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专家权重的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运用群决策与模糊评判的原理和方法,系统分析了专家权重的确定,给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并结合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的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诸多系统的综合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军用飞机修理模式的选择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觉模糊集和证据理论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通过分析典型修理模式特点,确定了合理的决策属性。为细化模糊表达,采用直觉模糊数描述专家关于属性的评价值,更加符合判断实际;针对属性权重,利用直觉模糊熵确定客观权重,并根据决策偏好,利用偏好系数加以综合,以缓解主客观权重冲突;为合理确定专家权重,在属性层面利用证据冲突度进行区分,并根据犹豫度加以修正;为有效集结决策信息,根据直觉模糊特性构造Mass函数进行证据合成。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直觉模糊信息环境下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对专家给出的直觉模糊集决策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利用直觉模糊集的相关理论,提出基于直觉模糊熵的属性权重确定方法;为了便于度量任意两个专家之间决策信息的相似度,将各专家给出的直觉模糊集决策矩阵转化决策向量,提出基于直觉模糊相似度的专家权重确定方法;利用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对专家群的决策信息进行综合集成,给出备选方案优劣排序。结合算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属性权重和专家权重完全未知的直觉模糊群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决策方法。基于记分函数和属性不确定度,将专家的直觉模糊决策矩阵转化为Mass函数;运用了基于直觉模糊熵的属性权重计算方法,将专家针对属性集关于方案集的评价证据进行修正与合成;确定了考虑接近度与相似度的专家权重计算方法,融合了TOPSIS法与Jousselme距离度量专家权重,将各专家关于方案集的评价证据进行修正与合成,最后进行方案排序。运用实例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专家权重和属性权重完全未知,属性值由直觉梯形模糊数形式给出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引入直觉梯形模糊数可能度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能度的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专家偏好值与群体均值之间的相似度以及属性之间比较的可能度,分别求得专家权重和属性权重,进而综合专家权重和属性权重得到各方案的综合值。然后比较各方案的综合值得到可能度矩阵的排序向量,并以此为依据对方案进行排序。最后,给出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灾害现场应急指挥决策方案优选问题,提出了方案优选评价的可行性、时效性和安全性指标,应用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采取专家调查打分法解决了方案评价影响因素的权重值及其评价等级的隶属度的确定问题,并采取加权平均算法对权重集A和影响因素评判隶属度矩阵R进行运算,得到的结果不仅反映了所有因素权值的影响,而且保留了单因素评判的全部信息,能够体现"模糊综合评价"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在群决策专家聚类赋权过程中,可能出现专家给出的判断矩阵一致性比率与排序向量信息熵都相等但专家意见不同,却被赋予了相同权重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偏差熵的专家聚类赋权方法。该方法采用聚类分析的思想,基于比例构建相似系数,实现对专家群的分类;引入专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权重,并综合类容量构建权重指标来反映类别间的差异,确定专家类间权重;最后,在各专家类中建立偏差熵模型,依据类中专家达成一致性意见的贡献程度确定专家的类内权重,并得到专家的总体权重。具体算例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专家赋权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评价过程中,为了克服专家组给出的意见不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意见差异和判断矩阵一致性的客观专家赋权法,根据判断矩阵提供的信息为各专家的意见进行赋权,通过被评价元素的权重向量和专家权重值的线性加权来确定被评价元素的优劣,并且将此方法运用到综合评价各阶段,以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算例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9.
针对军事决策的群体性和模糊性,探索新的群决策方案优选方法。将区间数这一模糊概念与α-比较数排序法相结合,用区间数表示决策者对备选方案的模糊偏爱度,并结合决策者在决策群中的权重确定决策群对方案集的综合偏爱度,得到一种新的群决策方案排序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决策者在比较备选方案确定其偏爱度时的模糊性以及决策者的决策地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军事群决策的特性,并且计算简便,便于指挥系统实时解算。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属性值为区间灰数且专家权重未知、属性权重部分已知的不确定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灰数的核和灰度的决策方法。给出了区间灰数的基于核和灰度的简化形式,充分利用区间灰数的核和灰度的信息建立优化模型求得属性的权重。在求出属性权重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分别求取各专家的核与灰度距理想方案值的关联系数,综合两者得到专家权重,最终综合专家意见并对方案比较排序得出最优结果。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区间灰数相对核与灰度的决策方法。最后以一个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传统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获取的判断矩阵是个体专家的意见,无法处理不确定问题,得到的评估结果较为主观、准确度差,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采用证据理论融合规则调整通信设备和光缆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综合多位专家的意见,获取设备和光缆各指标的状态评分和指标权重,构建通信系统风险评估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测试其性能,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评估通信系统的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Andrew W. Marshall, who shaped the way in which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experts think about strategy, has been most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vention of net assessment. The intellectual sources of this analytical technique, and of the related competitive strategies concept, could be traced to Marshall’s efforts to uncover Soviet post-World War II defense transformations.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essence of these Soviet innovations – the empirical frame of reference that inspired Marshall. It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history of the net-assessment methodology, advances the debate within strategic studies over the nature of military innovations, and offers insights for experts examining defense transformations worldwide.  相似文献   

13.
针对群体专家在集体讨论中的按轮讨论和自由讨论的观点动力学演化过程,采用计算机仿真实验的方法对两种模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统计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自由讨论模型采用权威专家优先,然后按观点累积变化最大者优先的发言顺序规则生成的平均观点簇数更少,并且发现15轮以后的讨论发言对各项指标改进的影响作用不大。由于自由讨论是依次串行发言,发言时间效率较低,因此实际讨论方式选择时,当人数较少,时间充裕时,宜采用自由讨论的方式,反之则宜采用按轮讨论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贝叶斯网络推理在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推理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从实际出发建立信息系统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根据专家给出的先验信息,结合获得的证据信息,运用Pearl方法完成对模型的评估,给出在特定条件下模型的计算——线性推理算法。最后,以实例分析信息系统安全评估的实现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证据理论的船舶安全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舶安全评估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证据理论的安全评估方法.将证据体空间中的事件视为模糊子集,并引入模糊概率,更好地描述了专家意见(或知识),给出了质量分配函数的表示.最后,结合某船舶系统,给出了其安全评估的具体实现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6.
基于装备战斗力的集群装备战损等级评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集群装备战损评估决策支持系统的需要,对集群装备战损等级评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在集群装备的组成特点与评估装备战斗力的基本方法,战时实时评估与平时效能分析的区别与联系的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单装战损评估的战斗力评估模型,对模型的具体步骤与关键参数进行了详细阐述,由此进一步建立了基于模糊隶属度的集群装备战损等级评定模型.最后以示例对上述模型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Cyber operations are relatively a new phenomenon of the last two decades.During that period,they have increased in number,complexity,and agility,while their design and development have been processes well kept under secrecy.As a consequence,limited data(sets)regarding these incidents are available.Although various academic and practitioner public communities addressed some of the key points and dilemmas that surround cyber operations(such as attack,target 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on,and collateral damage),still methodologies and models are needed in order to plan,execute,and assess them in a responsibly and legally compliant way.Based on these facts,it is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to propose a model that i))estimates and classifies the effects of cyber operations,and ii)assesses proportionality in order to support targeting decisions in cyber operations.In order to do that,a multi-layered fuzzy model wa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by analysing real and virtual realistic cyber operations combined with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s with technical-military experts.The proposed model was evaluated on two cyber operations use cases in a focus group with four technical-military experts.Both the design and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are revealed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8.
自Harris(1989)提出最小方差控制基准以来,控制性能评价与监控技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学者们在最小方差基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最小方差基准、用户定义基准、基于模型的基准等多种评价方法,并由最初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推广到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时变系统等.仔细回顾了控制性能评价与监控理论的发展历程,并指出该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防空导弹武器生存能力的综合量化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防空导弹武器的实际情况 ,给出了影响其生存能力的指标体系 ,提出并建立了防空导弹武器生存能力的综合量化评估模型。利用AHP与Delphi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专家赋权时的主观因素。最后 ,通过实例表明 ,利用该模型进行评估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