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非致命武器越来越显得其重要。本文综述了非致命武器的相关概念,总结了非致命武器在反恐中的应用状况,并展望了非致命武器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发展使人员战斗力丧失的失能性武器,主要是物理型、化学型的非致命性武器。  相似文献   

2.
非致命激光束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非致命武器是一种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技术手段,使敌对人员或作战设备暂时失能并使人员致死性和附加环境破坏降到最小的武器。从非致命武器的概念看,在众多非致命武器中粗略地可分为两大类,即反人员的非致命武器和反器材、反能力的非致命武器,后者是指非传统的爆炸冲击弹药等软杀伤武器,如阻燃弹、碳纤维弹、计算机病毒、软破坏的定向能等。反人员的非致命武器种类很多,它包括低能的各种声、光、电磁波、化学失能武器、刺激剂、粘性泡沫、鱼网弹、软性弹丸等。近年来定向能、声波、生化、基因等技术的发展,非致命武器借助于这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非致命武器的概念以及在新概念武器中的重要地位,具体对当前各国以及我国非致命武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叙述,说明了"采用新技术发展新的作用原理""非致命武器小型化发展""发展非致命性武器的一体化技术""非致命武器弹种多元化"以及"终点作用效果多功能化"五个非致命武器的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对未来非致命武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说明了非致命性在未来武器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非致命武器是一种利用声、光、电、磁和化学等技术手段,使敌军人员(或暴乱人群)和作战设备(车辆、舰船、飞机和基础设施)暂时或永久地丧失正常机能,而不造成人员死亡的新概念武器,有时也称为软杀伤武器或失能武器。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苏、英等国家就开展了非致命武器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直到90年代,随着世界人道主义呼声的日渐强烈和非军事行动的需求,非致命武器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的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各国已研制并装备了多种  相似文献   

5.
声学在非致命武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防部对非致命武器定义为:指那些设计和使用目的是为了使人员或器材丧失行为或工作能力的同时,将对人员的致命性,永久性伤害以及资源和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的武器。非致命性武器也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医学技术原理作用于有机目标或武器,使有生目标暂时受抑制或丧失抵抗力,不致命、不致残、不造成永久性伤害; 或使武器装备失效、失能、失灵, 人机无法有机有效结合的武器装备。 近年来,非致命声学武器发展迅速,主要有非致命次声武器、非致命强噪声武器和非致命超声武器,这些武器在反恐怖袭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6.
非致命武器是运用声、光、电磁、计算机病毒和化学等手段,使敌方武器装备或人员效能降低甚至完全失去正常机能的一类新型武器。这类武器采取完全不同于传统武器的毁伤机理,既可通过“软杀伤”达到制胜的目的,又不会产生严重的附带破坏,可以在不同范围广泛应用,可作为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重要补充。近几年来,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关注非致命性武器的研究和开  相似文献   

7.
非致命武器     
非致命武器是一种全新概念的高技术武器。这种武器的杀伤机理不同于传统的武器弹药。它不以大规模杀伤人员、毁坏武器装备和基础设施为目的,而是通过攻击人员、武器装备和基础设施的最薄弱部位,使人员部分失去作战能力,使装备暂时失去作战效用,使基础设施等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阻止或限制敌方作战与行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失能武器,又称非致命武器或软杀伤武器,是指不会产生致命性人员伤亡、设备毁坏和生态环境破坏,而通过“软杀伤”使敌方人员或装备丧失作战能力的一系列新概念武器。目前,世界上已经研制成功和正在研制的失能武器可谓林林总总,功能各异,失能机理和作用对象各不相同,比较典型的有下列一些。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军事行动变得更加复杂,非致命武器因其具有极为重要的灵活性,在未来的战场上,将具有更大的使用范围。因而美军把它看作是现代战争的“力量倍增器”,给予了高度重视。美军非致命武器发展的现状早在70年代,美军就开始秘密研究次声武器、微波武器、激光武器等非致命武器系统,但是限于当时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突破。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海军军官麦克马丁提出了非致命战争概念;1992年2月美国国防部提出了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举行的一次生物技术研讨会上,专家表示了一种担心和忧虑:他们不愿看到的事情正在变为现实——基因也能成为武器。 有关专家认为,发展基因武器可能产生一些人类在已有技术条件下难以对付的致病微生物,从而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由于每一种基因就像一把特制的锁,只有研制者才知道它的遗传密码,对方是很难窥破其秘密并加以控制和防治的。这使得基因武器比其他武器具有更好的保密性。一旦使用,有可能使对方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有人声称,只需二十克超级热毒基因武器,就足以使全球60亿人死于非命,堪称绝代煞星。不过,基因武器虽然可怕,但总有对付它的方法。尽管已有人在从事基因武器的研究,但令人欣慰的是,也有人正在针锋相对地研制反基因武器。 世界需要和平,人们渴望和平。尽管人们早已厌倦了枪炮声、厌倦了血肉模糊,但对这种“绵里藏针”的基因武器,更应该关注和制止!  相似文献   

11.
舰载武器是舰艇消灭敌方目标和抵御攻击的基本手段。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21世纪初舰载武器所对付的目标以及要应付的威胁将越来越复杂,因此,海军舰艇必须装备适当、有效和实用的武器,使舰艇具有足够的攻击能力和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媒体报道,美国有一种用热量冲击人群的新型微波武器即将完成测试。这种非致命武器被美军称为“无声卫士”,又称“主动压制系统”。过去几十年,美军一直致力于研发这种系统,用以应对群体性事件等骚乱局面。如能得到五角大楼批准,新型武器可于明年装备部队。最近几年,非致命武器的发展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其研制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已开发了许多产品,并广泛地装备特种作战部队、维和部队、海军陆战队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声学在新概念武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有一些非致命声波武器已应用于部队和警察部门,但是声学在非致命武器中的前景还很广阔,某些技术还不够成熟,存在很多技术难点。通过对现有的声波武器以及声波对人体的伤害机理进行分析,对声波武器进行分类,指出声波武器的发展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海湾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特别是美、俄、西欧等国对非致命性武器的发展给予了高工的重视,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召开各种学术会议,制定出一毓有关非致命性武器的使用和发展指南等条令和政策。与此同时,不断涌现出的新型非致命武器的效能在战争中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15.
舰艇近区安全防卫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舰艇近区安全存在的问题,参照国外舰艇近区自卫装备发展情况,提出了发展具有综合利用观瞄设备和声纳,并集合各种致命和非致命武器特点的舰艇近区安全防卫系统的构想。系统配备的观瞄设备用于探测地面、水上及低空近临目标,而声纳用于探测水下目标,如蛙人,无人水下航行器等。在打击方面,系统配备了可以歼灭目标的致命武器以及用于驱逐目标的非致命武器。并对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舰艇近区安全,近区安全防卫系统,非致命武器  相似文献   

16.
张伟 《云南国防》2002,(3):51-51
所谓武器系统一体化,即谋求武器系统总体最佳化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具体地说,就是通过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系统或机械结构,把分立的武器装备联成一个有机整体,集多功能于一身,使之整体作战效能最佳化。弹炮结合的防空武器系统是典型的一体化武器系统。它靠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空情侦察系统获取、传递、处理、显示目标信息,用导弹对付高空目标,用高炮对付低空目标,原先各自分立的武器联成一体,使武器整体防空作战效能倍增。  相似文献   

17.
非致命武器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高技术战争发展的必然需求。这类武器在战争中使用,将会对战争理论、作战方式、作战指挥等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必须对此加以研究,在人才培养、装备器材等方面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8.
主要论述了非致命武器虚拟拆装训练系统的功能设计、软硬件组成,进行非致命武器虚拟拆装的工作流程,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以及系统管理、虚拟拆装、操作考核等三个模块。从而建立了武警部队非致命武器虚拟拆装训练系统构成,为武警部队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非致命武器在各类防暴和处突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高非致命武器的系统安全性,给出了系统安全性的定义,明确了非致命武器系统安全性的组成,分析了非致命武器本质(固有)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的关系。在建立非致命武器系统安全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非致命武器的安全管理系统模型,为非致命武器的安全管理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和平年代携带武器的警察与战场上的士兵不同:在面对掏枪拒捕或挥舞利器的嫌疑犯时,常常面临是否开枪自卫的两难选择——多数情况下应该立刻开火,以保护自己和民众的安全;但也有可能判断错误、伤及无辜,甚至误置人于死地,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非致命武器成为警察武器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世界各国都下力气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