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攻击水面舰艇是潜艇的主要作战任务之一.潜艇发现目标后,对目标进行可攻区域的分析判断是潜艇后续占位攻击行动的基础和前提.以潜艇鱼雷攻击为背景,通过对鱼雷有效射击区域和鱼雷攻击可攻性的分析研究,得出潜艇鱼雷攻击极限攻击角和与之相对应的可攻区域,为潜艇鱼雷攻击的占位机动和火控系统仿真建模提供了参考依据,完善了潜艇鱼雷攻击作战使用理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美国攻击潜艇现状和新型攻击潜艇的设计原则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未来军事斗争需要,21世纪的美国海军将以12个航母战斗群、12个两栖戒备大队为基本兵力结构,配以新一代NSSN隐身核动力潜艇、导弹舰和“21世纪水面战舰”、CVX新型航空母舰和JSF隐身联合打击战斗机等,组成的新一代海上战争机器。 隐身核动力攻击潜艇 美国海军计划到2020年,其攻击潜艇部队将主要由NSSN新一代多用途隐身核动力潜艇和3艘“海狼”级隐身潜艇组成。美国海军耗资21亿美元建造的世界第一艘隐身核动力攻击潜艇“海狼”号已于1996年初加入美海军服役,该级潜艇因为造价太高,计划仅建3艘,第二艘于1998  相似文献   

4.
针对网络中心战(NCW)背景下水面舰艇编队反潜的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理论探究潜艇对水面舰艇编队的威胁判断问题。将编队攻击意图系数和编队攻击达成系数引入威胁判断,从编队攻击意图推理、攻击紧迫程度和攻击达成可能性三个方面建立了潜艇对于威胁的总体感知模型框架。该模型框架较之以往更全面地考虑了水面舰艇编队对潜艇的威胁因素,为下一步刻画潜艇对威胁的感知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潜艇战轶闻     
文涛  冯晨 《当代海军》1999,(6):52-53
“鱼儿”上钩,“诱饵”逃窜潜艇之间的“斗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开始了,但由于当时的装备技术水平不高,潜艇无法攻击水中潜航的潜艇。因此双方都采用诱骗战术,设法使对方潜艇浮上水面,然后像对付水面舰艇那样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6.
根据敌情我情,求出想定潜艇鱼雷攻击有利扇区,以便水面舰艇事先采取一些有利措施,及时做好防范准备。从作战使用的角度出发,在解剖鱼雷射程圆的基础上,探讨了潜艇鱼雷攻击有利扇区的形成原因,并对潜艇鱼雷攻击有利扇区的扇区角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提出了水面舰艇减少或消除潜艇鱼雷攻击有利扇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水面舰艇对鱼雷的防御角度考虑,把潜艇的鱼雷攻击过程分为鱼雷隐蔽航行段、鱼雷暴露航行段两部分.以水面舰艇编队受到潜艇自导鱼雷隐蔽攻击为想定,研究来袭鱼雷的各种征候,推导出潜艇发射鱼雷时的初始方位和初始距离.对潜艇发射鱼雷后的战术行动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舰载机搜潜区域,并推出理想状态下的舰载机搜潜发现效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米拉斯”反潜导弹:最新潜艇杀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海军新一代导弹护卫舰(NGF)的第一艘舰,已于2004年开始建造,预计于2006年完工。该新型护卫舰反潜武器将采用的就是“米拉斯”反潜导弹,从而使这型欧洲自己设计制造的反潜导弹,再次成为国际关注。强强联合潜艇是水面战舰的克星,反潜导弹又是潜艇的可怕杀手。反潜导弹因为反应时间短,射程要比潜艇鱼雷的射程远得多,因而部署反潜导弹的水面舰艇,能在潜艇武器攻击范围之外向潜艇发起进攻,对潜艇构成巨大威胁。由此,多年来,反潜导弹备受世界多国海军的青睐。对于反潜导弹,欧盟国家起步比较迟缓,技术上远落后于美国和俄罗斯。这一点,法  相似文献   

9.
“阿穆尔”级是目前俄罗斯最新型的常规潜艇,是由“红宝石”海军技术中央设计局开发,圣彼得堡海军上将造船厂建造的俄海军第四代潜艇。该型潜艇的设计构想是:作战效能高,超过任何柴电潜艇,能可靠攻击水面舰艇和潜艇,操作简便。应该说,俄海军的第三代潜艇,  相似文献   

10.
潜艇对水面舰艇编队威胁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面舰艇编队协同反潜样式对潜艇作战综合决策中的威胁判断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基于编队协同反潜的特点,将编队攻击意图系数、编队攻击时效性系数和编队攻击达成系数引入威胁判断指标,从编队攻击意图、攻击紧迫性和攻击成功可能性三个方面构建潜艇对水面舰艇编队的威胁判断模型体系.该模型体系将威胁判断适用范围拓展至多目标编队领域,使得对...  相似文献   

11.
潜艇,是各国海军的主战装备之一,它以特有的隐蔽性、强大的攻击力、使用的灵活性以及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使海战场的范围由水面扩展到水下。它将攻击水面、沿岸战术目标和攻击陆上纵深战略目标的作战能力集于一身,成为许多国家遂行海上威慑的重要力量和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军用航空器对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的作战分别称为航空反舰战和航空反潜战。航空反潜战是利用携带反潜探测设备和反潜武器的军用航空器 (即反潜飞机),对水下潜艇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定位,并对其实施攻击的作战行动。与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反潜作战相比,反潜飞机实施航空反潜的主要优点是:反潜飞机速度快、航程远、载弹量大、机动灵活;反潜作战覆盖海域宽广、搜潜和反潜效率高;不易被水下潜艇发现和攻击,可对其实施快速击顶攻击。  相似文献   

13.
综合外刊报道,潜艇对空中威胁(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和恐怖分子攻击的防护系统以前没有特别的要求。因为潜艇最好的防护是其在水下长时间运行的能力,当今的潜艇有时是具有公开巡逻和控制海洋使命的舰队的一部分。因此在没有对上述威胁的合适防护的情况下,潜艇不得不在水面运行。由于有些国家海军为了这些应用不能采用昂贵的防空导弹系统,所以它们把机枪系统视为打击空中目标和恐怖分子攻击的费效比合算的武器,机枪将成为这些国家海军传统潜艇军械的补充。除了传统的使命外,例如与水面和水下目标的交战、对国际和本国大范围水域的监视和对敌方…  相似文献   

14.
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军舰。是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舰种之一。按吨位区分,有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区分,有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运输舰船,袭击海岸设施和陆上目际,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相似文献   

15.
航空母舰概述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母舰"辞条介绍: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最大舰种。按排水量分为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分为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按动力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  相似文献   

16.
伊朗于2007年8月31日开始在波斯湾沿岸及附近水域举行了为期一周的各军种联合演练,展示"隐形"导弹、鱼雷等各种新型武器。其海军则在霍尔木兹海峡又发射了多枚号称世界上"航速最快"、专门攻击大型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先进鱼雷,绰号为"鲸"的新式鱼雷(波斯语"胡特")。它是伊朗武器库中威力最大、航速最快、下潜最深的鱼雷,这种舰射鱼雷能够攻击在任何深度航行的潜艇,并能够将重型水  相似文献   

17.
这4张照片是1943年11月5日在大西洋的阿森苏岛西南方从美军飞机上拍摄的,当时它们正在攻击德国的U848号潜艇。U848号是浮上水面航行时被发现的。最终它没能逃脱美军的攻击,被击沉。 攻击德国潜艇的是美国海军第107轰炸机中队的4架PB-4Y巡逻轰炸机和2架美国陆军B-25轰炸机。发现德国潜艇后,美国飞机投掷了多枚炸弹,将其炸沉。  相似文献   

18.
潜艇与阳光绝缘,在遥远的深海,潜艇支队官兵涉暗礁过海峡,一次次抗击太平洋台风大浪的冲击,一次次破解装备故障的难题,一次次与舰船、飞机斗智斗勇,化险为夷。一次重大军事演习,不知道是无意识的安排,还是有意考验,在不到20天内,支队官兵先后7次转移阵地,在10多个架次飞机的对潜攻击和3种型号的水面舰艇10多个航次拉网式搜潜中保持了全程隐蔽,硬是没有让飞机和水面舰艇“闻”到半点“腥味”。而潜艇11次对水面舰艇攻击,共“击沉、击伤”驱逐舰、护卫舰8艘、猎潜艇2艘。  相似文献   

19.
号称“水下霸王”的核潜艇按照任务与武器装备的不同,可分为:攻击型核潜艇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用于攻击敌方的水面舰船和水下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也装备有自卫用的鱼雷,用于攻击敌方战略目标;巡航导弹核潜艇,以巡航导弹为主要武器,用于实施战役、战术攻击。  相似文献   

20.
反潜导弹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潜导弹,亦称火箭助飞鱼雷,是一种中远程反潜武器,通常由火箭飞行器和声自导鱼雷组成。导弹由水面舰艇或潜艇发射后,经火箭空中助飞,其战斗部——轻型反潜自导鱼雷被送至预定目标上空后投射入水,入水后按照预定程序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潜艇。反潜导弹兼备鱼雷和导弹的优点,具有航程远、航速高、水下接近目标和水中爆炸实施攻击的特点。水面舰艇通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