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的国际恐怖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盛行于70年代,猖獗于80年代。当今恐怖主义成了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大公害。“9·11”事件后,恐怖主义更加活跃。目前,从中亚到中东,从亚洲到非洲、美洲、欧洲等地,“恐怖事件”此起彼伏,各国的“反恐”行动也是如火如荼。纵观当今恐怖主义分子的“制恐”与各国的“反恐”不难发现,正反两个方面都在走向军事化。 “制恐”规模扩大化 “恐怖事件”的出现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古罗马的恺撒被刺、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1914年奥匈帝国斐迪南大公被刺、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被刺等事件都是历史  相似文献   

2.
正6月3日晚,伦敦发生恐怖袭击。十多天前的5月22日晚,英国曼彻斯特体育馆的亚莉安娜演唱会上的自杀式袭击爆炸,就已造成22人死亡,50人受伤,令世界为之震惊。加之法国巴黎暴恐事件、德国除夕夜骚乱、比利时布鲁塞尔炸弹袭击事件,极端恐怖主义开始向欧洲不断渗透,对欧洲乃至世界都影响巨大。恐袭成为英国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新困境,世界也自  相似文献   

3.
在科技大发展、经济全球化、国际社会共同谋求和平与发展的今天,地球上仍存在诸多不和谐音符,国际恐怖主义就是其中一个严峻问题。 自90年代以来,国际恐怖主义势力急剧扩张,恐怖分子的行动更加隐蔽,对和平威胁越来越大,造成的死亡人数也越来越多。自去年以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表现出一些新特征。有人把日益猖獗的国际恐怖主义称为“政治瘟疫”。  相似文献   

4.
高阔 《环球军事》2013,(22):12-13
近年来,欧洲遭受到了一系列的恐怖主义袭击,2011年3月2日发生在德国法兰克福的美军大巴遭枪击事件、2011年7月22日的挪威“于特岛枪击事件”、2012年3月9日法国的图卢兹“厄扎尔·哈图拉”犹太学校遭枪击等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给欧洲相关国家造成了惨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引起了社会的极大震动。  相似文献   

5.
钟伟  张永坤 《国防》2003,(12):30-3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恐怖活动日益猖獗,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国历来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今年8月,我军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内举行了多边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联合——2003”),在新疆举行了首次反恐训练研讨活动。9月,上海合作组织又决定在乌兹别克首都塔什干  相似文献   

6.
东突恐怖势力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泛突厥主义理论所制造的“东突厥斯坦”问题没有历史依据。进入 90年代以来 ,新疆“东突”恐怖活动十分猖獗。有效打击恐怖主义 ,必须注意大力发展新疆经济 ,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充分重视基础教育 ,严厉打击恐怖活动 ,积极扩大国际反恐合作。  相似文献   

7.
2004年西班牙马德里的梦魇还在使人们心有余悸,今年7月7日,大规模恐怖袭击又在英国伦敦爆发,致使50多人死亡、700多人受伤;7月21日,伦敦再次发生系列爆炸;7月23日,埃及沙姆沙伊赫相继发生5起爆炸,造成9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伤。这些还不包括在伊拉克及世界其他地方上演的恐怖悲剧。在经历“9·11”以来的重重打压之后,恐怖主义为什么屡打不止,甚至“越打越恐”呢?“7·7”恐怖事件发生后,8国峰会立即发表声明:攻击伦敦就是攻击所有国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参加峰会时强调指出,中国政府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合作,共同打击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这充分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家已认识到,在恐怖主义走向国际化的今天,国际社会只有进一步团结起来,积极控索合作反恐之道,才能战胜恐怖主义这一人类公敌。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电脑被视为科学尖端技术.到了90年代中期,比电脑更为先进的尖端技术——“光脑”应运而生.目前,世界上第一台“光脑”不久前已由欧共体的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的70多名科学家研制成功,其运算速度比电脑快1000倍.  相似文献   

9.
研制背景20世纪90年代初,一直是西方国家心腹大患的超级大国苏联土崩瓦解,落下了德国一分为二的铁幕,东西德得以和平统一,德国重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欧洲共同防御体系的存在和美国独霸世界的地位,加上俄罗斯国力有限,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再对德国  相似文献   

10.
1815年—1914年,是欧洲从和平到战争的世纪。列强实力在这一时期急速变化,海权便是实力变化的直接体现。“十九世纪是英国的世纪”,英国海权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特点,由此影响到其海洋霸权的形式:1815年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拥有现实的区域性海洋霸权;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英国拥有现实的全球性海洋霸权;其后到“一战”前,英国全球性海洋霸权的威慑性超过了现实性,最终重回现实的区域性海洋霸权。英国的命运与其海上实力息息相关;海上强国对世界历史也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恐怖主义 :黑色力量进入 2 1世纪以来 ,恐怖主义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公害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毒瘤般地蔓延开来 ,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心理震慑和心理恐慌。把恐怖主义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政治瘟疫”、“一场永无休止的地下世界大战” ,一点也不为过。据美国兰德公司统计 ,当今世界上以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主义、国家法西斯和黑社会性质为代表的恐怖组织有 1 0 0 0多个。恐怖主义的恶果冲击着整个世界 ,重大恐怖事件每年就造成数万人伤亡和上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反恐怖斗争已经成为看不见战线的正义战争 ,…  相似文献   

12.
性能优异出口多国 20世纪30年代是坦克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世界坦克的发展潮流是:以轻型坦克为主,特征是37毫米短身管火炮,单炮塔,可360度旋转,履带结构,汽油发动机。以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为代表,各国纷纷研制适合本国的轻型坦克。德国研制发展了 PzkpfwⅢ型坦克,苏联研制发展了 T-26,英国研制了 Mark VI“卡  相似文献   

13.
恐怖主义的形成是与社会客观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多极化、霸权主义、经济全球化、宗教文化冲突、传媒效应等社会现实问题是促使当代恐怖主义形成并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而这些原因反映出恐怖主义本质上就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必须以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来制定相应的对策,才能真正达到“治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8月27日,以色列空军出动武装直升机向设在约旦河西岸的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人阵”)总部进行了导弹袭击,杀害了“人阵”总书记阿布·阿里·穆斯塔法。作为5名早期领导人之一,他成为去年9月以巴冲突再次爆发以来被以军暗杀的巴勒斯坦最高级别的政治领导人。以巴双方恐怖与反恐怖的斗争骤然升温。 当今世界,恐怖主义称得上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无时无处不见恐怖主义张狂的痕迹,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政治瘟疫。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有关各方往往通过恐怖手段实现其目的,中东也成为世界上恐怖活动最猖撅的地区。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东恐怖事件就一直也没有停止过,暗杀、爆炸、劫持飞机、绑架人质事件屡有发生,令人触目惊心。 以恐怖反恐怖 恐怖主义对以色列来说,是一柄双刃剑。以色列自认为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但  相似文献   

15.
动态     
德国版“全球鹰”——“欧洲鹰”上天试验美军“全球鹰”无人机安装“欧洲制电子情报”(ELINT)传感器,在德国完成了一系列验证飞行,从而为德国国防部采购“全球鹰”的欧洲型号——“欧洲鹰”无  相似文献   

16.
对于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形势总的发展趋势,江泽民总书记精辟地概括为:“当今世界处在一个动荡、分化、改组和向多极化发展的新时期。” 我理解所谓“动荡”,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大地震后的“余震”。世界近代,全球范围似乎发生过三次大的“地震”: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奥匈帝国败北,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日意法西斯全面崩溃,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均可视作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大地震”。国际“大地震”后的动荡中,各种力量受经济利益或地缘政治的驱动,必然开始分化。分化的结果是:重新组合、调整,实现改组。经过分化、改组这种渐变过程,逐步向多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恐怖一词,最早出自拉丁语“TEPOP”,原意为“惊恐”、“害怕”之意。使用“恐怖”这个词,则可追溯到200多年前的法国大革命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恐怖活动猖獗,国际恐怖主义这一概念被正式提了出来。 ●恐怖主义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敌,堪称人类文明肌体上的毒瘤,但迄今有关什么是恐怖主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其外延也纷繁复杂。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多达130种,侧重点各不相同,然而  相似文献   

18.
日本航空自卫队武器装备的发展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追求政治大国地位也成为日本的战略目标,而加强军事实力则是日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冷战结束后,日本抵抗前苏联远东部队对其本上进攻的作战设想已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在这种形势下,90年代末期以来,日本事实上逐渐放弃了一直奉行的“专守防卫”的国防政策,其作战思想从“日本有事”转变为“周边有事”,即从“对付前苏联对日本本土的进攻”转向“对付对日本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欧洲许多科学家试图揭开原子裂变的奥秘。 1938年12月,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施特拉曼以及奥地利籍女科学家莉泽·迈特等人发现铀的核分裂现象。这个消息被希特勒知道后,便打算把它运用到研制新型杀人武器上。1939年夏,种种迹象表明,德国正在进行一项“V计划”工程,开始研制原子弹。  相似文献   

20.
慕小明 《国防科技》2016,37(4):48-51
德国统一以来首次扩军,标志着德国安全政策的重大调整。随着欧洲安全形势剧变,俄欧战略博弈加剧、打击恐怖主义、应对欧洲难民危机和建设自主防务力量,客观上助推德国扩军。然而,受到国内民意和历史因素制约,此次德国扩军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影响,并将进一步恶化日趋紧张的北约与俄罗斯关系,无益于中东欧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