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伟 《中国民兵》2007,(8):48-48
我1995年从军校毕业后分在作战部队,去年6月到人武部工作。对当兵十几年的我来说,一直是搞军事训练、管理教育,在基层带兵,那些工作基本还能够干下来。可是,到了人武部工作,人武专业对我来说确实是一窍不通。为了尽快熟悉环境,开展好工作,我走了个捷径,便与《中国民兵》结了缘。  相似文献   

2.
我当兵退伍回乡后,分配在人武部接待站工作。三年 前,部领导把我调整到政工科当一名政工干事时,自己对武 装工作几乎一窍不通,一些工作不知从何下手。 正当我愁眉不展时,部长曾志强抱来一摞装订整齐的《中国民兵》杂志,让我好好看一看。我有阅读报纸、刊物的 习惯,读得较多但粗略,大多在工作之余抽空阅读,唯有每  相似文献   

3.
“书是随时在你身傍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你所需要的知识”,这是一位名人说的话,我从实际工作中深感《中国民兵》对我的帮助,它随时向我提供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它是我做好工作的好“顾问”。我1986年调到开封市郊区人武部工作,任军事科参谋。刚开始工作时,遇到了许多难题,感到束手  相似文献   

4.
在机关当干事,主任一句话改变了我。自此不论在什么岗位,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我因工作而完美,工作因我而完善。如今,对主任那句话,我有了新的理解:带着感情干工作,是苦乐年华奋斗历程中一分纯争的体验。1990年12月,在航空兵某场站通信营有线电连分队长的岗位上,我干得正得心应手,突然一纸调令将我调到机关政治处当干部干事。我是一个天生闲不住、喜欢摔打的人,当时又刚从院校毕业,初出茅庐,很是受用带兵的感觉。我喜欢每天与战士扎堆在一起,这样觉得心里充实极了。对于机关,我总觉得机关工作无非就是打打电话,  相似文献   

5.
2002年,我随爱人从地方来到兵团工作。我从阅读宣传科科长给我的一本《兵团建设》开始,逐渐了解兵团。十年来,我对《兵团建设》的关注从未间断。《兵团建设》不仅使我对兵团的历史和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使我的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因为是在团场广播站工作,我总爱  相似文献   

6.
王亮 《政工学刊》2011,(9):80-80
我最初在部队做技术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政工学刊》,使我对政治工作逐渐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促使我走上了指导员、机关于事的岗位,专注于政治工作实践和研究。这一切,都要感谢贵刊独到的办刊风格。  相似文献   

7.
我丈夫原在广西边防某部任连长,他为人正直,带兵打仗事事冲在前,曾荣立三等功3次,受营、团嘉奖8次,被部队树为排头兵。我在县法院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心一意地支持丈夫的工作。我爱人对我甘作阶梯的精神非常感激,虽然夫妻天各一方,但书信不断往来,言  相似文献   

8.
思想工作要实在杨彩福我1969年入伍,现在是专业技术上校8级工程师。在漫长的军队生活中,历次政治学习都积极参加并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对我影响更深的却是我亲身经历的两件小事,使我爱上了思想工作。1988年,我到某建筑工地参加施工,被编在第五劳动小组,该...  相似文献   

9.
爱的追求     
人生目标,各有所求。有人追求金钱、地位,有人追求爱情、时髦……;而我追求的是对武装工作的神圣的爱。 我1965年3月入伍,1969年复员回乡,组织上分配我搞武装工作,从此,命运之神使我和武装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参加工作后不久,我  相似文献   

10.
<正>"在特能集团成立十周年之际,我有幸荣获最美特能人提名奖,这既是特能集团、华丰公司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做好今后工作的鼓励。"徐越说。现任华丰公司机加车间军品零件加工制造班班长的徐越,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从事军品零件加工工作。多年来,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成绩赢得广大职工的普遍好评。甘于奉献,忘我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当听到恩师王玉林去世的消息时,我感到十分震惊。在我的印象中,他一向精力充沛,对工作孜孜不倦,怎么会突然病故呢?我至今仍无法接受这个现实。自从王老师离开之后,他的形象一直存在于我脑海里,和他一起度过的日子时常在我心头浮现。王玉林老师,他既是我工作上的导师,也是我进入核事业的第一个领路人。  相似文献   

12.
黄鸰 《中国民兵》2020,(5):63-64
我叫黄鸽,是陕西省合阳县人武部职工,工作至今已23年。作为一名在国防动员系统工作多年的同志,我想对今天年轻的战友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只要用心,认真做事,就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1994年,我刚进入武部时,觉得人武部工作单纯,生活安逸,但是工作慢慢上手后,我才发现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我负责的工作很杂,一开始负责单位的文印工作。文件印刷是油印,在印刷的过程中,不小心蜡板破了,就得重新刻版,一份文件有时要熬大半夜才能印刷好,那时加班是经常的事。  相似文献   

13.
我从事民兵工作13年了,《中国民兵》创刊至今,我是每期必读,并一期不漏地装订成册,珍贵收藏。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民兵》给我的帮助很大。它对我干民兵预备役工作能做到胸中有数,心里有谱。《中国民兵》刊物刊载的"基层新曲"、"国防教育"等栏目,使我读后吸取里面的营养,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指导我搞好基层工作。为  相似文献   

14.
5年前的夏天,我带着书生的狂傲走上了武装工作岗位。自认为饱读了几年诗书,文字工作没什么大问题。当政委把一本本《西南民兵》交给我,让我认真学习的时候,我不以为然,随手把它丢进了资料室“封存”。一个月后,部里开展民兵整组工作,政委安排我给民兵上一堂政治课。我急着对政委说:“政委,我不是才来吗?对武装工作一窍不通,对武装工作也不熟悉,能不能下次再讲?”政委看着我说:“《西南民兵》看  相似文献   

15.
我的足球场     
我的第一个足球场是上小学时学校旁的一块收割后的稻田。8岁生日那天,我收到了在空军部队工作的爸爸寄来的一个足球。这个生日礼物,开始了我的业余足球运动。学校没有足球,我们只能到外面踢球。这块稻田培养了我对足球的兴趣。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在都市工作的机会参了军,来到军校学习。在训练基地那片一边高一  相似文献   

16.
我是山东省莘县人武部的政委,多年来,我从民兵工作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中国民兵》是我做好民兵工作的指导老师。每期杂志一到,我都认真阅读。今年《中国民兵》第1期刊登的《民兵预备役工作要点》和《当前民兵政治工作应注意抓好的几个问题》,对我帮助就很大,我依据这两篇文章的要点,结合本县的民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在装备战线工作了20多年的党员干部,深知工作的对象在基层,服务的重心在基层,解难的重点存基层,建功立业也在基层。这些年来,我始终把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融入到心系基层、服务基层上,落实到干好本职、做好榜样上。我的体会是:作为装备处长,就要当好装备工作第一责任人。2004年10月,我从预师装备部部长调任现职时,对部队装备心中没底,工作一时不知如何下手。于是,我带着处里的同志,利用一个多月时间,深入20多个单位进行调研,比较准确地掌握了全  相似文献   

18.
我作为州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对全州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负有责无旁贷的领导责任。尽管平时工作干头万绪,但我始终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时刻挂在心头,当作重要工作,尽好领导责任。  相似文献   

19.
十几年前,我刚调到人武岗位,对民兵工作一点不了解。领导找我谈心,当谈到我的苦恼时,他随手从抽屉里拿出一本《西南民兵》递给我,并对我说:“要想了解民兵工作,要想了解武装工作的特点,你就要多读读宣传我们自己的杂志。”从此,《西南民兵》就成了我学习知识的帮手,工作上的朋友。多年的来养成阅读她的习惯,使我像热爱工作一样热爱她。这不仅因为她的内涵丰富、知识面广,更因为她给了我改进工作的新方法、新点子。从全区最新的工作动态,到基层工作经验的交流;从政  相似文献   

20.
王荣 《云南国防》2004,(4):21-21
1987年8月,怀着对绿色军营的美好追求和向往,我从地方高考进入了昆明陆军指挥学院,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17年来,我在边防一线前哨守过阵地,在迪庆高原工作了六年,1999年交流回曲靖军分区工作。期间曾从事过政治工作,也从事过军事工作,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曾2次荣立三等功,5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近年来,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大潮中,我感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江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