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有些人认为,有些枪弹击中人体后会爆炸。其实子弹头是不会爆炸的,只是有些子弹头击中人体后会形成可怕的爆炸型弹伤。从结构上讲,这样的枪弹(如达姆弹,俗称“炸子”,此弹由英国在19世纪后半叶制造)唯一的特点是弹尖部露出直径1毫米的铅心,由于弹头部露铅(软尖弹),弹丸进入肌体后,立即变成蘑菇状,并出现断裂,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全部能量传递给肌体,形  相似文献   

2.
杭彬  冯飞  思海 《当代海军》2007,(9):62-63
末敏弹是"末端敏感弹药"的简称,又称"敏感器引爆弹药",是一种能够在弹道末段探测出目标的存在,并使战斗部朝着目标方向爆炸的弹药,是将多种先进技术应用到子母弹药领域中所形成的一种灵巧弹药,可由多种平台发射,包括各种级别的水面舰艇。末敏弹主要用于攻击装甲车辆的顶装甲,水面战舰的上层建筑等。具有作战距离远、命中概率高、毁伤效果好、效费比高和发射后不管等优点。末敏弹的结构组成炮射末敏弹由母弹(弹丸)和发  相似文献   

3.
杀爆弹(High Explosive Projectile)又称杀伤爆破弹。它利用爆炸产生的破片、爆炸产物及爆炸冲击波起到杀伤、爆破作用,与以破片杀伤为主的杀伤弹(Fragmentation Projcctile)、以冲击波毀伤为主的爆破弹(Blast Projectile)一起,过去被统称为榴弹,是弹药家族中普通平凡又神通广大的元老级成员。杀爆弹属于战术进攻型压制武器。发射后,弹上引信适时控制弹丸爆炸,用以压制、毁灭敌方的集群有生力量、坦克装甲车辆、炮兵阵地、机场设施、指挥通讯系统、雷达阵地、地下防御工事、水面舰艇群等目标。通过对这些面积较大的目标实施中远程打击,使其永久或暂时丧失作战功能,达到消灭敌人或延缓敌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坦克炮对装甲类目标的毁伤概率模型,研究命中前提下穿甲弹弹丸对目标坦克装甲的击穿能力,以某型坦克不同方向上的装甲暴露情况为例,建立了弹丸侵彻模型以及弹目运动关系模型,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和理论计算,得到弹丸命中条件下,目标坦克不同方向上的整体击穿概率随着目标运动方向与弹丸运动方向的反向延长线所成夹角θ的变化规律,以及各个区域击穿概率最大时的θ角取值范围,对实现弹丸对装甲目标的有效打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12.7 mm穿甲燃烧弹靶试陶瓷基的3种复合装甲板,探讨弹-靶的相互作用,研究陶瓷基复合装甲结构与陶瓷材料的抗弹性能.结果发现:当陶瓷板对弹丸的阻力与弹丸的作用力平衡时,陶瓷板可将弹丸挡在陶瓷板前;Al203陶瓷的抗弹能力优于(SiC+ Si)陶瓷;须约束陶瓷板才能充分发挥其抗弹优势.在分析弹-靶作用的基础上,提出“陶瓷基复合装甲存在陶瓷组元的弹靶临界厚度”概念,当陶瓷厚度大于临界厚度时,陶瓷板能将弹丸挡在陶瓷板前,而陶瓷自身的损害几乎可以忽略;陶瓷材料存在弹靶临界厚度的必要条件是其动态硬度高于弹丸,临界厚度取决于材料动态特性、靶板结构和靶板各组元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6.
现代高炮武器系统在对红外目标进行连续性高炮射击时,首发弹丸的尾焰会对红外观测系统造成严重干扰,会导致红外观测系统短时间内无法观测到目标位置,带来后续弹丸无法精确打击目标等问题。利用红外图像分析技术通过对弹丸出膛时的红外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图像分析的弹丸出膛时刻检测算法,从而相对精确地测定出首发弹丸的出膛时刻,为更精确测定弹飞时间和提高武器系统的命中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相对精确地测定弹丸出膛时刻,算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常规弹药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末敏弹技术日趋成熟末敏弹作为一种弹药,它将极大地提高弹药的命中精度和破甲效果,但作为一种技术它将对整个弹药领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未敏弹所需的红外传感器技术、毫米波传感器技术、爆炸成型弹丸技术不仅可用于各类炮弹,同样...  相似文献   

8.
依据弹丸侵彻深度、毁伤概率、命中概率数学模型 ,结合敌海岸防御工事的特点 ,分析了某型坦克炮各种弹种的射击效能 ,计算了坦克在海上射击时对各种目标和工事的命中概率和毁伤概率 ,作出了在不同射击距离上选择不同弹种进行射击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典型弹丸爆炸试验,研究封闭条件下破片的空间分布,提出了爆炸洞体防护的重点区域。试验表明:对于某型高弹丸,主要分布在以弹丸为爆炸中心的20°角的环状严重区域内;对于某型加弹丸,主要分布在以弹丸为爆炸中心的35°角的环状严重区域内。  相似文献   

10.
大口径火炮输弹过程中弹丸卡膛行程不一致会导致火炮发射药室容积、弹丸起动压力差异,影响火炮射击初速和射击精度。为了提高某臂式自动输弹机的弹丸定位精度,首先通过高速摄影发现弹丸在入膛后会产生在重力方向的振动,消耗弹丸动能造成卡弹力不一致。通过分析臂式输弹机工作机理,明确输弹过程中各个部件的运动关系,对输弹机构在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进行受力分析,确定造成弹丸振动激励源的位置,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试了该点振动的幅值及频率。最后提出了输弹机的改进方案以消除振动对输弹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LS-DYNA的动力学分析通用有限元程序,对爆炸成型弹丸形成和侵彻靶板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建立了数值仿真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实现了弹丸的形成以及不同药型罩结构对爆炸成型弹丸形成的影响,实现了侵彻过程中弹丸的变形与靶板的破坏状况可视化,同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爆炸成型弹丸侵彻靶板的数值仿真,为开展爆炸成型弹丸毁伤机理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舰炮使用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进行反导,是舰炮反导的一种重要方式,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弹丸威力是影响舰炮使用该弹种反导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分析舰炮使用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的反导过程和毁伤机理,用弹丸毁伤破片数描述弹丸威力,对弹丸威力及毁伤破片进行了定义,建立了一套计算弹丸毁伤破片数的方法,得出了反导过程中弹丸威力随拦截距离的增加而变化,是一动态威力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尾翼式火箭增程迫弹弹道飞行失稳的现象,建立了火箭增程迫弹的六自由度弹道模型,仿真分析了该弹丸的摆动角变化规律、全弹道静稳定度、动态稳定度,共振转速、平衡转速等,最终确定共振为该弹飞行失稳的主要原因。为避免弹丸共振的产生,研究确定了该弹的最佳转速范围,通过最大射程及密集度试验结果表明平衡转速为8r~10r时,发动机作用对弹丸飞行影响较小,密集度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步枪弹尖而长,而手枪弹短而圆? 答:步枪弹尖而长,手枪弹短而圆是根据其作战用途而形成的。大家知道,步枪是用来歼灭敌有生目标的,一般来说,射程远、初速高,其弹丸在飞行过程中几乎都是超音速的,为了减少弹丸在飞行过程中所受空气的阻力,弹丸应做成尖头状,而且尖弹头也易于侵入敌装甲及工事之中,同时由于步枪主要对付远距离目标,弹丸太轻了,不容易飞行到较远的地方,这就要求步枪弹丸具有足够的质量和断面密度(弹丸单位截面所具有的质量),因此,步  相似文献   

15.
在某合成战术对抗仿真训练系统中,为提高训练的沉浸感和打击仿真结果的可信度,需要对火炮弹丸的外弹道进行可视化建模与仿真。采用空气动力学简化方程对弹丸飞行轨迹进行数学建模,并用显示欧拉法求解弹丸在虚拟战场环境中的位置;然后对弹丸从发射、飞行到弹目交汇爆炸的全过程产生的视效、声效进行了可视化的设计;基于UNITY 3D仿真引擎对火炮弹丸的外弹道进行了渲染实现,并将算法模型封装为动态库,便于将来的复用。经部队试用验证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利用试验研究弹丸爆炸过程难度大的问题,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弹丸爆炸过程进行了仿真,设计开发了破片质量分布统计软件,再现了弹丸爆炸的宏观过程,并且得到了破片质量分布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17.
埋头弹(Cased Telescoped Ammunition,CTA)也称嵌入式弹药或套筒式弹药。它与常规炮弹的区别是:常规炮弹的弹体呈流线形,弹丸装在发射药筒的前端。弹丸尾部与药筒口部相连接;而埋头弹的弹体呈圆柱形(如同易拉罐形状),弹丸埋在药筒内部,其后部及周围装填发射药。埋头弹通常采用两级点火。底火被击发后,辅助发射药燃烧并将弹丸推离药筒、推入炮膛;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炮射侦察弹盘旋飞行质点弹道方程组的模型仿真,依据侦察弹战术、技术指标的要求,计算、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升力系数下弹丸盘旋飞行时的弹道图形,结果表明在升阻比为3 8442时,侦察弹的气动布局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不同装填角度下弹丸的卡膛速度一致性和降低输弹运动的峰值功率,以提高输弹一致性和减轻动力系统负荷,根据惯性装填工作原理,运用非对称式S型速度规划方法调整输弹运动状态,并基于虚拟样机仿真建立了参数化的输弹运动模型。以弹丸的卡膛参数为约束,面向惯性装填建立输弹运动优化模型,以实现不同装填角度下弹丸的卡膛速度一致性及降低输弹峰值功率。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和修正可行方向法组合优化策略求解优化模型,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输弹运动可实现不同装填角度下弹丸的卡膛速度一致性,且输弹运动峰值功率降低了14.9%,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低成本无人机集群实施饱和攻击,将成为未来海战场突破舰艇对空防御系统的一种新型作战样式.从现有中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的射击体制出发,详细分析了现有追踪射击方法在打击此类密集目标时的能力不足,为增强现役中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打击无人机集群目标的能力,提出了基于未来空域窗的对空射击新方法,该方法控制武器系统内的单脉冲雷达波束对集群目标进行空间拉偏扫描,并通过最大似然估计的超分辨算法,获取迎弹面上的集群目标分布特征,改进传统未来空域窗射击方法中弹头均匀散布的设计思路,通过求解高斯混合模型配置弹丸散布中心,使得迎弹面上的弹丸散布概率与集群目标分布特征相匹配.仿真结果表明,该射击方法现实可行,可用于提升中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对无人机集群目标的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