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减负短讯     
一二三团农工轻装务农今年,农七师一二三团狠抓内部管理,堵塞各种漏洞,使农工们关注的农田物化成本有明显降低。今年,该团亩标准肥由去年的每公斤0.95元降低到0.85元,农膜由每公斤10.5元降到9.0元,如按每亩地全年投放3.4公斤农膜和140个标准肥计算,亩成本可降低19.1元。精量播种技术的全面推广,使该团亩平均播种量由原来的7公斤降低到1.5公斤,仅此一项,又可使亩成本降低18.5元。按每个农工承包60亩地计算,今年该团每个农工所承担的物化成本将减少2200元。此外,为改变由于棉花市场价格下跌而造成的农工丰产不丰收的不利局面,一二三团党委还及时  相似文献   

2.
位于塔克拉玛干太沙漠东北边缘的农二师三十团40年前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一一孔雀四场,它寄托了当年那些军垦战士对自己农场的几多憧憬、几多热望。直到1985年以后,这只孔雀才真正梳翎展羽,逐步形成了以棉花、水稻、香梨、鹿茸为支柱产品,种植业、园林业、畜牧业三足鼎立的产业结构。全团经济发展,社会稳定。1999年,三十团被农二师列为"科技示范团"创建团场。科技创新的大潮使绿洲万木更加郁郁葱葱,这只美丽的孔雀也展屏吐翠,尽显风采。建立配套机制推进科技创新三十团的职工几乎都知道,这里农业生产每前进一步都与科学技术分不开。70年代末,他们在水稻种植上推广了航空作业,水稻单产由213公斤提高到400公斤,团场扭亏为盈;80年代,引进推广了地膜植棉技术、化学除草技术,棉花单产打  相似文献   

3.
爬坡记     
2004.年,农三师五○团棉花喜获丰收,全团播种棉花8.46万亩,实现总产2800多万公斤,单产籽棉331公斤,总产比2003年增加25%。  相似文献   

4.
考察似乎是领导干部的专利,如今,在盖米里克河畔的农三师四十九团,农工们也要出门考察了山东考察小尾寒羊今年4月11日,笔者来到四十九团二连采访,当走到养牛大户樊文峰家里的时候,她自豪地说:"5月份,俺要到山东考察小尾寒羊,引进100只小尾寒羊扩大养殖规模。"樊文峰是四十九团二连农工,今年30岁不到,她家宽敞的小院和刚搬进没几天的新砖房,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个精明能干、会经营管理的女人。前几年,她就开始发展庭院养羊业,年收入均在1万元以上。今年年初,她又投入2.2万元,从市场上购进了20头肉牛,用年薪5000元的工资雇用了3个劳力。樊文峰  相似文献   

5.
截至今年11月底,农八师一二一团农业职工已向团联合加工厂交售了1.08亿公斤籽棉,一二一团成为兵团第一个突破籽棉总产1亿公斤的农牧团场。一二一团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玛纳斯河中下游下野地垦区。全团总面积704.74平方公里,有可耕地面积75万亩,年播面积36.65万亩,主要种植作物有棉花、玉米、小麦、葡萄、番茄、"炮台红"西甜瓜、打瓜等。团场下辖58个农牧连队,公司、厂、站、服务单位39个,科、教、文、卫单位11个。该团有常驻人口4.11万人,1.27万户,流动和暂住人口1.46万人。全团从业人员1.19万人,有职工9080人,一线承包职工5135人。全团有各级干部1608人、基层党组织114个、党员3209人,有专业技术人员1404人,有离退休人员8200人。1951年,一二一团炮台镇作为农七师师部驻地,率先在玛纳斯河流域试种棉花2494亩,亩产籽棉12.5公斤,获得成  相似文献   

6.
初夏时节,空气中弥漫着沙枣花的香味,七师一二九团忙于苗期田管的职工似乎比往年忙碌了许多。"敢于担当,奋发赶超,争先进位"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显得格外醒目,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正为着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着。争做棉花高产科技示范户"今年棉花播的是高产新品种,播种模式是一穴一粒,现在棉花长势稳健,通过加大科技管理力度,亩产超过450公斤不成问题……"5月12日,一二九团六连  相似文献   

7.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铸就了吕国柱的魂魄。绿色蕴蓄着金秋的财富,孕育着百姓幸福的生活。2001年吕国柱任农五师九○团团长后,对农牧团场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性认识。九○团地处阿拉山口风口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团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九○团是驰名全国的"北疆"牌棉花生产基地,棉花是团场的经济命脉。要扩大优质棉基地,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其中涉及高新科技——节水灌溉。在历届党委努力的基础上,吕国柱和团党委一班人抢抓国家实施的高新科技示范园项目落户九○团的机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2002年,九○团率先在兵团进行地埋滴灌试验并取得成功,全面实现了以喷灌为主、滴灌创新、管袋灌为辅的节水灌溉体系。以节水灌溉为突破口,超宽膜膜上点播、种子包衣等一系列农业科学技术在九○团开花结果,当年,九○团7.5万亩棉花皮棉单产133公斤,总产首次突破1万吨大关。  相似文献   

8.
已签订了籽棉订购合同,却不上交农产品,这一行为是否违法?近日,农七师首例籽棉订购合同纠纷一案,由车排子垦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违约方马某不按合同约定的数额上交籽棉,被判令交付一二五团籽棉6390公斤或现金2.1万余元,并承担违约金4345元、诉讼费3600元。2002年初,家住农七师一二五团十五连的农工马某租赁承包了本连的133亩土地,并与一二五团签订了一份籽棉订购合同,按合同约定,马某于年底应向所在连队交付籽棉2.8万余公斤,但马某却以所承包土地中有40亩属于荒地为由,仅上交籽棉21976公斤,并将下余的  相似文献   

9.
农一师十四团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阿拉尔市建市的大好机遇,开拓创新,齐心协力求发展,万众一心奔小康。十四团坚持"棉花做大,大米做精,畜牧林果业做强"战略不动摇。今年将进一步优化大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十四团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目标是以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为突破口,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该团一是把棉花做大,今年棉花生产要继续在"做大棉花,降低成本,提高单产,优化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上下功夫,种植棉花面积9.2万亩,力争单产皮棉135公斤,确保总产皮棉25万担以上。该团继续实施棉花效益攻关,继续推广十大主体栽培技术。二是把大米做精,在水稻种植上,以"辽盐"为主  相似文献   

10.
一师八团五连的刘合东,今年35岁,经过8年的辛苦努力,已从一个打工仔发展成为连队有名的农机大户。刘合东老家在河南新野。2003年,他携妻子和两个孩子从老家来到八团五连承包土地。2006年,团场实施精准播种,他开始从事机务工作,先是给连队的农机驾驶员打工。熟能生巧,没几年,刘合东也成为一名技术娴熟的播种机手。2009年,团里鼓励职工购买大型农机具,他自筹资金3.9万元,购买了一台"824"型拖拉机,机械化的种植给他带来了生产效益和收获,家庭连年增收。随着兵团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对机械的需求增加,今年他又投  相似文献   

11.
我叫崔元胜,2012年3月被团党委任命为二师三〇团九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九连是一个以棉花种植为主的中型机械化农业生产连队。2011年,连队棉花平均单产425公斤、职均收入6.9万元,均为全团第二,同时还是兵团级的"五好党支部"。如何在保持已有成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思路     
11月上旬,农八师一五○团"三秋"进度表显示,全团棉花产量已突破4600万公斤。团长王新民黑黝黝的脸上溢出灿烂的笑容:"这只不过与去年打了个平手。"有了这一个"平手",王新民心里有了底,他开始考虑来年的生产,开始筹划一些新的项目。"思路"二字便常常挂在他嘴边,但真正让王新民谈谈他的"思路",却只有一句话:种好棉花,养好畜,工业项目想点事。如何种好地2001年,兵团北疆棉区大多受灾。大灾之年,一五○团筹集资金,一举将7万亩渠灌棉田改造为滴灌田。到2003年,该团滴灌面积已超过10万亩,占全团棉花种植面积的90%.  相似文献   

13.
兵团党委四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结束不久.记者来到农七师一三。团采访。三九隆冬.共青镇上拔地而起的住宅楼群成为农场一道风景。那条上下双道的"光明路"上.积雪扫尽.两旁的松树和杨树,银妆素裹,农贸市场春意盎然。陪同我们的团场朋友说,去年,共青人以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夺得了全面丰收。我们在团场财务部门抄录了这样一组数字:去年,一三○团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亿元,利润2000万元,职均收入6000多元,粮、棉、甜获得大丰收,其中棉花总产达2950万公斤,比上一年增长250万公斤籽棉,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4.
刊中报苑     
一二五团农七师一二五团党委以农业增产、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承包指标,确保职工基本收入稳步增长,实现职均减负1000元的目标。该团根据团情制定出"让一块,降一块,增一块"的减负增收办法。"让一块"即团场向农工让利。2000年一二五团农工上交利润264.31元/亩,比1999年减少了55.15元/亩,减幅为17.3%,全团计划累计让利共达720万元左右。"降一块"即降低生产资料价格。今年一二五团每亩物化成本比1999年降低  相似文献   

15.
朱萍 《兵团建设》2003,(12):11-13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爱打麻将的农四师七十九团二连农工戴继红成了养殖能手;而一到冬天就习惯准备用厚厚一摞布头做鞋子的六十四团二连农工马大娘,今年却早早准备好了纸和笔,准备参加团里的"科技之冬"知识培训班。近几年,随着农四师"科技之冬"活动开展得日渐成熟,农工们开始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冬忙的乐趣。传道授业解惑截至2002年冬天,农四师的"科技之冬"活动已经开展了13届,全师农业、农机、园艺、畜牧等各行业参与,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新技术培训活动已成为其显著特征。为了搞好"科技之冬"活动,仅2002年,农四师科委专门抽出24名各专业的专家,组织修订《农四师农作物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6.
据报载:2003年年末,河北省赞皇县林业局两住专家专程到兵团农一师十团取经,学习十团种植管理"赞皇枣"的先进经验。据说,十团前几年从赞皇县引进的"赞皇枣",单果重量、色泽、口感、含糖量、产量目前都已远远超过了"师傅"。早在2000年,十团的"大漠牌"灰枣就在全国红枣交易会上,获得金奖。  相似文献   

17.
今年29岁的陶明是农十师187团3连的职工。他的父亲是一名从事20多年机务工作的职工。2004年年初,他跟着父亲当学徒。经过半年学习,他就熟练地掌握了拖拉机驾驶及常见故障修理技术。2007年,陶明抓住国家实施购置农机补贴政策的机遇,筹集资金22万元,购买了一台福田牌拖拉机。  相似文献   

18.
正2011年,兵团培训职工17.8万人次,援助和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82万人,总投资1.36亿元2011年,对于农二师30团8连职工张碧凤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自家承包地种植的棉花获得了籽棉单产450公斤的好收成,年底夫妻二人兑现收入20余万元,而张碧凤本人也因为平时工作积极努力,被评为农二师"三秋展风采"先  相似文献   

19.
正基层故事JICENGGUSHI今年45岁的李翠兰是农八师一二一团三连的一名职工。从18岁就开始种地,她在连里算是"老把式"了。2011年,她种植的110亩机采棉虽然遭受了开春晚、播期迟以及前期风灾、后期低温等不利天气的影响,但亩产籽棉仍然达到了360公斤,纯收入11万元。到了当年年底,她算了一笔细账:按照人工采摘棉花平均2.2元的价格估算,每公斤机械采摘棉花只需花费0.5元,比人工采摘省1.5元左右,单产籽棉360公斤,机械采收比人工采摘每亩节省400多元,当年仅拾花费一项就省下了3万多元。  相似文献   

20.
"台州援建的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示范点现在已经成了提升我们素质、丰富大家业余文化生活的有力阵地。我最喜欢在‘网络学习城’学习,可以知道不少致富信息和各种种植、养殖方法,真是长见识。"9月2日,在连队电教室上网查找棉花后期管理知识的一师八团四连职工王德和高兴地说。时光追溯到2011年,这一年,台州市投资42万元,对口支援八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