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水际岸滩沉船顽固障碍难以破除的现实课题,通过列举沉船顽固障碍的危害性,分析了其碍障作用机理,探索和总结了一套平战时敌沉船顽固障碍定位标识的数据库,并对几种常用的破除方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为增强对沉船顽固障碍碍航的直接认识,本文从实战角度分析近年来因碰触沉船而发生的现实事故,提出了优先回避原则,据此可避开沉船等障碍物规划编队航行路线。此外,紧急作战情况时若发现沉船顽固障碍,出于航道有限或战法需要,必须对沉船顽固障碍物进行破坏清除。目前沉船顽固障碍清除的方法主要有快速打捞或者移位法、水下爆破辅以水下切割的解体法、依托陆军现有爆破装备破除法以及联合引导空海火力清除法四种方法。 [关键词] 沉船顽固障碍;作用机理;探测定位;破坏清除  相似文献   

2.
6月17日,美国海军宣布,经过海军专业潜水员近一个星期的海底勘察,已基本确认,在泰国湾发现的一艘沉船残骸正是在1945年5月二战结束前夕被日本海军鱼雷击沉的美国海军“拉盖托”号潜艇。这一沉船残骸的重见天日也首次揭开了一场鲜为人知的海战,同时也最终解开了该潜艇命运之谜。海底勘察确认沉船身份据美联社6月18日报道,6月17日,美国海军宣布,最近在泰国沿海海底发现的一艘沉船残骸十有八九是“拉盖托”号。在  相似文献   

3.
美国海军少将威廉·吉卜生,是个地地道道的“寻宝迷”,他花费了36年的时光和半生心血,梦想着把沉入海底的一艘轮船打捞出水面,结果却功败垂成,不得不饮恨弃手。然而他的儿子又把打捞沉船的工作继续了下来。于是,才有了本文的这则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侯瑞 《当代海军》2009,(8):47-49
东海舰队某作战支援舰支队担负海上机动保障、援潜救生、海洋测绘、海上侦察和医疗救护等保障任务。近年来,该支队着眼未来海上保障需要,先后成功实施“两横一纵一垂直”海上综合机动补给训练,完成东海大陆架测量、神舟系列飞船返回保障、东海领海基点建设、沙埕沉船打捞等多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5.
水下整体一次性爆破沉船是当今世界的前沿爆破技术。由于受水压、水流、气象、能见度、底质等复杂环境条件的影响,水下爆破比陆上爆破难度大,尤其是水下一次性定向爆破沉船技术,难度更大。但它有重要的军事、经济价值。2007年5月11日,从海军东海舰队某防救船大队传来捷报,该大队在浙江台州湾对3000吨沉船进行的水下整体一次性爆破圆满成功,创下了海  相似文献   

6.
高峰 《军事史林》2007,(11):44-45
世界上有很多的沉船故事,“泰坦尼克”号只是其中的一个,世界五大著名沉船睡在海底,等待人类的揭秘。  相似文献   

7.
我一生的经历都是在和平和战争年代为我的国家在海上服役,我看到了很多地缘政治技术和物理的变化。但是,不管海洋发生怎样的变化,有一个是不变的。有一位著名的海军战略学家把海洋比作高速公路,把海洋比作我们公共的财产。我们经常对这些海洋习以为常,但是我认为海上自由对于经济的重要性就像空气对于生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留给人们的创伤和造成的悲剧是永远也忘却不了的.在大战结束前夕的1945年1月30日,德国"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客船在波罗的海被苏联潜艇击沉.这次沉船事件造成9331名难民死亡,是世界舰船史上最悲惨的沉船事件.  相似文献   

9.
1996年春,我国政府编制了《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对我国在新世纪的海洋开发目标、任务等作了宏观政策上的安排。这里谨从军事经济的角度对我国新世纪初海洋开发对策作一探讨。一、要把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放在海洋开发的首位海洋意识是指人们对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深刻认识。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中华民族传  相似文献   

10.
正在制定中的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把未来5年海洋经济的增长率定为不低于15%。为推动15%年增长目标的实现,上海将做大做强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等海洋传统产业,重点发展海洋航运服务、滨海旅游、海洋信息等海洋现代服务业,同时加快培育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尽阐述和探讨了发生在抗战时期的“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充分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囚俘虐俘的凶残本性,展现了中国人民不惜自我牺牲冒死救援盟军的高尚精神。  相似文献   

12.
海洋是指作为海洋主体的海水水体、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邻近海面上空的大气和围绕海洋周缘的海岸及海底等几部分组成的统一体。海洋面积达36,2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70.8%,体积约137,000万立方公里。在当今世界人口迅猛增长,对物资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陆地资源因长期开发利用而日趋短缺的情况下,人类已经把视线更多地投向了海洋,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标志着人类新的海洋国土概念的确立。本期发表的《海洋·海洋观·海上长城》访谈录提出,我国长期受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局限,海洋意识不强。反思近百年的历史教训,我们必须尽快树立起新的海洋防卫意识,重视海上综合国力建设,建立具有强大的海上防卫力量。这是民族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姚有志 《国防》2005,(1):41-43
日前,我随由军事科学院副院长葛东升中将率领的军事学术代表团,对瑞典军队和相关研究部门进行了友好访问。瑞典是一个发达国家,其实行的全民防御、中立政策和强大的综合国力,早使它的声誉播扬全宇。下面记述的是这次访问的几点观感。沉船博物馆与和平政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有一个世界著名的沉船博物馆。这个占地面积1.254万平方米、空间1万多立方米的博物馆里,陈列的是一艘距今已有370多年历史的巨型战舰。每天到博物馆参观的世界各地游客络绎不绝,我们也加入了参观者的行列,并以见智见仁的视角通过这艘战舰认识瑞典的近代历史。瑞典人…  相似文献   

14.
东海舰队某猎潜艇大队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英雄部队。近年来,这支被誉为“东海猎手”的先进集体,先后出色地完成了数十次重大军事演习、海上交通,以及抢险救灾、沉船定位、巡逻警戒  相似文献   

15.
辛夷 《环球军事》2012,(23):1-1
二战胜利后,珍珠港内遭日本偷袭的所有沉船都被打捞上来,唯有“亚利桑那”战列舰是个例外。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人将“亚利桑那”露在水面上的舰体拆除,依托水下残骸,建成了_座水上纪念馆。  相似文献   

16.
1979年底海军和交通部组织上千名潜水员,云集数十艘舰船在福建牛山洋海面,打捞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击沉的日本沉船“阿波丸”号,引起世界关注。作业进行了3年,并没见到船内有大批金宝。打捞工作  相似文献   

17.
禹威 《当代海军》2010,(8):62-69
回眸世博会的发展历程,阵阵“海风”扑面而来。自1851年英国“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以来,海洋元素都是每届世博会上的重要内容,1975年冲绳世博会、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以及2012年即将在韩国丽水举办的世博会,更是把主题定位在海洋上,演绎着海洋与世博的恒久之缘。  相似文献   

18.
靳涛 《当代海军》2000,(9):18-20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群岛国家,资源贫乏,市场狭小,无论是资源输入还是商品输出,都十分依赖海上交通。而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以保卫海上交通线为核心目标的海洋安全,则日益成为日本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各国海洋权益斗争的日趋激烈,发生海上局部战争和冲突的潜在危险增强,日本已把发展海军置于军事力量建设的优先地位,力求尽快把海军建设成为一支结构合  相似文献   

19.
卢胜君 《国防》2012,(10):55-56
一、体制意识——由陆缘为主向陆海并重转变 中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国家,社会管理体制运作依赖人与土地的紧密结合.历史发展到今天,大多数人的海洋思想仍是陆缘主导下的农耕思想,与外向型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吻合.只有转变陆缘为主的农耕思想,树立海缘为主的思想体制,海洋意识发展才会获得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 一是培育蓝色领海的思想.蓝色领海即蓝色国土.从地球空间海洋与陆地分布看,海洋是看不见泥土的大地,陆地是看不见蓝水的海洋.黄色领土意识是中国人民的天然情结.人们常以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而自豪,认为国土就是国家管辖的陆地.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几乎把海洋、海防、海权、海军看为同义词,蓝色领土观念较为贫乏,致使国家在制定一些政策过程中较少考虑海洋因素,对海底资源、海洋水产、海洋运输、海区管辖等也较为忽视,海洋意识和海上力量因此受到严重束缚."国土=陆地国土+海洋国土+领空+管辖海域;海洋=未来生存空间+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陆地领土与海洋领土均是国土,国土区分颜色.  相似文献   

20.
靳涛 《当代海军》2000,(5):18-20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群岛国家,资源贫乏,市场狭小,无论是资源输入还是商品输出,都十分依赖海上交通。而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以保卫海上交通线为核心目标的海洋安全,则日益成为日本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各国海洋权益斗争的日趋激烈,发生海上局部战争和冲突的潜在危险增强,日本已把发展海军置于军事力量建设的优先地位,力求尽快把海军建设成为一支结构合理,规模适中,装备精良,反应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