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诗经》以“比”、“兴”入诗,使诗歌组成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情景相生、物我浑然、思与境谐而促成了诗歌章句的新的建构。《诗经》奠定了中国传统诗歌的音律格局,成为后世诗歌创作的模准。  相似文献   

2.
<正>“熟参”、“妙悟”、“兴趣”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有关诗学理论的著名论说.“熟参”汉唐以来名篇,经“妙悟”而达于“兴趣”,正反映了诗人学诗与品诗、作诗、诗而入神的三种审美境界.严羽以禅喻诗,深得禅理与诗理融会贯通之奥妙.以禅入诗、由诗意求禅意,以禅理喻诗理,使诗歌理论得到突破性发展.正如他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所云:“仆  相似文献   

3.
怎样正确认识、实现和永远保持军队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这是当代军队革命化建设提出的新课题,很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纯洁性”一词是近代使用和流行的.在古代,“纯”与“洁”多是分开使用.从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来说,所谓“纯”,主要含义是纯一、纯粹、纯正不杂的意思.如《诗·周颂·维天之命》说,“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庄子·刻意》说,“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另外,“纯”还作美、善、好、皆等解释.所谓  相似文献   

4.
唐代大文学家书柳宗元曾在一篇题为《敌戒》的文章中写道:“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意思是说,人们都知道敌人是仇人,会带来很大坏处,却不知有敌人存在还有很大好处。他举例说:“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乃亡。” 柳宗元说的“兢兢”、“”和秦国兴衰成亡的教训,给我们  相似文献   

5.
孔子非常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诗》教乃是浸润着情意、感通于物我之间的人生艺术.《诗》教之价值在于敦情和意,感发人之意义生命,使人内尽其性、外与物合,将《诗》作为获取功名利禄、推行礼乐教化的工具和手段就流为末用.而《诗》之"情意"机制本于"感通"之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无不浸润着人与人之间共通的感情.具体《诗》教的阶段,孔子在《论语》中两次提到"始可与言《诗》",则修养其心,明"诚"之道,始能学《诗》.  相似文献   

6.
流行的书籍     
我这个“行武”出身的人,由于穿惯了“国防绿”,因此在穿衣戴帽方面,始终是戎装一身,从不敢对街上的“流行色”多瞅一眼,生怕“看在眼里拔不出来”,即使妻子出于让为夫“潇洒走一回”的想法,偷偷给我买一套比较显眼的西装,但我还是很少穿它.所以如此,倒不是觉得那东西不好,主要是感到它们不适合我.社会爱刮风,生活会有流行色.如服装,今年流行红裙子,明年流行黄衫子;如歌曲,冬天刮“西北风”,夏天刮“东南风”;如鲜花,荷兰流行过郁金香,中国流行过君子兰等等.对于服装的流行,我不能说三道四,免得有人说“你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对于歌曲,我也不愿评头品足,因为生怕人家揭我“五音不全”的底儿;至于郁全香、君子兰之类那已是历史了,其是非曲直自有世人评说.最近读报,发现有《街上流行什么书》的专栏,倒勾起我这个比较喜欢读  相似文献   

7.
幽默与笑话     
越抹越黑 晚会上,一位妇女在引吭高歌。一位来宾对身旁的男子说:“唱的是什么呀。这么难听。你知道她是谁吗?” “是我妻子。” “噢,对不起。我认为是这歌写得不好,不知出于什么人之手?” “是我写的。”  相似文献   

8.
<正>“写忧而造艺”,是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提出来的一种富有普遍规律性的艺术创造观点。在那篇很著名的《诗可以怨》的论文中,钱先生说: 尼采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也恰恰符合中国文艺传统里一个流行的意见: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这个意见在中国古代不但是诗文理论里的常谈,而且成为写作实践里的套板。因此,我们惯见熟闻,习而相忘,没有把它当作中国文评里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提示出来。(见《文学评论》1981年第1期)  相似文献   

9.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每每读到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总会让我产生无名的恐慌,总会想我的日子、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工业》2003,(9):47-47
日前,有多家媒体报道说.在享受了5年多的电力供应相对宽裕的轻松日子后.缺电重新来到我们面前。目前出现拉闸限电的省份已达16个,比去年增加5个。缺电意味着好不容易出现的电力的买方市场重新变为卖方市场,而卖方市场对消费者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有经验。为什么缺电了?直接原因是:需求增长太快了.供给却没有跟上。 经济学家陈淮日前在《中国核工业》2003年第4期上撰文说.启动新的核能战略已成为保证能源安全的迫切之需。核电的“适度发展”应从试验性、补偿性之“度”调整为战略性.进取性之“度”。在“集中力量办大事”  相似文献   

11.
<正>《红楼梦》第二回中,冷子兴对贾雨村叙述宝玉周岁“抓周”情景时说:“谁知他一慨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才一岁的宝玉注目“脂粉钗环”的现象,正如美学家们指出的,儿童有一种爱美的天然倾向,这种天然倾向是婴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随时随地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但是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局  相似文献   

12.
幽默与笑话     
迟了 在地铁里,一位男子发现扒手正在掏他的钱包,便幽默地说:“老兄,你来晚了!我今天虽然领了薪水,但我太太下手比你快多了!” 为您保密 甲:“这件事我只告诉你一人,请你千万为我保密。” 乙:“放心,不但我要为你保密,我还要告诉大家都来为你保密。”  相似文献   

13.
唐朝时期,狄仁杰和娄师德共同当任朝廷大臣时,狄仁杰经常排斥娄师德。一天,武则天责问狄仁杰:“我任用你,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是靠文才和正直的品德受朝廷的重用,不是靠别人来成就自己的事业。”武则天停了一会儿说:“我并不完全了解你。你得到朝廷的厚遇,实在是由于娄师德的推荐。”并且让人拿出十多本推荐人才的奏本给狄仁杰看。狄仁杰看完以后,心里不安,承认了过失。后来,狄仁杰逢人便说:“我没想到会被娄师德所包涵,而娄师德却不曾露出骄傲之色。”  相似文献   

14.
越忙越应学     
《三国志·吴书·吕蒙》载:一天,孙权召吕蒙议事,发觉他才识欠佳,于是劝他读书。吕蒙说:“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孙权说:“你事多,若不好学岂不更难胜任?”并且开了一系列书目,限期读完。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发奋苦读,笃志不倦,终成文武全才的将领。当前,学习的重要性已日益为大家所认识,但“越忙越应学”还未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有些同志成天事务缠身,忙忙碌碌无暇学习思考,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不是不想学,实在是没时间。”应该说,大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事情多、时间紧、工作忙是事实,但不能因为忙而疏忽了学习。明人刘伯温在…  相似文献   

15.
为官当如水     
《人民日报》曾刊登了一篇《为官当如山》的文章,其本意是提倡领导干部要像山一样的性格稳重,像山一样的胸怀宽大,真正做到精神境界要高,思想品德要高,见解见识要高。读后很受教育和启迪。古语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我即由山联想到水,提出了一个类似的命题:为官当如水。水是生命之源。千百年来,我们依山傍水而居,对水有着特别亲近之感。翻开古国千年文化的词典,在那里有多少文人墨客,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幽怨之绪寄托于山水。白居易在《池上竹》中就说道:“水能性澹为吾友,竹节心虚即我师。”提倡要与水交朋友,这二句诗便让我想起了孔子…  相似文献   

16.
《淮南子·人间训》中道:“天下有三危:少德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古人的这一教诲已有几千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非但根本不知此训,还把“三危”变为“三求”,岂不哀哉。“少德多宠”为何是“一危”?这是因为立德乃是立身之本、立业之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贤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因“少德多宠”而胡作非为的典型例子,是《水浒传》中高太尉的螟蛉之子高衙内,这是众所周知的。笔者还有两个亲见的例子,那是在1…  相似文献   

17.
《西南民兵》越办越活了,越办越好了,这是我们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普遍反映。报刊征订期间民兵们说:“可别少订了我们喜爱的《西南民兵》。” 《西南民兵》不仅版面设计新颖、大方,给人以美感,通过“开卷有益”、“典型经验”、“风流人物”、“武装干部之星”、“民兵生活”、“探讨与思考”、“基层生活”、“双拥工  相似文献   

18.
薛依群 《国防》2006,(2):77-77
在军旅题材电视连续剧《亮剑》中,主人公李云龙的好搭档和亲密战友——政治委员赵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他作为一名“学生官”,在八路军386旅独立团的战斗、生活经历,对今天地方大学生干部走好军旅之路,也有一定的启示。剧中,曾经是燕京大学学生并经过延安抗大培训的赵刚,一开始就能很客观地认识自己,谦虚、坦诚地面对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在386旅旅部,他对旅长说:“毕竟(李云龙)是老同志了,带兵经验丰富,我应该好好向他学习”;在日军山崎大队进攻前,他对李云龙说:“我赵刚是你的同志,是你的战友,……我是真心想和你做朋友”;后来又表态:…  相似文献   

19.
杨萍 《军事史林》2016,(10):62-64
三、铸剑和御剑之术 在中国古代,没有哪一种兵器能像剑一样,两千多年来一直得到了上至帝王,下至庶民的喜爱,以致赋予它以生命和品格,并发展出了精湛的铸剑、锻剑工艺,还有高超的相剑、用剑技击之术. 中国古代的铸剑巨匠颇多,文献记载“黄帝作剑”(《孙膑兵法·势备》),是铸剑的始祖.《管子》又说“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收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此剑之始也.”春秋战国时期,良剑多出于吴越,因此铸剑巨匠也多出于此,欧冶子、干将、莫邪、风胡子等皆是,其记载见于《越绝书》、《吴越春秋》以及后来的史籍.其中干将、莫邪铸剑,其子持剑报仇的故事非常感人.  相似文献   

20.
<正>予读杨乾坤先生杂文《恐怖气氛中的文字惊恐》(载《西安晚报》1996年4月23日副刊),见文中引有两首题壁诗,其一因诗而化险为夷,其一因诗而引火烧身,殊觉“诗能避祸能招祸”,特录以存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