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球军事》2014,(14):71-71
1894-2014年,跨越两个甲子的时间。斯人虽已逝,历史犹可追兮。在过去的120年中,仁人志士反思甲午的文章不计其数。今天我要推荐的这一本书是反思“甲午战争”的最新作品。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1月,岁在甲午,季在仲秋,利用APEC会议北京放假的机会,我回湖南家乡访亲探友。期间在长沙工作的同学邀请我去参观新民学会旧址,这是一个令我心往神驰的圣地,我欣然动身前往!我们一行以十分虔诚的心情来到了新民学会旧址,这是按蔡和森同志故居原貌重建的,是五间青砖白屋的农舍,  相似文献   

3.
甲午百年祭     
甲午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个耻辱与悲壮交织的年份。一百年前的这一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记载了日寇侵华、我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定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国时也记载了丁汝昌、邓世昌等一大批爱国将领浴血奋战卫我中华的悲壮史诗。 1894年距今整整一个世纪了。温甲午之故而知新知今,给我们启迪太深太重的是“国耻不能忘”!如同伟大导师列宁昭示的:“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有报道载,美国把曾被日军偷袭过的珍珠港列为国耻地,以此激励国民不忘前耻,振兴美利坚。这使人又想起了“知耻近乎勇”和“知耻而后勇”的哲言来。  相似文献   

4.
语录体     
正今又逢甲午,如果只有"甲"而没有"武",我们又怎能从甲午的废墟上站立起来?——海军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新型驱逐舰舰长李辉在谈到打赢能力建设时,首先如是扪心自问。我以前觉得青春偶像剧中的"高富帅"是"男神",经历了大地震后.我觉得解放军才是真正的"男神"。——鲁旬县龙头山镇医院女护士李美仙,被第十四集团军某旅上士龙章荣从废墟中艰难抢救出来后如是感慨道。  相似文献   

5.
虽历尽百年沧桑,那一场镌刻着中华民族奇耻大辱的中日甲午战争,还时时如重锤叩击国人隐隐作痛的伤疤。清政府的政治腐败,军事软弱,经济衰退,使这场战争自始就打上了注定失败的烙印。与此同时,涛涛黄海弥漫的硝烟,威海卫海底的铁甲残骸.刘公岛海军公所的历史陈迹,万忠墓经久不散的忠魂,也向后人讲述着甲午壮士惊天地、泣鬼魂的英雄壮举。  相似文献   

6.
爱武情深     
“给你年薪十万,你愿不愿意脱军装跟我一起干”,我的已是董事长的同学对我如是说。“不,我要当兵”!这决心早在10岁那年,看了电影《甲午风云》之后就有了。那打不响的炮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高中毕业那年,我报考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自动火炮设计专业,结果因2分之差名落孙山,那时正是农村刚  相似文献   

7.
雾访大鹿岛     
本刊特约撰稿人走访“甲午”古战场,无名将士墓前亲耳听到100年前的战况,也亲眼见到100年后人们如何对待历史与未来。  相似文献   

8.
甲午战前的1894年5月7日到27日,李鸿章、定安两人作为钦差大臣对北洋海军进行20多天的校阅。这是北洋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校阅,同时又是甲午战前的最后一次校阅。与此同时,由于有南洋和广东两支海军参与,它也是一次大规模联合校阅活动。对此次校阅过程的考察,有助于分析北洋海军平日训练的成效,也能更好理解北洋海军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军,盛衰浮沉,百年沦丧,催人感奋。甲午硝烟未尽,一批有识志士就认定:添设海军是自强之路。今日御敌大端,惟以海军为第一要务,必须破格一意专营,总成大军。一项重振海军的计划,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中华大地上行动着,经过15年艰辛奋斗,一支全国统一的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冲破甲午战败的阴影,展示在东方海面,迎来了中华海军复兴的黎明。其中“海圻”号巡洋舰,是1896年花费32.8万英镑从英国订购,1899年建成来华。排水量4300吨,  相似文献   

10.
悼父亲     
20年前父亲曾向我讲述他对于我祖父去世时所感受到的内心震撼,20年后的今天,我又体验父亲当年的感受,而且是这样近的距离上面对生与死的分别!这在内心深处是一种怎样的痛,怎能不让我仰天泣血、刻骨铭心啊!  相似文献   

11.
曾经称雄亚洲、位居世界第四的北洋海军,为何在短短的半年之间,竟全军覆没于“弹丸岛国”日本之手?每当我给年轻的海军学员们讲述甲午海战的时候,都要求他们深省这个问题。甲午战争已过去100年了,作为海军的一位历史教官,我讲述这段历史也有10余年了。10余年来,我总是力求使学员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北洋海军不单是败在海上,而是败在海洋观念和海权意识上。历史上,以大陆疆域和海洋疆域为界的不同民族,对海洋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将海洋视为通往世界贸易  相似文献   

12.
赵磊     
这样的我我是旅史馆的一名解说员,我希望用沉稳干练的风格,生动详尽的讲述,感染每一位参观者。我同时还是一名文艺兵,希望在舞台上能用最潇洒的舞姿装点青春军营。【魅力评语】你的名字烙着坚韧,你的性格带着优雅。从军两年、两次  相似文献   

13.
传递正能量     
正《当代兵团》是我最喜欢看的党刊,因为她讲述的是我们兵团人自己的故事。每当我读到"支部生活"、"兵团档案"、"民情日记"、"屯垦史话"等栏目内讲述兵团故事的文章时,那些甘于奉献的先锋模范事迹和一线职工的生产生活故事总会让我无限感  相似文献   

14.
桦山资纪是日本海军重要将领,甲午海战时任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曾亲自策划和指挥了黄海海战。战后,晋升海军大将。1837年,桦山资纪出生于日本的鹿儿岛,成年后志愿从军。1871年升任陆军大队长,不久,即率  相似文献   

15.
接连遭遇了甲午、庚子两次对外战争失败的清政府,在内外交忧之际,被迫决定对国家政体予以改革,1905年宣布准备实行君主立宪制。全社会预备立宪的热潮中,自同光新政肇创的中国海军此时也开  相似文献   

16.
冰心老人漫谈少女时代的梦想,披露她的父母当年经历“甲午”劫难情景。  相似文献   

17.
攻打运城     
赵懿 《兵团建设》2007,(5):54-54
前不久,兵团建工师八建离休干部梁友孝对我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在王震的率领下,由陕北韩城东渡黄河攻打山西运城的一段亲身战斗经历。1948年2月中旬的一天,我西北野战军二军在王震、王恩茂的率领下,奉军委命令由陕北韩城禹门口东渡黄河,支援我华北解放军攻打山西  相似文献   

18.
1894年8月,日本凭借着明治维新后发展起来的军事实力,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大规模侵华战争。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的甲午年,故史称甲午战争。在这次战争中,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仅蒙受了败战的屈辱,而且与日本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相似文献   

19.
1894年夏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海陆军双双战败。次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中方割地赔款,民族自尊心遭到空前的打击。在战争中,作为中国海军主力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多灾多难的中国海军建设,陷入了更加艰难的窘境。由于财政括据,军费有限,根本无力恢复海军。但在甲午战后到辛亥革命这十余年间,清廷上下仍作了不少工作,尤其在海防思想方面的长进,不可忽视。(一)甲午战后关于重建海军的几种主张1895年3月12日,威海之战结束不久,清廷就发布上谕,撤销海军衙门,北洋海军也从编制序列上取销。在此情况下,海军建设首先面…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又逢甲午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1894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乃至世界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甲午战败,中国元气大伤,中国军队元气大伤,刚刚开启的中国近代化进程被拦腰折断。中国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欧美列强趁火打劫,中国大地面临着被瓜分豆剖的危险,成为中华民族抹不去的伤痛。今天,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屡次挑衅,日本右翼政客不断发出战争言论,中国人脑海深处的历史记忆被激活,历史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重演,民族尊严不能再一次被践踏,这是每一名军人肩负的历史使命。今天我们以军人的角度来审视这段历史,会有许多发人深省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