘玉芳当“兵妈妈”是名副其实,丈夫当过兵,两个儿子也是军人。  相似文献   

12.
绿色情缘     
吴志伟 《政工学刊》2002,(12):64-64
1972年 ,1 9岁的林楠成了一个令人羡慕的部队文工团团员。 1 978年 ,林楠退伍 ,分到省电台工作。 1 980年“八一”建军节 ,她成了一名军人的妻子。1 996年 ,正当林楠细心地照顾年迈的婆婆 ,无怨无悔地支持着丈夫奉献国防 ,耐心地教育着儿子 ,尽情地享受工作的快乐时 ,生活向她开了个不小的玩笑。“胃癌”———这个令人震憾、令人听后毛骨悚然的疾病出现在她的身上。经过手术 ,她的胃切除了五分之四。从此 ,林楠成了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婆婆把她当成了“婴儿” ,儿子也变成了“妈妈” ,丈夫转业回到地方 ,为的是能多陪陪她。林楠决定迎接人…  相似文献   

13.
一个妈妈有一对儿女,她简直拿这对儿女没办法。他们永远对她的劳动不屑一顾。表现在行动上,他们总是不耐烦地说:"妈妈你真烦!真是患难啰唆的妈妈!"一个周末,妈妈留下一张纸条后走了。纸条上说,外公病了,需要她去照顾。所以,也许三天,也许一个星期,她不会在家,希望两位宝贝能好好照顾自己。  相似文献   

14.
36年等一回,年迈的妈妈,守望家园.盼着和军营中的儿子能够回家团聚。 2001年元月10日,辽宁省海城市耿庄镇灰菜村的林春元大妈终于牵着了6个兵儿子的手……  相似文献   

15.
符志侠,是沈阳军区某部营长戴营阁的爱人,高中教师。 1981年的春天,符志侠刚从学校走回家门,就听到有人跟妈妈说话:“给志侠介绍个对象,是个军官。”她听到后,心里不禁掠过一丝喜悦。她从上小学开始,就非常热爱解放军,随着年龄的增长,军人的形象几乎占据了她的心灵。所以,当妈妈把这一消息告诉她时,她直点头。只要是军人,虽没见面但她已先同意一半。  相似文献   

16.
一1942年9月的一天,在通往斯大林格勒的最后一个火车站,苏联红军693阻击团第三营营长萨布洛夫,正在听一个瘦弱的老年妇女叙说斯大林格勒被德寇炸毁的情景。萨布洛夫问到她本人的情形。她说,她家姓克里勉科,她的两个儿子在前线,一个儿子已阵亡,  相似文献   

17.
感悟幸福     
一个周末,9岁的儿子参加课外辅导回来,一进门便迫不及待地喊道:"爸爸,问你一个问题:爸爸+妈妈+我=几?"看着儿子带着几分神秘的笑脸,我和爱妻都没有答对。只见儿子拿出老师的模样,在白纸上一笔一画写下一行字:爸爸+妈妈+我=幸福!  相似文献   

18.
一位年轻太太,家里有一个儿子正在念小学;她又养了一只小猫。平时看着儿子上学,儿子上学后她就看着小猫玩耍。年轻太太的儿子不好好读书,没让她少烦心,每天都要为儿子做作业的事吵上一仗。太太常常逼着儿子坐在书桌前念书,儿子不愿读,只想着玩。小猫看着他们吵闹也感到好玩。  相似文献   

19.
练笔文艺     
鸡叫两遍了,还没睡着。明早就要离开家,当兵去西藏,怎能睡得着呢? 妈妈也许一夜都没合眼。我去县体检她就哭了,更不用说明早就要离开她了。 天还没亮妈妈就起来了,只听在灶边忙个不停,准是在为我张罗  相似文献   

20.
她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像所有的母亲一样,她爱自己的孩子。她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一生坎坷,家境贫寒,却把辛苦拉扯大的五个儿子全部送进部队,个个立功受奖。书写传奇的是山东省郯城县杨集镇村民张维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