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阳春三月,这支队伍背上仪器又一次踏上征程。这是第几次出征?他们中无人记得。只有一串数字印证着他们跋涉的足迹: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6项,4项成果获国际发明奖,10多项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家和军队导航测绘领域空白。去年底,解放军四总部授予他们"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这次要走多远?他们仍说不清。雪山之巅、大漠戈壁,信息化战场的范围拓展到哪儿,他们的脚步就延伸  相似文献   

2.
[人物介绍]夫妻二人同为第二炮兵某研究所研究员。丈夫杨光松先后完成了50多项科研课题,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有30多项成果已经在应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妻子肖锡玉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相似文献   

3.
科研成果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到一等奖,装备保障从机械化、半机械化迈向信息化、精确化……南京军区装备部某雷达仓库党委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加速推进装备保障力建设跨越式发展,先后有29项科研攻关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十多次出色完成重大军事活动的装备保障任务,连续多年被上级表彰为新装备试中修先进单位、先进旅团党委。  相似文献   

4.
1953年,解放军总医院在北京五棵松 建院,历52载,救死扶伤,艰苦奋斗,风 雨兼程,铸造了辉煌。 今天,在新时期、新阶段,总医院党 委高擎科学发展观的大旗,带领全院同志, 从零开始,二次创业,跨越式发展,创造 了新的令人瞩目的业绩。 2004年,医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 4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 项,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创历史新高; 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在全国医疗机构排名 第一。2005年,申报国家、军队、北京市 科研课题309项,为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5.
【人物名片】黄长强,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首批空军级专家,总参陆航武器装备首席专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防发明专利12项,主编著作12部;中央军委批准记一等功1次、空军党委批准记二等功  相似文献   

6.
"十五"以来,晋机公司科研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总额2.5%,经济总量80%来自新产品,铁路车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荣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军测六院士     
高俊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地图学家、中国地图成果和作品的权威评论家、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他率先进行了地图空间认知理论的研究,将网格技术引进到地图学,推动了地图制图方式由手工制图向计算机制图转变,并在国内首次把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地形仿真。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相似文献   

8.
谭玉龙 《国防》2005,(9):23-25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变革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质变阶段。信息化战争成为主要的战争形态,信息化武器装备逐步成为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建立信息化军队与打赢信息化战争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建设的目标。我们必须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切实认清世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抓住当前全军信息化建设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加快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建设适应信息化作战的后备力量建设一支信息化的后备力量不仅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需要,更是完成双重建设历史使命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蔡运华  颜峰 《国防》2008,(10):60-60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建军作战的时代潮流.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后备力量的"拳头",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寓军于民的特有优势,理清思路,抓住关键,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信息化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0.
信息安全工作涉及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极强的系统工程。针对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特点,从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技术安全保障体系的内容看,应关注构建信息化技术安全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构建信息化技术安全保障体系,从而进一步推进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军旗漫卷处,东海起风雷. 某日,东海某海域烈日蒸腾,战云密布.一艘艘战舰游弋列阵,一架架战机跃上海空,一枚枚导弹剑指苍穹,一艘艘潜艇深海蛰伏……海军三大舰队齐聚东海,展开复杂电磁和水声环境下的实兵实弹对抗演习.  相似文献   

12.
方振东教授在我国率先开展军事环境安全的研究,是作战环境学学科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主持完成了环境问题及策略研究、我军军事环境问题及安全研究、便携式净水装置、装甲部队废水资源化、珊瑚岛礁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珊瑚岛礁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科学地揭示了一个自然现象,创建了两种新的理论,开发了两项创新工程,研制了四类新型装备,提出了六套工艺流程,所研究的珊瑚岛礁淡水透镜体和雨水保鲜贮存的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研制出的新型压力装置和净水工艺,解决了野战班、排部队的用水难题,圆满解决了近海等地区在无电源的情况下小分队利用海水饮水的问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十五”全军后勤重大成果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被评为重庆市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1项、总后院校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全军军需物资油料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便携式净水装置和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已定型列装;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编著、教材6部,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荣获“军队专业技术杰出人才奖”、“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总后科技银星、荣立二等功1次、2006年人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王维俊教授一直从事我军电力保障电源装备的研究,是军用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的学科带头人,移动电源与军用多能源发电技术学术带头人,电机控制与检测技术的学术带头人。主持完成了野战单相自激式异步发电机组、军用高速发电机组、军用组合式发电机组、军用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等20余项科研项目的研发及军用多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她带领一个学术群体,通过十几年的刻苦攻关,逐步形成了研究方向稳定,军事特色鲜明的学术方向,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较高、团结协作好、特别能吃苦的年青的学术梯队。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九五”全军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编著5部,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荣获全国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大杰出人才奖、2006年度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总后科技银星、2次荣立二等功、2006年人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新阶段,信息技术与军事变革呈现加速发展、整体质变的新形势,世界多数国家都把建设信息化军队、信息化作战体系、信息化国防作为战略选择,加快了战略调整与军事转型的步伐。针对世界军事发展大势,中央军委作出了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决策与战略构想,建设信息化军队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环节:建立权威领导机构,切实搞好顶层设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必须加大“统”与“控”的力度。应…  相似文献   

14.
黄翠芬院士是我国生物工程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分子遗传学家,但凡是喊她"院士"的必是外头人,在她的研究室里,老的小的,都喊她"老太太",还有一个昵称:"蜜蜂妈妈"。"蜜蜂妈妈"与党同龄。90年的风雨人生,她有太多的传奇。比如,她与丈夫周廷冲都是院士,夫妻院士,军中唯一;再如,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罕见。总之,她是一本厚书,页页都藏珠玑。  相似文献   

15.
朱文玉 《国防》2006,(1):6-9
世界近几场带有信息化色彩的局部战争实践表明,信息化已成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和军队现代化的时代内涵。发展信息化军事,建设信息化军队,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潮流,是世界各国军队的共同选择,也是我军一项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信息化军队,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军队信息化建设,必须深刻理解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本质内涵只有深刻理解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本质内涵,才能更好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军队信息化建设。军队信息化,是指在军事领域广泛采取信息技术和装备,综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全面提高战斗力的过程和…  相似文献   

16.
人物名片:邓启斌,1963年6月出生,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总装某研究所第九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获国家专利6项;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创新和发展军事指导理论,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着力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核心军事能力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为完成各项任务提供重要保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军队正规化建设稳步向前发展以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为依托,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加快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科技素质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是履行领导职照的重要保证。而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军事迅猛发展,建设信息化军队的任务艰巨紧迫,对军队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站在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高度.深刻认识提高科技素质的极端重要性,不断把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提升到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9.
席桂文 《国防》2012,(11):47
一方面,要适应当代信息化潮流全面提高民兵建设信息化水平。仗怎么打,军就怎么建,动员就怎么搞。信息社会形态下战争是信息化局部战争,要求以军队为骨干的国家武装力量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信息化进行。民兵是军队的后备力量和人民战争的基础力量,与军队担负的根本职能任务一致,无疑要紧跟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推进转型建设,充分利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成果,依托电子、通信等新兴产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行业,工程机械、光学仪器等精密企业,加强"信息支撑"力量,促进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20.
外军在信息化建设中重点探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来的战争将是在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一种大量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信息化是新军事革命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建设是未来军队建设的重点。当前,世界各国的军队正在由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转型。如何以机械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使二者相得益彰,是军队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本专题将从理论、实践和技术等侧面论及此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