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的注释以及一些党史、革命史书籍,在解释、介绍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都说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在14块地区坚持了游击战争,没有把闽中作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一块独立的游击区。几年来,在编纂《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料丛书过程中,史学工作者经过调查研究,反复论证,认为闽中理应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一块独立的游击区。阎景堂的《闽中区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一块独立的游击区》一文详述了下面的理由:1、南方三年  相似文献   

2.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除15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游击战争外,江西、福建等地一些苏区还有一些红军游击队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能够建立起较巩固的游击根据地,坚持的时间也长短不一,以致史籍中没有或很少提及。但这些没有能够建立起巩固的游击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所开展的游击战争,同样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配合了中央红军主力的长征,同样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组成部分,不应被后人忘记。  相似文献   

3.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土地革命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革命战争的两大战场之一,在战略上配合和策应了主力红军的长征,为中国革命保存了一批革命力量,并为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开展革命斗争准备了最重要的条件,积累了宝贵的游击战争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人民军队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体现出的革命精神成为党和人民军队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南方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年游击战争中,鄂豫皖留守党组织始终重视党的领导体系建设,紧紧依靠群众深入开展游击战,在战略上与长征红军形成配合,发挥了牵制敌军、保存鄂豫皖战略支点的作用,创造了主力红军、游击队、便衣队三位一体的游击战争力量结构,保存和发展了革命武装力量,丰富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战略策略和游击战战略战术。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上具有特殊战略地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留守红军在南方苏区的斗争。它从一开始到结束都与中共中央的战略相统一。中共中央不仅对游击战争进行了战略思考,而且对其进行了准备与部署。留守红军初期的斗争配合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中后期的游击战则与中央红军在北方的斗争相呼应,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方游击队适时进行战略转变,坚持了中共中央的抗日统一战线战略。  相似文献   

6.
在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重视开展广泛深入的群众舆论宣传工作,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鼓舞了游击队干部战士的士气,获得了革命群众的同情与支持,从而保存了革命火种,最终壮大了革命队伍。由项英、陈毅直接领导的赣粤边游击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游击区之一。中共粤边特委及其领导的红军游击队在中共苏区中央分局的领导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群众舆论宣传工作,保证了两次战略转变的顺利实现,其工作方法、取得的成绩和主要经验在15个游击区中有较强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资料的发掘和研究的深入,当时分别活跃在川滇黔和滇黔桂地区、坚持游击战的两支红军游击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两支游击队的性质、任务,和以往人们熟悉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完全相同,但因为最后没有改编成新四军而在通常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中被忽略和遗漏。回顾和研究这些红军游击队的历史,可以说是近年研究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的新成果、新收获,也是对以往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的重要补充和丰富。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逐渐成为党史和军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历史资料的不断发掘,档案文献的不断公布,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许多史学工作者本着存真、求实的精神,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新的评价,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笔者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编审办公室工作多年,自始至终参加了史料丛书的编纂工作,多年来一直坚持和关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的研究。根据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对3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研究的一些新成果、新观点作一些解读和述评。  相似文献   

9.
华侨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如火如茶的革命事业,历来极为关注并且积极投身于这一事业。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与华侨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中共党史、军史、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壮举以及红军长征后坚持南方各省游击战争等革命斗争活动,也都有华侨所作出的重要贡献。长期以来,由于受“左”的思潮的影响,在中共党史、军史中,要找到“华侨”二字,很不容易。这就造成了人们对于华侨与工农红军长征以及土地革命战争的关系问题了解甚少的状况。因此,历史地反映,科学地评价华侨在中共党史、军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让华…  相似文献   

10.
1 934年 1 0月 ,中央红军长征后 ,陈毅临危受命 ,担任中共中央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 ,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他不但充分依靠人民群众 ,以卓越的军事谋略和高超的指挥艺术 ,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 ,而且灵活的运用统一战线策略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保存了革命武装和党在南方的战略支点 ,完成了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又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 ,与国民党地方政府谈判 ,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为促进南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粟裕(1907~1984),湖南会同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8月参加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红4军参谋长、红7军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井冈山斗争、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2.
在鄂豫皖边三年游击战争中,鄂豫皖边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根据斗争实际,制定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积极开展对敌斗争;适时调整策略,加强统一战线和瓦解敌军工作;创造性地建立以便衣队为基础的新的武装体制,积极主动开展游击战争;严格执行三大任务,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连续粉碎国民党军大规模"清剿"。鄂豫皖边区在战争实践中培养锻造了一批忠于党忠于人民、英勇善战、富有经验的军政干部,更是以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有力支援了主力红军的长征,配合了南方其他游击区的斗争,推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李涛  孙健 《军事历史》2021,(3):67-72
在艰苦卓绝的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陈毅与项英、李乐天等中共中央分局和赣粤边特委主要领导人一起,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及时调整对敌斗争策略,实行战略转变;坚持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铸牢理想信念;注重宣传、发动、武装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大规模"清剿",为中国革命保存了一支经过严峻考验的骨干队伍.同时牵制了大量的国民党军,在战略上有力配合了主力红军的长征.  相似文献   

14.
《红军初创时期游击战争·回忆史料》出版发行丛树祖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初创时期游击战争·回忆史料》已于1993年11月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军事科学院编审委员会主持下,由军事历史研究部具体组织编纂而成。全...  相似文献   

15.
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陈毅先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中革军委中央苏区分会委员等职。他充分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依靠人民群众,领导和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保存了革命武装和中国共产党在南方的战略支点,完成了中共中央赋予的任务。这一时期,陈毅的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武装斗争为支柱,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既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灵活运用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为促进南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陆军第20集团军,是一支诞生于闽东、源自于闽浙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部队,是一支现有陆军军级单位中仅有的一脉传承下来的新四军种子部队,  相似文献   

17.
赣粤边的三年游击战争,是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一页。它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国民党反动军队侵占和血洗革命根据地的严重时刻,树起了一面鲜红的战斗旗帜。它在中央红军主力北上后,长期与拥有优良装备并超过自己力量数十倍的敌人正规军作斗争,牵制和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的长征。它在极其艰苦的条件和复杂的斗争中,保存了革命火种,发展了武装力量,锻炼和培养了大批骨干。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是我们和国民党十年血战的结果的一部分,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在南方各省的战略支点”。赣粤边游击区,是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办事处的  相似文献   

18.
项英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是项英一生中极其重要的时期,如何评价他在这一时期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曾经有过不同的评价。在1941年皖南事变前,中共中央及其主要领导人对于项  相似文献   

19.
陈毅历险记     
编者的话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毅同志奉命留守中央根据地,坚持开展赣南游击战争,度过了最险恶的岁月。在白色恐怖下,他历尽艰险,靠大智大勇和人民支援,突破重围,与敌周旋,站稳脚跟,保存革命火种,开辟赣粤边游击根据地,创造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奇迹。这是一页光辉的历史篇章,至今仍不失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对广大民兵和军内外读者了解革命前辈“创业艰难百战多”的历史,接受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学习老一代克敌制胜的智谋和武勇,研讨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和策略思想等等,不无裨益。二十年来是与非, 一生系得几安危?  相似文献   

20.
正梅岭三章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南安镇梅山红色文化旅游景区。这里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和中共赣粤边特委的常驻地,也是中共梅山区委所在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陈毅、项英、杨尚奎、陈丕显等领导人经常在这一带开展革命活动。1936年冬,陈毅只身在这里被国民党军围困了20多天,并于生死存亡关头,写下了著名的"绝命诗"《梅岭三章》。梅岭三章纪念馆景区占地面积84亩,建筑面积2984平方米,主要景点有梅岭三章纪念馆、梅山精神纪念园、元帅诗廊等。从大余县城到纪念馆,修建有5.8公里的旅游公路。纪念馆主体工程于2016年9月开工建设,2017年9月完成陈列布展并正式开馆。纪念馆一楼为多功能厅、贵宾室、游客休息室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