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玉蓉 《国防》2007,(3):7-8
"海外利益"实际上是"境外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利益的海外延伸,属于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根据美日等发达国家对"海外利益"的界定,一国的海外利益主要包括:海外公民侨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国家在境外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利益、驻外机构及驻外公司企业的安全;对外交通运输线及运输工具安全等等.  相似文献   

2.
军事征用是国防动员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维护国家国防利益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军事征用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军事征用对象的范围尚存争议。为保障军事征用制度的实践发展和明确军事征用补偿的范围,需科学界定军事征用的对象。立足我国立法现状,从内涵、外延和分类三个角度对军事征用对象的概念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军事经济的宏观调控,就是对军事经济活动的指导、控制、监督和服务。其实质是军事经济管理部门对经济活动的适度干预,干预的目的是促进军事经济协调、健康的发展。军事经济宏观调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军事经济管理部门对于军事经济的总体调节,包括军事经济结构、军事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军事经济利益的统筹调节;二是对微观军事经济活动的适度干预。本文分析了军事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并结合形势提出了应做好的几项工作:制定宏观调控计划,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军事经济结构的调控;注意军事经济结构与文化结构的协调;对军事经济利益进行总体调节;对微观军事经济活动进行适度干预。  相似文献   

4.
张啸天 《国防》2008,(4):16-17
国家利益概念自提出以来,就成为民族国家生存发展以及国际交往的最高准则。在不断的认识和争鸣中,不同学术流派甚至不同的学者对国家利益都有不同的界定。一般认为,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需求的总和。冷战结束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依据国家利益结成纷繁的战略关  相似文献   

5.
军事认识来源于军事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军事实践,并在军事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军事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通过军事实践来检验。军事理论指导军事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和发展军事理论的过程。 一、军事认识真理的客观性 军事认识的真理性问题,是军事认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军事认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正确的认识,成功地指导军事实践。根据辨证唯物主义对真理的界定,军事认识的真理,就是从事军事活动的人们对客观军事活动的实际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凡是符合客  相似文献   

6.
(一)军人违反职责罪的客体。军人违反职责罪的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并且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即国家军事利益。所谓国家军事利益,是指国家在国防建设、作战行动、军队物质保障、军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利益,它涉及军事装备、国防建设、作战行动、军事部署、军事科研、军事生产和军事管理等具体方面。国家军事利益这一客体是相对于军职罪这一类犯罪而言的,  相似文献   

7.
军事爱国主义是一种特殊的人类道德现象,它产生的基础是民族或国家在军事活动中所具有的共同情感。从军事伦理学意义界定,它是一种调整军事主体(包括军事理论和实践活动)与国家民族之间价值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以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利益,以军事个体和军事集体的无私奉献为行为准则。 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是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重要形态,其独特之处在于运用军事武装力量维护社稷、安定天下,践履道德义务,集中体现了古代军人爱国特有的精神和主体伦理特征。古代那些金戈铁马、狼烟奔突的战争活剧所孕育的卷帙浩繁的军事典籍莫不立足于军事爱国为基点,那些历史长河中流芳千古最为豪放悲壮的英魂无不是试身手以“补天裂”的爱国军人。  相似文献   

8.
军事实践活动就其实质来讲,是敌对双方流血的争斗,较之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更需要正确的认识作指导。毛泽东曾经指出,军事上“要求比较地多打胜仗,反面地说,要求比较地少打败仗。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把主观和客观两者之间好好地符合起来”。古今中外,一切军事活动的胜利和失利,从认识论上来考察,无不取决于军事活动的主观指导是否和当时当地的客观情况相符合。正确认识和把握军事认识的规律性,自觉地控制认识过程,正确、全面、深刻地反映客观情况,更有效地指导军事实践,这是军事认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军事刑法是普通刑法的特别法,因而,刑法的一般原则对军事刑法具有当然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些原则在军事刑法中会有特殊的体现。军事刑法保护的是国防利益、国家军事利益。但是,为了保护国防利益、国家军事利益而不当的牺牲个人权利是罪刑法定原则不允许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要求,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但是,由于军人具有特殊的身分,刑法对军人和非军人加以区别对待。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战时缓刑是刑罚个别化原则在军事刑法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马平 《国防》2006,(4):16-18
国家利益和军事安全,是战略领域需要始终关注的重大问题。面对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大环境,面对着当前繁重的军事斗争任务,深入研究国家利益和军事安全,对于探讨军事领域里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增强从国家利益全局出发思考和筹划军队建设、军事斗争准备和重要军事行动的能力,提高政治意识、战略意识和大局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滇民  李勇 《国防科技》1997,18(4):110-116
信息已成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它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国家安全问题。国家安全不能单纯理解为只是抵御外部军事威胁为重点的国家安全,而应转为国家的全面的安全。军事安全与其它安全之间的传统界线趋于融合,科技和信息安全对整个国家安全的影响更为突出,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有效武器,这是对国家安全在战争认识上的升华;同时网络空间的形成已使国家安全处在一个虚拟的空间战场之中。  相似文献   

12.
(上接第5期11页)五、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在军事领域,"求真"是指通过主观的努力,认识军事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取得在战场上行动的  相似文献   

13.
军事认识活动作为军事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同人的其他认识活动一样,既不同于一般动物对周围环境的简单反射,也不同于人工智能对客体输入的信息纯程序加工。军事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军人的认识活动,不仅是在实线基础上由感性到理性的逻辑思维活动,实际上是在知、情、意整个心理系统的共同参与下,在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多种形式的交织下实现的。军事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统一。一、非理性因素的界定关于认识中的“非理性因素”,其内涵和外延在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定论。在已见的著述中,大致是在以下三种意义上理解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后勤谋略论     
现代战争中,国家经济实力未必能顺利转化为后勤保障能力。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战时表现得特别强烈,在国家经济转换成后勤保障实力过程中,后勤主观指导随着作战手段不断向高技术领域发展,也正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地左右着后勤。为了便于认识后勤主观指导在军事后勤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将现代战争、国家经济、后勤保障实力与后勤主观指导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作用力的效果,构成这样一幅示意图(见图1)  相似文献   

15.
战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军事经济资源则是战争赖以产生和进行的物质基础。当代世界的军事经济生活中的利益差异和矛盾,必然影响到各国相互间以军事经济资源利益为特征的政治关系,并在某种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可能导致彼此间的军事冲突。因此,认识战争因素的消长应该也必须从军事经济战略资源中去寻找它的基本动因。军事经济资源是国防经济实力和潜力的体现,直接影响国防工业发展和制约国家国防战略的实现。军事经济资源包括物质资料和资源两大部分。物质资料一般是指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原料、材料、燃料,包括军队使用的武器装备、弹药、技术器材等;还包括保障部队生活需要的食品、被服等;资源一般指矿产、能源、粮  相似文献   

16.
“打一仗进一步”是美国历史的真实写照,以战争或军事手段确保获取更多的国家利益是美国战略的核心。当今世界,一提起战争,几乎没有哪个国家不是惟恐避之不及。惟有美国不然。有专家统计,美国建国200多年来,参与战争和对外军事干预已达200多次。从1945年到1990年,美国对外较大规模战争或军事干预共有124次,年均约2.8次;从1991年到2003年,美国进行了40多次海外战争或军事干预,年均约4次。如果要从1989年算起,美国已经打了8仗,平均一年半打一仗:1989年入侵巴拿马,1991年发动海湾战争,1992年出兵索马里,1994年出兵海地,1995年轰炸波斯尼亚,1999…  相似文献   

17.
方宁 《国防》1995,(11)
军事法制建设,并不仅仅是军事部门的法制建设,而是维护整个国家军事利益的法制建设,是国家法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军事法制建设要依赖全体公民,军事法制教育也要面向全体公民。  相似文献   

18.
由于分析的视角不同,对军事人力资本所有权归属问题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文章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舒尔茨的教育费用构成论和人力资本的依附性出发,对军事人力资本所有权的归属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19.
军事保密法规,是指调整国家和保守军事秘密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由综合性保密法律、单行保密法规和规章,以及散见于国家和军队的其它法律、法规之中的有关条款构成。它是关系巩固国防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法律体系,是保守军事秘密的法律依据,对于增强全体军民的保密观念,维护国防安全和国家利益,保障军队的建设和作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末以来,俄罗斯军事理论界加强了对未来战争形态的研究,经过数年来的探讨形成了新的认识,将21世纪上半叶新的战争形态界定为第六代战争。这一理论是俄罗斯军事理论界对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向的一种把握,代表了俄军战争理论发展的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