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理事会决定,今年6月将在陆军指挥学院召开中国抗日战争50周年学术讨论会。探讨的主要学术问题是:①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②中国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③中国抗日战争同亚太战区的国际关系问题。④太平洋战争中的海、空战问题。  相似文献   

2.
1937年7月7日,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政府表示支持中国抗战,并提供大量的援助。派遣军事顾问团就是其援助的形式之一。一、苏联军事顾问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的确立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本来希望美、英等国提供全面援助,但是,与国民党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9月2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联合主办。本次研讨会是中央确定的国家层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研讨会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可喜成果──“抗日战争史丛书”首批著作出版杜哲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它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规模空前并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现代史、...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较翔实的资料进行了充分论证,认为中国近代国防经济理论在抗日战争时期获得了全面发展并走向成熟:抗日战争为中国近代国防经济理论成熟提供了独特的历史条件;抗日战争时期是近代中国国防经济理论研究最繁荣的时期,表现在研究人员空前广泛、研究范围广阔、研究内容深入、著述甚丰、学派纷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思想理论界根据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等特点,系统地研究了国防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使中国近代国防经济理论获得全面发展并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解放军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昆仑出版社经过一年多精心策划,最近推出一系列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图书,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和解析那段壮烈而辉煌的历史。这几家出版社此次策划推出的抗战系列图书,规模大、分量重。89种图书中抗日战争题材41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8种。其中有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全景纪实,也有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详尽记录;有中国抗日英雄人物传记,也有二战外国著名将帅战争回忆录;有对历史的宏观纵览,也有对战争的局部再现;有对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了。从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经过八年英勇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艰苦奋斗和伟大胜利,为世界人民反抗  相似文献   

8.
仅以此文献给伟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并以此纪念那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中国东北抗日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9.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既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主战场,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由独立抗战开始,进而参加同盟国对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作战,始终把日军的陆军主力牢牢地牵制在中国战场,使之无法集中力量向北进攻苏联或向南同英美作战。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首先,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北进”计划,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  相似文献   

10.
在九一八事变60周年前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种专门以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季刊——《抗日战争研究》在北京创刊。《抗日战争研究》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的。聂荣臻元帅为该刊的创办题字:“研究抗日战争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抗日战争研究》发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我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战争,是觉醒了的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导下谱写的辉煌史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回顾广大民兵在抗日战争中的光辉战斗历程,继承和发扬民兵的光荣传统,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民兵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坚定无畏的抗战决心引起世界关注,中国军民生气勃勃的抗战精神引得世界震惊,中华民族顽强抗战的伟大业绩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因而抗日战争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  相似文献   

13.
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特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郑重宣示了中国人民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意志,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习主席这一重要讲话,既充满着历史凝思,又体现了现实关切,具有深刻的历史承载和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此次战争中,中国军队伤亡总数的统计因资料来源、统计方法不同等原因,使得数据不尽相同,甚至相差悬殊。本文将抗日战争时及战后初期国民政府的统计数据和中国共产党方面的统计数据作为基础,系统梳理并综合分析伤亡统计差异形成的原因,对抗战中中国军队伤亡的基本数据进行初步判断,同时吸收近年来有关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成果,考察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伤亡的大致情况,提供一个尽可能准确的伤亡数据。  相似文献   

15.
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中国抗日战争史》,全书分上、中、下3卷6编36章,约150余万字。该书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上卷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卷中,编著者从中国人民抗日斗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抗日战争时期所取得的成果格外令人注目。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反侵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取得的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洗雪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中国在抵抗外国侵略时屡战屡败的耻辱,而且为世界人类的反法西斯的进步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一周年的今天,重新回顾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军事科学和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 《华北民兵》2005,(9):2-3,6-11
同胞们,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这一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8.
东北抗日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一个重要战场。东北抗日战争史,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都占有重要位置。深入研究东北抗日战争史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的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研究战争规律要着眼其特点,研究战争史也要着眼其特点,只有弄清某一历史阶段战争的特点,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战争史的真实面貌。东北抗日战争同全国抗日战争相比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认清和掌握这些特点对深入研究东北抗日战争史是很必要的。笔者近几年来曾对东北抗日战争的特点做些探讨,现谈谈我的认识,请专家学者给予帮助。我认为东北抗日战争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奋勇战敌后担当主力军——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林治波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民族解放战争。为捍卫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自由,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投身于抗日战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一、...  相似文献   

20.
近日,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军事科学院抗战史研究专家刘庭华撰写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一书,作者在"后记"中诗云:"六十甲子是非论,史坛劳力一牛翁.卅载战史探龙宫穴,两鬓白发珠难寻".可以说,这是作者集几十年心血收集整理大量珍珠即各种统计数据、表格和潜心研究抗战史独具创新观点的一部学术性著作,是一部史论与史料俱佳的抗日战争史研究力作. 该书分为"论纲"、"统计"和"附录"三部分."论纲"部分汇集了作者代表性的论文12篇,如"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演变"、"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敌后战场的历史功绩"、"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日本对台湾关系百年史论"、"东京审判的历史功绩与缺憾",等等.它大体反映了作者研究抗日战争史的广度和深度.如"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起点"一文,是作者在1986年发表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分期和阶段划分"一文中的一部分.作者提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应该从九一八事变算起,14年的抗日战争分为"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时期、七个阶段,七七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当时在全国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又如,作者在"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提出,1941年以前的中国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再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及教训"一文,作者提出军事准备仓促、对投降日军"以德报怨"、 放弃战争赔款,是造成战后日本至今不承认侵略责任与罪行,否认侵华历史的重要渊源,等等,突破了传统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启迪,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