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著名军事理论家杨杰在《国防新论》中写道:"一个国家的强弱,是根据全国人力、物力、文化力的总和来决定的。"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武力之战,也是两国的"文化力"之战。武力之战让我们看到的是舰船、大炮和热血,"文化力"之战则让我们感受到思想、观念和灵魂的力量。"文化力"不足,散而不聚焉能不败在战争中,  相似文献   

2.
王伟 《环球军事》2013,(22):62-64
最近上映的电影《斯大林格勒》让我们重新想起了惨烈的苏德战争,其实刨除意识形态等问题之外,苏德战争本身就是欧洲“战国格局”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这首人们所熟知的《黄桥烧饼歌》,表达的是战争年代江苏黄桥老区人民拥军支前的炽热之情。60多年过去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泰州已成为"长三角"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大江东去,岁月流逝,这首歌一直在这片热土上传唱。  相似文献   

4.
我国夏、商两朝及西周初年,曾发生过几次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战争,这就是夏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商汤伐夏桀的鸣条之战,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和周公平定管、蔡、武庚叛乱的东征之役。这几次战争发动者的命令和有关言论,经后世史官之手以“誓”、“诰”的形式载录于《尚书》之中,分别名为《甘誓》、《汤誓》、《牧誓》、《大诰》和《费誓》。这五篇文献,以其对战争命令和战争言论的专题记载,为研究上古时代的战争动员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5.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把主体的主动适应和学习作为系统进化的动因,不仅为生命进化提供了新视角,亦为我们将其引入战争领域,研究作战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战争系统是一个充满着"活"的个体和变化因素的复杂系统,本质上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孙子兵法》的作战思想更是带有鲜明的复杂自适应特征,孙子十三篇,在如何适应战场形势和对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战争的诸多规律,亦为现代战争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细说浮躁     
浮躁指轻浮,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总想投机取巧,成天无所事事,脾气大。贾平凹在《浮躁》一文中写到,"在我们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茫然不定,让我们无法宁静,这种力量就叫浮躁。"浮,名利之浮。"浮"是"半桶水",装不满还晃悠。"浮"是成功、幸福、快乐和实现理想的最大忌讳。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做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在开始的时候一腔热血,然后是热情消退,最后完全放弃。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放弃呢?是浮的心理,是急于求成、不愿面对困难的浮光掠影的心理所致。人一旦与"浮"结缘,学习就不可能刻苦,作风就不可能深入,工作就不可能扎实,静不下心,守不住神,白白丧失机遇。  相似文献   

7.
黄晓峰 《国防》2011,(4):80-81
电影《集结号》主人公谷子地带领全连官兵担灸阻击任务,死守阵地,英勇作战只剩一人的壮烈局面,深深烙在人们的心口、影片以司号员号音为悬念,到底有没有听到约定的"集结号"成为剧情的关键。可以看出,简单的信号作为初期的指挥工具,是军事指挥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古代战争中由于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只能通过简捷的信号传递来指导部队的作战行动。除了以人的动作、表情、语言等传播信息外,古代军事信息的传递主要还有以下几种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人们向往和平、反对战争,但是只要阶级和国家存在,战争就不会消亡。面对战争的严峻威胁,只有准备并打赢必打之仗,才能获得真正而持久的和平。战争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准备战争、遏制战争与打赢战争都需要必要的经济支持,同时,战争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反作用。因此,认真研究战争的成本与效益,深入系统地探究战争经济理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战争的本质规律、更好地把握战争与发展经济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这正是作者撰写《战争成本效益概论》一书的初衷。《战争成本效益概论》,既是军事经济学院方正起同志的博士论文,又是全军后勤学术"十五"计划课题《战争成本论》的最终研究成果。其主要部分或阶段性成果《战争成本效益研究》(研究报告),曾于2003年荣获全军后勤学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美《纽约时报》文章题:《错误的时机,错误的战争》。文章说:12日发生在巴厘岛的暴行是一个警示:我们处于一场长期战争中。一年前,布什总统称这场战争为“反恐战争”,并表示美国坚决要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今天,美国以外的许多人认为,华盛顿已经失去了对这场战争的兴趣,我们寻求打一场我们能够打赢的战争,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于我们必须打赢的战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步入信息社会,人类战争新形态开始在全球化运动中初露端倪。密切关注这种变化的国防大学郭高民教授,敏锐的预见到"战争工具能量形式的变化,必将掀起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去界革命",因而悉心研究撰写的《无界战》专著,深刻揭示了信息时代战争种种"去界"的客观规律。让我们一起拜读这部在学术界引起轰动的新战争论著——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蕴含着博大精深、逻辑严密的战争设计思想,其前三篇《计》《作战》《谋攻》集中体现了孙子战争设计思想的核心要义:第一,“计”是战争设计的前提,孙子既突出“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强调“计”的不确定性;第二,“尽知用兵之害”是战争设计的逻辑起点;第三,“必以全争于天下”是战争设计的指导原则。孙子的战争设计思想,可以作为战争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规律,对于更好地把握战争设计的方向及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的特殊制胜机理,具有永恒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平 《军事史林》2010,(4):55-57
问:看过电影《集结号》很想了解军号的情况。军队里的军号有多少种?每种军号分别表示什么呢?我军有没有“集结号”?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满怀豪情跨入21世纪的时候,新军事革命的浪潮滚滚涌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武器大量运用于战场,战争的形态和特点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美军《2020年联合构想》中指出:“必须凭借信息优势取得决策优势”。换句话说,未来战争就是信息之战,它可能使战争趋于三个“=”。  相似文献   

14.
刘丽群 《环球军事》2012,(21):67-69
在苏联西伯利亚一个雨夜的火车站上,电影《第九连》在悲戚的生离死别中开场,结尾则响起一位坐在坦克上、胸前挂满勋章、神情落寞的老兵的内心独白:“我们已经离开阿富汗了,我们是第九连,我们赢了我们自己的战争,但不到两年之后,我们曾经为之战斗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统武德的和谐价值之维体现为"贵仁尚义"的战争观、"安国保民"的战略目标和"先德后武"的战略方法。这种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不仅影响着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也直接决定了中国传统军事伦理的发展方向,而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思想正是这种民族文化特质在当代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6.
《尚书》中的战争动员令可归为三类:列罪状,正讨伐之名;发号令,宣作战之要;励士气,颁赏罚之法。《尚书》中的战争动员令,对于我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电影《集结号》,从新的视角反映人民战争,引起观众热议是自然的,特别是恶战后幸存的连长谷子地,为牺牲的战友能得到应有荣誉而艰难奔走的一个个情节,更是感人至深。一部电影、一部文艺作品,各种经历的人会有不同解读,产生不同联想。笔者作为从那场战争中走过来的老兵,首先想到的是战场上为烈士送行那刻骨铭心的情景,是对牺牲了的战友深深怀念。  相似文献   

18.
刘圣任 《环球军事》2008,(22):22-23
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战争爆发。这场战争让美国和中国深陷其中,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鲜为人知的是,作为当时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在这场战争中—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久前,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刊发文章,披露了斯大林与这场战争的不少幕后故事。作为一家之言,我们刊发出来,希望读者作出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我国5家军工集团入选2011年度"世界500强"。这个盛夏传来的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着实让我们为之欢欣鼓舞。我国军工集团这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虽说5家只占"世界500强"的1%,但为这1%的份额,我们为之付出了100%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时至今日,伊拉克战争的硝烟已经烟消云散了,战争的胜负也已成定局。回顾伊拉克战争,我们不难看到,《孙子兵法》在此次战争中对美制定对伊战略及英美战地指挥官们的思维和行动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从美军的进攻战术、军队部署以及伊军诈诱敌军等各个方面,结合伊拉克战争实际战例分析了《孙子兵法》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应用,从中找出一些不朽的思想法则和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