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作为建设者的积极作用,要求高校做好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和责任感培育。高校党建工作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基础工程,担当就是责任感。本文研究党建引领心理育人培育大学生责任感的有效途径。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大学生责任感具有显著效果,大学生可以在团体活动中深化责任意识,强化责任行为,实现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的高度统一。基于此,提出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党建+心理育人”融合提升大学生责任感、培育大学生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实现强军目标是当前最现实最紧迫的历史担当,要紧贴强军实践培育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不断深化勇于担当的政治自觉,强化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历练善于担当的能力素质,培育务实担当的优良作风,切实为推动强军兴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激发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当前历史主动精神存在多元文化思潮干扰、传播形式单一,难以浸润青年学生心灵的窘境,用好用活历史主动精神。通过讲好革命故事、搭好专题网站、做好社会实践的方式,积极探求历史主动精神培育青年学生责任担当实践路径,助推把青年学生培养成敢于担责的新时代好青年。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志愿精神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内涵、现状和培育方法,以期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内容的研究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经研究,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应由以下几方面组成:国家意识的强化、民族认同的培养、公民人格的塑造、国情知识的教育和优良传统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目前国内外形势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面临着新挑战。本文在探讨爱国主义教育协同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工科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进行考量,从优化爱国教育社会环境、强化主体协同性和创新内容形式等方面探究加强协同培养的有效举措,以期进一步提升工科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激发学生爱国报国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7.
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为打得赢、不变质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要担当如此重任,必须不断强化学员的战斗精神培育。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时期,积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利用红色资源,培养能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责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迫在眉睫。红旗渠精神集中体现了我党的宗旨,是我党宝贵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将时代发展与红旗渠精神结合起来,深入探讨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传承红旗渠精神的困境,进而提出有效的传承路径,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实现民族精神和党建精神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习主席提出"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勇于承担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通过对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我对责任担当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思考,我觉得领导干部的重要历史责任之一就是要做一名强军路上的"铸魂人",不断强化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担当强军路上"铸魂人"的历史责任,就要当好"指挥员",用创新理论占领精神高地。  相似文献   

10.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通过思政课这个龙头实现。要上好思政课,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发展。精神是民族之脊梁,因此思政课不仅要传授科学的理论,更要提振大学生的精神。2023年是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第70周年,缅怀志愿军烈士、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课堂有着重要价值,对大学生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形成的精神成果,是中国人民应该不断传承的精神财富。在思政课中讲好历史故事,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对于在新时代培养有担当的青年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争光 《政工学刊》2014,(12):15-16
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着力抓好战斗精神培育,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培养官兵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不畏艰险敢于担当、狭路相逢敢于亮剑、面对强敌敢于战胜,是我军从艰难走向辉煌的宝贵精神财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力量支撑。  相似文献   

12.
社会责任与社会信任是一个社会长期文明和文化培育出来的精神品质,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特征。作为社会经济当中的重要元素,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必须肩负起社会责任,提高社会信任度,以诚信谋发  相似文献   

13.
抗疫精神来源于实践且作为中国精神谱系的最新内容,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大学生坚定仁爱、团结、奉献、创新,担当等精神的理想信念,这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勇于实现奋斗目标,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针对性、实践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课程体系、校园文化、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实践路径进行研究,不断从深度、力度和广度方面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坚定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当前,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强化战斗精神培育,培养血性军人,锻造血性军队,既是各级带兵人的责任担当,也是"能打仗、打胜仗"的必然要求. 一、锻造血性军人,必须着力强化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钢铁意志.坚强的意志是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只有用钢铁意志铸就的血性军人,才能做到勇往直前、战无不胜.首先,用创新理论铸魂.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头脑,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深入抓好理想信念、历史使命和战斗精神教育,引导官兵进一步坚定"四信",筑牢思想根基.必须把听党指挥作为最高政治要求来遵守,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话、跟党走.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到新阶段时对高校教育的新要求,但由于教育体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未能被提高到一定高度。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借助科研活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可以实现相辅相成,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科研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依靠科研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对当前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严重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与稳定。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廉洁政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是对干部、政府的明确要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平台,大学生将从这里步入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步入社会从业以后,能否廉洁从业、从政,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培育大学生的廉洁意识,打好大学生拒腐防变的"疫苗",做到忧患于先,防范于前是当前高校廉洁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廉洁含义及大学生廉洁意识培育的内容、意义、原则、方法等问题进行研究,以切实提高大学生廉洁意识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责任意识不仅是内化的思想,也是外化的行为。其丰富内涵包括个人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国家责任意识四个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生逢其时,又肩担重任。其责任意识强弱对于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构建和谐文明家庭、达成社会主义教育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根据对北方民族大学学生责任意识现状的实证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状况总体上符合时代要求,但由于教育主体在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过程中不同程度、不同方面上的缺失和弱化,从而使得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状况令人忧心。因而,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把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看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维度思考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优化路径,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正>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必须抓紧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造就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高校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阵地,是育人的基地,培养大学生干部尤为重要.大学生干部都是直接或间接无偿服务于大学生的,那么为什么大学生反而会对一些干部  相似文献   

19.
战斗精神的培育是军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在分析当前学员战斗精神准备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从正确灌输中培养战斗精神;发挥实践教学主渠道作用,在摔打磨练中培育战斗精神;发挥环境育人主氛围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升华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20.
担当是共产党人的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履行担当的义务,就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忠诚担当的信念,就要忠诚肩负的使命;执着担当的道义,就要执着当前的事业。“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可以说,担当两个字,一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