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军民遏制了德国法西斯称霸世界的野心,担负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任,并为夺取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但也应当看到,苏联军民是在汲取战争初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由战略反攻被迫转入战略防御,通过消耗敌人力量改变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转入战略相持与转折阶段,并最终赢得辉煌胜利的.  相似文献   

2.
高莉 《军事历史》2013,(4):73-74
抗战胜利后,东北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很快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目标。但由于双方战略指导能力的差异,中共捷足先登,占据了有利态势;国民党动作迟缓,失去先机。此外,中共充分利用苏联提供的有限帮助,而国民党则对苏联的态度一度产生误判,对双方争夺东北的斗争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世界军事》2022,(2):10-13
北约5次东扩历程 有必要先了解一个名词:北约东扩,指的是北约将苏联加盟共和国和中东欧国家纳入该组织. 1985年,时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里根首次会面.其时,冷战尚未结束,由于军备竞赛,双方都疲惫不堪,有必要坐下来聊聊.在当年戈尔巴乔夫与里根的谈判中,有个重要条件就是北约停止东扩.  相似文献   

4.
苏联一艘核潜艇沉没美国投资3.5亿美元打捞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苏联克格勃,这两个特工组织采取各种手段,互相刺探对方情报,各自在对方安置间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窃取情报,神出鬼没,人鬼难分,甚至还出现过双重间谍,即在这两个特工组织中都被信任的间谍,向两边都提供情报,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后来被揭露出来,双方特工组织都认为上了双料间谍的大当.  相似文献   

5.
<正>面临严峻形势制定应对计划20世民纪80年代之前,虽然苏联北方舰队拥有的核潜艇数量超过了北约核潜艇的数量,但是北约却在安静性和探测设备等核潜艇技术方面领先于苏联,这些先进的技术使得双方核潜艇部队形成了均势。然而到了80年代,北约面临的形势发生了重要  相似文献   

6.
美国搜集到苏联违反战略进攻武器协议和违反反导协定的证据苏联严重地违反战略进攻武器临时协定和反导系统条约,美国正在搜集这方面的证据。尽管苏联试图阻挠美国利用电子摄影技术来探测其战略武器系统的情况,美国还是在刺探有关这方面的情报。目前美苏限制战略武器协议的关键是规定双方不得干扰对方用电子和卫星系统来搜集情报,以便核实对方是否违反了协定。  相似文献   

7.
苏联对华政策一直都是其全球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定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恢复了沙俄在中国东北的特权 ,承认了外蒙古的独立 ,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后 ,苏联力求实现和保持“雅尔塔”中规定的苏联在远东的利益 ,借以满足它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的需要 ,积极谋求苏美蒋三方和国共双方的妥协 ,在中国维持一个为苏联所易于接受的软弱的政府即国民党政府 ,以便造成一个缓冲国 ,从而避免与美英两国直接正面冲突。在革命力量的判断上 ,苏联和斯大林低估了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8.
情报战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世界进入了科技革命时代,但由于苏联奉行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支配着包括科学和文化在内的所有领域,因此苏联的学者和设计师们根本无法与西方同一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信息交流,也无法掌握到最新的研究成果。著名的“铁幕”政治阻断了双方之间的沟通渠道。不  相似文献   

9.
二战结束后苏联解体前的将近50年里,整个欧洲都笼罩在对核武器的恐惧中。这柄能够摧毁整个人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高悬在了欧洲的海洋上。所幸,核大战不仅没有爆发,在苏联解体后的一段时间里。双方对核武器的态度都有了更大的克制。然而。随着俄国与北约紧张关系的加深,双方对核武器的态度都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将不可避免地体现在海军。  相似文献   

10.
二战时期西方盟国对苏联的援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静 《军事史林》2006,(1):60-6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等西方盟国与苏联组成了反法西斯统一阵线,它们除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外,还在军事上配合苏联作战.西方盟国的援助无疑对苏联加快战胜法西斯德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战后,西方和苏联两大阵营为了政治需要,围绕着西方战时援助的作用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西方媒体大肆宣传说,盟国的援助对苏联战胜德国起了决定性作用;而苏联则称西方的物质援助同苏联的战时军工生产相比微不足道,并指责盟国在二战期间拖延开辟第二战场,认为即使没有西方援助,苏联也照样可以打败德国.  相似文献   

11.
潜艇作为一种海战兵器,神秘莫测,素有“深海幽灵”之称。在一般人的眼中,冷战似乎只是美国和苏联之间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展开的较量。然而,近日英国情报机构出版的一本新书则披露了一个尘封长达半个世纪的军事秘密:冷战期间,英国皇家海军潜艇在深海执行高度机密的情报侦察任务时,经常遭到苏联潜艇的骚扰和攻击。双方潜艇多次相撞,在海底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  相似文献   

12.
苏联军兵种主帅是苏联武装力量的高级军官军衔.主帅军衔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各兵种、专业兵和空军的元帅.它是苏联的元帅军衔中的第三个级别,低于苏联大元帅、苏联元帅和苏联海军元帅,高于军兵种元帅.其区分为空军主帅、炮兵主帅、装甲坦克兵主帅、工程兵主帅和通信兵主帅.在苏联,没有海军主帅衔的设置.1984年,苏联取消了装甲坦克兵主帅军衔.苏联是世界上设置主帅军衔的唯一国家,它解体后主帅军衔在世界上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3.
贺炎夏  李斌 《环球军事》2009,(23):58-59
在战争中,交战双方除了在正面战场上兵戎相见之外,它们的军事间谍机构也会在隐蔽的战线上展开针锋相对的较量。战争的规模越大,这种较量就越残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事谍报局就策划了无数起恐怖破坏活动,旨在使苏军的后勤供给和军事指挥系统陷于瘫痪。苏联的反间谍机构则竭力还击。双方在隐蔽的战线上上演了战争史上历时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场暗战。  相似文献   

14.
我们把苏联的指挥、控制、通信及电子对抗(C~3CM)叫做电子战。苏联的电子战给我方所说的电于战增添了新的概念。在苏联的基本军事用语辞典中,多次出现与同敌人的指挥、控制、通信作斗争这一概念有关的词句。与我们译作REC这一术语相对应的原文是“radioelektronnaya bor'ba”,“bor'ba”可以译为“斗争、战争、战斗”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所惯用的叫法-“战斗支援”。在最近的10年里,东西双方的军事指挥家经常发表这样的言论,“在将来的战争中,谁能  相似文献   

15.
陈辉 《军事历史》2006,(2):24-29
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队与苏联和外蒙古(今蒙古国)军队在诺门坎进行了一场立体化战役。这场战斗历时135天, 双方投入战场兵力20余万人,飞机900余架,大炮500余门,坦克、装甲车上千辆……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九年十月二十二日航空周刊发表了小克拉伦斯A.鲁宾逊的题为“导弹防御得到了支持”的一文,概述了防御态势的发展,较细地介绍了空间基地激光武器的方案及其发展前景,并谈到了美国反导多途径探索的情况。美国越来越认识到当遭到苏联的核武器第一次打击时,美国是容易受到损伤的,因此弹道导弹防御和防空计划得到了国会和国防部的支持。一九七二年美苏签署反导条约后,美国放弃了战略武器防御系统的部署工作,那时认为双方都拥有“确保摧毁”的能力——即互相以对方的居民人口作抵押。此后,苏联重视弹道导弹防御和防空计划的研制,而美国却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最近一系列的进展有可能加快防御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0月30日,布里特涅夫正指挥着苏联核潜艇K-219号在大西洋水下巡逻。这儿离美国纽约只有1200多海里。他的任务就是用随时发射核导弹威胁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冷战已近尾声,但双方的导弹仍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准备打击对方。当时有3艘苏联核潜艇在美国东海岸附近游弋,艇上装有核弹头,瞄向美国许多大城市。  相似文献   

18.
陈辉 《军事历史》2006,(1):24-29
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队与苏联和外蒙古(今蒙古国)军队在诺门坎进行了一场立体化战役。这场战斗历时135天, 双方投入战场兵力20余万人,飞机900余架,大炮500余门,坦克, 装甲车上千辆……  相似文献   

19.
苏联自五十年代中期起即已开始了对弹道导弹防御的研究工作。六十年代建立了保卫莫斯科地区的“橡皮套鞋”反导弹防御系统。1972年苏、美签订了限制反导弹系统条约,1974年双方又协议把各自允许部署的反导弹防区限制为一个,各自部署的反导弹导弹发射器不得超过一百个。美国在1975年10月建成了大福克斯基地的一个“卫兵”反导弹系统场地,但随即根据国会的要求又拆除了。苏联则选择了继续保留莫斯科反导弹系统的做法,并且继续积极地进行改进型反导弹系统的研究试验。1980年3月有报导说,苏联已经通知美国,她打算拆除莫斯科周围现有的六十四个反导弹导弹发射器中的一半,但是并没有表明其意图何在。  相似文献   

20.
德国进攻苏联失败,真正原因是德军将领们后来无数次地承认那样,是低估了苏联军民坚强的意志力和巨大的经济军事潜力.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是用对待沙皇俄国的老眼光看待苏联,对苏联战前建设的巨大成就极其无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