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定位定向导航系统轴角/数字转换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自行火炮定位定向导航系统中一种实现轴角-数字转换的设计方案。叙述了多极旋转变压器和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AD2S80A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粗精结合方法,给出了基于嵌入式计算机PC/104与AD2S80A芯片实现轴角-数字转换的接口电路与工作时序图,以寻北仪的转位控制为例,说明了该转换方法在自行火炮定位定向导航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AD2SOBD是AD公司生产的一种单片集成电路旋转变压器到数字转换器芯片.本文详细介绍了其功能特点、外部引脚、内部结构、工作特性等.最后给出了以AD2S80BD为核心的一种特殊的双速自整角机(或旋转变压器)到数字的转换器.  相似文献   

3.
AD2S0BD是AD公司生产的一种单片集成电路旋转变压器到数字转换器芯片。本文详细介绍了其功能特点、外部引脚、内部结构、工作特性等。最后给出了以AD2S80BD为核心的一种特殊的双速自整角机(或旋转变压器)到数字的转换器。  相似文献   

4.
根据同步电机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同步电机卦限划分及轴角识别技术,并据此技术,完成了同步电机轴角-数字转换器设计.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DSP的轴角编码器,运用叠加三角波理论提高A/D转换的分辨率。介绍叠加三角波理论,并结合基于DSP的轴角编码器,对三角波信号的参数设置进行研究,从而有效的提高A/D转换的分辨率。利用叠加三角波法加适当的外围电路,与外接高分辨率的ADC芯片相比,具有更高的性价比,较好的满足轴角编码器对A/D转换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正切算法的轴角数字转换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切算法的轴角数字转换器设计方案,并给出了软硬件实现方法。该方案利用峰值采样和查表求角,解决了正切算法的不连续和溢出问题,比传统跟踪式算法的轴角转换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地描述了旋转变压器轴角/数字转换系统的工作原理,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系统的多路采样数据条件下,如何保证信息的实时性及其精度的方法。为保证这一方法的实现,结合ST—732逻辑线路,又介绍了我们自制的几个单元线路,以保证A/D 适时转换及系统的正常工作。在软件编程上突出了单板机的中断控制与转换数据读取的查询方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轴角/数字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控制系统中角度位置信号实时测量、分析手段缺乏的问题,设计基于USB技术的便携式角度位置数据采集仪。该设计采用专用轴角转换模块、高性能单片机和USB接口芯片为硬件平台,通过采集分析软件的开发,实现了多通道组合轴角数据采集、显示和存储功能。单片机模拟DMA总线时序技术有效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较好地满足了实际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针对轴角测试在武器控制领域的重要性,以及满足现代工业对便携式数据采集与测量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采用虚拟仪器技术的便携式轴角信号测试方法.由便携式计算机和轴角信号采集器组成轴角测试硬件平台,通过EPP实现两者间的高速数据通讯,由软件完成对数据的采集、显示、存储以及分析处理.可实现四通道数据同时测量,单通道采集率可达400kbyte/s.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现场移动使用方便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科研、生产及维修领域的现场测试.  相似文献   

10.
在火控系统中,目前使用的目标测定器(雷达、测距机等)测得的目标坐标位置量都是以轴角的形式输出的。如果在系统中配备的是模拟式指挥仪,则必须将代表目标坐标量的轴角转换成模拟电压量,这可在输出轴上安装自整角发送机或其他类型的信号电机即可。若在系统中配备的是数字式指挥仪,那必须在数字指挥仪上设置一个转换装置,将代表目标坐标量的轴角转换成二进制数字量。这种转换就叫做轴角——数字转换。本文提供一种比较简单且能达到很高分辨率的轴角——数字转换方案。图一所示的系统原理图是为雷达一数字指挥仪系统设计的。现以此系统为例说明它的原理。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一代航空飞行器在大攻角飞行时大气数据系统测量精度严重下降问题,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大气参数修正算法。该算法利用大气数据测量信息和惯性导航信息,基于飞行器力学方程构建卡尔曼滤波器,通过卡尔曼滤波的方法实现对大气参数的修正。仿真结果表明,经卡尔曼滤波修正后的大气参数能够有效消除大攻角下原始大气参数的剧烈波动性误差,并与真实大气参数吻合较好,有效的提高了大气数据系统在大攻角飞行状态下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转矩分流齿轮系统均载特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建立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方法计算系统的均载系数,分析联动轴扭转刚度、输出轴支撑刚度、输入转速以及轴位角对均载系数的影响规律,并对齿轮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输出端的均载系数大于输入端的均载系数,高压输入端的均载系数大于低压输入端的均载系数;均载系数随联动轴扭转刚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支撑刚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平缓;在不同转速下均载系数呈现波动变化,在4 100 ~ 4 400 r/min输入转速区间出现了谐振峰;轴位角a2的值会影响均载系数随a1变化的规律,尽可能减小轴位角可以提高系统的均载性能。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本文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以某涵道风扇为原型,从理论上分析涵道扩张角对涵道风扇气动特性的影响。运用滑移网格模型,采用三维不可压黏性Navier-Stokes控制方程,利用SST k-ω湍流模型,计算两叶桨气动特性,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分别计算涵道风扇在悬停状态下,3000~8500 r/min转速范围内,涵道唇口外形、扩张角和涵道高度对气动特性的影响,并对流场进行分析。椭圆形唇口的涵道风扇总拉力系数小,气动效率低;当涵道扩张角在8.2°附近时,功率系数相对最小,随着扩张角增大,在桨盘下方靠近涵道壁面附近出现气流分离;涵道拉力系数对涵道风扇高度的变化敏感度低,随着高度增加功率系数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非对称结构战斗部的破片飞散特性,利用斜激波理论对爆轰波作用于壳体表面的过程进行研究,并利用自由面速度倍增定律对波在自由面反射后质点速度的计算进行简化,得到了破片飞散角的计算模型。利用D型战斗部试验数据对计算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斜激波理论计算得到的破片飞散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当入射角较小时,壳体飞散角与入射角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雷达数字化接收系统前端放大链与数字A/D模块级联后,接收系统的噪声系数、灵敏度和瞬时动态范围等参数的变化;研究了在工程上接收系统为获得最佳性能,前端放大链与数字A/D模块性能指标的折衷问题,推导了相应的设计公式并给出了实验验证.最后总结了在接收系统前端和A/D性能允许范围内,获得设计师希望得到的接收系统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方法及设计参考曲线.  相似文献   

16.
无模糊长基线干涉仪测角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介绍了被动雷达导引头干涉仪测角的特点,分析了干涉仪测角模糊的机理,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被动雷达导引头中长基线无模糊干涉仪测角天线系统组成的设计方法,并从数学模型上论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方法继承了长基线干涉仪测角精度高的优点,而且具有消除模糊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Damage tolerant methodology is increasingly used in aeronautical components,especially due the fact that the Aviation Regulation requires such an assessment in case an accidental damage occurs.At pre-sent,there is a strong and actual interest in applying such procedures to helicopter components that are subjected to high frequency cyclic loads.In this paper,an investigation on a damaged transmission shaft for a tail rotor transmission of an actual helicopter has been carried out focusing on the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A complete sequence of experimental tests was performed in order to create an actual ballistic damage and to subsequently check the damage tolerant behaviour.The shaft was damaged by oblique ballistic impact and was subsequently subjected to torsional fatigue loading.During the fatigue cycles several cracks propagated from the ballistic damages.Both of these steps(impact and fatigue loading)were also simulated by a complex modelling approach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odels and fracture mechanics theory.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shows a good agreement but it underlines the need for a very refined modelling technique capable to replicate all the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damage in order to reliably simulate the subsequent propagation ph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