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昕  程晓东 《国防》2007,(9):27-30
军事危机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之间的关系处于可能发生战争或军事冲突的危险状态.它既非战争也非和平,而是介于其间的一种"模糊状态".人类是走向战争,还是走向和平,往往取决于对军事危机的控制与处置.  相似文献   

2.
战争是最基本的军事活动状态,而和平是一种与战争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状态。因此,研究军事伦理,就不得不首先研究战争与和平的伦理问题。只有了解战争的伦理根源,和平的道德意义,才能为减少乃至消除战争、争取和平提供依据;只有首先从宏观上对战争的道德性质进行界定,研究其它军事伦理问题(比如军人核心价值、军事职业道德建设、军事决策中的伦理问题等)才有意义。因此,要研究军事伦理思想,战争和平之伦理观念就不得成为首要的研究对象。而对当代中美战争和平伦理观念进行比较研究,可发现二者在此问题上的异同,并给予我们一定…  相似文献   

3.
战争与和平对立统一、相互交织,构成了人类生活的主题,因其与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休戚相关,成为古今中外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因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和给人类带来的深重浩劫而成为一体两面的价值体.战争的暴烈使人们渴望和平,并以不同形式展开了对和平的追求.在人类历史上,和平要比战争成熟得晚.在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庞大、战斗最激烈、影响最广泛、意义最深远的一场现代化战争,是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民主与独裁在世界范围内的一场殊死较量,结果以中、苏、美、英、法等众多同盟国的胜利和德日意诸轴心国的失败而告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了一个战争与动乱的旧时期,开辟了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新时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近十多年来,我国军事史学界先后召开20余次大型和专题学术讨论会,出版了有关二战史著作100余部、论文1000余篇。这些学术成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摆脱了史学界…  相似文献   

5.
<正>军事史蕴含着丰富的战争实践经验,是学习战争的"大学校"。毛泽东指出:"一切带原则性的军事规律或军事理论,都是前人或今人做的关于过去战争经验的总结。这些过去的战争所留给我们的血的教训,应该着重地学习它。"世界军事史是研究世界历史上的战争和军队建设等军事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人类历史上军事实践活动及其经验教训的总结,包括世界战争史、世界军队史、军事技术与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6.
心理战已成为继陆、海、空、电之后的“第五维战争”.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的今天,心理战将给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和平带来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在新军事战争条件下。心理战显示出新的特点,心理战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现代传媒已成为心理战的利器,媒体宣传已成为打赢未来高技术心理战的重要领域,心理战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紧迫。由于心理左右人的行为,在民兵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心理战训练。  相似文献   

7.
周传勇 《国防》2008,(3):21-22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迈进,战争形态也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世界主要国家继续积极开展新军事变革。在这场不可阻挡的军事变革道路上,军事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广泛运用,起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在本质上是同一个理论体系,即中国共产党军事理论体系.但二者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相联系,在军事领域中获得的理论成果.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是同战争和革命的时代主题相联系,代表了党和军队在军事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则主要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相联系,代表了党和军队在军事上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70年代末开始,世界大势趋向缓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我军和平时期建设、军事斗争的经验和教训,侧重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一是明确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提出了新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战争法在西方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明 《军事历史》2004,(3):29-34
一部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人类社会史,同时也是一部战争史。在这部充斥战争的历史画卷中,由于战争的不可避免,使人类对和平的期盼不得不诉诸于法律手段的约束。这是一个连续、且至今仍在继续发展着的过程。理解人类社会早期战争法规的萌芽,对于今天理解战争法的产生、发展、不断完善以及它在将来的发展轨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古代社会战争规范产生的根源(一)社会历史根源在人类历史上,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过渡期称为“军事民主制时期”或“英雄时代”,例如古希腊的英雄时代,古印度雅利安人的吠陀时代,古罗马的王政…  相似文献   

10.
古罗马时期的军事理论家韦格蒂乌斯曾说过:“谁要想获得和平,谁就必须准备战争。”战争准备是为适应战争需要所做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组织保障工作,是战争实施的基础。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利与失败、国家的安危与存亡。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军事高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国家进行战争准备不仅是为了发挥其“战而胜之”的实战功能,更为了发挥其“不战而胜”的威慑功能。  相似文献   

11.
国际军事法和战争法学会国际研讨会11月1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美、英、法、德、印、韩等23个国家军法界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集聚一堂,共同探求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背景下国际人道法的适用之策、发展之道。此次会议以"和平行动中的国际人道法"为主  相似文献   

12.
王晓光 《国防》2009,(12):18-20
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新威胁和国家安全的新形势,立足中国国情和军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统筹安全与发展、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平时与战时、战争行动与非战争行动等诸多矛盾的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和平与发展虽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但当今世界仍风云变幻,局部冲突不断。伴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硝烟,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军事角逐更加激烈。“见机不遂者陨功”,世界各国正竞相调整国防政策,着力加强军队建设和发展。 古人云:“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想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就必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国防动员的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海洋 《国防》2010,(8):40-40
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是人类历史上军事领域影响最深刻最广泛的一场革命。作为新军事变革本质和核心的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在促进人类社会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转化为信息化战争、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正在转化为信息化军队的同时,也导致直接为战争服务的国防动员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它汲取了中国传统军事思想、外国的军事理论的精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对战争与政治、军事与经济、军事与文化以及战略与战术等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极大地丰富了唯物主义军事辩证法。他的这些观点和方法论是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对当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现代信息化战争、争取世界的永久和平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部厚重的军事历史新作《血与火的百年:20世纪局部战争纪实》(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编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与读者见面了。它精选了20世纪世界各地发生的32场重大战争,展现了100年来军事发展最有代表性、最具时代特色的典型战例。作者以军事专业人员的视角、生动活泼的笔调、图文并茂的形式,为读者提供了一部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的优秀作品,读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战争规模最大、军事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时代。描述各次战争的著作、回忆录、军事统帅传记和影视作品,可谓洋洋大观,多不胜…  相似文献   

17.
和平与发展无疑是当今世界的主体思潮,也将是世纪之交的主旋律,但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却不会因此而处处歌舞升平。战争这个千百年来困扰着人类文明的怪魔,将继续缠系着人类进入21世纪,更何况在当今军事大国拥有的武力数量足以使人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关于遏制战争思想是其军事指导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应对战争威胁、维护国家安全、营造和平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中共遏制战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放在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以改革开放为重要界标,分为前后两个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之前,是中共遏制战争思想的形成及完善时期;进入新时期之后,是对其丰富和拓展时期。两个阶段紧密衔接,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共遏制战争思想的发展过程,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共军事指导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9.
从战争看管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人类战争史翻开扉页至今,地球已有亿万血肉之躯被战争所吞噬。战争是人类的第一灾难,它远比地震、水患、瘟疫对人类的危害大。这也是人类追求和平、热爱和平,和平是八十年代世界两大主题之一的原因。但是,当我们追寻管理发展的足迹时,却不得不承认战争对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所产生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袁峰 《国防》2001,(1):30-31
有人讲,早熟的战争和晚熟的和平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的确如此.回首已经逝去的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生灵涂炭,此后半个多世纪的冷战又给人们带来太多的威胁和恐惧.战争使善良的人渴望和平,也使邪恶的人变得疯狂.爱好和平的人和迷信武力的人都没有闲着,一边是努力铸造和平盾牌,另一边则忙着打造战争机器.几经沧桑之后,人类终于跨进了21世纪.新的世纪是否会如过去一样总是战争与和平相伴?新世纪大国的国防是和平之"盾",还是战争之"矛"?人们正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