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海  石瑞丰  张开维 《国防科技》2022,43(1):101-106
根据2020年12月新修订的《军队计量条例》,部队级计量技术机构是军队的基层计量部门,建立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对提高计量部门的量值传递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针对部队级计量技术机构质量管理体系难以有效构建的实际,面向部队单位,基于质量管理体系四要素构建本地化质量管理体系;其次,对照军事计量技术机构考核要求,对机构的公正...  相似文献   

2.
1985年,我国发布了《计量法》,对计量检定、计量器具、计量人员和环境条件等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使我国的计量检定工作有法可依,保证了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关于计量检测,ISO 10012又将 ISO 9000系列标准对计量检测的要求具体化,提出了测量过程的控制,那么我们  相似文献   

3.
正12月23日,2017"质量之光"年度质量盛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和地方政府、企业界、技术机构、新闻界的代表共200余人参加盛典,现场共同揭晓年度质量榜样,点亮年度质量之光。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电计量)现场获颁"年度卓越技术机构"大奖,广电计量总经理黄敦鹏作为机构代表接受颁奖并受邀发言。"质量之光"活动自2012  相似文献   

4.
刘岩  徐毅 《防化研究》2001,(1):54-56
防化计量是促进防化装备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是装备全寿命管理过程中技术保障的重要手段,几年来,防化计量工作依据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立足于防化装备和作战训练保障需求,坚持计量与维修相结合,平时量值传递与现场计量保证 相结合,在保证装备质量,评价装备性能和保障装备使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计量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从防化计量工作的地作用,主要成绩,面临形势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突出了防化计量工作重要性,全面总结计量工作的主要成绩和经验,从而提出今后几年防化装备计量建设的发展思路,对将要达到的计量测试水平和计量保证能力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武器装备计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意义、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武器装备计量保障体系研究思路及建设构想,突出了体系建设对提高装备计量保障能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全自动包装计量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自动包装计量装置是替代传统量具,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控制器同新型包装机械相结合构成,可自动完成称重、夹袋、卸包和包装的机电一体化的全自动包装计量设备。本文论述了其设计原理、系统组成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50kNm扭矩标准装置研制成功国防扭矩计量专业站经过6年多的努力成功研制出了50kNm扭矩标准装置,并通过国防科工委组织的技术鉴定,申报国防科学技术奖。该装置由加载机构、平衡机构、对中调正机构、控制系统和基座组成,经国家计量院检定和法国LNE国家力学实验室验证,是目前国际上计量特性最优之一、量程亚洲最大的扭矩标准装置。在研制过程中多次与国内外同行专家讨论和交流,反复论证,反复试验,数次修改设计,确立最优化的设计方案,确定关键的材质,探索解决热处理、磨削和研磨、安装和调试等一系列关键工艺。该装置独到的创新技术,得到了国…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和生产科研工作中使用着成百上千种计量器具,如果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使用不合格的血压计或心、脑电图机,就会出现医疗事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压力表失准,容易弓愧锅炉爆炸,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在国防战备中,各种战略装置,要求的精度很高,如果计量器具失准,各种武器装备的质量就不能保证,不但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还会贻误战机。如此等等,都证明计量器具的准确可靠是非常重要的。二、计量器具为什么要进行周期检定有人会指出,我们使用的计量器具在出厂时都已…  相似文献   

9.
为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和用户手中,生产厂家必须对其产品进行出厂检验,合格品开具出厂合格证,对计量器具而言,出厂合格证是否可以替代检定合格证书,仍存在不同的认识。我国现行计量检定合格印证包括检定证书,检定合格印和检定合格证。检定合格印证是对被检计量器具计量性能的认可,它是计量器具可信的标志,是计量器具使用的凭证,是调解、仲裁、审理、判决计量纠纷案件的法律依据,因而是具有权威性和法制性的一种标志和证明。而计量器具的出厂检验作为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体现的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职能,它的执行者…  相似文献   

10.
工业企业的计量检测是产品质量工作的基础。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的发展,工业企业现有的计量结构已不适应形势需要。必须建立现代计量体系,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ISO10012∶2003(简称新标准)提出建立新的企业计量体系,认真实施这一标准,是当前提高工业企业计量检测水平的重要工作内容。一、深入贯彻新标准,把企业计量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提高计量检测水平上来计量是科技的基础,计量管理的进步能够促进计量检测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 T O以后,各项检测服务应以满足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发展为目的,才能与国…  相似文献   

11.
高涛  韩梅  陈璞 《国防科技》2022,43(2):125-129
在军队新的编制体制和维修保障体制调整改革的背景下,单纯依靠军队自身的科研力量、装备资源和保障力量已无法满足军事计量保障任务的需要,军民融合成为计量保障的重要方式.为提升新体制下核心军事计量能力,本文论证了现场计量保障能力、计量监督管理能力和计量需求论证能力等核心军事计量能力的内涵,并梳理核心军事计量能力现状,如现场计量...  相似文献   

12.
梁晓波  武啸剑  曾广 《国防科技》2018,39(3):017-026
话语体系是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词,也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子。论文首先介绍话语体系的概念及其特点,报告了话语体系研究的缘起和发展脉络、主要学科与核心关键词以及主要相关文献,并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了话语体系与国家的关系,并从国家的主体思想、发展道路、身份特质、文化自信、文明追求、话语权等方面阐述了话语体系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论文指出,话语体系是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也是国家之间博弈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3.
型号研制计量保证与型号计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量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具有一般科学的属性,计量提供统一的测量标准,使所有测量具有可比性,计量保证测量的质量,使所有测量可以达到要求的准确度和透明度。20世纪60年代,聂荣臻元帅主管国防科学技术的时候,提出“科技要发展,计量需先行”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它说出了计量的  相似文献   

14.
军工计量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提供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防军工计量是国防现代化建设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是评价武器装备战术技术指标、确保军工产品质量、鉴定国防科技成果水平、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科学依据,是军工核心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制性、先行性、技术性、公益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军事计量的军民融合对于发展高新武器装备及保障国防安全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目前军事计量军民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军事计量军民融合深入发展的几点建议。引言冷战结束后,世界上主要国家都采用了军民融合的做法,我国也重点发展军民融合,而军事计量是在武器装备从设计到生产,从使用到维护全生命周期保障武器装备正常工作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进步、提升国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新时期国防军工计量的定位,从建设先进的国防军工计量角度,提出了建设先进的军工计量核心能力、服务保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吸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思考和建议,重点介绍了对建设军工计量核心能力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体系要坚持国家主导、制度创新、市场运作、军民兼容原则“。那么,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体系的国家主导模式职责是什么?问题的核心应是:明确市场与政府关系,厘清政府的主导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东华理工大学汤彬教授团队的"面向铀矿与环境的核辐射探测关键技术、设备及其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该校在国家科技奖励上新的重大突破。该项目创新了核素检测和复杂能谱解析方法,研发了应用于环保、海关、出入境等民用领域的多种专用型核与辐射探测仪器设备及计量装置,建立了相关  相似文献   

19.
根据计量标准考核要求,较系统地对压力计量标准检定装置误差来源,标准偏差,总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该标准检定装置能满足测量压力范围1~60MPa,精度0.4级以下的压力仪表的检定工作。  相似文献   

20.
“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项目是应用于超精装备制造业的一项国际先进测量技术,直接关系到超精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和能力。经过18年攻关,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谭久彬带领研究团队解决了这一测量难题,使国家走出了长期以来不掌握核心单元技术、无能力自行研制大型高端仪器的困境。这一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大型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对我国大型高端装备整体技术水平的跨越式提升将起到直接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