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群星谱中,有这么一位传奇式人物,他就是陈赓大将。从大革命时期的“黄埔三杰”,到中央特科的行动队长;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戎马战将,到志愿军的主要指挥者之一;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到共和国的大将,陈赓将军在他不平凡的一生中给人们留下许多英雄故事。这里说的是1950年陈赓率中国军事顾问团赴越南支援越南人民抗法斗争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战争轶闻     
陈赓智见毛主席 1952年夏,正在朝鲜指挥志愿军作战的陈赓,奉调回国,这天,他来到中南海毛主席的住处,要见毛主席,警卫员将他拦住了:“请在外边等等,主席在午睡。”  相似文献   

3.
越战期间,“胡志明小道”是沟通越南南北交通运输的大动脉。位于越南和老挝东部丛林山岳地区的“胡志明小道”事实上并不是一条羊肠小道,而是一个有5条主路、29条支路以及许多条可供自行车通行的小道组成的交通网,总长度达1.96万公里。当时,越南北方支援南方的绝大部分物资都是通过各种渠道转运集结到“胡志明小道”地区,然  相似文献   

4.
他是一个爱国者,在越南战争中为越共提供了许多价值连城的情报,胡志明曾因此而惊喜地说:“我们现在是在美帝的战役室里”;他是一个记者,先后为路透社、《纽约先驱论坛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和《时代》周刊工作: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分析家,有人因此称他“越南新闻团主任”,他自嘲是“政变教授”和“革命博士”,他是美国CIA精心培植的间谍,却为越共所用,在一段时间,又曾同时为法国、CIA、越共、南越提供情报,被称为“四重间谍”。他就是2006年9月去世的越南传奇间谍范舂安。  相似文献   

5.
1950年秋天,越南人民军进行了抗法战争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攻坚战、运动战与歼灭战,消灭法国侵略军8000多人,收复5个市、13个县城,解放了750公里的中越边境线。这就是扭转越南抗法战争全局的著名的边界战役。中共中央代表陈赓,直接帮助越南组织了这一战役,是战役的实际指挥者。一、边界战役的设想 1950年1月底,印度支那共产党(后改称越南劳动党,以下简称越共)主席胡志明秘密访华,请求中国援助越南抗法战争。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经济觅待恢复,财政十分困难,各方面工作千头万绪。但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毅然决定,答应  相似文献   

6.
陈赓大将是我军历史上有名的传奇将军,常胜将军。50年代初,陈赓离开了抗美援朝的硝烟战场,开始负责筹建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创办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可以说,他又富有传奇性地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胜仗。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在极短时间内成功创办,这在世界军事院校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作为“哈军工”的创办人,陈赓院长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很多广为流传,也有一些鲜为人知。下面的几个小故事就是根据“哈军工”的老同志和校友提供的史料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7.
杨华 《兵团建设》2009,(24):54-54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名罗荣桓为红四军前委委员并建议任命他为第二纵队党代表。毛主席说:“为什么让他当党代表呢?就是因为他老实。”1958年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对罗荣桓的爱人说道:“还是我说的对吧.罗荣桓可是老实人呀!我喜欢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相似文献   

8.
“绿帽子”在中国是一个很不光彩的名词。说一个中国男人戴绿帽子 ,其言下之意就是指他的太太在外偷情。在越南就不同了。如果问越南男人 :你要绿帽子吗 ?问话人准会收获一份友好和感激 :谢谢 !我很喜欢戴绿帽子。“绿帽子”在越南绝没有中国式的贬义概念 ,它是战争的产物。越南在 2 0年前是一个战事不断的国家 ,那时的越南男人大多有过当兵的经历 ,为了防御子弹击中头部 ,选择了绿色头盔隐蔽自己。也许是为了一种纪念 ,也许是为了表达一种精神 ,绿帽子虽然在和平年代失去了防御和隐蔽的功能 ,但越南男人依然钟情于它 ,让它成为时尚沿袭下来…  相似文献   

9.
1946年12月20日,越南人民在胡志明的号召下奋起抗击法国殖民主义者。战争初期,由于敌对双方力量悬殊,越军被迫撤出城市,以越北山区为依托,开展游击战争。1947年10月,法军进攻越北解放区,企图消灭越军主力,摧毁其首脑机关,未能得逞。战争转入相持阶段。 1949年10月,中国革命的胜利为越南抗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国际条件。1950年1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在北京对胡志明表示,要尽力支援越南人民的斗争,并建议胡去苏联,向斯大林介绍情况。胡志明在会见斯大林时向其提出援助越南的请求,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答复。回国途中,胡志明再次访问中国,请求提供援助。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无条件地接受了这一要求。经双方商定,首先发动边界战役,打通边界交通。 1950年4月,越共中央向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出干部,到越南总军  相似文献   

10.
1954年5月,越南人民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法战争的胜利。然而,越南并未实现国家统一,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下,越南南部成立了以吴庭艳为“总统”的“越南共和国”,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抗。台湾当局为培植和加强反共力量,积极加入援助南越行列,派出“驻越军事顾问团”,开始了长达15年的援助南越行动。  相似文献   

11.
《兵团建设》2003,(6):50
1946年12月19日,法国对越南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在遭到越南人民的英勇抵抗后,他们不甘心失败,于1949年底大量增兵越南战场。焦急万分中,胡志明在越北的原始森林里,从仅有的一台小收音机广播中,听到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他欣喜异常,一方面致函周恩来总理,宣布"承认毛泽东主席所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另一方面,他毅然作出决定,立即动身赴中国,到北京向毛泽东请求支援。当他赶到北京时,毛泽东恰巧刚刚离开北京,赴苏联莫斯科访问去了。胡志明在与刘少奇短暂会晤后,又马不停蹄,于1950年2月3日赶到莫斯科,去会见毛泽东,请求支持。毛泽东听完情况后,大手一挥,爽快地答复:"援助越南兄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我们已经商量定了,准备派出军事顾问团赴越协助作战,军援如数满  相似文献   

12.
60年代后期的越南战场,在战略上,美军正一步步陷入战争的泥潭。但在战术侦察领域,美军采用的一种新的侦察器材,却引起了军事家们的赞叹。这就是地面传感器。针对越南人的“军事物资的动脉”——胡志明小道,美军想尽方法侦察,以期望获取准确的情报而展开阻断式的轰炸。但无论是卫星照相,还是航空侦察,都因为胡志明小道处在密林里、阴雨绵绵之中而收效甚微。这种情况下,美军动用了地面传感器——“东南亚战场传感器”,又称伦姆斯系统,把这些两个铅笔盒大小、  相似文献   

13.
1956年8月底 ,父亲从大连到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毛主席抽出开会前的空隙时间会见了我父亲。他们已有17年没见面了。父亲多么想立刻见到多年未见的毛主席呀。当父亲见到毛主席时 ,即整装立正 ,响亮地喊了一声 :“报告!”并向主席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毛主席满脸笑容 ,伸出双手同父亲紧紧相握 ,说 :“海东同志 ,你好呀!”父亲激动地说 :“主席 ,您好呀!”接着 ,父亲怀着惭愧的心情说 :“主席 ,在延安您交给的任务 ,我没有完成。我感到十分惭愧。”主席笑着说 :“海东同志 ,不是你没有完成任务 ,是你病了嘛!”父亲参…  相似文献   

14.
影片《周恩来》里有这样一个镜头 :周恩来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困难后 ,人民向他表示感谢 ,他总是对大家说 :“这都是党和毛主席让我这样做的 ,你们要感谢 ,就感谢党 ,感谢毛主席 !”其言语 ,充分表现出周总理那千秋照人的高尚品质和对党的赤胆忠心。然而 ,如今一些党的干部 ,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 ,无论是台上台下 ,还是茶余饭后 ,常常听他们说他们对得起谁 ,谁是他们一手提拔起来的 ,谁得以他们的推荐才被委以重任等等。有位机关科长 ,就常对他的一个兵说 :好好干 ,过两天我给你要个党表 ,年底我给你个三等功 ,过两年争取给你弄个提干的名额………  相似文献   

15.
35年前的6月19日,作为“中国民兵之父”的毛泽东主席在同广州军区领导同志的谈话中指出:“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他还曾鲜明地解释说:“民兵,第一是组织,第二是政治,第三是军事。首先是有没有,然后讲政治。”毛主席的指示,全面地总结了我国民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曾有一位外籍将军,他就是国际主义战士洪水少将。洪水,原名武元博、阮山,1906年出生于越南河内,其父是房产主兼地主。中学毕业后,去法国留学。在那里,他结识了胡志明,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立志投身共产主义运  相似文献   

17.
我与《中国民兵》结缘,要从10年前在南疆边陲的一次脱险说起。 1994年我在云南边防部队服役。一次,我部巡逻至一个不知名的边陲小寨“歇脚”。村民兵排长热情地款待了我们。晚间轮到我站岗时,民兵排长拿着一本《中国民兵》来“陪”我,让我读几篇文章给他听。他说这是人武部给他的奖品。渺无人烟的原始森林之夜,我与这位纯朴好学的民兵排长围着篝火边读边讲,一直聊到天明。第二天我意外带走了这本《中国民兵》,想不到这书还帮助巡逻队化险  相似文献   

18.
陈赓大将是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指挥员,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忠诚战士。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适逢陈赓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之际,我们更加深切地缅怀他!陈赓同志的一生,是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一生。他不仅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战功彪炳,是卓越的军事天才,而且在新中国的国防科技建设方面功绩显赫,是卓越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中国国防科技事业能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与当年陈赓同志进行的奠基性、开拓性工作是分不…  相似文献   

19.
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一次边境自卫作战前,毛泽东主席与前沿指挥员张国华谈话说,“也许我们打不赢”“总有一天我们会夺回来”。在定夺作战方案时一锤定音,“他是前沿指挥,让他打嘛。打不好,重来!”毫无疑问,毛主席的这些指示精神实实在在地给张国华吃了一颗定心丸:你在前方放开了打,打输了我给你兜着,打丢了都没关系。  相似文献   

20.
黄克诚大将是老一辈革命家中长期从事政治工作 ,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创造我军优良传统的开拓者之一。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只讲真话 ,不讲空话、大话 ,更不讲假话。在 195 9年庐山会议时 ,因为坚持讲真话 ,不同意批判彭德怀的“意见书” ,导致最后被划为“反党集团”和“军事俱乐部”的成员 ,蒙受了 10多年的不白之冤。可是 ,当“文革”后有人要全盘否定毛主席、否定毛泽东思想时 ,他又站出来说公道话 ,坚决维护毛主席在我国革命中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说毛泽东是“全民爱戴的英雄” ,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党、我国的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