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的守候     
在农七师126团,有一位大妈.27年如一日地照顾瘫痪老伴。大妈名叫王贺英,今年74岁。她的老伴名叫常明振.今年78岁。1959年,夫妻俩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建设,来到了兵团。  相似文献   

2.
正我叫冯玉梅,是农四师六十七团四连的一名退休职工。2011年,我享受了团场保障性住房政策,购买了一套85平方米的楼房,年底就和老伴搬了进去。上世纪60年代,我和老伴来到这个团场,当时在连队住的是土打墙房子。后来,连里慢慢建起了砖木房,我和老伴也分了两间。我和老伴都是团场普普通通的职工,不懂任何技术,也没有太高奢望。退休后,我们就想着在老房子里帮子女带孩子、在院子里种菜,根本没有想过  相似文献   

3.
孝子魏德     
今年83岁的魏秀才,是农七师131团原东砖厂退休职工。1979年,他与55岁的吴素清结合组成了新的家庭。从此,孑然一身的他有了家、有了老伴和儿子魏德。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去医院办事,在医院走廊中看到了一对步履蹒跚、相互搀扶的老人,看到此景,一种无名的冲动让我走到了他们的身边,我伸出手帮助老太太搀扶她的老伴,老人连声道谢,我却不由得一陈心酸……  相似文献   

5.
牵手一生     
3月5日.农八师121团退休职工韩成柱家中传出阵阵笑声。在温暖的房屋内,韩成柱老人一边给半身瘫痪的老伴周美荣梳理着头发.一边拉着家常。在这温馨的一幕背后,有一个36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瘫痪妻子的真情故事……  相似文献   

6.
2月中旬,四川彭州市年度民兵军事训练即将展开。然而在利安乡寂光村谢正权家围绕儿子是否参训的问题老俩口展开了一场“内战”。 一天,谢正权从市里回家,路经乡政府门口,被几个同乡喊到一块喝茶。在闲聊中,得知民兵训练的消息。他想,儿子已经18岁了,应该把他送去参加训练,决定回家与老伴商量商量。 晚饭后,谢正权对老伴说:“我跟你商量一件事……。” 老伴代德群接过话说:“有话就说,别‘卖关子’。” 丈夫说:“我想把儿子喊回来,  相似文献   

7.
正1977年冬,天蒙蒙亮,一个中年人蹲在中国航发西航门口的角落里,不时抬头张望门前大路,像在等什么人。不多时,一对60岁开外的夫妇穿过晨雾,男人眼睛似乎不太好,走路有些颠簸。不多会,他们便行至西航门口,男人将胳膊从老伴手里抽出来,拉紧围巾,转过头示意老伴回去。女人点点头,望着男人越来越远的背影,这才慢慢离开。  相似文献   

8.
<正>初见老刘,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那天做完入职相关培训后,每个部门的新员工都被自己未来的领导领走,去对应的部门报到,在部门主任办公室我见到了老刘。他身材高大、瘦削,穿着蓝色的工作服,深色长裤,瘦长的脸上架着一副黑边眼镜,镜片像厚厚的啤酒瓶底,不苟言笑,完全契合了我心中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怯生生地喊了声"刘老师好。"他点点头说:"大家都叫我老刘,叫我老刘就行,叫我刘老师我还挺别扭。以后你就是我们组的一员了,欢迎你!"说完他抬脚就往外走。我有些不知所措,望向支部书记,支部书记说:"老刘话不多,业务能力很强,人也很好,你以后跟着他好好干吧。"  相似文献   

9.
去年腊月29,四川筠连县筠连镇莲花村军属曹向中因病卧床不起,其老伴里里外外一把手,为一家人的生活几乎累得要病倒了。正在这时,县委常委、县人武部部长曹明  相似文献   

10.
马车接新娘     
如今的年轻人结婚,大多会用轿车排成长队去接新娘。这让我们羡慕不已,真希望再像他们那样补办个婚礼。我和老伴结婚时没有轿车,用拖拉机去接新娘都是一种奢望。2013年5月9日,是我和老伴王春妮结婚50周年的纪念日。不知不觉间,我们就已从风华正茂的年龄迈入耋耄之年,回想我们携手并肩走过的这些年,有许多美好的回忆,用马车接新娘就是其中之一。1965年,我是一师九团三连一名赶马车的职工。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了在十连  相似文献   

11.
正基层故事JICENGGUSHI早春,阳光虽然明媚,可是寒气依然袭人。2月10日,农十三师红星二场80岁的退休职工谭兴成和老伴陈子红来到二场医院住院部,结算住院费用。在问清了费用明细之后,老人高兴地对工作人员说:"自从医院医保进一步改革后,看病费用比以前低了不少。虽然我和老伴都是老病号,但如今看病的负担却减轻了不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谭兴成老人今年72岁,老两口的退休养老金加在一起有4000元,这在团场来说已经不算低了。可是,由于年纪大,病痛总是隔三差五"找上门"来,  相似文献   

12.
6月25日下午,85岁的党员黄贵祥在老伴的陪同下,从100多公里以外的昌吉市赶到农六师新湖农场,将1万元特殊党费交给了老干党支部书记郭贯山。老人说,这笔特殊党费是他作为一名有着62年党龄的老党员,为庆祝建党91周年和十八大召开的献礼。黄贵祥是新湖农场水管处的离休干部。离休后,老人一直热衷于农场的社会事业,并担任党风廉政监督员、义务安全员等。2005年,黄贵祥和老伴搬到昌吉市居住,尽管离农场远了,可他还是定期向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并且每年都会赶在"七一"  相似文献   

13.
这些年,贾海涛陆续收留十位困难老人,这一善举传遍了农三师伽师总场。2月20日,笔者走进伽师总场四连职工贾海涛的家,感觉到他的家像春天般的温暖。在贾海涛家的院子里,有的老人在散步,有的在晒太阳……10位与贾海涛非亲非故的老人,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他们在这里和谐生活,安度晚年。王葵今年65岁,2004年3月和老伴一起来到伽师总场,靠打工和帮人拾棉花维持生计。笔者看到王葵老人时,她正在喂羊。贾海涛养了120只羊,王葵每天都会帮他照看这些羊。王葵告诉笔者:"要不是海涛这孩子收留我和老伴,这日子还真不知怎么过呢。我们不能在  相似文献   

14.
瞧这一家子     
在风景如画的边境城市延吉,有这么一家子,丈夫是某预备役团预任副参谋参,老伴是预任后勤处助理员,儿子是预任后勤处副处长,女儿是预任政治处干事。不久前,带着一种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15.
《兵团建设》2013,(7):41
彭女士:我的姥姥2006年得了脑溢血,她说谁管她和老伴,房就归谁。我主动承担了这个责任,姥姥答应把房产留给我,且做过公证,其他子女还有权分吗?新疆凤兴律师事务所律师魏勇:鉴于你所反映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房东     
庄跃勇 《政工学刊》2001,(12):40-40
离 开房东老尚家才几天 ,我就有些想得慌。趁到部队海训场 ,我特意绕道来看看老尚。透过车窗 ,远远地见老尚与往常一样和老伴坐在门口 ,像在一直等待着什么。见我的车来到门前 ,老尚和老伴满脸是笑 ,“呼”地站起来 ,紧握着我的手 :“我们天天在等你 ,这一去就是好几天 ,今天总算回来了 !”老尚边说着我听来似懂非懂的话 ,边用那双粗糙的大手用力地握着我的手 ,眼神里既有埋怨又含欣喜 ,使我再一次读到了那份真挚的情感。十多天前 ,我随部队海上训练住进了老尚家。老尚家紧靠海边又紧靠路边。那天 ,当我们颠簸了 16个小时、浑身疲惫地走下军…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1956年,湖北省枝江县江口镇的张弓长从沙市中学考上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他和家人都非常高兴,左邻右舍也来道喜。然而,眼看入学通知书上规定的报到时间就要到了,家里却拿不出乘船去汉口所需的5元钱路费,全家人急得夜不能寐。这事被在镇上开布店的张联芳知道后,他从口袋里拿出5元钱递给弓长:“拿上,明天走,千万不能耽误!”5元钱路费改变了张弓长的命运。1961年张弓长大学毕业分配到武钢工作,后来他的三个儿子也先后大学毕业,且事业有成。对于张联芳给自己的5元钱资助,张弓长几乎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张联芳和其老伴后来都在一家手工业厂工作,  相似文献   

18.
【案例】家住七师某团的贾友德今年57岁,育有一儿两女,均已成家。贾友德老伴去世多年,平常住在儿子家中。2012年9月,贾友德与儿子因琐事发生口角后搬出去另行租房居住。同年10月,贾友德因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发现自己得了腰肌劳损。病  相似文献   

19.
秦维岳从北京娶回了个老伴!今年67岁的秦维岳是农五师八十一团房建连的退休职工,他的新娘子洪杰是北京人。2006年5月两人成亲后,团部的马路上经常出现两位老人骑三轮车“观光”的身影。他们夫唱妇随、幸福恩爱的生活让人好不羡慕。  相似文献   

20.
27岁结婚,42岁时爱人才调到身边,妻子从厦门来到郑州,原本想过一段安稳日子,不曾想许教授仍是两脚不沾地,把家当旅馆。理解他的老伴叹道:他把心思全都用到了教学科研上,要是有一天真正让他离开了教学和科研,他非得大病一场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