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茫茫雪域高原的铁路运输线上,长年奔波着一批导弹押运兵。他们与荒凉的高原为伍,与各种导弹器材打交道,用生命和鲜血守卫着祖国的“和平之盾”。近日,记者走进了这支特殊的部队——第二炮兵某团铁运连,探访他们鲜为人知的押运生活。  相似文献   

2.
面孔     
《解放军生活》2015,(3):12-13
你是不是高原人,你是不是从高原上来,只需要看看你的面孔,看看你的眼睛。它的特征是——你的面色黝黑,无论你抹多少防晒霜,也挡不住高原的紫外线。你的嘴唇干裂,喝水与抹唇膏也无济于事。你的头发开始变得稀疏,眼球总是布满血丝,嘴唇发乌成为常态。这些是我们在高原上常见的面孔,这些面孔,承载太多的生命坚毅的信息,也承载太多奉献的信息。他们是千千万万在高原服役的官兵的影子,让我们记住这些面孔。  相似文献   

3.
人迹罕至的边境线,由一茬茬戍边将士用热血与青春无声地守护。他们用身躯桿卫祖国尊严,用生命诠释使命。他们的身影高高挺立,如钉子般禊入边境线,眼睛日夜警惕,刺破雨雪风霜。界碑巍然屹立,日子才能踏实安稳。戍边军人用爱和忠诚,托举起祖国灿烂的晨犧。胸膛里的火焰,锻造一颗勇敢的心,震撼无边的孤寂和高原的星辰。心存经纬,胸有丘壑。使命召唤,无惧生死。  相似文献   

4.
士兵随想     
士兵很平凡 ,平凡得如戈壁滩上的一粒石子。望着日月轮回 ,梦着儿时的森林水草 ,心甘情愿地经历风霜雪雨 ,与亿万个同伴紧紧地相拥成一个整体 ,构建成一片检阅生命的地域。和平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绿洲。与枪为伍的士兵很可爱 ,可爱得像有思想、有情感、有灵性的枪。只要你给他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个命令 ,他便会在胸膛里撞击出生命的火花 ,用脉管里滚烫的鲜血证实他的忠诚。只要你感受这份忠诚 ,便会被那充满了阳光、空气、水分、土壤味道的生命包围 ,便会在雪域高原、在茫茫戈壁、在大漠边关看到一个民族的图腾。与锅、碗、瓢、盆打交道的…  相似文献   

5.
在物质发达的社会,我们更推崇有着强大精神的人,推崇一个中国军人的群体,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诠释着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在人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他们以“钢钎打不进,人也要扎根”的豪情和意志扎根创业,顽强作战,创造和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高原精神。这种精神既是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也是全军广大官兵的一种精神财富。它的实质是我们今天仍大力提倡的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奉献精神。为此本期,我们专门请来战斗在雪域高原20多年的高原老兵,未谈一谈他们心中烙刻的高原精神。  相似文献   

6.
在物质发达的社会,我们更推崇有着强大精神的人,推崇一个中国军人的群体,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诠释着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在人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他们以"钢钎打不进,人也要扎根"的豪情和意志扎根创业,顽强作战,创造和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高原精神。这种精神既是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也是全军广大官兵的一种精神财富。它的实质是我们今天仍大力提倡的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奉献精神。为此本期,我们专门请来战斗在雪域高原20多年的高原老兵,未谈一谈他们心中烙刻的高原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物质发达的社会,我们更推崇有着强大精神的人,推崇一个中国军人的群体,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诠释着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在人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他们以"钢钎打不进,人也要扎根"的豪情和意志扎根创业,顽强作战,创造和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高原精神。这种精神既是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也是全军广大官兵的一种精神财富。它的实质是我们今天仍大力提倡的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奉献精神。为此本期,我们专门请来战斗在雪域高原20多年的高原老兵,未谈一谈他们心中烙刻的高原精神。  相似文献   

8.
立足推进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部队思想建设,把高原卫士作为认识对象,运用马克思认识论和实践观,分析高原卫士在特殊环境里所具备的那种高尚品格和生命价值观。在阐述高原卫士奉献精神本质、内涵,及其实践效果的基础上,追问奉献精神产生的双重根源,指出:高原卫士可贵之处是奉献,人类文明需要可贵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9.
抢救队——生命的使者 生命在一点一点逝去,亲人在翘首企盼,焦急地等待着生的消息……他们,是生命的使者,走向废墟,与死神展开了一场竞赛,营救深埋其中的幸存者。他们心情焦急,真切体味着“时间就是生命”的真正含义;但他们又小心翼翼,因为被抢救的乃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还有着微弱的呼吸……  相似文献   

10.
3月6日,李彬用瞬间的英勇壮举将生命永远地定格在卡定沟火场。这个对人生充满着无限憧憬的武警森林战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和忠诚,为短暂的21岁人生划出了一道耀眼的弧线,将生命丰碑矗立在茫茫的雪域高原。  相似文献   

11.
这里是雄奇伟岸的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和阿里高原,这里的平均海拔在4500米之上,这里四季冰封雪裹,这里的孤独和寂寞是流行色。不是亲历高原,我们不能想象高原官兵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没有走一回汪瑞常常走的艰难而遥远的高原边防之路,我们也不能理解这名女军人到底是为了什么。在昆仑山或藏北高原的任何一个边防连队,在那群脸庞被强烈的紫外线灼成黑紫色的年轻人面前,你提到拥有狂热粉丝的"超女",可能大家反应平平,如果你提到"知心姐姐"汪瑞,却很快有人能背出她的电话号码。这实在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因为"超女"离高原边防官兵的生活太遥远,而"知心姐姐"却以特别的方式与他们同时同地地存在。  相似文献   

12.
假如让我当三天高原雷达兵,第一天,我要克服高原反应,还要适应在极端天气下生活工作。第二天,我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无论是雷达操纵员、站长还是炊事员。第三天,我要亲亲我的爱人和孩子,感谢这么多年来他们对我的支持。告别了战友,我将奔向位于低海拔的城市,去大口地呼吸新鲜的空气,尽情地蹦跳。我以一个女记者的身份想象假如自己能够有三天的时间体验高原雷达兵的生活,将会去做哪些事,会品味到他们怎样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3.
他们是优秀的军旅艺术家,他们在舞台上光彩照人,与他们相伴的总是鲜花和掌声。然而,在《军营大拜年》为兵服务的路上,他们踏着冰雪,冒着严寒,走进大漠,走进深山,走进边陲哨所,他们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原引吭高歌,在寥无人烟的边陲哨所与战士促膝聊天,他们的真诚给战士们送去了温馨,他们是边陲哨所战士心目中最受欢迎的  相似文献   

14.
在冀西北坝上高原的尚义县人武部,部长任俊贵、政委张儒祥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一对好主官"。他们一心扎根高原,艰苦创业,用真情和汗水、无私和大爱,谱写了一曲当代人武干部的赞歌。(一)在尚义县这样的贫困县,民兵工作真可谓难上加难。但任俊贵部长却在这里一干就是6年,并且干得津津有味。就  相似文献   

15.
<正>他们经常从高空一跃而下,白云、降落伞和呼呼作响的风声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他们用胆识、勇气、智慧乃至生命测试、验证救生伞的朝数据和性能,在祖国的篮天上翩跹起舞,他们是"云间的舞者"。他们从事的是军用产品试验验证工作,为此,他们倍感光荣,亦感到责任重大。虽然他们没有军衔,不是军人,却有着与军人同样的果敢和刚毅,被大家尊敬地称为没有军衔的"空降兵"。他们,就是一群默默无闻、勇于奉献的航空工业航宇救生伞试跳队员。  相似文献   

16.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南部、素有“野牛之乡,人间极地”之称、平均海拔5300米的西藏仲巴县的边境线上,活跃着一支曾被国防部表彰的“高原英雄民兵连”——仲巴偏吉乡民兵连。英雄的民兵长年战斗在边防一线,积极协助驻军部队完成边防巡逻、守卡任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边境的安全稳定,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高原雄鹰”。  相似文献   

17.
也许因为有过在高原服役的经历,我一看到《一路格桑花》,就对它产生莫名的亲切感。"我爱的花儿在高原/她的美丽很少有人看见/我爱的人儿在高原/他的笑容没有被污染。"在读党益民的长篇小说《一路格桑花》时,我常是泪水模糊双眸,被小说所叙述的故事和人物及他们表现的性格、精神情感深深感染。  相似文献   

18.
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为保一方平安,他们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青春甚至生命。他们,就是活跃在西藏高原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民兵预备役人员。  相似文献   

19.
雪般洁白哈达围绕,家酿青稞美酒相敬,短短的三公里路,官兵们在藏家人的簇拥相送下,竟然走了三个小时。藏族群众说:在最危难的时刻,最先来救我们的还是解放军,我们要把藏族最珍贵的礼物——哈达献给他们!在甘青藏乡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格桑花历来被各族人民视为吉祥之花。而那种难得一见的八瓣格桑更被称为"菩萨花",是吉祥的化身、幸福的使者。兰州军区某集团军防空旅就像盛开在雪域高原的八瓣格桑,驻守高原、扎根高原、建设高原、造福高原、献身高原的躬身实践,唱响了一曲爱民为民的大爱之歌。  相似文献   

20.
追求神圣     
成都太平寺机场。一位来自高原的年轻女军官走下舷梯。迎接她的是咿呀学语的儿子。她紧紧地抱着小生命,那有着两块高原红的脸庞,流淌着积淀了许久的泪水。 或许有人觉得这仅是一次平凡的母子相聚,或许有人认为母亲太伤感,或许有人对此麻木漠视。总之,没有了要么淡化了那应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