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据作者关于钢中奥氏体晶粒尺寸影响相变产物中碳化物形态的观点, 本文分析研究了精轧过程中与碳化物球化有关的金属学问题; 指出在临界温度以下对过冷奥氏体实施精轧, 因铁素体“超量”析出而使奥氏体晶粒细化, 并随精轧形变量的增加, 在晶内诱发共析相变; 精轧后的钢继续在精轧温度短时停留, 可实现碳化物相的优良球化。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缓蚀剂KClO3在70%H2SO4和0.2%HCl溶液中对18—8不锈钢的缓蚀行为。运用线性极化技术测定了缓蚀剂的缓蚀效率为96%。动电位极化曲线、循环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的测量表明,缓蚀剂KClO3是一种阳极钝化型缓蚀剂,添加缓蚀剂KClO3后,不锈钢表面氧化膜进一步加强,从而有效地抑制不锈钢的均匀腐蚀和孔蚀。  相似文献   

3.
对45钢和2Cr13不锈钢的渗硫表面进行磨损试验后发现,45钢渗硫层磨痕处产生了大量腐蚀剥落坑,而不锈钢渗硫层磨痕却未产生.利用AFM、SEM、XPS等先进设备分析了渗硫层弱腐蚀现象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摩擦过程中,由于摩擦热的作用,渗硫层生成了具有弱腐蚀性的硫酸根,对没有耐蚀性能的45钢造成了腐蚀破坏,而不锈钢以其良好的耐蚀性免受腐蚀破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TA2-B10合金管在不同电偶腐蚀防护方式下对B10管腐蚀特性的影响,在青岛小麦岛海水试验场设置TA2-B10管直接连接、电绝缘连接、电绝缘+涂层连接三组不同电偶腐蚀防护方式对照管道,依次进行1m/s、3m/s、4m/s流动海水与浸泡交替腐蚀试验。对试验后的三组B10管道线切割,通过管道内表面电位分布试验分析不同电偶腐蚀防护方式下B10管道的腐蚀类型;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微观表征,分析不同电偶腐蚀防护方式下距离法兰接头250mm处B10管试样的腐蚀特性。结果表明,直接连接TA2-B10管处于电偶腐蚀状态,B10端内电位正移腐蚀加速,电绝缘连接和绝缘+涂层连接TA2-B10管均处于自腐蚀状态,但电绝缘+涂层连接具有更好的绝缘效果;电绝缘+涂层连接防护下的B10试样,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自腐蚀电位最负;三组B10试样阻抗谱均呈现单容抗弧特征,电绝缘+涂层连接防护下的B10试样具有更大的传递电阻和膜层电阻;电绝缘+涂层连接能有效减缓点蚀、坑蚀和晶间腐蚀三种腐蚀倾向。以上结果综合说明,绝缘+涂层防护方式具有更好的电偶腐蚀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弹性应力和弹塑性应变对921A船体钢在模拟海水中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自制的载荷-电化学实验装置对921A钢在载荷与腐蚀介质协同作用时的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由电化学阻抗谱拟合得到的电荷传递电阻定义载荷下的腐蚀速率修正因子,将实验得到的腐蚀速率修正因子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弹性拉应力与弹性压应力对力学化学效应的影响具有对称性。力学化学效应随着弹性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弹塑性应变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弹塑性应变对力学化学效应的影响远远大于弹性应力的影响。在研究范围内,弹塑性应变引起的腐蚀电位负移量最大为62.6 mV,相应的腐蚀速率修正因子高达4.113,而弹性应力引起的腐蚀电位负移量最大为24.5 mV,相应的腐蚀速率修正因子为1.746。由此可见,应力应变对921A钢在海水中腐蚀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镁合金表面耐蚀性能,设计并制备了3种高熵合金喷涂粉末,采用冷喷涂技术制备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涂层组织和力学性能.用电化学方法分析评价了涂层在质量分数为3.5% NaC1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由BCC简单结构固溶体组成,晶粒范围在12 ~37 nm之间;涂层孔隙率小于1%,表明冷喷涂涂层更为致密,且结合强度达58 MPa,涂层与基体以机械结合为主;涂层极化曲线均山现钝化现象,自腐蚀电位较基体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显著减小;循环极化曲线表明涂层无孔蚀倾向,交流阻抗谱与极化曲线结果相符合.高熵合金涂层可显著改善镁合金表面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速微粒轰击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纳米晶,利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技术对距表面不同深度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铁素体相晶粒细化过程。结果显示:随着距表面距离的减小结构尺寸逐渐减小,在最表面形成了纳米晶层,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5 nm。通过不同尺寸位错胞的逐步形成,以及位错墙不断向晶界演化,晶粒被细化为细小的纳米晶。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Ni基合金涂层的热腐蚀防护机理,采用等离子喷涂法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NiCr和NiAl两种合金涂层,以75%Na2SO4+25%NaCl的混合盐溶液为腐蚀介质,研究了涂层在700℃下的热腐蚀情况.分别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的热腐蚀形貌和晶相变化进行表征,并绘制了涂层的热腐蚀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
SRB对船舱积水腐蚀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某船舱积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实验室培养、挂片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研究了SRB对船舱积水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SRB的存在促进碳钢的腐蚀,但积水中的油污减弱了SRB的促进作用;SRB使腐蚀产物膜的不均匀性增加,促进了局部腐蚀.  相似文献   

10.
选择AZ91D镁合金为实验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Tafel曲线和阻抗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H2O2的添加量对铈转化膜的微观形貌以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H2O2添加量的增多,转化膜表面状态越不均匀,自腐蚀电位降低,转化膜电阻Rf变小,较为合适的H2O2添加量为5 mL/L。  相似文献   

11.
气液同轴双离心式喷嘴喷雾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流体体积方法分析涡流器离心式喷嘴内部流动过程,采用单反相机和相位多普勒测速仪测量离心式喷嘴、气液同轴双离心式喷嘴的喷雾特性。发现涡流器离心式喷嘴内部流动的总压损失主要发生在涡流器槽道入口、收敛段和等直段。等直段使液膜厚度减小,喷雾锥角减小。离心式喷嘴喷雾粒径分布范围沿径向逐渐增加,轴向速度分布范围沿径向先减小后逐渐增加。气液同轴双离心式喷嘴喷雾特性受气液比影响很大,气液比小时旋流空气使喷雾锥角增加,粒径分布范围减小;气液比大时,气体膨胀压缩喷雾,使大液滴能够到达喷雾中心,喷雾外侧为二次雾化成的细小液滴。  相似文献   

12.
潜艇服役期间涂层性能退变影响潜艇电场分布,以材料电化学极化状态为边界条件,应用边界元法建立潜艇涂层性能下降、涂层渗透腐蚀、涂层局部破损极化三种潜艇腐蚀静电场模型,从时域和频域特征对螺旋桨扰动电场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极化状态对螺旋桨扰动电场的电位信号特征及电场谐波频段影响显著。恒电位、线性极化、非线性极化三种边界条件下,螺旋桨以相同频率旋转扰动静电场时,各模型的频率成分占比差异明显。非线性边界条件下的扰动频率和2倍扰动频占比相差最大,线性边界条件下的扰动频率和2倍扰动频占比相差最小。三种边界条件下电场模型的3倍扰动频以上的谐波范围会发生改变,恒电位边界下模型谐波范围最小,非线性边界条件下谐波范围最大。  相似文献   

13.
摘要:采用电化学极化手段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合金断口形貌,研究了外加电位对7A52铝合金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与外加电位有强烈的相关性,开裂敏感性在外加电位为一0.95V时最低,外加电位起到阴极保护的作用;在外加电位为一1V时有所升高,但仍然低于开路电位条件下的敏感性;在一1.1V时最高,应力腐蚀过程以氢脆为主;在一1.2V时又有所降低,阴极析出的氢以气态逸出而降低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电刷镀Ni、n-Al2O3/Ni镀层在海水中静态腐蚀400 h后的质量损失情况.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别观测了腐蚀形貌及进行了成分分析,又在加速腐蚀状态下测试了极化曲线.初步分析得出Ni可以和未配对的电子的氧形成强的化学键,也可以和基体铁形成微观腐蚀电池;电刷镀n-Al2O3/Ni镀层比Ni镀层在海水中静态耐蚀性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电磁发射用圆筒直线感应电机的电磁振动响应特性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建立了直线电机二维电磁场分层子域模型,通过涡流场有限元仿真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并基于麦克斯韦张量法和洛伦兹力法推导了电磁激振力表达式,利用二维傅里叶分解得到定子电磁力时空分布特性;然后,基于有限元法构建了发射电机定子三维动力学模型,模态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采用有限元法进行电磁振动谐响应计算,结果有效性通过稳态动子堵驻通电试验得到了验证,证明了发射电机定子结构可以简化为理想薄壁圆柱壳,电磁振动响应主要由轴向呼吸模态决定;最后,基于简化模型对比分析了电磁振动响应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电磁激振力径向分量和轴向分量均为结构响应的主要贡献源,而与电磁力波轴向模数呈负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局部腐蚀下耐压圆柱壳的承载特性,在均匀深水压力作用下,针对具有局部腐蚀的环加筋圆柱壳的振动特性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腐蚀参数对振动特性与临界失稳载荷的影响。通过改变腐蚀面积、腐蚀位置和腐蚀深度,利用有限元软件NASTRAN进行系列仿真分析,得到了含有局部腐蚀环加筋圆柱壳结构的振动特性及失稳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当腐蚀深度大于3mm时,结构开始出现局部振动模态且固有频率单调下降;静水压力作用下带有局部腐蚀的环加筋圆柱壳一阶固有频率的平方与静水压力呈三段线性关系;在临界载荷方面,当腐蚀深度小于2mm时其对结构的临界失稳载荷几乎没有影响,当腐蚀深度大于2mm时临界载荷随即减小。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的恒电流方式,在含有Na:SiO,和KF等电解质的溶液中制备了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层,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及Cu加速盐雾腐蚀试验,研究了电解液中Na:SiO,和KF质量浓度对微弧氧化层结构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微弧氧化层厚度和表面粗糙度随Na:SiO,和KF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微弧氧化层的耐蚀性取决于其表面粗糙度和厚度,粗糙度小、具有一定厚度的致密微弧氧化层耐蚀性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实验提出了一种双相钢制绳线材的热处理工艺程序,即:奥氏体化及水淬以获得全部马氏体组织→临界间加热淬火以获双相组织并回火→酸洗磷化后多道次连续冷拔至终尺寸→人工时效。按此程序生产的线材σ_b 可达1800MPa 以上,且扭转、弯曲疲劳性能超过标准规定值。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波纹管轴向补偿与径向补偿能力的关系,并提供了选型依据、设计计算方法和实例,可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斜入射角条件下F-P干涉腔的透过率特性;结合单层介质膜和单层金属膜的反射特性随入射角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反射特性参数为恒定值时微腔、低反F-P干涉腔透过率的计算误差;仿真结果表明,在光束斜入射条件下,特别是在大入射角下,单层介质膜的反射率指数增大,单层金属膜的反射率和反射相移也指数增大,但其吸收系数指数减小,造成微腔、低反F-P干涉腔透过率曲线与反射特性参数为恒定值时相比均明显向下偏移,且偏移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