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话直说     
正领导干部要学会说"不"对领导干部来说,常挂在嘴边的是"同意"、"可以"、"行"之类的话,很少听到有人说"不"。其实,学会说"不",不仅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品格,也是拒腐蚀、守清廉、保本色的基本要求。要勇于对形形色色的诱惑说"不"。面对诱惑,每个党员干部都必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思想上的纯洁、道德上的高尚和行为上的检点,稳住阵脚,守住节操,不为所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敢于对攀比之风说"不"。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攀比说"不"是廉洁自律的一个重要前提,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树  相似文献   

2.
过“年关” ,本意是指旧社会贫苦百姓到年末要还债、交租 ,而要过的难关。现在正临春节 ,对领导干部来说 ,要过好“年关”也不容易。说它不容易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 )“年关”是对领导干部有所求的人行贿的时机。在这个时期 ,一些平时对领导干部想行贿而又没有机会的人 ,会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 ,说句“领导过年好” ,就顺理成章地把“精神加物质”的东西送上了。如果领导干部只看“现象”不抓“本质” ,就很容易被这些人所利用。(二 )“年关”是被领导干部关心过的群众表达谢意的时候。领导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解决认识问题 ,注重从思想感情上自觉密切(一 )充分认识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必须端正对基层官兵的根本态度。领导干部对基层官兵的态度和感情问题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问题 ,也是检验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搞得好不好的“试金石”。在实际工作中 ,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群众关系搞不好 ,主要是在与基层官兵的感情和态度上出了问题。概括起来集中反映在三个字上 :①“远”。就是一些领导干部不愿意自觉地去接触基层官兵 ,习惯于高高在上 ,长此以往 ,基层官兵对领导干部也必然敬而远之。②“疏”。就是领导干部对基层官兵缺乏亲近感 ,缺乏兄弟般的情…  相似文献   

4.
党员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及其体现出的思想境界、文化修养、道德情操,不仅关系自身的人格魅力,更折射党的作风和形象。"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这是古代官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对当今党员领导干部修身立德也不无借鉴意义。党员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必须与时俱进,坚持更高标准,应当心身有所正、言行有所止,知所趋、知所避,有所为、有所不为。守职不废,处义不回"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语出黄石公《素书》,意为"恪尽职守,而不稍加改变;受到嫌疑,而能义无反顾"。党员领导干部肩上有千钧重担、身后有千军万马,能不能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关系重  相似文献   

5.
作为军队的一名领导干部,能否带头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不仅是作风问题,也是科学精神、思想境界问题,是涉及到能否顺利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确保打得赢、不变质的重大现实问题。当前,关键是要正确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把握求真务实的价值取向。这是领导干部带头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的理论前提。具体来说,就是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要真抓实干。正是基于这个意义,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对  相似文献   

6.
古人言:“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意思为:用明亮的镜子照自己,污垢斑渍就不会留在身上;倾听坦率正直的批评,错误的行为就不会使你遭受罪责。江主席强调的“五个模范”,是对领导干部的一项长期政治要求,不仅是领导干部学习工作、生活的座右铭,也是领导干部对照自已的一面明镜。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各级对领导干部的自身建设抓得紧,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效。但是在对领导干部自身建设的具体要求上,也存在着“失之于偏”的现象,有时片面强调“廉”的一面,以为“不占不贪”就是好干部,“政绩”如何无关紧要;有时又片面强调“能”的一面,只要能“开拓、创新”就行,品行差点则是“步小无害”;而在强调“廉”和“勤”的时候,又都忽略了作为领导干部自身建设又一重要的方面,即“谋”。对领导干部的自身建设应全面要求,而不能单一地抓某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尊重和维护基层官兵的合法权益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领导干部的要求 ,也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系。然而 ,有的同志对此认识不是很深刻 ,虽然嘴上也在讲群众利益重要 ,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当作是小事 ,自觉不自觉地重视不够。因此 ,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 ,真正从思想上充分认清尊重和维护基层官兵权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认清尊重和维护基层官兵权益 ,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贯彻落实这一要求 ,就要坚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  相似文献   

9.
停留在嘴上、纸上、会议上、文件上,干打雷不下雨;有的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对基层的冷暖疾苦漠不关心,把为基层服务、为官兵服务当口号喊,等等。这些问题,既在基层存在,也在领导干部身上存在。各级领导干部如果不高度重视,不带头下功夫根治和解决,就会给党的事业、部队建设造成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离任演说该说些啥曾志领导干部上任伊始,要发表就职演说。领导干部离任,上到将军,下到基层主官,都会发表离任演说。演说的成败,前者关系到第一印象,后者则是对领导干部思想境界、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核,也是对选人用人准确与否的检验。因...  相似文献   

11.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思想武器。弘扬马克思主义,需要我们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实事求是。领导干部始终做到实事求是则事业兴,不实事求是则事业衰。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以来,军区聚力反"四风"正作风,严肃查处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违规违纪问题。深入进行分析,少数领导干部党性不强、用权不公、自律不严、履职不好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下大力解决。一、着力解决头脑不清醒、思想不敏锐的问题,切实强化正风反腐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政治坚定、头脑清醒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核心要求。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指出,实施依法治国,关键在领导干部;坚持依法治军,关键也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作为依法从严治军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始终扭住依法从严治军不放松,提高依法从严治军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论领导干部的度量杨恩章一、有淡泊名权利禄之量,不计较小事重事业、谈名利,不计较小事,是领导干部度量宽宏的实际表现,也是维护团结的重要条件。所谓计较小事,就是在个人名利面子等非原则问题上,以致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争长竟短,斤斤计较。其核心是为个人争名、争...  相似文献   

15.
堵住公款消费的经济来源●王立国官正明从对十几个团级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情况看,多数领导干部较好地履行了经济责任,财经制度坚持得比较好,党委理财、当家把关意识比较强。但在审计工作中也发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公款吃喝和高标准接待送礼,在有些单位不...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三种素质”和“四个本领”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着力强化五种意识。强化政治意识。政治意识是管方向、管根本的。一个不讲政治的人,一个对党有二心的人,他的本事再大,他的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很好地为党和人民做事。所以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建设,政治上首先要合格,对党要忠诚。(一)坚定信仰。要对创新理论深入思考,认真研究,尤其要深刻领会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大政方针,真正吃透上级的精神,摸清下头的情况,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到在信念上坚定不移、在立场上坚定不移、在真实真诚上坚定不移、在…  相似文献   

17.
日前与一位领导干部交谈,他说:“为官一任,就要恪尽职守,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当自己离开领导岗位时,对组织、对部属、对自己‘零遗憾’。”这朴素而感人的内心表白,彰显的是一种可贵的责任意识,是一名领导干部思想修养、意志魄力、精神状态的综合表现,也是领导干部对自身工作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相似文献   

18.
善识短、敢揭短、能治短,不仅是一名领导干部的胆识和魄力的反映,也是时代之需、责任之系。对此,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始终坚持识短不怕丑、揭短不怕痛、治短不犹豫,切实把短板变长、把弱项变强,不断推进部队全面建设整体提高、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原则是什么?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法则或准则,规范着人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可以怎样,不可以怎样。做事情一是一、二是二,一切按“规定”和“要求”办,这叫“讲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群众会说这个领导“讲原则”;有的干部不坚持原则,把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关系、个人的感情放在原则上,群众会说这个领导“不讲原则”。群众希望领导干部讲原则,反对领导干部不讲原则。当然,个别时候、个别情况下,个别人也采取不那么正当的手段,利用群众暂时对一些事情的不理解,煽动群众对坚持原则干部的不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指出:“不注意思想和政治,成天忙于事务,那会成为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很危险。”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忙于事务,不注意学习,容易陷入庸俗的事务主义中去。思想就容易庸俗化。”江泽民同志也强调:“要防止一些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走向另一极端,只埋头干具体的经济事务和日常事务,而忽视理论学习,忽视政治,那也是很危险的。”党的三代领导人的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深刻的指导意义。从近几年参加对领导干部的考核看,确有一些同志在工作中存在着忽视政治、忽视学习、不抓大事、忙于应酬等事务主义倾向。对此,各级领导干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