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校接待室     
《当代海军》2005,(10):72
问:北极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请问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探险家是谁?潜艇能否从冰下到达北极点?答:美国探险家罗伯持·皮尔里于1909年4月6日到达北极点。他所到达的地点,是北纬89度55分24秒,西经159度,是世界上第一个到达北极极点的探险家。皮尔里的北极探险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从格陵兰到北极不存在任何陆地,整个北极都是一片坚冰覆盖的大洋。  相似文献   

2.
任秋凌 《环球军事》2005,(17):50-51
近日,加拿大将数艘军舰派往北极地区,这是加政府为宣示对北极地区寒冷的荒芜之地拥有主权所采取的最新行动,也标志着北极周边国家围绕北极领土的争端进一步升级。北极问题如何发展,将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加拿大希望占有“西北通道”加拿大政府为宣示北极主权实施了一系列巡逻任务。这些举动已激怒了丹麦、挪威、俄罗斯和美国等同样宣称拥有北极主  相似文献   

3.
确保北极航道利益是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拓展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一环。立足北极地区现实法律环境,以航道利用法律需求为牵引,必须加强参与北极国际立法、依托国际组织增强话语权、加强与航道沿岸国法律协调以及完善国内立法等在内的法律保障工作,以期为中国参与北极航道开发利用提供法理支撑。  相似文献   

4.
张永谦 《环球军事》2011,(17):16-18
最近,俄罗斯在北极问题上又有所动作,欲巨资拓展北极航道,表示开发北极要随之加强军事和边境安全的措施以应对突发事件,把北极地区纳入其21世纪核心战略资源基地。在此之前就动作不断,继宣布将向北极派驻两个特种旅,组建北极作战集群后,又宣布将于2012年向联合国提交关于延伸北极大陆架边界的申请。与此同时,俄罗斯对北极大陆架进行...  相似文献   

5.
"鹦鹉螺"号和"鳐鱼"号都是在7~8月份北极的夏季前往北极的,自然条件相对良好,日平均气温为-1℃。然而,冬季的北极日平均气温则低于-60℃,并且寒风刺骨,黑夜永驻。辽阔无垠的荒原上,偶尔能看到一点黯淡的月光。在如此冰冷的北极找到冰裂,比夏季不知要困难多少。还有,冬季的北极冰裂缝隙中的水面,有一层薄冰覆盖,其厚度有多大?潜艇从那里上浮时,能否撞开?艇体会否受到损伤?咨询北极专家得知,冬季在北极生活的鲸也经常需要冲撞冰层上浮水面呼吸新鲜空  相似文献   

6.
“第三次世界大战有可能在北极开始”,这是5月4目的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作出的推测。由于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北极冰雪加速消融,加上国际油价不断飙升,世界多个大国,包括美国和俄罗斯,都盯上了北极潜在的能源宝藏,纷纷采取行动以宣示主权。为此,专家担心,“由于各方在北极利益划分上存在严重分歧,本来第三次世界大战极有可能在北极爆发”。  相似文献   

7.
2009年3月27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公布了一份北极战略规划——《2020年前及更远的未来俄罗斯联邦在北极的国家政策原则》。根据这一规划,俄罗斯将在北极部署一支专门部队,即组建“北极独立部队集群”,同时加快俄边防部队的军事现代化进程,建立边防部队对北极的有效监视和反应机制。其卫星。空军.海军也将更为密集地巡逻北极,以维护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利益和保持在该地区的“领先优势”。俄罗斯的这一举动,再次引发各国对北极地区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8.
“鹦鹉螺”号和“鳐鱼”号都是在7~8月份北极的夏季前往北极的,自然条件相对良好,日平均气温为-1℃。然而,冬季的北极日平均气温则低于-60℃,并且寒风刺骨,黑夜永驻。辽阔无垠的荒原上,偶尔能看到一点黯淡的月光。在如此冰冷的北极找到冰裂,比夏季不知要困难多少。还有,冬季的北极冰裂缝隙中的水面,有一层薄冰覆盖,其厚度有多大?潜艇从那里上浮时,能否撞开?艇体会否受到损伤?咨询北极专家得知,  相似文献   

9.
王伟力 《环球军事》2009,(12):24-25
3月27日,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份北极战略规划——《2020年前及更远的未来俄罗斯联邦在北极的国家政策原则》,阐述了政府对北极地区的战略构想,并宣布将组建一支北极部队,以维护俄在北极的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古人观星的历史与世界上其他古老民族一样非常悠久。中国古代的先民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天空中的星星好像镶嵌在天幕上,而这个天上的大幕在自东向西旋转,每昼夜旋转一圈。那么旋转的中心呢?古人发现天上有个点是不动的(称为北极),天幕上的星星都在围绕北极转圈圈(见图1)。古人还找了离北极点很近的星作为“北极星”,帮助人们肉眼观星时更容易辨认出北极。因为真正的北极点不一定有合适的亮星,在肉眼观星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张志昌  韩兵  陈宇 《环球军事》2012,(16):26-27
7月24日,俄罗斯((观点报》称,俄专家鉴定研究所所长尼古拉·帕夫留克表示,建议将北冰洋改名为“俄罗斯冰洋”,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在北极海域管辖权争端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俄罗斯始终强调经济利益在俄罗斯北极政策中的重要地位,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战略优先观,在北极部署大量军事和准军事力量,不断加大在北极的军事活动力度,以确保其在北极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在北极拥有的海洋权益包括航道通行权、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的利用权、外大陆架矿产资源收益的分享权、公海渔业资源的捕捞权、国际海底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权、科学研究考察权。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在北极的利益,必须加强法理研究,促进北极秩序公正合理化;扩大与相关国家的双边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加强科学考察,提升北极的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不久后的某个夏季,各国军舰云集北极海域,试图在这场边缘政策的游戏中占据有利位置。俄罗斯北方舰队在导弹巡洋舰“彼得大帝”号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赶赴北极,而美国第二舰队则从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港出发。两支舰队都装备了新型核导弹,大战一触即发。上述一幕纯粹是虚构,但或许离我们并不遥远。日前,英国著名智囊机构简氏评论警告称,北极能源争夺战可能会在12年内成为现实。俄罗斯人对争夺北极石油资源历来极为看重。  相似文献   

14.
北冰洋 鸽灰色的天底,流冰四伏的海面。 一支庞大的船队蹒跚地开行着。这就是大名鼎鼎的PO-17护航队。美英盟国拼“血本”组织的一支北极航线船队,斯大林和苏联寄予很大希望。 希特勒入侵苏联后,作为反法西斯盟国,英国首相丘吉尔宣布给予苏联支持和援助。 运送战备物资给苏联的途径共三条:一是通过波斯湾和伊朗的铁路;二是通过日本津轻海峡和宗谷海峡的太平洋航线;三则是北极航线。主要物资只能通过北极航线运往苏联。  相似文献   

15.
杨志荣 《国防科技》2015,36(2):7-11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在深入分析北冰洋海冰逐年融化消退,特别是北极航道全年开通后对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带来的变化以及我国面临的机遇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应对措施。军队尤其是海军要充分发挥战略性国际性军种的优势,勇于担当经略北极先驱者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6.
鳐鱼级的第4艘海龙号于1959年12月5日服役,艇长是乔治·斯尔海军少校。在北极地区,每年冰山与极地的冰分离之后向南方漂流。这些冰山散落在从美国前往北极的途中,其漂流的路线经常发生变化。冰山露  相似文献   

17.
事件     
《环球军事》2012,(20):4-4
俄举行北极陆海空军演据俄《军工信使》周报网站报道,俄西部军区和北方舰队在北极举行的陆海空联合军演于9月27日落幕。俄海军陆战队员演练了两栖作战,舰队机群与空军航空兵及西部军区防空部队联合拦截“入侵”战机。自今年起,俄军将长期在北极开展作战训练。  相似文献   

18.
图片竞猜     
<正>这是一艘著名的潜艇。图中的场景是该艇在执行极地航行任务,此次航行获得了许多过去难以获取的气象和地理资料。现在该艇已经退役,不过它的这次北极探险对人类的北极科考活动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请问:这艘潜艇是哪国的哪一艘潜艇?  相似文献   

19.
二战结束后,随着美苏两大阵营对立的态势越来越明显,英国领导人逐渐认识到了北冰洋的军事重要性。然而,由于北冰洋表面的绝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一般水面舰船根本无法靠近。因此,美国海军利用潜艇远航北极地区的尝试一直在悄悄地进行。1946年,美国海军派出"阿图尔"号潜艇前往北冰洋侦察北极地形,但"阿图尔"号潜艇在冰下潜航尚不足180米,其潜望镜就被冰块撞坏了,只得无功而返。1947年夏及1948年夏,美国海军先后派出"帆鱼"号潜艇及"鲤鱼"号潜艇前往北冰洋,但最后的结果却仍是铩羽而归。1952年,美国海军又派罗伯特·麦克韦西艇长率"(鱼工)鱼"号潜艇远航探测北冰洋的冰下情况,但只在北冰洋潜航8小对(航行20海里),就不得不掉头返航了。"鹦鹉螺"号核潜艇在美国海军列装后,其潜航能力超长的特性终于为美军进入北冰洋腹地提供了绝佳的前提条件。而且,作为一艘全新的核潜艇,它还可以制造自身所需的氧气及饮用水,这更为美军决定派其远航北极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不过,由于有前4次常规潜艇北极探险失败的教训,美国一直对远航北极持慎重的态度。随着冷战气氛越来越浓厚,核潜艇试航北极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战略上的需要。因此,美国领导人做出决定:派遣核潜艇秘密远航北极。  相似文献   

20.
蔡一清  深蓝  朱明 《当代海军》2007,(10):64-65
今年是国际极地年,世界各主要海洋大国围绕北冰洋的开发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为回应俄罗斯在北极点下的海床安插国旗,美国海岸警卫队所属的“希利”号重型破冰船,将于当地时间6日启程,开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