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和彬 《环球军事》2012,(16):12-13
最近,叙利亚国内冲突持续发酵,大马士革激战不断,阿勒颇战火又更酣。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亦将目光聚焦到叙利亚的化学武器上。近日,叙利亚官方首次公开承认拥有化学武器,并表示如果外国势力胆敢干预本国内政,将考虑使用化学武器。那么,叙利亚会不会真的使用化学武器?化学武器是叙利亚的撒手锏还是催命符?  相似文献   

2.
简要回顾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10年来化学武器的宣布、销毁、核查等履约进展情况。分析了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公约的普遍性、化学武器威胁的长时间存在,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对《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3.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化武公约》)生效在即,根据公约的宗旨,一切化学武器都必须销毁,包括遗留化学武器在  相似文献   

4.
文广 《环球军事》2013,(19):1-1
在美俄就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达成框架协议后,叙利亚局势似乎峰回路转。然而,要说叙利亚政府上缴化学武器就能换来和平,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首先要核查清楚叙利亚到底有多少化学武器库存。而核查叙利亚的化武,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队伍。目前国际社会尚没有就如何对叙利亚化学武器进行核查达成一致意见。作为销毁化学武器的第一步,查清叙利亚化学武器的家底,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即使核查能够如期进行,销毁化学武器也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动荡的局势,也让联合国的核查工作危险丛生,8月26日,联合国化武调查小组赴叙利亚展开调查时,就曾遭到狙击手多次蓄意枪击。核查活动—旦全面铺开,叙反对派和极端势力难免还会采取多种干预,为核查工作制造障碍。  相似文献   

5.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国际公约。《公约》全面、切实地履行,对在全球范围禁止化学武器使用,防止化学武器扩散,减少化学武器对人类的危害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公约》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生物学和化学的发展与融合,对《公约》实施可能产生的影响日益明显。文章结合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科学咨询委员会向第三次《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审议大会提交的报告,重点就与《公约》有关的化学与生物融合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赵钦 《防化研究》2002,(4):68-71
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遗弃化学武器对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安全及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应安全彻底地加以销毁,销毁遗弃化学武器的技术指标是选择遗弃化学武器销毁处理技术的一个必要条件,就如何确定销毁遗弃化学武器的技术指标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二元弹是一种新型的化学武器,是近年来毒剂使用原理上一个新的突破,对化学武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制定二元化学武器发展计划。美国不仅研究已知的致死性毒剂和失能性毒剂的二元弹,还发展新毒剂和新失能性毒剂二元弹。美国已经研制的二元化学武器有沙林维埃克斯和中等挥发度毒剂的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及导弹弹头等。  相似文献   

8.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迄今遭受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直接伤害者已达2000余人。侵华日军战败后,将大量化学武器在中国各地掩埋、沉水。50多年来,日军一直没有提供遗弃化学武器的地点、数量和种类等情况,致使许多中国人遭受伤害。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城镇建设的飞速发展,发现新掩埋点的可能性加大。更为严重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掩埋、沉水的毒剂弹将继续锈蚀乃至渗漏而引起土壤、水源的污染,其后果不堪设想。 国际上,对化学武器研制的限制和对现有化学武器销毁的形势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9.
徐平  张冬 《军事史林》2013,(10):24-27
化学兵是日本陆军担负使用化学武器任务的兵种,也是侵华日军最臭名昭著的部队。日军使用化学武器蓄谋已久,在侵华战争伊始就派遣大批化学战部队来华。化学武器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日军的作战进程,被日军称为“决胜瓦斯”。  相似文献   

10.
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是中日两国间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人民生命安危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不但在中国战场上违背国际战争法规悍然使用了化学武器,战后还将大量的化学武器遗弃在中国领土之上,严重威胁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回顾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后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12.
纪学仁  于义风 《防化学报》1999,9(1):64-70,78
1998年化学裁军,以执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为中心,取得重大进展。公约组织全面开展覆约活动。169个签约国中已有121国批准公约,87国作出宣布。公约组织进行了349次核查。美国销毁化学武器近3000t,俄罗斯销毁化学武器尚处于计划准备阶段。但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重复,美、英动武,非缔约国中化学武器扩散不断发生,化学裁军仍潜存诸多矛盾。  相似文献   

13.
陈海平 《防化学报》1997,8(3):57-60
化学武器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外军,特别是美、俄(原苏)军建有庞大的化学武库,外军在战场使用化学武器的战例已是无数。敌人使用化学武器后的战场环境、毒剂去团的时空变化规律,人员杀伤率等,是部队进行化学防护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进行了《外军化学武器使用原理》和《化学估算》两课程的建设,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不论是科研还教学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14.
赵钦 《防化研究》2001,(3):55-58
中日双方就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销毁问题开始磋商。根据《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和中日两国政府《关于销毁中国境内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备忘录》的有关规定,应“最优选地确保人民安全和保护环境”。怎样选择销毁技术才能最有利于保障人员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试就选择遗弃化学武器销毁技术的原则和程序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4月4日伊拉克高等法院宣布,将对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及其6名高级幕僚提出新的犯罪指控,即指控他们使用化学武器于上世纪80年代制造了针对伊北部哈莱卜杰镇库尔德人的大屠杀。化学武器是以毒气杀伤人员的武器,它的物质基础是毒剂。由于化学武器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的存在和使用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它一开始使用即遭到全人类谴责,被认为是非传统的、不文明的、可恶的。国际社会早就意识到这种威胁,先后签订了一系列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公约。萨达姆因使用化学武器屠杀村民而被法庭指控后,哈莱卜杰…  相似文献   

16.
顾此 《环球军事》2013,(21):28-29
当地时间2013年10月8日,叙利亚国家电视台公布的一段画面,显示了核查叙利亚化学武器专家小组在化武设施实地展开工作时的情景。一周后,俄塔社等媒体报道,自10月14日起,叙利亚正式成为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第190个成员国。自此,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大幕徐徐拉开。然而,对叙利亚来说,  相似文献   

17.
日本战败投降撤退时将大量的化学武器遗弃在中国境内,并未向中国做任何交代,这些化学武器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中陆续被发现,严重的危害和影响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为弄清事实真相,解决战争遗留问题,认真开展了对日本化学武器的鉴别研究,着重阐述了对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主要是对日本化学弹药、毒烟筒和毒剂的鉴别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销毁处理日本遗弃化学武器中环境影响评价。阐述了处理遗弃化学武器中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依据,重点论述了遗弃化学武器挖,销毁建厂选址等过程需开展环境风险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环境健康影响评价以及公众参与等项目,工作内容和程序,同时提出了处理遗弃化学武器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9月16日,联合国调查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真相小组的调查报告已经公布。在联合国公布报告证实叙境内存在使用化学武器的行为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7日呼吁,安理会应团结一致,尽快采取行动以启动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进程。然而,究竟叙政府有多少“化武”?都是什么样的“化武”?可以使用哪些手段投放?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相似文献   

20.
在深入研究台军研制,生产和使用化学武器能力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未来我军高技术条件下登岛作中台军使用的化学武器的可能性,特点及其具本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