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美国总统克林顿握手华盛顿,产生了震动世界的《中美联合声明》。在体现中美关系“突破性进展”的方方面面中,“两军关系”倍受瞩目。其中,两国元首关于“中美两国就中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达成协议。该协议将有助于双方海空力量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2.
声音     
《环球军事》2008,(20):5-5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是向中方作出了明确承诺的,并且正式写入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但是,事实证明,美方言而无信。美方的做法严重违背了美方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表态,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危害中国国家安全,也严重干扰中美两国两军关系,中国军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3.
事件     
《环球军事》2012,(18):4-4
中国海事船首访美国 8月25日,中国海事“海巡31”船缓缓驶离上海海事码头.开启首次出访美国的航程。预计将于9月4日抵达美国夏威夷,中国代表团将在夏威夷停留5天,期间将与美国海岸警卫队在中美海事安全管理、海上联合搜救、  相似文献   

4.
声音     
《环球军事》2012,(18):5-5
“日本非法侵占钓鱼岛的行为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把钓鱼岛作为美日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敦促美国为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维护中美友好关系大局多作努力。”  相似文献   

5.
鉴于美国国力相对衰落,面临一系列战略困境,今年初上台的奥巴马政府不得不调整美国的安全战略。从战略理念到战略实施,奥巴马政府都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奥巴马政府安全战略的调整为中美安全合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中美安全竞争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尽管美国一直坚持两岸问题必须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台湾关系法"也表示"任何企图以和平以外的方式决定台湾未来的做法.包括抵制、禁运等方式……是美国严重关切之事":但对一旦中国政府武力攻台,美国是否会军事介入,历任美国总统始终没有清晰的说法.只模糊地表示中国政府任何对台的军事举动均会对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所谓《核状态评估》大有挥舞“核大棒”的架势。美国这种将“核大棒”掖在腋下、随时准备拿出来吓唬和打击别人的态度不但不会给美国带来安全,更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造成新的隐患和威胁。二战以来,美国玩弄核武器的动作给人类频频制造噩梦。那些“后果不亚于广岛”的核灾祸到现在还像潜伏期未满的癌症一般令人胆寒。  相似文献   

8.
原子弹的蘑菇云,氢弹的威力,让 很多人谈“核”色变,人们更多地联想 到“核”在战争中的巨大破坏性和对现 实世界的潜在威胁。如何防止核扩散、加 强核保安,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 与安全,如何使核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 利益,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2005年10月24日至28日,中美 “核材料综合管理技术演示会”在京举  相似文献   

9.
和谈大门仍未关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一方面,伊朗频频军演、试射导弹,并坚称和平开发核能是本国不可剥夺的权利,伊朗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充分合作的同时,绝不会放弃自己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美国的对伊政策也日益强硬。4月21日,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伯恩斯表示,在伊朗放弃核计划之前, 应该禁止向伊朗出口武器和军民两用敏感设备。美国总统布什更是多次强调,美国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但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情报界代表性人物的代表作品为线索,从开启情报科学大门的谢尔曼·肯特,到探索情报领域真理的罗伯塔·沃尔斯泰特,再到采用科学方法分析情报的小理查兹·霍耶尔。阐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军事情报领域中体现出的科学精神,倡导科学地看待情报课题,履行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11.
杨贵华 《国防》2000,(7):41-43
中东局势骤变;人民解放军万炮齐轰金门;美国“划峡而治”阴谋破产中美日内瓦会谈难以就台湾问题达成协议,蒋介石又紧闭和平大门,美蒋联合磨刀霍霍,致使台海局势日趋紧张。  相似文献   

12.
要闻速递     
《现代舰船》2011,(11):5
中国国防部强烈谴责美国对台军售2011年9月22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强烈谴责了美国最新的对台军售计划。他指出,美方这一行径严重损害了中美两国两军关系,严重破坏了台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耿雁生还称,中国军队对美方这种严重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的新安全观根据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判断 ,深刻反映了新世纪全球安全战略的新要求。江泽民的新安全观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 ,内容包括国家安全的基本条件、威胁国家安全的标志、维护持久和平的安全模式和国家安全层面等。其核心内容是经济安全 ,其特征是综合安全与合作安全并重 ,其落脚点是维护 2 1世纪中国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4.
要闻     
<正>陈求发会见美国国家航天局局长10月21日,国家航天局局长陈求发在北京会见了美国国家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双方一致同意将采取积极务实态度,扩大和深化双方在航天领域的合作。中美两国航天局局长在会谈中回顾了  相似文献   

15.
国际风云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2日江泽民向布什致慰问电,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就美航天飞机失事向布什总统、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慰问。6日朝鲜称已重启核设施。7日江泽民与布什通电话。布什通报美国对伊拉克和朝鲜核问题的立场和考虑。江泽民重申中国政府对伊拉克问题的原则立场。  相似文献   

16.
谢峰  陈舟 《军事历史》2010,(2):31-36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对大国关系,而军事关系则是其中最为敏感和不确定的环节。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尚处于在野党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就和美国当局进行了早期接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军事关系经历了从对抗到合作,再到合作与斗争并存的曲折历程。对中美军事关系进行回顾,有助于把握中美关系的大局,推动两军关系走上平稳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害立尸苜     
《国防科技工业》2012,(2):10-10
美国加大对亚太地区的投入是美国自己的政策选择,印证了这个区域的活力和潜力.也印证此地的重要性正在上升。美中两国在亚洲有共同利益,也难免会有摩擦,但合作是主流。中国尊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正当利益,但也敦促美国考量地区稳定与发展,“尊重亚洲特性,尊重亚洲模式”,共同促进亚洲地区和平,发展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新年的大门轻轻开启,大自然公正地让每个人都有权站在这扇大门前面。 太阳从地平线冉冉上升,它召唤人们,向前迈步。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美国加大对亚太地区的投入是美国自己的政策选择,印证了这个区域的活力和潜力,也印证此地的重要性正在上升。美中两国在亚洲有共同利益,也难免会有摩擦,但合作是主流,中国尊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正当利益,但也敦促美国考量地区稳定与发展,"尊重亚洲特性,尊重亚洲模式",共同促进亚洲地区和平,发展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兵团建设》2006,(6):41-42
4月18日至21日,胡锦涛主席成功地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至此,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稳定发展、良性互动的新阶段。为了全面推进中美建设性的合作关系,中国作了哪些积极的努力?美国是如何调整对华战略的?布什政府为什么会积极地调整对华政策?请看本刊根据《人民日报》《半月谈》《瞭望新闻周刊》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