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说耻     
古时候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人带着100两黄金来到一位判官家里,为他犯罪的儿子求情。判官摇摇头说:“不行,我会感到可耻的。”这人以为判官嫌钱少,第二次又带了500两黄金去求情,没想到判官还是摇摇头:“不行,我会感到可耻的。”第三次,这人带上了1000两黄金,迎来的却是判官的淡然一笑:“你知道我那颗知耻之心的价值吗?”行贿者以为判官是贪得无厌,急了:“这1000两黄金买你那颗什么心,足够了吧!再想多要,我也不给了。”判官拍案而起:“我的这颗知耻之心是无价之宝,你买得起吗?”最后,犯人被依法判决。“知耻之心金不换!”故事中的判官用他的人格诠释了一颗知耻之心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拒绝诱惑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光怪陆离,诱惑多多。诱惑是什么?古人说:“诱惑如陷阱,会把人毁灭”;诗人泰戈尔说:“顶不住眼前的诱惑,就会失去未来的幸福”;余秋雨说:“诱惑是无底的崖谷,坠下去粉身碎骨”。面对物欲横流的种种诱惑,能不能拒绝,会不会拒绝,这是智慧和本领。领导干部只有懂得拒绝诱惑的重要性、迫切性,才能把握住人生的航行之舟,顺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相似文献   

3.
冯梦龙《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录事薛某,高烧中梦见自己变为一条金色鲤鱼,几天不曾觅食,肚中甚是饥饿。此时,正遇一渔夫垂钓。他明知钓饵里有钩子,但终因难耐饵香的诱惑,张嘴吞饵,遂成渔夫钓物。之后作者点评说:薛录事被钓,皆因“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  相似文献   

4.
《当代海军》2008,(3):3-3
伊朗空军司令米哈尼1月5日说,伊朗军方将在未来两三个月内试飞第三代国产“雷电”战斗机,并将很快开始制造具有隐形功能的第四代和第五代“雷电”战斗机。  相似文献   

5.
手杖     
在某集团军举办的新闻报道员培训班上,解放军报社一位记者给我们讲了一名报道员经过刻苦努力最终成才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有一名基层战士写了99篇稿子都没有发表,但他不气馁,第100篇稿终于发表了,因为这名基层战士报道员始终坚信,下一个成功的就是自己。这名记者绝对不会想到,他讲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就坐在下面听课,而我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是报道员队伍中的一名成功“榜样”。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济南军区某海防团三连官兵充分发挥他们置身基层接触实际的优长.抓住连队一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现象,用创新理论加以剖析,明辨是非积极扬弃,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落到实处。他们的做法为基层如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具体、实在的范例,值得借鉴。 【连队小档案】海防三连始建于1985年。1990年被济南军区授予“尊干爱兵模范连”称号,1991年连队党支部被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先进党支部”,建连21年18次被评为“先进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4次,集体三等功7次,有8名连队主官荣立一、二、三等功,其中2名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联系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用创新理论给以辨析,在扬弃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连队建设的指路明灯——这是海防三连的做法和经验。官兵说,一事一辨,积极扬弃,这样做思路清、落实快、效果好。 这里选辑的,是发生在这个连队的几个故事。  相似文献   

7.
善待命运     
有一则流传颇广的故事,说的是某人请了一桌客,当酒席摆上,却见只来了六人,还差两人,便到门口张望,并自言自语地说:“该来的没来!”坐在门口的两位听了,想到:主人说该来的没来,那么捌门是不该来的了!便生气地走了。主人叹道:“不该走的走了!。坐在门旁的另两位听了想到:是说我们该走的而没走l便起身而去。主人见走了四个人便急了,忙向屋内剩下的两位解释道:。你们看看,我又没说他们俩l。这两位听了想道:难道是说我们俩不成!也双双拂袖而去。正在这时,迟到的两位来了。主人责备说:“你们怎么这么晚才来,他们都已经…”。两位听到这里,以为他们都已经吃完了,便回头而去。主人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为自己几句不得体的话而懊悔不已。  相似文献   

8.
有一则故事说,阿诺德和布鲁诺同时受雇于一家蔬菜公司。开始时同工同酬,可是三年后,阿诺德被委以重任,薪水很高,而布鲁诺却仍在原地踏步。布鲁诺非常不满意老板的做法,终于有一天,他向老板发火了。老板静听他抱怨后说:“布鲁诺先生,您现在到集市上看看有什么卖的。”布鲁诺回来说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多少?”布鲁诺赶快又跑到集市上,回来说一共40袋。“价格是多少?”  相似文献   

9.
王冰 《政工学刊》2006,(5):52-53
歌曲《我们的故事》中唱道:“这世界有太多的诱惑,一不小心就会犯错”。人有七情六欲,外界就有数不清的诱惑。诱惑对于人,本质上是一种考验,诱惑一旦与贪欲“联姻”,祸患就会不期而至。有没有拒诱祛惑的良方,人们一直在探寻。一则古希腊故事说,住在一个海岛的海妖西壬化成美女专门以美妙的歌声诱惑过往的水手,不少人因此失魂落魄跳海而死。有个叫奥德赛的想出个办法,他用蜡把同伴们的耳朵封起来,又让人把自己捆了个结实。尽管女妖扭腰晃颈发出媚惑之音,人们或听不到或听到了动不了,最后都闯过了险区。然而,用今天的眼光看,希腊人采取堵、绑…  相似文献   

10.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0,(11):20-23
“出云”号是日本于1900年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造、日俄战争中作为主力战舰使用的装甲巡洋舰。该舰长121.92米,宽20.93米,排水量9180吨,航速20.75节,装备有200毫米炮4门,150毫米炮14门,80毫米炮5门。日俄战争后它退出第一线改为海防舰,侵华战争开始后,它担任侵华海军的主力第三舰队的旗舰,  相似文献   

11.
2008年3月21日,法国新一代战略核潜艇“可畏”号(LeTerrible)在西北部军港瑟堡举行了下水仪式。“可畏”号是法国建造的第四艘.也是最后一艘“凯旋”(SNLE-NG)级战略核潜艇.全长138米,宽12.5米.水下最高航速25节。可下潜到超过300米深的水域.能够装备16枚可携带核弹头的最新M51型弹道导弹.导弹射程可达8000千米.将于2010年正式服役。“可畏”号的下水仪式,标志着法国海基战略核力量有了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列宁在论述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斗友谊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古代传说中有许多非常动人的友谊的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列宁选集》第1卷第93页)  相似文献   

13.
毕诗成 《兵团建设》2009,(24):53-53
1998年克林顿总统访华,北大学子的7个问题曾引发舆论热议,充满火药味和缺乏善意是当时有代表性的指责:2009年奥巴马总统访华.上海400名青年也提了7个问题.又引发了热议。这次的评价完全不同:平淡无奇、太软。《南方人物周刊》报道:一位目睹了整个交流活动的上海市主要领导,很感慨地对身边人说:这些上海孩子啊.比起北方人啊,就是软!很多网民认为,“从给奥巴马提的这些问题看,这些来自上海名校的大学生,无论是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洞察力,还是政治敏锐性.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倪虹 《政工学刊》2011,(7):80-80
近日,读到《拒绝诱惑》一文(《政工学刊》今年第5期),颇受教育和启迪。深感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经常躬身自省.扪心自问,给自己量尺子、照镜子,反思自己思想上的问题,自觉清洗思想上的“灰尘”。  相似文献   

15.
睢水是川西北一古镇,位于四川安县西部,古镇有一石拱桥,名“太平桥”。桥上流传的“春社踩桥”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历经百年不衰,吸引着方圆百余公里的数万群众。 “太平桥”长70余米,高19米,始建于清嘉庆4年,距今已有190多年的历史。有关“春社踩桥”的来历,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太平桥”竣工之日,有一迎亲队伍吹吹打打路经此地想从桥上经过,这时,“掌墨师”(工程技术人员)发了难,要求新娘说“四言八句”(吉利话)方可放行,  相似文献   

16.
前几年.赵本山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热播的小品“卖拐”、“卖车”,几乎家喻户晓。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中老年人面对另类“卖拐”、“卖车”的“忽悠”,抵挡不住诱惑.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退休金拱手送出。  相似文献   

17.
周军 《政工学刊》2014,(1):73-73
北宋时期有一位宰相名叫王琏,他的一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却得以在首相这个显赫位置上寿终正寝。临终前,他对儿子和年仅6岁的孙子说:你们将来要考取功名像我一样去朝廷为官,现在我把做官的秘诀告诉你们,要牢记四个字,第一个字是“忍”.在朝廷里有人指责、有人不按规矩办事要忍受;第二个字是“顺”,不管皇上和上司说什么要听从;第三个字是“躲”,遇到问题时要想办法躲开,不要去理会;第四个字是“推”,有麻烦的时候要想办法推给别人,不要把麻烦留给自己。他说,只要做到这四个字就能使官越做越大,还能保护好自己。  相似文献   

18.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医学院的教授,在上课的第一天对他的学生说:“当医生,最重要的是胆大心细!”说完,便将一只手指伸进桌子上一只盛满尿液的杯子里。接着再把手指放进自己的嘴中。随后,教授将那只杯子递给学生,让这些学生学着他的样子做。  相似文献   

19.
在上海清源寺藏经阁有一本发黄的日记,记着一位名叫山田次郎的日本将军说过的一句话:“对上,众人免死,先生必死;对不上,先生可免得一死.众人必死。”这句话讲的是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  相似文献   

20.
暮春时节.黄海某海域.空中战机呼啸.水下潜艇游弋.一艘雄伟的新型战舰上雷达疾驰,导弹开鞘.鱼雷解锁、副炮旋动.作战指挥室内,一名中等身材的上校军官凝视显控台.不时发出作战指令。随着两声简洁的口令:“对空战”、“导弹发射”.新型舰空导弹腾空而起.直扑数百千米外的目标……这名指挥官就是该舰舰长邹建东.一个把使命举过头顶.把打赢作为无悔追求、把战舰永系心田的硕士舰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