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认识     
我爸爸给我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从前育一个仗义的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他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  相似文献   

2.
QQ战友情     
“‘飒爽一兵’先生您好,相逢是一种缘分,交个朋友吧?!“刚一上QQ就有人给我发送请求,我还挺受欢迎呢!我可不是随便跟谁都聊的,先瞅瞅他的资料再说。“‘迷彩英雄’,男21岁,海南,三亚……”还不近呢!“迷  相似文献   

3.
一个战士在日记中写道:"我很孤独,在排里几乎没有朋友,没有人能理解我,谁也不帮助我,谁也无法帮助我。我整日默默无语,很少与人说话,战友们似乎从未注意过我,甚至根本就意识不到我的存在。我也很想交几个知心战友,郁闷时能有个人听我倾诉。可我有的,只是深深的孤独,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煎熬了!我活得太累了!我真的想回家!"  相似文献   

4.
温氏妙语     
前不久,在一本杂志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来自越战归来的士兵打电话告诉父母,他想带一个朋友一起回家,他朋友在越战中受了重伤,少了一条胳膊和一条腿。他想和我们一起生活。他的父亲对他说:“像他这样残障的人对我们的生活会造成负担的,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不能就这样让他破坏了,  相似文献   

5.
正我常常翻阅《兵团建设》,在这里,我可以纵览天下大事,可以看到新闻背后的故事,能够了解到真正的兵团,在这里你能"见"到一群鲜活的兵团人。一次,一位朋友回农十三师探亲,在我家里看到《兵团建设》,立刻就被他吸引住了,爱不释手。临别时,又请我帮他多找了几本带  相似文献   

6.
朋友一次问我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我猜不出,他说,答案是认识自己。的确,那些富于思想的哲学家们也都这么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在追问,但始终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然而,即便如此,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  相似文献   

7.
那些花儿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他身旁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因为共同喜欢一首歌,我和小A成了连里最投缘的一对好友。因为对文字有着先天的热爱,我们又成了连里为数不多的一对“酸人”。小A早我一年入伍,我们对生活都很感性,对未来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8.
向远方飞翔     
一日,朋友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周围的人只在乎我飞得高不高,却没有人在乎我飞得累不累呢?”朋友是个很有能力且事业心很强的人,每天都脚打后脑勺地不停忙碌,常常是工作到三更半夜才能睡觉。他取得的成绩自然也不少,我总是和他调侃:“别这么优秀啊,也给别人留点机会”。  相似文献   

9.
代文同志爱好奇石,我早有印象。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我们曾在北京总部机关的一个单位共事10多年。1981年秋,我们一起出差西双版纳。朋友赠我俩各一块钟乳石,十分好看。代文喜出望外。当时还不通飞机,回昆明吉普车走了3天。由于车的后备厢小,代文为了照顾我,加上他担心路途颠簸会损坏石头,干脆把石头抱在怀里。那时的路况很差,左拐右弯,人坐着,也是东倒西歪的。他就这样把那  相似文献   

10.
海泉与羽凡两个男孩子组合成“羽·泉”演唱组并获得成功之后,常常有熟悉的朋友向我和我老伴提出这样的问题:海泉小时候你们是怎样教育他的?他的音乐才能继承了你们谁的基因? 说实话,比起当下太多的望子成龙的家长, 比起现时那么多家长为孩子的成长付出的精力、金钱和时间,我们感到愧对孩子,我们真的没关心到那个份儿上。  相似文献   

11.
影片《周恩来》里有这样一个镜头 :周恩来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困难后 ,人民向他表示感谢 ,他总是对大家说 :“这都是党和毛主席让我这样做的 ,你们要感谢 ,就感谢党 ,感谢毛主席 !”其言语 ,充分表现出周总理那千秋照人的高尚品质和对党的赤胆忠心。然而 ,如今一些党的干部 ,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 ,无论是台上台下 ,还是茶余饭后 ,常常听他们说他们对得起谁 ,谁是他们一手提拔起来的 ,谁得以他们的推荐才被委以重任等等。有位机关科长 ,就常对他的一个兵说 :好好干 ,过两天我给你要个党表 ,年底我给你个三等功 ,过两年争取给你弄个提干的名额………  相似文献   

12.
如果我是一颗星星,我想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一颗。是啊!芸芸众生,谁不希望自己出类拔萃呢?盛夏时节,记者来到太行山脚下,采访了一位被官兵们誉为小画家、小作家、小记者的出类拔萃的北京军区某团政治处报道员王志,听他讲述自己自学成才的心路历程和成功启示。基层小画家王志自幼爱好美术。他入伍不久,连队干部就发现他是个爱写写画画的小秀才,便安排他当  相似文献   

13.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我看谁老不顺眼了"。看过励志书的人都知道,"看谁不顺眼,说明你自己修行不够",那么这句话如何解释呢?其实看人不顺眼的根本原因就是你离不开他,如果你有能力离开这个看不顺眼的人了,你又何必老是虐待自己?因此停止抱怨,专注于锻炼自己的能力吧,等有了能力,就看谁都顺眼了。"心中有什么,看外界,就会有什么",相信学习过"吸引力"法则的人对这句话一定很熟悉。看什么都顺眼的人,肯定优雅。  相似文献   

14.
笑纳批评     
批评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人们不断面对的 新话题。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遭受批评,但生 活中又有谁能与批评无缘呢?有来自领导的, 有来自战友的,也有来自亲人和朋友的。批评 总是与人们相伴,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几天前,一位战友闷闷不乐地来找笔者, 说起生气的原因:原来是连队指导员被上级批 评了,回来后憋了一肚子气,正碰上他去交学 习笔记,指导员就以笔记书写不工整、上交不  相似文献   

15.
连队又要发展党员了,每每看到新党员们兴奋地举手宣誓,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已经去世的外公。外公其实就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本分农民。他虽然十多年没有走出过我们那个偏僻的小村子,可他却是一个威望极高,受人尊重,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  相似文献   

16.
与猪共舞     
今日里,吕良良有必要垂头丧气。叫我这么个体面的城市兵去养猪,说出去不丢死人了?瞧连长说得多动听:“良良哎,不派你派谁去?连里数你膀大腰圆,又面和心善,除了你还有谁能在两个月内让猪超水平长肉?去吧!好好干,两个月后让入营的新兵们吃得满嘴流油。”什么话?好兵不养猪,让我吕良良这样的兵去养猪?现在,吕良良怀揣一包“红塔山”,一个打火机,手握一把随时可以充当武器的大扫把,横冲直撞向猪圈走去。他是一颗寻机引爆的炸药包,他就是这么说的:“别碰我,火着哩!”人皆侧目。吕良良来到他的新工作岗位了,他看到了他的九头猪。猪也看见了它们的…  相似文献   

17.
对《渡江侦察记》这部电影,现年30岁以上的人大概都不会陌生,但电影中主人公的原型是谁,恐怕就鲜为人知了。在建党8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电影主人公原型之一、华东一级人民英雄齐进虎的故乡——山东省荣成市走访了他的家人、战友,查阅了相关史料,了解到了这位  相似文献   

18.
问:一个战士在日记中写道:“我很孤独,在排里几乎没有朋友,没有人能够理解我,谁也不帮助我,谁也无法帮助我。我整日默默无语,很少与人说话,战友们似乎从未注意过我,甚至根本就意识不到我的存在。我也需要友谊,需要倾吐心中的苦闷,也需要被关心。可我有的,只是深深的孤独。我再也不能忍受这份煎熬了!我活得太累了!”  相似文献   

19.
我是谁?     
最近看了一部外国的片子,片名叫《我是谁》.片中的主角在战争中受到创伤失去了记忆,常常大声发问:“我是谁?”这使我想起了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头脑很正常的人,也常常会被“我是谁”或者“谁的人”这样一些问题弄得五荤六素.  相似文献   

20.
被人羞辱 ,特别是当众被人羞辱是最让人难堪 ,让人愤怒 ,让人无法容忍 ,让人刻骨铭心的。然而 ,在实际生活工作中 ,有时某些“羞辱”却是十分珍贵和不可多得的 ,它让人终身受益。记得一位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还在上高中的时候 ,有一次 ,一位英语老师让他背单词 ,而他当时正聚精会神地读一本武侠小说。老师很生气 ,便当众对他说 :“你真是没出息 ,不仅糟蹋爹娘的钱 ,还耗费自己的青春 ,如果你能考上大学 ,全世界就没有文盲了。”听了老师当众“羞辱”他的这番话 ,他既生气 ,又暗自下决心 :“你不要瞧不起人 ,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学。”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