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驻守在绵延千里大小凉山深处的凉山军分区官兵,自觉继承和发扬“彝海结盟”精神,广泛深入开展以“弘扬红军精神、建功长征故里”为主题的参治参建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彝区的“三个文明”建设谱写了一曲军爱民、军助民的时代赞歌。继承传统葆本色凉山军分区官兵一直把“让长征沿途亮起来、让老区人民富起来”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常抓不懈,叫响了“让长征路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的口号,制定了《凉山军分区、人武部五年、十年扶贫规划》,成立了由驻军单位参加的支援西  相似文献   

2.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当225名凉山军分区民兵应急营官兵踏上什邡地震灾区的那一刻起,凉山民兵的心就与什邡人民紧紧地连在一起。"凉山军分区部队和民兵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凉山军分区与什邡人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凉山民兵与灾区人民在一起!"想方设法抢收严重受损的黄背木耳、尽快搭建村民的临时住所、全力配合援建  相似文献   

3.
随着“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远在三大洋执行此次海上测控任务的我国4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那么,“神舟”六号任务与以往历次“神舟”号任务相比,到底有何不同?4艘“远望”号船为何要不远万里布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成都趋车50多公里,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采访时,一条近乎爆炸性的新闻正在那里传播开来:“凉山军分区司令员吉木约打晋升为少将啦!”“咱们凉山彝族也有将军啦!” 西昌市的男女老幼笑逐颜开,人们把酒言欢。吉木约打成新闻人物,成了凉山彝族当代的英雄!  相似文献   

5.
“索玛花儿一朵朵,红军从咱家乡过,红军走的是革命的路,革命的花儿开在咱心窝……”72年前,红军总参谋长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在凉山彝海歃血结盟,书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传奇。今天,凉山军分区官兵及民兵在这片土地上,和彝家儿女一起继续书写关于索玛花的传奇。2007前新春上班第一天,凉山州西昌市市委书记邓显祥、市长李俊就捧着刚获得的“全国双拥摸范城”的金光闪闪的奖牌来到凉山军分区,这已经是州府西昌第四次获得这个荣誉。邓书记拉着司令员沙正华、政委杨奇松的手,动情地说:“奖牌中有着凉山军分区官兵和广大民兵立下的汪马功劳。”往昔如昨。千里凉山的山山水水,处处留下了凉山军分区官兵和8万民兵默默奉献的足迹。  相似文献   

6.
元月中旬,《凉山国防教育》杂志编辑部收到一封来自四川省冕宁县彝海乡的群众来信,清求转给凉山军分区。信里,一群山里的娃娃用稚嫩的语言表达着对给予他们帮助的凉山军分区的解放军叔叔、阿姨们的感谢,想对叔叔阿姨们说一声:“新年好!”读完这封署名为“一群受帮扶的彝家小孩”的来信,编辑部迅速派记者赶到彝海这块曾留下红色经典故事的  相似文献   

7.
海军“太仓”号舰,是我国自行建造的第一代远洋综合补给舰,曾在共和国舰船制造史上连创多项“珠峰”。该舰在人民海军舰艇序列中,自20世纪80年代初入役以来,在远海大洋劈波斩浪,创造了人民海军海上后勤保障史上的一个个奇迹,填补了一项项空白,出色完成了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实验、南沙守礁补给以及编队出访等多项伴随保障任务,被誉为大洋上的“浮动基地”。  相似文献   

8.
禁毒尖兵     
四川凉山军分区积极组织所属部队和民兵参加凉山民族地区禁毒斗争,仅1997年就参与破获毒品案件87起,缴获毒品2650克,铲除罂粟苗5.7万余株,查获涉案人员207人、毒资6.8万元,为保护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夺取凉山禁毒斗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凉山军分区着眼提高民兵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力加强和改进民兵政治教育,走出了一条“低投入、高产出”的路子。成都军区和四川省军区首长机关在对所属人武部检查考核时,都对他们这方面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多年来,凉山军分区基层民兵政治教育一直被“三难”问题所困扰,尽管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但仍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怪圈中循环。从2003年开始,军分区领导和政治机关结合抓民兵基层建设,对民兵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0.
2001年2月,云南省昭通市委、市政府把昭阳区田坝乡凉山村确定为昭通军分区的扶贫点后,军分区党委“一班人”先后5次到凉山村进行慰问、调查,为该村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努力。 凉山村平均海拔约2000米,总人口1006人,山多地少,人均收人294元,全村有11户贫困户,其余215户全部是特困  相似文献   

11.
一幕感人的场景:去年5月,四川凉山州盐源县地震灾区现场——一位白发苍苍的摩梭老人张开双臂拦着一群身着迷彩服的军人心疼得泪流满面:“亲人们,怎么也得休息几天再走啊,尝尝我们泸沽湖的‘索丽玛酒’吧!……” 老人没有想到,这群来自凉山军分区独立连、被共青团中央授予“抗洪英雄青年突击队”的官兵们,在自己和乡亲们的家园经历5.8级强烈地震后最需要帮助之时,  相似文献   

12.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号飞船发射升空,11月21日成功着陆。“神州”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航天试验飞船,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次日15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神舟”一号飞船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国防科技》2006,(12):2-2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始终以发展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为崇高使命,无怨无悔地奋斗在大漠戈壁上,为我国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创造了我国国防和航天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3个第一”。发射测试站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坚定意志,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向发射测试站学习活动,必将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全军广大官兵和国防科技战线的同志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4.
赵利  孙华刚 《环球军事》2009,(19):36-37
被称作水面舰艇“护身法宝”的某新型舰空导弹亮相了.前不久,人民海军在东海某海域举行大规模海上演习,演习海域“战云”密布,某新型舰艇劈波斩浪,这时一阵刺耳的警报声划破海空,警戒雷达判明:“敌机”来袭。舰长果断下令:发射舰空导弹摧毁敌空中目标!一枚导弹呼啸而起,拖着长长的尾焰直扑长空。随着一道红色的闪电,一架“敌机”顷刻间凌空开花。  相似文献   

15.
军事零讯     
ASia亚洲我国成功发射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这是今年继“试验卫星”1号、“纳星”1号和“探测”2号卫星发射成功之后,我国航天领域再一次传来捷报。 发射约9分钟后,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这颗返回式卫星已经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有关部门专家介绍,这次发射升空的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19颗返回式科  相似文献   

16.
2月10日-18日,俄罗斯举行了大规模的战略核力量和常规力量联合军事演习。莫斯科时间17日10点整,在巴伦支海域执行演习任务的K-407“诺沃莫斯科夫斯克”号战略导弹核潜舰,在发射PCM-54洲际弹道导弹时,由于不时原因,在导弹即将发射的瞬间,射击准备系统发出了“取消发射”的指令,导弹发射未能成功。随即,该艇又进行另一枚导弹发射,结果还是没有成功。正在附近水域“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核潜艇上观看导弹发射实况的普京总统对此深感失望。17日中午,“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核潜艇返回北方舰队基地,原定发射任务因此推迟到18日上午,并改由“卡累利阿”号核潜艇来执行。此次导弹发射普京总统启用了“核公文包”。导弹在起飞98秒后因偏离预定轨道而自毁。  相似文献   

17.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射了5枚导弹,从不同方向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馆舍的毁坏。中国人民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发出了最强烈的抗议。从军事角度讲,北约的这次行动完全是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根本不可能是什么“误击”和“事故”。 一般来说,任何一枚导弹要击中目标,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一是准确掌握目标的信息。以美国为首  相似文献   

18.
图为一艘“旅大”级导弹驱逐舰发射“海鹰”导弹,发射时其发射方向须转90度,对准左右舷,只能进行横向攻击。由于“海鹰”导弹初始段弹道较高,所以从画面上看  相似文献   

19.
1932年1月,日本军国主义者向上海发动军事进攻,中国军民奋起抵抗,重创日军,引起世界震动,但最后以签订屈辱的停战协定而结束,这是一场历史悲剧,原因就是国民党蒋介石奉行“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错误方针。一、“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方针的提出“九.一八”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策划清州独立,为了转移各国视线,打击中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胁迫南京政府承认东北既成事实,也为了进一步向长江流域渗透,把侵略目标投向了列强云集、国民党的统治重心一上海。32年1月,日本公使馆驻上海武官执行关东军旨意在上海频频制造事端。18日,五名僧人肇…  相似文献   

20.
越肩发射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越肩发射就是本机利用机载火控系统控制机载空空导弹攻击尾后敌机的一种新型的攻击方式。越肩发射分为两种发射方式:一种是导弹向前发射,在空中转弯,然后去攻击后方的目标,叫做前射;另一种是导弹直接向后发射,去攻击后方的目标,叫做“后射”,也叫“后向攻击”。从1993年越肩发射被公开报道,并引起人们的注意,至今已经11年。国内外越肩发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介绍了目前各国越肩发射的发展情况,重点评述了各种越肩发射的实现方法,总结了目前三个研究方向的工作,即前射、后射和工程化,认为越肩发射会在导弹控制、制导律和火控系统三个方面展开工作,并展望了越肩发射研究工作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