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冰情调查,对于探求海冰生成的规律、研究海洋气候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每年年初或年底,中国海军冰情调查队都会连同海军气象中心、国家海洋局等有关部门,乘坐海冰721或海冰722号破冰船,对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开展冰情调查,探测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28个站点的海冰要素和水文要素,为我国海洋开发、海洋科研、海洋生产、海上运输,航海安全等提供第一手资料。海冰,是海洋5种主要灾害之一(其他还有海啸、风暴潮、灾害海浪和赤潮),素有白色杀手之称。1912年,世界上著名的“泰坦尼克”号巨型客轮就是因在北大西洋航行中撞上冰山而不幸沉没的。1969年,我国渤海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冰害”,所有港口被冰封冻,海冰最厚处达1米多,数百艘中外船只被冰困住、寸步难行。海冰强大的冲击力把我国“渤海2号”石油钻井平台拦腰撞断,天津港内就有几十艘轮船被冰挤压坏,许多海岸工程也被海冰破坏掉,经济遭受严重损失,海上贸易和石油开采也受到严重威胁。渤海冰冻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周恩来总理当即批示:一定要建造出自己的破冰船。接到周总理的批示后,上海求新造船厂仅用101天时间,就造出了我国第一艘破冰船——海冰722船,创造了世界造船史上的奇迹,随后不久,又建造出我国第二艘破冰船——海冰721船。海冰722破冰船——海冰722破冰船采用锰钢建造,船艏甲板厚达24毫米,一般船只有12毫米。它的最大撞击力能破开1米厚的冰。该船船体长84.28米,最大宽16米,排水量3191.86吨,平均吃水深度3.68米。最大马力3.82兆瓦,最大航速16.5节,续航力达1万海里,自持力30昼夜,现已服役35年.在担负冰情调查任务的同时,还担负抢险救生任务。海冰类型——根据气象组织规定,海冰分为8种类型初生冰,呈黏稠状;冰皮,厚度为5厘米;尼罗冰,小于10厘米并能产生重叠现象;莲叶冰,由冰皮或尼罗冰破碎形成;灰冰,厚度10至15厘米;灰白冰,厚度15~30厘米;白冰,厚度30~70厘米;1年冰,厚度70~ 200厘米,冰冻时间不超过一个冬天。  相似文献   

2.
图解世界     
《当代海军》2005,(4):40-43
01 中国海军完成第70次冰海大调查 1月19日,由海军某部24名官兵组成的海冰调查队,乘坐海冰“722”号破冰船从秦皇岛港出发,利用六天时间,总航程991海里,在渤海及黄海北部辽东半岛东侧沿岸海域的28个观测点,共采集海冰、水文、气象、航线等宝贵数据236组,圆满完成中国海军第70次冰海大调查。 |渠艳蕊吕宝峰颜世友|  相似文献   

3.
2010年伊始,中国渤海和黄海海域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千里冰封场面,海上航运、水产养殖、油气开采等海上生产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多艘船舶被困海上。灾情危急,海军立即出动"海冰"721号破冰船环黄渤海展开冰情调查和救援行动。此次渤海和黄海大结冰,使得平时较少有人关注的破冰船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破冰船有何也为何有如此能耐,能够在冰海中自由出入?  相似文献   

4.
浩瀚沧海,顿失滔滔。自2009年12月下旬以来,我国黄海北部和渤海大部分海域,逐渐被接天连地的冰层覆盖。至2010年2月上旬,渤海极限冰区的辽东湾,海冰范围超过100海里,冰情为30年来同期之最!这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关注。海水为什么会结冰?海冰有多少种类、又会带来哪些危害?本文将带领读者一同去了解和认识海冰。  相似文献   

5.
为完成周总理的遗愿,海军29年来执行黄渤海海冰调查任务,积累海冰数据6.7万多组对黄渤海海冰展开调查研究,为国家准确预报黄渤海冰情,减少因海冰造成的经济损失中国第一艘破冰船98年度冰海航行1574海里,两次环渤海航行,两次穿过渤海海峡,(?)握了2200组冰情数据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严峻的海上治安形势,更好地促进黄海渤海经济的健康发展,辽宁海警一支队全面担负起横跨黄海渤海、面积达4.9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巡逻执勤任务。大连濒临黄渤两海,可谓得天独厚,特别是国务院将辽宁五点一线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黄海渤海的区域优势更加凸显。然而,在繁荣经济的背后,海上各种违法违规活动藏匿其中。为适应严峻的海上治安形势,  相似文献   

7.
赵宇 《当代海军》2005,(1):38-43
第一部分 总体概况 前 出我国海域,就是世界七大洋中的最大洋--太平洋。在这块海洋沃土上,多年来始终游弋着一支世界海军劲旅,那就是美国海军的太平洋第7舰队。就是这支舰队,它可以东护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土,北进俄罗斯的白令海,西至中国的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南到大洋洲的每寸土地。也就是这支舰队,在未来海洋战争中,将不可避免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从多个方面对这支舰队作一次剖析。  相似文献   

8.
九曲黄河,哺育了千万个优秀的炎黄子孙,豫东平原,涌现出搏击斩浪的弄潮者,他就是河南省扶沟县韭园棉花厂厂长兼书记王合。1969年,王合应征入伍。在海军当一名潜水兵,14个年轮,长江、渤海、黄海及一望无际的海洋无不留下他的身影。1977年1月3日,在福建平潭岛,他们潜水探测1945年被美军击沉的日本阿波丸号  相似文献   

9.
一张名片大连大连,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东北主要的对外门户、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也是全国文明城市、中  相似文献   

10.
穿越冰海     
2001年1月31日,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早已把“中国北冰洋”——渤海北部海域凝固成银白色的海冰世界。海面没有了渔船的帆影和轮船的航迹。只有几只海鸥孤独地低鸣着。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海洋油田HES管理体系的迫切要求,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川南机械厂与海洋油田联合研制开发的一种环保型射孔完井作业用的隔板传爆装置于今年6月面世,已在渤海油田绥中36—1、秦皇岛32—6区块的射孔完井得到广泛推广,深得用户的好评。这一新型产品是海洋油气井多夹层射孔技术的重大革新。 川南机械厂是中国航天火工技  相似文献   

12.
《现代舰船》:与以往相比,2010年可谓是多事的一年,中国周边地区,尤其是海洋方面发生了很多事件,其中有些是按照脚本发生的,有些则是突发事件,您是怎么看待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徐将军:21世纪最初这几年,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发生了某些变化,最突出的是海洋,主要涉及黄海、东海、  相似文献   

13.
上个月父亲从家乡打电话来,说我二哥买了一艘渔船,成了船老板。我感到很惊讶。二哥是大伯父的次子,今年33岁,在一艘渔船上当大副已经3年了。他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驾着一艘属于自己的渔船出海捕鱼,走遍整个黄海和渤海,甚至开到东海的南边去。  相似文献   

14.
远方,海天一色,一支中国舰队破浪驰来。锚地,波澜不惊,一支多国舰队静静瞩望。公元2009年4月23日,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多国海军舰艇海上阅兵拉开大幕。14时20分,中外海军两个钢铁方阵相约在滔滔黄海,为构建和谐海洋,共同宣示和平。黄海,曾是中华民族的悲怆之海。100多年前,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在这里覆灭。  相似文献   

15.
从渤海之滨到黄海前哨,从滚滚鸭绿江口到巍巍老铁山,在绵延800多公里的黄海海岸线上,犹如“北斗七星”般分布着某观通团的观通站,全时担负着对海警戒、侦察和为舰船导航、转信、转报等任务。组建11年来,部队共上报海情138万批次,转信、转报8.4万份,安全...  相似文献   

16.
“海洋号”上的学生官陈正坤“海洋十一号”船是我国一艘三千吨级中远海调查测量船。先后四闯太平洋,十三次赴南沙执行任务,航程十多万海里,完成海洋调查任务110万平方公里,获取60多万组高质量的海洋水文、地质等数据,为我国海洋测绘和海军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  相似文献   

17.
书摘     
《现代舰船》2012,(8):58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主要体现在岛礁主权归属、海域划界、海洋油气资源等方面。在东海,最突出的就是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在南海,岛礁争端集中于南沙群岛,牵涉到六国七方。中沙群岛的黄岩岛争端也威胁到中国海洋安全。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中国与周边  相似文献   

18.
<正>1月27日上午,营口附近海域。已连续在海上航行5天的"海冰"721号破冰船,在一望无际的冰海中缓慢行驶。10时05分,信号兵王雪松突然从电台国际频道接收到求救声音:"721船、721船!我船被海冰围困,请求你们救援……"收到求救信息后,王雪松一边迅速向船长蒋长征和冰情调查现场指挥员、海军某试验场区副司令员李庆明汇报,一边了解受困船只的具体位置。  相似文献   

19.
开展“三爱”教育建功海洋国土陈印刚,倪玉驻守在黄海前沿海岛上的某猎潜艇大队,长年担负着繁重的战备训练、巡逻警戒、海上运输、护渔护航和抢险救生等任务。他们根据新形势下部队建设出现的新情况,着眼海岛特点,把开展“爱舰、爱岛、爱海洋”教育作为军人职业道德教...  相似文献   

20.
胡文翰 《环球军事》2014,(16):11-12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陆海空三军“火力全开”,不仅在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湾四个海域进行实弹射击训练,陆上、空中也展开了十余场多兵种、跨军区军演。此芡三军四海”军演可以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西方各主流媒体均对此次演习保持了关注,并主要从规模特点、实战能力映射以及威慑意图等不同侧面对其进行了报道、分析和猜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