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态     
以色列部署首个“梅卡瓦4”坦克营以色列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部署第一个装备自行研制的最新型主战坦克——“梅卡瓦4”的坦克营。该型坦克于2003年上半年开始交付,由于耗资巨大,以色列财政部一度威胁要终止该型坦克的发展。2004年中,以色列政府决定继续发展该型坦克,并对其整体设计、性能指标、维护需求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据该项目负责人阿迈尔·尼尔将军透露,目前剩下的问题,就是该型坦克的生产速度,预计该坦克的生产将持续到下一个10年。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14日晚上9点钟,在加沙地带通往卡尼犹太定居点的公路上,一辆以军最新型的“梅卡瓦”Ⅲ型主战坦克在护送公交汽车时遭袭击“我们听到了巨大的爆炸声,然后就看到了坦克升起了红色的火焰和黑黑的浓烟”公交大巴的司机这样描述了被袭击的场景。以军方的调查报告认为,这是一次有预谋的袭击,并且爆炸威力非常强大。攻击的“梅卡瓦”Ⅲ型坦克的底盘被整个炸穿,车体被揪翻,炮塔则被炸飞.4名乘员三死一伤。这次袭击是巴勒斯坦武装力量多年来首次摧毁以军引以自豪的“梅卡瓦”Ⅲ型主战坦克。  相似文献   

3.
“梅卡瓦IV”坦克“梅卡瓦IV”型与III型一样,配有120毫米滑膛炮,但炮口初速明显提高, 因此发射的动能弹威力更大。坦克配备4种弹药,装填手可以通过全自动防火弹舱任选其一。辅助武器包括60毫米追击炮和车长的外置机枪。车辆仍采用以色列传统的前置动力装置设计,除车体前部扇面可获得额外的保护外,腾出的后部空间可用于运载小型步兵班或携带额外的弹药。后出  相似文献   

4.
坦克之最     
世界上最重的坦克是以色列的MKI 超重型坦克(即梅卡瓦)坦克全重75吨,兼有步兵战车作用。除4名坦克乘员外,还可搭乘8~10名步兵。世界上最早的坦克是英国的M—1型坦克。出现于1916年9月15日。在法国松梅河附近英、德战场上,英国军队第一次使用此坦克进攻德军。世界上装甲最厚的坦克是苏联的T-72中型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坦克分队作战指挥的自动决策和科学决策,针对坦克分队火力优化控制作战要素估计这一先期环节,从环境、武器、目标3个方面,进行4种量化处理:环境信息量化处理、武器信息量化处理、目标信息量化处理与打击效率评估.量化结果可为坦克分队火力优化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并为指挥决策自动化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大明星布拉德·皮特主演的二战题材电影《狂怒》上映后,引起了广大坦克迷对其中坦克装甲车辆的浓厚兴趣,国内相关注意力主要集中于"主角"M4"谢尔曼"坦克的前世今生,以及其"配角"——全球唯一一辆能开动的"虎"式坦克的来龙去脉上。众所周知,该坦克是从位于英格兰南部的博文顿坦克博物馆开到影片的拍摄现场的,历史学家大卫·威尔利介绍说,这辆坦克是二战中盟军俘获的第一辆"虎"式坦克,俘获过  相似文献   

7.
<正>在近期爆发的新一轮巴以冲突中,作为以色列国防军(IDF)标志性装备的“梅卡瓦”坦克发挥失常。在冲突仅仅爆发3天的时间里,就至少有7辆被毁甚至被俘。考虑到IDF的对手哈马斯没有空中力量、没有重型装备,仅仅是轻步兵性质的非正规武装,这样的损失足以用惨重来形容。那么在设计上极富针对性,一向以防御力和特定战场高适应性见长的“梅卡瓦”缘何失色,也就成为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国防工业日报》2006年12月12日报道,新加坡国防部将与德国联邦国防部达成协议,计划购买96辆德国"豹-2"A4坦克("豹-2"出口型,66辆投入使用,30辆备用)和训练设备,德国还将负责对人员进行坦克操作培训."豹-2"坦克原本是作为北约应对前苏联庞大装甲集群而研制的,突出强调"以质胜量",是世界上公认的整体性能最好的坦克.东南亚其他国家现役或即将装备的坦克无论在机动力、火力还是防护力方面都与"豹-2"存在"代差".  相似文献   

9.
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国土报》等媒体报道,为拯救遭巴勒斯坦武装绑架的大兵沙利斯,从6月30日开始,以色列国防军对加沙采取代号为“夏雨”的解救行动。在这次行动中,以军究竟动用了哪些先进武器参战?它们在行动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色列媒体陆续披露了其中的详情。“梅卡瓦”MK.4主战坦克:将加沙堵死的“碉堡”以军哥兰尼旅是这次地面进攻的主力。  相似文献   

10.
平言 《环球军事》2012,(4):40-41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武器,研发能力最强的国家,小到各类机舰载系统,如鼎鼎大名的“费尔康”雷达,大到“梅卡瓦”主战坦克都有,此外他们还研制了各类导弹,除了令阿拉伯世界闻风丧胆的“杰里科”系列弹道导弹、世人熟知的“箭”式系列防空导弹(相当于“爱国耆”拦截导弹)、  相似文献   

11.
欧洲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虽然美国没有马上参战,但却促使美国各军种迅速走向战时体制。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装甲部队开始紧急研制轻中型坦克。 在中型坦克方面美国装甲部队首先研制了作为过渡型号的M3坦克,在此基础上,生产了美国最重要的M4谢尔曼式坦克。轻型坦克则是以M2为基础,发展出M3型轻型坦克。 相对于中轻型坦克的开发,研制什么样的重型坦克一直是个问题。1940年5月德军坦克横扫整个西欧。德国坦克在战场上杰出的表现让美军迅速确立了重型坦克的标准。 这时美国装甲部队希望能按照德军装甲部队中以3号坦克为主力、4号坦克提供火力支援的布局,生产能为M3和M4中型坦克提供强大火力支援的重型坦克。  相似文献   

12.
据2014年12月11日的《简氏防务周刊》报道,德国克劳斯-玛菲-威格曼(KMW)公司于2014年12月10日在公司位于慕尼黑的机构向德国陆军交付了"豹2"坦克的最新型号的—"豹2A7"型主战坦克。"豹2A7"型主战坦克利用了比较早生产的多种型号坦克的制造技术,包括"豹2A5"型、"豹2A6"型和"豹2和平支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坦克,是未来数字化战场上具有感知、信息共享与处理能力的坦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陆战之王”重振雄风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在坦克上加装数字化设备,将普通坦克改造为数字化坦克。美国的M1A2坦克、法国“勒克莱尔”改进型坦克、瑞典Strv122坦克、俄罗斯T-80У坦克和T-90坦克、英国“挑战者”2主战坦克、德国“豹”2改进型坦克等经过了数字化全新包装,可以称作是数字化坦克。在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嵌入”或“贴花”是数字化的主要方法。数字化坦克的突出特征是“嵌入”了大量的数字化技术,比如数字编码、数字压缩…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要求坦克具有网络化打击的能力,能自主完成威胁评估和火力分配任务。这些任务以获取敌方目标的火力指向、攻防状态等信息为前提,与姿态信息相关联,因此,研究坦克姿态估计技术意义重大。对现有的一些单目姿态估计方法进行分类;讨论了部分方法估计坦克姿态的可行性;阐述了坦克姿态估计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对姿态估计技术提出了建议,供后续的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钟柏 《宁夏科技》2001,(9):26-27
100毫米APFSDS-T穿甲弹是一种尾翼脱壳穿甲弹,主要用于攻击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这种穿甲弹用于59式坦克(北方工业总公司产)或苏式T54/55坦克的100毫米线膛炮。其高密度的钨合金弹丸能以65&#176;角穿透150mm厚的均质复合装甲板。它也能有效地用于苏T-72式坦克。在穿透后,具有较好的残余效果。其适用温度一般为-40℃-+50℃。  相似文献   

16.
"虎王"式坦克是德军在二战中的最重型坦克,被公认为二战中防护力最强的坦克,曾被德军号称为坚不可摧的"超级战车"。然而,这种威名赫赫的坦克在东线首次与苏军坦克交锋,就被打得一败涂地,成为战争史上的笑柄。为挽危局,"虎王"仓促上战阵 1944年,苏军对德军发动了气势磅礴的大反攻,在夏季达到高潮。6月23日,西线苏军4个方面军的240万人大军以气壮山河之势打响了代号为"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罗斯战役,将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杀得兵败如山倒。短短半个月之后,苏军先头部队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坦克驾驶训练中因操作状态难以保留、操作细节难以再现而无法实现对训练成果深入分析与客观评价的不足,以坦克驾驶训练数字化记录与评判系统总体设计为切入点,基于基础驾驶动作的分解与组合以及车辆状态信息获取设计了驾驶动作记录仪,实现了坦克驾驶训练过程中动作状态信息的采集与数字化存储,并应用矩阵变换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性动作参数查找与判断的方法,对基础驾驶动作进行了过程识别与效果评判。分析表明:该系统的技术能对坦克驾驶动作状态进行数字化记录,而基于状态矩阵变换的方法能实现基本驾驶过程的识别与评判。  相似文献   

18.
根据坦克射击视景景物的特征,采用了一种较优越的方案将视景进行分类建模.对景物模型进行简化和各种实时技术处理后,能在微机图形工作站上实时动态显示逼真的坦克射击视景.  相似文献   

19.
主动防护系统是坦克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坦克主动防护系统模型对提高作战仿真的可信性,尤其是对提高涉及坦克作战的作战仿真可信性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提出了基于可用性、可靠性和能力的系统使用周期(System Use Cycle,SUC)建模方法,并重点对坦克主动防护系统的侦察探测能力、信息处理与控制能力以及拦截能力进行了建模。最后,将坦克主动防护系统模型应用到作战仿真系统中,以俄罗斯"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为例,研究了主动防护系统对坦克战场生存能力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主动防护系统能有效提高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20.
回音壁     
湖北省武穴市 陈浩:请介绍一下德国在二战期间研发的"鼠"式坦克和"象"式坦克的技术数据研发过程和战斗历史。 1942年6月8日,德国坦克设计师波尔舍博士在会见希特勒时提出研制一种安装有128毫米或150毫米火炮的超级重型坦克,这就是"鼠"式坦克。"鼠"式超重型坦克只生产了两辆样车。由于二战的进程,基本上"鼠"式坦克没有发挥什么作用。"鼠"式坦克火力强大,防护坚固,但是它极差的机动能力几乎使它只能在原地作为固定的火力点,而且生产得比较晚,数量也很少,根本无法挽救第三帝国必然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