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针对我军现装备手榴弹存在的性能偏低、安全性不高等问题,分析了手榴弹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提出了尽快研发具有碰炸/延时双作用全保险型多功能引信的手榴弹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代战争中的新式手榴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榴弹是手投弹药的统称,依靠爆炸能量或其他化学作用杀伤有生力量、摧毁装甲目标或完成其他战术任务。手榴弹威力适度、加工简单、操作方便,因而装备面相当广,长期以来都是步兵近战的有力兵器。在20世纪中叶,手榴弹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在威力、重量、可靠性、作用方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手榴弹的功能也得到很大拓展,出现了反坦克手榴弹、发烟手榴弹、燃烧手榴弹、催泪手榴弹等多个品种。手榴弹制造工艺从铸造加工到冷冲压加工,技术上的飞跃使其生产  相似文献   

3.
模型、仿真系统与仿真实验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我军建模与仿真技术从开展建模研究、到开发仿真系统、再到建设仿真实验室的发展历程 ,构造了论证仿真模型体系 ,提出了仿真系统的框架结构和开发与运行机制 ,构筑了仿真实验室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4.
“未来作战系统”是美国陆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武器装备发展项目,项目从酝酿到终止,经历了十几年时间,引起了世界各国军队的高度关注。深入研究”未来作战系统”的发展历程.探索其发展特点.吸收借鉴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推进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哈军工”到国防科大,五十年峥嵘岁月,记载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学校的关 怀与期望,记载着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记载着科大人的拼搏与辉煌。  相似文献   

6.
60年来,我军的装备科研和军事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一条从艰难创业、仿制改进到独立设计、自主创新的辉煌发展历程.其基础源自于上世纪50年代中苏在工业和军事技术领域内的广泛合作。  相似文献   

7.
翻开共和国的阅兵画卷,从马蹄声声到车轮滚滚,从1949年开国大典上的222辆“万国牌”汽车到1956年阅兵部队乘坐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卡车,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庆大阅兵,不但是一部我军由人力/畜力化到机械化半机械化、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发展史,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军用卡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奇迹般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李斌琦 《环球军事》2009,(13):10-12
1945年12月,人民解放军在沈阳缴获一辆日式坦克,从此有了我军历史上的第一辆坦克。此后的60多年里,人民装甲兵在经历了使用缴获的日式、美式装备,到引进苏式装备,再到自行研制生产后,我军的坦克装甲车辆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而这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大大小小13次的国庆阅兵中,被真实和永远地记录了下来。  相似文献   

9.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一条贯穿于我军80年奋斗历程的红线,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文章从"生命线"论断的提出和延续,"生命线"论断的科学涵义,"生命线"论断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生命线"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郭亚东 《环球军事》2009,(18):14-15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举行了13次国庆阅兵。在每次阅兵中,人民解放军的每一次全新展示都令国人振奋,每一次集体亮相都令世界震惊,特别是国庆阅兵方队的变化,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编制体制调整和军兵种成份变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军事经济学院是我军目前唯一的一所培养军事经济管理人才的专门院校。自解放战争初期到祖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年代;从东北民主联军供给学校到军事经济学院,历经50春秋,三迁校址,十易校名,由小到大,已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和多种形式办学的独具特色的高等学府。她培训军事经济管理各类专业人才9万余名,为我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本文站在一个曾在校学习、工作和生活近40年的老院长的角度,对学校发展历程作了简要回顾,以缅怀先辈,激励来者,并献给学院50周年大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走过了70年的辉煌历程。伴随我军建设的不断发展,军事经济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到今天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能适应各种规模和形态的战争需要的完整体系。军事经济的发展,对我军各个历史时期的军事斗争和各项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尤其在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后勤准备中,其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空降兵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历经风雨磨练,已成为我军战略盾牌中的一支精锐之师。现代战争,离不开强大的后备军作后盾。我国的空降兵预备役部队,从80年代初到现在,经过10多年的建设,储备了一大批召之即来、来之能“降”、“降”之能战的预备役空降奇兵。我国第一个空降兵预备役训练中心的发展轨迹,详细记录了其发展的辉煌历程。  相似文献   

14.
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是实施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核心技术平台.介绍了美军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从军事战略、作战需求、技术水平、组织机构等多个角度剖析了其演化原因,并提出了对我军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是我军杰出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半个世纪中间,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奋斗历程,都同周恩来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周恩来对军队政治工作的创造性的历史功绩,以其杰出的辉煌永存于马克思主义的军事文库.讲政治、强调政治工作,历来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是我军区别于其他任何剥削阶级军队的根本标志之一.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作为我军的优势和战斗力源泉之所在,生动地体现了我军的无产阶级性质特征.  相似文献   

16.
80年的历史,记录多少岁月屐痕; 80年的队伍,走过多少风雨征程。阳春三月,记者怀着一种朝拜的心情,走进我军规模最大、保存档案最多、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中央级国家专业档案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从珍贵档案所承载的历史实证中了解我军成长、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了解档案记载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军史故事,近距离地感受了一番我军档案工作的历史成就。  相似文献   

17.
杨成平  何秧 《政工学刊》2007,(11):54-55
我军在80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战时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夺取作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战争形态的转型,既给我军战时政治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使其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正视现状,探讨相应对策,是我军战时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我军现有的军事空运力量,在数量、质量及作战使用方式上,与当今世界现代化空运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不仅牵制了我军现代化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防实力的增强。世界各国军事航空运输发展的历程表明,其发展模式已从“购置”式的独立发展,经过二次大战期间的“借用”式的横向发展,趋向“并举”式的共同发展。无疑,“并举”式共同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军事航空运输发展的捷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我军历次体制编制改革的历史经验,论述了我军体制编制改革始终以战胜敌人、保持我军本色为根本目的,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实现了从"知变"到"应变"、从认识到实践的统一,在体制编制上保证了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过程。深刻剖析我军历次体制编制改革经验,对于把握军队建设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我军新使命,深化体制编制改革,持续稳步提高我军核心战斗力,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2002,(8):4-5
1927年,南昌城上一声枪响,宣告了一支伟大的人民军队的诞生。从此,中国历史揭开了更加威武雄壮、辉煌灿烂的新篇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军从大刀长矛到小米加步枪,从飞机大炮到具有远程精确打击、远洋核潜作战及陆海空天电影多维作战能力的现代化军队,走过了75年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