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月19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与日本外务相町村孝信、防卫厅长官大野宫统在华盛顿举行了美日安全咨商委员会会议。 会后美日发表共同声明,列出12项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其中2项与中国直接相关。首次将台海问题写入联合声明 论及中国的两项战略目标,第一是美日"鼓励以和平方式经由对话解决台海问题",  相似文献   

2.
智舜 《国防》1995,(12)
1939年11月22日,日本著名报刊刊登了一篇报道:被日本军界誉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丧命于太行山上。报道一出,日本朝野震动,帝都降半旗致哀;中国上下欢欣,国民举杯相庆。而击毙日本名将之花的正是中国名将杨成武及其部下。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中日两国名将斗谋斗法、两国军队斗智斗勇的激烈场景,又把我们带到了那如火如荼的岁月。  相似文献   

3.
中日两国近代海防理论和政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和日本所做的世外桃园般的闭关锁国梦,终被欧美列强的频繁叩关声惊醒。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主权的丧失,使中国和日本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急之中。两国的有识之士,临崖勒马,渴甚掘井,都加强了对海防理论的研究和海防政策的筹划,力求在欧美列强日益严重的海上侵略面前,筑起一道海上防线。但由于中日两国主客观条件相差甚远,因而,两国海防理论和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虽然  相似文献   

4.
一位日本官员称:“日本希望优先讨论中国问题,同时希望明确美日两国在‘灰色区域’冲突中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这位官员所称的“灰色区域”冲突是指一国针对日本的体系化军事攻击,这种攻击能够对日本构成威胁.但没有达到全面战争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19世纪60年代,先后受到西方列强入侵的两个亚洲国家中国和日本,几乎同时迈开了创建近代海军的步伐。中日两国近代海军创建的起点如出一辙,创建过程中两国采取的许多措施是相同的:如在人才培养向题上,两国差不多同时创办海军学校,都曾聘请外国教官任教,都曾先后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  相似文献   

6.
9月29日,东京地方法院审判长片山良广宣读侵华日军遗弃在中国境内的毒气弹造成中国居民严重伤亡的法庭判决:日本政府“在日中邦交恢复后,采取怠慢、放置的行为,没有一丁点正当性”,并郑重宣布日本要向中国的13名原告作出总额约1.9亿日元的赔偿。这一庄严判决在中日两国舆论界和民众中引起轰动。日本媒体指出这一判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在19世纪下半叶,几乎在同一起点、同一时间内,分别发动了一场社会变革运动———洋务“新政”和明治维新。但日本成功了,中国却失败了。这不能不令人深思!本文试图就两国变革运动社会背景、指导方针及其变革措施等方面进行比较,以寻求其成败的原因。一、同一背景下的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与其两大重要的东北亚邻国——中国和韩国——出现长达两年的外交停滞之后,安倍晋三首相领导的日本政府重申迫切希望通过与中韩两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和朴槿惠)举行双边政府首脑会议的方式,重启与两国的关系。关于中国,东京正在为中日两国政府首脑会晤仓促做着准备——即便仅是非实质性的会晤——以缓解两国间的紧张关系。然而,尽管安倍政府执意要举行双边会晤,北京却打消了这种可能性,坚持认为日本必须在东海和参拜备受争议的靖国神社这两大问题上作出妥协与让步。因此,11月份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将是举行会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9.
许林  栗硕 《环球军事》2014,(21):10-12
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作为规定同盟双方军事力量运用范畴、责任、事态等内容的具体性文件,发挥着指导日美两国军事行动的纲领性作用,堪称是日美防卫合作的“风向标”。1978年11月,日美两国公布了第一版防卫合作指针,其中主要规定了美国对日本的防护责任;冷战结束后,日美两国同盟关系曾一度陷入漂流状态,然而1996年的《日美安全保障共同宣言》却再次为其确立了军事合作的意义,基于此,1997年9月,双方公布了第二版防卫合作指针,其中规定了平时、日本有事、周边有事等三种事态下,日美两国各自应该承担的军事责任;2014年10月8日,日美公布了新防卫合作指针中期报告,其中指明了日美第三版防卫合作指针的主要内容,揭示了日美两国在现阶段及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军事合作态势,并重点突出了日本对美国进行防护的军事责任。  相似文献   

10.
1927年12月14日,国民党政权对境内苏联领事机关发动挑衅性攻击之后,苏联与中国国民党政府最后断绝了外交关系。只过了一年多,1931年9月18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满洲”)之后,1932年12月12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裁军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颜惠庆同苏联人民外交委员M.M.李维诺夫交换了关于两国重新建立外交关系的信件。中苏外交关系长期断绝是日本军国主义者敢于悍然侵略中国的原因之一。蒋介石最后明白了这一点。为回应中国社会各届的要求,南京政府被迫发展两国经贸、文化关系。1934年三月北京国立图书馆开设了俄文书籍处,并决定与…  相似文献   

11.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的亚洲太平洋军事战略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在亚太军事战略变动的过程中,中国战区的战略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剖析亚太军事战略和中国战略地位变动的原由及其过程,有助于认识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中美军事关系,从中引出必要的历史结论。一、亚太军事战略:“维持中国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两国正式结成军事同盟,共同对日本法西斯作战。在这之前,中国已经独力对日作战达四年半之八。在这期间,美国虽然在一个时期内对日本侵华采取姑息、妥协的政策,但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南进趋势的日渐明显和美日矛…  相似文献   

12.
今天,当中美之间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展开“唇枪舌战”之时,回溯60多年前中华民族奋起反抗日本侵略,中日两国在各条战线展开殊死搏斗之际,金融领域的“货币战”可谓是刀光剑影、惊心动魄。抗战时期,为了维系人心,同时为了照顾沦陷区沿海通商口岸外国商人的利益,以争取英美等国的支持,国民党政府在上海等地竭力保持法币汇率,并于1935年实行了法币改革,宣布:由中央、中国和交通3家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以稳定法币的对外汇率。而日本则乘机大量套购外汇,以向西方国家购买战争物资,并企图迫使法币贬值,动摇沦陷区人民对国民政府的信心。于是,中日双方围绕“货币战”展开了激烈的交锋。1938年3月10日,在日本的操纵下,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在华北宣布开业,发行了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 60年代 ,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始了创建新式海军的历程 ,在此期间 ,两国先后创办了一批海军学校 ,发展近代海军教育。但是 ,在甲午战争中 ,两国海军的命运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结局。本文试图从海军教育的角度 ,对产生这种结局的原因进行一些探讨 ,以求教正。一1 9世纪 60年代 ,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 ,日本则开始了明治维新。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创办新式海军 ,以加强海防 ,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海上入侵 ;明治维新一开始 ,亦以发展海军为一项重要国策 ,但其发展海军的根本目的 ,是为了积极向海外扩张 ,发展资本主义 ,与中国…  相似文献   

14.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美两军于今年1月首度举行代号为“山樱”的“离岛夺回演习”,模拟远离日本本土的某个西南孤立岛屿遭占领后日美合作重夺该岛的行动。日本与周边国家存在着严重的领土纠纷,但在西南方向只有中国的钓鱼岛和韩国的独岛。由于在美日韩3国同盟框架下,美国帮日本夺占独岛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而此次演习的目的就颇耐人寻味,甚至不言自明了。  相似文献   

15.
李想 《军事史林》2004,(12):31-33
19世纪中叶,日本和中国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处于要为国家的命运前途而探索的境地,进一步沉沦下去则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奋发图强则能够赶上历史的潮流,实现近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和日本又几乎同时开始了向近代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花园口决堤后,黄泛区成为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新战场.新黄河像一条军事分界线,把中日两国军队分隔在西、东两侧.修筑新黄河大堤,束水防泛,和决堤放水,利用黄河水力,冲击、打击日军是中国军队抗击侵略者的天然武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在东海和南海与日本、菲律宾等国的主权争端不断加剧,中美两国关系日趋紧张。但是,两国领导人均意识到修复双边关系的重要性,这一点可以从两国领导人在安纳伯格庄园和中南海的非正式会晤中探知—二。习近平主席在会谈中强调双方合作的重要性,而奥巴马也呼应称:“当中美两国精诚合作时,整个世界都将受益。”  相似文献   

18.
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侵华军事力量深陷长期战的广阔战场而逐步丧失战略主动权,日本与美英之间在远东的矛盾日益尖锐,德国在欧洲大战初期的暂时得势,这一切促使日本军部和政府提出了所谓“世界规模解决策”的战略构想,企图实行征服中国与向印度支那半岛和西南太平洋地区进击相结合的战略方针。在继续打击中国并实行南进的过程中,日本力求切断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在绥靖政策道路上走过相当时目的英国政府,为避免英国东西两线作战,不惜牺牲中国的利益,在日本的压力下,决定关闭滇缅公路3个月。中国政府为阻止关闭和重新开放滇缅路,与英方进行反复的交涉。日本的南进进一步打破了远东原有的战略格局,日美两国的矛盾全面升级,日英关系日益恶化,中国与美英之间共同对抗日本的战略关系空前接近;特别是在与德国的大规模空战中,英国挫败德军的进攻,得以渡过本土军事危机;同时,德、日、意三国军事同盟的成立,轴心与反轴心两大阵营的对抗已露端倪。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动,促使英国政府决定重新开放滇缅公路。  相似文献   

19.
国际风云1日日本首相不顾亚洲各国反对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中国表示强烈愤慨,韩国予以严厉批评。2日伊朗大地震遇难者已超过3万人.3日澳大利亚一个天文学家小组最近发现,除了人类居住的地球以外,在银河系中还存在一个广阔的适合复杂生物存在的区域.7日美国宇航局公布了“勇气号”传回首张高分辨率火星彩照,“勇气”号着陆区将被命名为“哥伦比亚纪念站”.8日庆祝中国和吉布提建交25周年,中吉两国领导人互致电函.10日庆祝中国与突尼斯建交40周年,中突两国领导人互致贺电.12日亚太议会论坛第12届年会在京开幕,吴邦国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提出加强亚太地区合作的三点主张.14日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亚太议会论坛年会的日本前首相中曾  相似文献   

20.
企图以法西斯统治世界的德国、意大利和日本3国在1940年9月缔结了3国同盟条约。之后,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德意也对美宣战。1942年2月18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3国缔结了军事协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