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7月24日-10月18日,由“广州”号导弹驱逐舰、“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圆满完成了出访俄罗斯、英国、西班牙、法国4国的任务。在这次长达86天、22968海里的航程中,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横跨太平洋、印度洋、北大西洋三个大洋,穿越南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6个海区,创造了中国海军出访的多项“第一”: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导弹驱逐舰——“广州”号导弹驱逐舰首次执行编队出访任务;  相似文献   

2.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年多,但那一段在利比里亚维和的日子却经久不忘。那是2005年7月10日,根据军委命令,中国第三批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240名官兵搭上了飞往任务区的专机。时任运输分队副队长的我,和其他维和官兵一道,度过了令人终生难忘的290个日日夜夜。利比里亚,在英语中是自由之地的意思,位于非洲西部,地处赤道,西濒大西洋,是西非一个小国。这个面积只有11万平方公  相似文献   

3.
2003年7月28日上午,我作为西太平洋海军论坛(WPNS)中国海军的代表。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丹戎不禄港登上日本海上自卫队训练舰队“鹿岛”号训练舰,参加由日本海上自卫队举办的西太平洋海军论坛(WPNS)远航训练,7月29日起航出港,从爪哇海北上过卡里马塔海峡,穿越赤道,经过纳士纳群岛和新加坡、马来西亚东海岸进入南中国海,经南沙群岛以西进入泰国湾,沿湄南河北上于8月4日抵达曼谷康缇港,累计航行时间约200小时,总航程约2800海里,8月11日从泰国首都曼谷回国。同时受邀参加这一阶段远航训练的还有来自智利、法国、印度、印度尼西亚(2人)、新加坡、泰国的7名海军军官。这次远航训练尽管时间非常短,但开阔了我的视野,增进了我对各国海军的了解,也看到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实际训练水平和舰艇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4.
大千世界     
俄罗斯获准在大西洋底淘金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已经批准俄罗斯在赤道附近的大西洋底进行黄金和铜矿的勘探与开发。俄罗斯国家政策和调控部门表示,俄罗斯将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署一份为期15年的合同。合同期间,俄罗斯将获得大西洋海床约1万平方公里的优先开发权。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军将创历史新记录:本次环球航行将是我海军编队航程最远——3万多海里,航时最长——约5个月,航经海区最多——穿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一次航行。在此,我们首先向读者介绍参加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的是哪些战舰和哪些舰长,以及出访前的准备情况如何。随后,我们还将陆续刊发随舰记者的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6.
由"广州"号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出访欧洲舰艇编队和远航训练编队,在编队指挥员、南海舰队副司令员苏支前少将的率领下,前往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中国年"活动,在返航途中顺访了英国、西班牙和法国,并与三国海军首次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成功举行了海上联合军演。编队于2007年7月24日从海南三亚启航,499名海军官兵肩负着祖国和人们的重托,一路上战风斗浪。出访舰艇编队横跨了太平洋、印度洋、北大两洋三大洋,穿越了南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等6个海区,航经新加坡海峡、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马耳  相似文献   

7.
位于赤道线附近、大西洋东岸的利比里亚曾是非洲的第一个共和国,成立100多年来,在非洲一直是个比较平稳富裕的国家,但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爆发内战以来,一直战乱不断,哀鸿遍地,成为令世人注目的热点国家。2003年9月1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  相似文献   

8.
军事学副博士、优秀歼击机飞行员、旗舰舰长,很少有人能将这些炫目的称谓集于一身,而南海舰队“深圳”号驱逐舰现任舰长李晓岩上校做到了。今年8月23日至11月18日,他指挥“深圳”舰与“丰仓”号补给舰组成编队,西出太平洋横渡印度洋、驶过红海、穿过苏伊士运河入地中海进大西洋首次到访德、英、法、意四国,实现了人民海军历史性的突破。历时85天、23000多海里的航程相当于绕赤道一周。长期海上航行有枯燥单调的一面,但这也更突显了沿途见闻的珍贵……。这里我们仅仅采掘一个我们既熟知又陌生的片段。  相似文献   

9.
于洋 《环球军事》2010,(14):60-63
1942年5月,德国海军U~701潜艇奉命前往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海岸,以袭击美国和盟国军队的舰船。但事与愿违,美国军队技高一筹,运气也更好。U-701艇最终也未能逃脱毁灭命运。1942年7月7日,美军轰炸机成功将U-701艇击沉到了大西洋海底。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名的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日凌晨3时41分,飞船经过21小时11分钟的太空试验飞行之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在这次飞行试验中,我国在原有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首次投入使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组织了发射试验的跟踪、测量和控制,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  相似文献   

11.
2011年9月16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驶离舟山某军港。在未来105天时间里,"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将横跨太平洋,穿越巴拿马运河,远航古巴、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进行友好访问,并分别与4国展开联合医疗行动,总航程为23500多海里。这是中国海军对加勒比地区的首次访问,特别是到访哥斯达黎加,  相似文献   

12.
首飞大西洋     
2001年11月16日上午9时30分,上海吴淞军港。彩旗飘舞,军乐高奏。由高挂满旗的“深圳”号导弹驱逐舰载着“直九”型舰载直升机和“丰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海军舰艇编队圆满结束了对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四国”的首次友好访问返回祖国。 此次出访,我编队西出太平洋,横渡印度洋,首次驶入红海,经苏伊士运河,穿过地中海进入大西洋,最后到达欧洲大陆。返航时经停香港,历时86天,总航程23万多  相似文献   

13.
“9·11”之后,阿富汗境内的军事行动成为凸显跨大西洋联盟团结的开端,北约将集体防务条款第五条激活,这在该组织历史上尚属首次。然而,跨大西洋合作的局限性很快暴露出来,促成跨大西洋团结的根基也因此遭到破坏,能否完全修复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与意大利分处欧亚两洲,相隔万里,在通信技术等不发达的年代里,联络非常不便,但就在1942年7月,一架意大利空军SM82型远程运输/轰炸机穿越克里米亚半岛与苏联南部领空,最终来到日本,开创了两国之间的首次航空联系。当时为了不与苏联关系激化,日本秘密掩盖了此事。然而当日本派飞机前往罗马回应时,却机毁人亡。这条日本—意大利之间的空中航线最终没能建成,淹没在历史之中。  相似文献   

15.
1405~1433年,明王朝使臣郑和七次率领庞大船队,先后通过马六甲海峡,驶越印度洋,跨越赤道,航至东南亚、印度半岛、波斯湾、阿拉伯半岛、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途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写下了帆船远航的辉煌一页。而航海家哥伦布完成横渡大西洋比郑和落后近60年。毫无  相似文献   

16.
7月26日,应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邀请,朝鲜国家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乘专列离开朝鲜,开始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经过9天的长途跋涉,当地时间8月3日晚10点(北京时间8月4日凌晨2点)左右,金正日一行抵达莫斯科,在那里与普京总统举行为期两天的会晤。这次访问是金正日出任朝鲜领导人7年以来首次到中国以外的国家访问,也是40年来朝鲜国家最高领导人对俄罗斯的首次访问,因此,引起全世界有关各方的高度关注。 周密计划,列车沿着父亲的足迹向前 金正日访俄一事早在去年7月俄总统普京访朝时就已经确定,  相似文献   

17.
军事零讯     
我军摩托化旅首次成功穿越大沙漠据新华社报道,北京军区某摩托化步兵旅数千名官兵和数百台坦克、火炮、运兵车日前成功穿越内蒙古浑善达克沙漠。这次演练开创了我军摩托化部队成建制穿越大沙漠的先河。浑善达克沙漠位于内蒙古中南部,东西长约360公里,南北宽约130公里,总面积达2.14万平方公里,是内蒙古四大沙漠之一。北京军区某摩托化步兵旅按战斗全装穿越沙漠时,气温达40℃,地表温度超过50℃。他们采取周密的防暑措施,利用水源、药物和自制的防暑装备进行防暑降温。在穿越沙漠时,这个旅先后进行了沙漠生存、沙漠伪装、沙漠宿营、电子对抗、防空袭、火力压制等科目的演练,掌握了沙漠中机动作战的本领。  相似文献   

18.
奠斯科时间7月20日4时31分.在巴伦支海,俄罗斯从北方舰队的一艘“伯利索格勒布斯克”号核动力潜艇上用一枚经过改装的SS-18“波浪”型导弹,成功地进行了将名为“宇宙-1”号的航天飞行器(又称“宇宙-1”号低轨道卫星)发射升空的实验,这一航天飞行器是首次使用太阳帆作为太空飞行的动力装置。  相似文献   

19.
太平洋的滔天巨浪不会忘记,南沙的滚滚飓风不会忘记,有一支英雄的船队曾经与之较量。2005年7月18日上午10时,伴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刚刚远航归来的南海舰队某作战支援舰支队411船稳稳地停靠在湛江港。历史永远铭记:截至这一刻,该船已累计安全航行达30多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5圈。24载耕波犁浪,24个春夏秋冬,从巴布延海峡到曾  相似文献   

20.
王红  唐宏 《当代海军》2002,(7):32-33
1881年10月,中国海军官兵驾驶着在英国订造的两艘轻型巡洋舰“超勇”号和“扬威”号,回到了祖国。他们经历了2个月漫长而艰险的航行,穿越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和北太平洋,完成了一次空前的壮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