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随“长柳”号轮采访杨怀远。临行前,有人曾劝我,你怎么写他,不就是一条毛竹扁担吗,能吸引多少读者?然而我觉得美的东西在于平凡之中,坚持写他。在狂风急浪的航程中,我认识了大海,认识了杨怀远,也认识了他的小竹扁担……砸不断的小扁担时间追溯到1958年,杨怀远在部队担任炊事班长时,领了一条小扁担。他用这条扁担,为战友挑水送饭,挑石子修海堤,也为农村挑水抗旱。1960年,杨怀远复员时,  相似文献   

2.
他叫张洪江,曾在海军工程兵某部服役。四年的戊马生涯中,他当过战士、保管员、班长,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4年,他告别了军旅,回到了长春市郊区大南乡新兴村赵家店。可回到自已的家中,没有一人出来迎接,房门紧闭,窗户上钉着木板和炕席。再想起唯一的两位亲人——父亲和母亲在他服役期间相继去世,他哭了,一种孤独之感使他大放悲声。  相似文献   

3.
唉!这人世间,做人难,连找一个临时工都得靠人。可怜兮兮的那么点退伍费,还不够买两条“红塔山”香烟,家中仅有的那条由老祖的老祖牛种留传下来的耕牛,也不值几个钱。伍大山静静地思量着,一夜无眠,翻来覆去睡不着,两眼熬得象烧红的炭火。 今天,是他伍大山退伍回家后第四次听到有关招干的消  相似文献   

4.
老杨是学员队任命的第一批班长,管着连他在内的十名校官。由于今年施行班干部轮换制,老杨仅当了两个月班长便卸任了,但私下里,我们仍亲切地称他为杨“顾问”,或杨“老班长”。老杨是我们班军龄最长职务最高的,称他“新兵”是缘于他当海军还不到一年。原在陆军某步兵...  相似文献   

5.
三寻犁地人     
立冬才过,贵州省剑河县南哨乡高定村各户的麦地还来开犁,军属姜子银就提前从外村雇来一位中年汉子为他犁地了。他的那块麦地,几年来都是村里的几位民兵帮他义务耕种;今年,他不想再麻烦小伙子们了。 谁知那位汉子到地里转悠了一下回来告诉他,麦地已犁过了。 姜大爷先愣后悟:“又是村里民兵!”他首先想到的是指导员(支部书记)杨义华。每到春耕、夏、秋收和冬种季节,杨指导员都要来检查他的田土,看看肥料够了不够,选的是不是良种  相似文献   

6.
智擒杀人犯     
今年2月26日早上,云南省蒙自县期路白苗族乡松树坡村公所马街子村农民黄小彪和杨小熊在一起吃早饭,边喝酒边吹牛。无意间,杨提到黄偷鸡一事,为此两人争吵起来,然后各自回家去拿凶器想进行一场撕杀。两个醉汉打架,旁人也不敢前去劝阻。结果杨小熊倒在弯刀之下,当场死亡。当派出所接到报  相似文献   

7.
<正>李白的宗室身份确定之后,一个异乎常人及其理解的李白形象就凸现在世人面前.在李白的意识中,一方面他是太祖之后,如无“玄武门之变”,他是嫡系继承人,天下本来就是他的,再差也不失王侯之位.于是他高视阔步,自命不凡,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狂放之士.他之前的所谓东晋名士如阮、稽之流的狂放是对现实的逃避,是时代的异化,而李白的狂放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和高贵感,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另一方面,他又是隐太子的后代,是被开除了宗室属籍、侥幸逃脱诛杀而苟全性命者的后代.这使他的一生特别是出川后的生存状态一直处于一种焦虑、矛盾、惊悸之中.他  相似文献   

8.
特别担保者     
4月18日,河南省嵩县县长焦焕朝收到一封来自沈阳军区某部的嵩山籍战士王跃利的信,信中说:他的父亲王振宇三年前患了精神病,几年来,为了给父亲治病,不仅借遍了亲朋好友的钱,而且卖掉了半个家产及家中仅有的两头耕牛。还欠下医院的6000多元医疗费无力支付,医院为此不让出院。无奈之际,王跃利投书焦县长,请求协助解决,并提出等自己将来退伍后再偿还债务。  相似文献   

9.
偌大的沈阳市,每当提起“神笔马良”的故事,总会有人联想到马光和他的现代玻璃画。就连市长出访日本时也要带上马光的两幅玻璃画,作为中日友好的礼物远涉东瀛。悬挂在日本札幌市长家客厅里马光画的《雪》和《夏》,一位日本著名画家看后,连声称赞。今年28岁的马光,是从沈阳于洪区杨士乡长大的青年民兵。他上小学时,颇有点绘画才气,被学校推荐到鲁迅美术学院“青少年美术培训班”学习。从此,马光如鱼得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平武县坝子乡专武部长、优秀共产党员杨仕文,长期坚持用法律武器维护退伍军人和军属合法权益,用春雨润物般细致的思想工作,拨动着和谐之音。群众说,别看老杨手粗,再难的事,经他一“调”,准会化干戈为玉帛,再难听的曲,经他一“调”,就会变得优美。让我们走近他,听听这个“调音师”的故事。给“山顶洞人”安家2003年7月的一天,杨仕文到白鸭村调解一起民事纠纷途中,发现退耕还林的高山上,有一间用石块垒成的房子,杨仕文以为是山民狩猎搭的窝棚。不料他爬上去一看,大吃一惊,在这个四面透风的窝棚里,一个近乎野人的老汉生活在里  相似文献   

11.
海天 《当代海军》2005,(9):68-70
杨秀明得知这次海军实施的“若干年0001号演习”,实质将会是一场无可躲避的战场,他心里便开始犯嘀咕了:这人生刚到好时候,就要到残酷的战场上去,虽说长这么大未曾亲身体验过,但在书本上、电影里总是看过,万一上帝不长眼,“砰——”的一声,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再说了,海军总部干部部副部长别看是个副的,表面上也似乎瞧不出有多大实权,可那得看是什么人当这个副部长了,他杨秀明当,就不同于一般人了。他想要这权有多大,这权就会有多大。这叫能耐。有这种能耐的人在海军总部也是屈指可数的。试想,这么个好时候,此时上了战场,万一有个闪失,那可多划不来。无论如何,他杨秀明可不能这样做,这不叫傻瓜么。精明的杨秀明自然不会自己提出来,那等于是战场逃兵。战场逃兵同样可不是玩的,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楚雄市是当年红军长征播下过革命火种的地方,在这片红土地上,爱国拥军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楚雄市两次被评为“双拥模范市”,去年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委书记杨毅爱洒国防,情系武装,谱写了一曲爱军尚武新乐章。 杨书记对党委委员们说:“武装工作没有软指标,无论大事小事,事事都是硬指标和硬任务,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抓好落实,凡需要市上解决的经费,不管困难再大,也要予以解决。”在他担任楚雄市市长时就常到市人武部现场办公,帮助分忧解难。人武部办公楼建设缺资金,他协调解决60万元,为正规化建设奠定了基础。1998年以前,民兵训练要么租借  相似文献   

13.
正杨德荣、耿庙生:9·25起义人员,农八师一四八团职工。1950年,杨德荣被评为二十二兵团劳动模范,出席西北劳模表彰大会。耿庙生在团场浇了大半辈子水,胶筒、马灯、破棉袄"三件宝"伴了他大半辈子。"兵头将尾"杨德荣是1993年去世的。他是开发莫索湾尖刀连的一名班长,从起义的那天起,这44年里,他流过太多的血水和汗水,为了将莫索湾变成金银湾,他耗尽了身体最后一丝力气,最终,他  相似文献   

14.
韩兵 《政工学刊》2007,(8):16-16
《墨子》里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墨子有一个非常得意的门生叫耕柱子,他在求学问道的过程中老是挨墨子的批评,觉得自己很委屈。因为在众多门生之中他是公认最优秀的,老师的批评让他感到面子上很难看。有一次,墨子又批评他,耕柱子就问墨子:“老师,难道在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是最差劲的吗?”墨子听后丝毫不动肝火地对耕柱子说:“假如我要上太行山,你认为我应该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耕牛来拉车。”耕柱子答道:“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  相似文献   

15.
质量红黑榜     
《兵团建设》2009,(24):32-32
近百年来,人类经历了3个时代的发展,即电气化时代(家中有电灯、收哥机、电风扇等)、电子化时代(家中增加了电视机、有线电话、空凋等)、智能化时代(家里增加了电脑、手机、微波炉等)。这些家电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使我们生活在了电磁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16.
在满洲里人武部和边关哨卡,时常会看见一位中年男子出入其中,他就是满洲里市市委书记、市人武部第一书记杨汉忠。官兵们一提起他,无不感慨地称他为“心系边防、情系武装”的好书记!这也是杨书记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防事业和边防官兵动真情、办实事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他在二战后60年间先后将1100名纳粹战犯送上法庭追捕纳粹告一段落路透社耶路撒冷9月20日报道,有着。纳粹猎手”之称的西蒙·维森塔尔当天在维也纳家中溘然长逝,享年96岁。这也标志着60年来将大屠杀犹太人凶手绳之以法的国际行动接近尾声。这位被称为大屠杀“遇难者代言人”的老人在二战后的60年间,先后将1100名纳粹战犯押上法庭。尽管他追踪纳粹  相似文献   

18.
从我结束新兵生活分下连队那天起,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能听到悦耳的吉他弹唱。这弹吉他的便是我们连队的“吉他之星”——帅帅的杨庆华,唱歌的便是我们连队的“歌星”——小乖乖的林林。杨庆华长得白白净净的。我刚下连队的时候怎么也不相信他是云南人,因为他特别像个新疆小伙。他弹得一手好吉他,而  相似文献   

19.
马军权 《兵团建设》2013,(13):28-29
近日,笔者在援疆干部向征军武汉的家中,见到了他的妻子丁书梅。"投身援疆事业,既是征军的理想与追求,也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丁书梅坦率地向笔者讲了这番话。丁书梅在中国电信湖北省分公司工作,2010年5月,得知丈夫将要去援疆的消息后,她陷入了沉思。"这一去可是3年啊,  相似文献   

20.
初看纪鸿,与常人无异,而事实上他的血糖高出常人6倍,是糖尿病的重症患者。身为主官,他一直超负荷工作,他的体重从65公斤锐减到54公斤。武装越野5公里他本可选择免考,而他断然拒绝了组织的好意。中队凡是遇有急难险重任务,纪鸿都冲在前。作为家中长子,他也是出了名的孝子。3年前,父亲突发脑溢血昏倒后一直没有醒来,处于昏迷状态。3年里纪鸿四处求医,亲戚朋友都劝他放弃。然而,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