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争轶闻     
双关妙联斥汉奸 1940年3月,卖国求荣的大汉奸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自任主席。就职那天,被誉为“当今王羲之”的灵谷老人写了一副对联: 昔日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阿谀拍马之辈对此联大加赞赏。但有人悄悄地提醒汪精卫,这副对联写的不是好话:“昔日该死之德,今有汉奸之才”。“该死”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常听到这样的议论:某某淡泊得失从来不争,某某淡泊名利从来不要,某某淡泊“官念”从来不想等等。这种说法有些道理,但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简单地认为不争、不要、不想就是淡泊,要过、争过、想过就不是淡泊。“淡泊”不仅仅是要不要、争不争、想不想的问题,也不是或者不仅仅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淡泊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态度、一种正确的价值理念、一种豁达的思想境界。淡泊得失,是在得失问题上采取一种科学的生活态度。生活的教科书告诉我们,“得”与“失”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衡量我们是否有所作为的一种尺度。应当承认,对“得”的向…  相似文献   

3.
台湾著名教育实业家王广亚先生,一生倾情教育事业,共兴资建设十所大学,还有若干中学、小学,遍布大陆、台湾,培养学生四十多万名,可谓桃李满天下。已九旬高龄的王老,还在不停奔波,为建设新大学而呕心沥血。在王老创建的郑州大学升达学院校园里,写着一幅老先生手书的对联:"会几个有见识人,谈文论道;做一件可流传事,震古烁今。"这就是老先生的肺腑之声与终生追求,可敬可佩,高山仰止。人生苦短,转瞬百年。有人碌碌无  相似文献   

4.
军事百科     
对联鼓斗志1930年11月,蒋介石调集十万军队,采取“并进长追”和“分进合击”的战法,对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围剿”。为粉碎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朱德同志等经过周密考虑,制定了“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在誓师大会上,毛主席亲手写了一副对联挂在主席台两旁。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  相似文献   

5.
"淡泊"是一种境界,是为了事业在"功、名、利、禄"面前甘于寂寞的人生观。这是乐山陆军预备役步兵旅炮兵团团长王军对"淡泊"一词的理解。他从军29年,任正团职近8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先后被总参评为"全军优秀参谋业务尖子",多次被省军区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预备役团主官"。  相似文献   

6.
《兵团建设》2012,(10):46
[案例]叶剑英元帅在担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期间,遇到过这么一件事——有个星期天,几位学员没事逛街,走到附近镇上一座庙里时,有位学员随手在墙上写下了一首打油诗:"生活太单调,出去逛寺庙。庙里有菩萨,比我更枯燥。"接着,另一位学员又在后面补充了两句:"转身往回走,回去  相似文献   

7.
画里话外     
小幽默抗旱的办法农夫甲:"去年大旱,我吃足了苦头,今年我想了个办法,保证不怕旱。"农夫乙:"太了不起了,能告诉我是什么办法吗?"农夫甲:"我在每一行麦子旁边,都种一行洋葱。洋葱一长出来,麦子就会呛得整天流泪,依我看来,还要经常排水呢。"表白某局的梁科长掌握人事大权,平常下属来"进贡"的不少。年底,局里大抓廉政工作,梁科长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就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来客欢迎;送礼不要。春节这天,过往行人纷纷停下来观赏这副对联,梁科长正在洋洋得意,却猛然发现对联被人加了几个字:  相似文献   

8.
<正>时至年末,编辑部完成了12期杂志的采编和审校工作。而今年第12期又是《中国军转民》第200期。回顾本刊创刊以来走过的路,不由想起一个故事。当年,有学生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学到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哪些同学坚持了?"  相似文献   

9.
三兄弟求学     
古时有三兄弟,都略通文墨,听说县城来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先生,一起前往求学。先生说:"我要考考你们,谁最聪明就收谁。"说着拿出三张纸,分给他们。每张纸上都写着"一女牵牛过独桥,夕阳落  相似文献   

10.
七一前夕,老八路、原赣州军分区副司令员胡中山向自己战斗过的老部队,捐献了一份珍藏了63年的党员鉴定表。此表长13.5厘米、宽10厘米,封面为棕色硬质绵纸,用蓝墨水工整地写着“党员鉴定表,胡中山1941.9.22”字样。里面为油印软质绵纸,扉页右上角刻印着党徽和数道象征光芒四射的射线,下面有几行小字说明:  相似文献   

11.
从前,有个姓张的财主少爷考中秀才之后,便在家里张灯结彩敬奉天地祖宗。少爷兴狂之际,想当众卖弄文才,便找正在院里吃饭的一群帮工对对子。帮工中有位年老的农夫,很痛  相似文献   

12.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名庸医叫"吉生",因其医术平庸,误人甚多。人们对他甚为不满,以至请人送他一副对联:"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这个对联妙在将逢凶化吉、起死回生两个成语隐去末字。而隐去的这二字,便是庸医之名。章太炎与康有为政见不合,曾作嵌字联骂康: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上句是《中庸》"国之将亡,必有妖孽"隐去"妖孽"二字;下句是《论语》"老而不死是为贼"隐去"贼"字。能作如此妙联,章太炎不愧为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13.
编辑荐书     
《追风筝的人》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的一件悲惨不堪的事,令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离开二十  相似文献   

14.
题记:唐山军分区后勤部部长庞保权,当财务助理,是领导放心官兵信任的"红管家";当后勤部长,是紧盯后勤保障改革前沿的"急先锋"。多年来经手公款何止千万,从没乱花过一分钱,审核票据数万张,从没一丝差错,一颗公仆心经营了一本"明白账";他创新后勤保障方式,多次圆满完成各级野战演练保障任务,一份忧患情倾注着一本"长远账";他抓工作独树一帜,常有出人意料的见解和主张,一部节俭经衍生出一本"精细账"。他夙夜在公、忧长虑远的事迹,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5.
数字话     
《解放军生活》2014,(1):4-5
正20贵州省福泉市有个名叫"回头笑"的理发店,"军人免费"的牌子挂了20年。经理刘旋为官兵义务理发的初衷是:很多来自农村的官兵生活十分节俭。他说:能用一技之长为保家卫国的子弟兵服务,是我的荣幸。0新兵高原病药品零消耗。武警西藏森林总队新训支队针对新兵入藏后易出现高原反应的实际,全力做好新兵生活训练保障。200多名新兵无一例高原病患者,提前准备的近千份抗高原反应药品一份都没用上。  相似文献   

16.
有很多的事物,看似是“是”,其实却是“非”。也有很多的事物,看似是“非”,其实却是“是”。美国社会学家肯特·M·基思博士写了《似非而是》一书,提出“‘似非而是’十大戒律”。戒律之一:人都是毫无逻辑、不讲道理、以自我为中心的。但还是要爱他们。戒律之二:你如果行善事,人们会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秘动机。但还是要行善事。戒律之三:你如果成功,得到的会是假朋友和真敌人。但还是要成功。戒律之四:你今天所行的善事,明天就会被人忘记。但还是要行善事。戒律之五:坦诚待人使你容易受到伤害。但还是要坦诚待人。戒律之六:思想最博大…  相似文献   

17.
宅在家时,你会做什么?近日,微信名为"时间主人"晒出了自己居家隔离一周来的收获清单:读书43.6小时、书法练习1 6.4小时、力量训练1 0.5小时。在一台跑步机上挥汗如雨的照片下方,"时间主人"勉励自己并告诉大家:"宅着,但别让时光虚度。"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一些时间因为某种原因而宅着。足不出户的日子里,有的人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加紧学习、刻苦锻炼、弥补亲情……而有的人过得颓废而无聊:睡懒觉、打游戏、追网剧。劝他做点有意义的事,他还振振有词:"难得闲着,还不让人歇几天?"  相似文献   

18.
婚事俭办     
2月14日,安徽省蒙城县母集乡刘桥村退伍军人、基干民兵刘景柱举行婚礼。他在大门上贴了这样一幅对联: 破旧俗,不收贺礼不请客。树新风,请吃喜糖喝香茶。横联上写:婚事俭办。这幅横联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贺喜、送礼的人左顾右看,见没有  相似文献   

19.
拥有淡泊     
淡泊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平庸,淡泊是心灵修养所流动出的气质。淡泊,宁静而致远,质朴而高尚,纯洁而清雅,真实而豪放。因为拥有淡泊,所以我们便不再被勾心斗角所困扰;因为拥有淡泊,所以我们才可以不再介入自欺欺人的虚伪。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是一种淡泊;隐居田园,琴弦伴月是一种淡泊;柔风拂之也是一种淡泊。书写一篇淡泊的履历,倾诉一段淡泊的故事,描绘一桩淡泊的人生。淡泊的美是高尚的美、愉悦的美、质朴的美。拥有淡泊,便拥有一腔美丽的胸怀,拥有一道大自然透明的风景,拥有一份人世间最绚丽的风采。拥有淡泊@钟志军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一位老红军在作报告中深有体会地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要有平常心、敬畏心、感恩心,就能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细细品味,觉得很有道理。以平常心对待名利,就会淡泊。革命先躯邹韬奋曾阐明他的名利观:"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