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纵观当代世界战略格局,我国军事安全存在着现实的与潜在的威胁,而我们的国防建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国防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国民经济动员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必须明确我国国家安全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点,加大军费的投入力度,加强武器装备、国防基础设施、国防工业基础和国民经济动员建设,使国民经济与国防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宏观上看,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加大军费投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我国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根据国防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国防经费的规模,依法管理和使用国  相似文献   

3.
利用VAR模型对我国国防支出和教育支出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检验,从样本总体来看,我国的国防开支与教育开支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因果关系。实际GDP增长率能解释国防支出的变化,但在统计上却表现为负向关系,即GDP的增长率越高,国防开支占GDP的比重反而下降。这说明,我国国防建设尚未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政府应加大对国防的投入,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费德尔—拉姆模型对国防科研投资经济效应的分析表明,我国国防科研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的规模效应,对国民经济产生了负的外部效应。原因主要在于,国防科技投入总量不足,国防科技发展速度较慢,国防与民用科技工业在军民一体化上尚未建立有效机制,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解决这些问题,应在改革体制、优化机制的前提下,加大国防科技投入,构建寓军于民的科研创新平台,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聚集度。  相似文献   

5.
国家经济力量是国防实力的基础,国防实力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保证,两者只有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富国强兵。要实现国家经济力量向国防实力的转化,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坚强的国防政治基础,完善动员体制;同时,要加大国防科技含量投入,走科技强军之路。  相似文献   

6.
在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实现国防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着眼国情,正确认识并把握复合式发展的需求牵引;要通过改革,实现国防经济集约型增长;要注重培养人才和坚持国防经济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  相似文献   

7.
国防企业的效用函数及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定性分析国防企业效用的基础上, 考虑装备生产过程的部分可观察性, 利用委托-代理理论, 建立了国防企业综合激励模型, 并对给定情况进行了激励合同设计。  相似文献   

8.
赵旭  廉振宇  薛奇  李智毅 《国防科技》2017,38(6):060-066
作为国防和装备建设的血液,美国防预算及装备经费投入的变化是表征美国防及装备建设方向重点和资源投向投量的基本指标。本文对美国朝鲜战争以来国防预算和装备预算数据进行梳理分析,从国防部预算、装备预算、各军种装备预算等多个层面,以及预算性质、预算阶段、预算类别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从一个较长历史维度描绘了美国防预算的变化情况,总结了美装备经费投入的特点规律。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分析国防科研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入手,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深入分解综台要素变化率提取出国防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并根据国防科研投入严出的分布延迟特性建立了国防科研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出1999年国防科研支出对2009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51%。文章认为,要使国防费结构实现进一步升级,EKC、EJC、EGXC 三项投入的比例拟确定为2:1:1,同时应通过综合平衡各期投入规模来配合宏观经济政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国防建设必须在国家财力增加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使国防实力和军事斗争准备水平能够确保国家不断拓展的安全和发展需求科学确定适度的国防投入规模,做到既满足国防建设的基本需要和合理发展,又不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是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从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看,国家最高决  相似文献   

11.
邓华 《国防》2007,(10):52-5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投入日益加大,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分析了确立“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协调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理论依据,继而阐述了“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协调发展”对于21世纪我国建设强大国防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走有中国特色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协调发展之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美国为例,通过费德尔一拉姆模型分析了国防科研投资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1985财年至2002财年.美国国防科研投资对其他经济部门产生了负的外部性影响,对国民经济的规模经济效应为负。  相似文献   

14.
柳林  秦华  何开绪 《国防》2003,(8):61-61
国民经济动员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坚持“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原则,以有限的投入产生国防与经济建设双重效益;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动员建设要不断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主动革旧推新,保持动员活力。“军民兼容、平战结合”是我国经济动员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指国家把进行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工作统筹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使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尽可能做到平时与战时相衔接,军用与民用一体化。“民为军用”是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的共同做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认为,未来工业战略必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国防和经济建设要协调发展的方针。要辩证地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处在一种相互促进、共生共长的融洽状态。面对机遇与挑战,为完成和平、发展、统一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足以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国防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协调状态下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是全方位综合开发,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正确评价西部大开发的国防经济效益是目前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的理论分析以影响国防经济效益的因素及其作用为切入点,建立效益评价模型。找出制约因素,从而对国防经济效益三种增长方式进行理论探索,最后将历将西部开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评价,得出只有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国防经济效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系统研究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按照历史纵向发展的思路,剖析了新中国国防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的互动轨迹。建国以来,国防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的互动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即相互促进的起步阶段、探索调整的波动阶段、曲折发展的逆转阶段、侧重经济的主从阶段、协调发展的跨越阶段。通过对这五个阶段的论证分析,论文总结出对今天处理二者关系有益的启示与思考:国防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从本质上要求必须协调发展,经济现代化发展呼唤着国防理念与时俱进,建立健全二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国防科研投资对经济增长效应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和科研投入经济影响的基础模型,分析了国防科研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外部性作用,以及国防科研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认为,加大国防科研投资力度, 不仅可以增加国防安全系数,而且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随着军用科学技术和民用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和扩散,“由军及民”和“由民及军”的双向波及效应将会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国防技术包括武器技术、装备技术、后勤物资保障技术、交通保障技术、指挥控制通讯与情报(C~3I)技术、军事医学技术、国防管理技术等,其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并构成国防经济生产的主要内容。本文拟从分析国防技术的发展过程入手来讨论国防技术发展规律与军转民的关系。 (一) 1.武器装备技术的发展受到国民经济的制约。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冷兵器、火器和热核武器三个时代。在冷兵器时代,生产工具与武器装备制造是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20.
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历来是国防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模型和数据样本的不同,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菲德—莱姆模型是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模型,文章应用该模型的变形———四部门模型建立了一元回归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我国1980~2004年间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国防支出对于现阶段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负外部性的结论,并提出了使这种负外部性变为正外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