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时代的呼唤──兵工企业人才及培训现状透析福成当前兵工企业现状如何,回眸兵工战线企业人才培训、职工教育的历程,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举步维艰的窘状全景之一:先看兵工企业未来的命运之神─—兵工企业管理干部的窘状。目前,就全国而言企业管理人才有1300多万,...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兵工生产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军兵工生产从红军时期的官田兵工厂开创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军械维修发展为能生产制造轻武器。特别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军兵工生产的承前启后时期,无论从厂的数量和规模,还是从生产制造兵工产品种类和质量以及人员素质都较解放战争时期以前的兵工生产有一个较大发展;同时,它又为我军建国后的兵工生产奠定了基础。 一 (一)兵工厂在各区的分布情况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兵工厂在接收日、伪兵工厂的基础上较之抗日战争时期有所发展、壮大,并逐步形成了华北、东北、华东、晋绥、中原五个解放区的兵工厂群。1945年,我军兵工厂在职工100余人、机床10余台规模的有数十个,到1949年上半年,各解放区兵工厂总数达160个,职工总人数达9.98万余人。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良好稳定的兵工生产是中共独立自主坚持抗日游击战的重大保障。但是在1941年11月之前,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长期未能就兵工生产的基本方针问题达成一致意见。鉴于八路军及游击队武器弹药供应短缺的严峻现实,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人积极探索适合抗日根据地兵工发展的正确路线。这一过程中,中共的兵工建设指导思想有两个重大转变:一是从设想依靠国民政府支持发展军事工业,转变为独立自主实施军工生产;二是从计划发展现代军事工业、生产新式武器,转变为集中全力制造手榴弹、地雷等基础武器。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正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人民兵工成立85周年。为纪念这两大历史性事件,《国防科技工业》杂志拟于第九、十期开设专栏,现向军工单位和社会征稿,具体要求如下:1.文章主题:以长征中兵工厂、兵工故事、兵工人为重点,生动反映兵工战线为支持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和蕴含的精神;介绍长征中红军使用的装备,除描述性能外,重点刻画它的来龙去脉;描画人民兵工85年的"长征"路,展现人民兵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2.文章体裁不限,包括当事人的回忆、资料整理、采  相似文献   

5.
西安工业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5年,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兵工为特色的本科院校,为中国兵工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在60年的历程中,学校砥砺前行、自强不息,在时代浪潮中不断创造新的高度西安工业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5年,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兵工为特色的本科院校。作为"兵工七子"之一,多年来为中国兵器工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近年来,西安工业大学围绕"齐心抓内涵,举校建学科"的工作思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不断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走精细化、内涵式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  相似文献   

6.
人才管理与企业效益李玉萍古人说得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个企业的领导是否得人心,企业内的职工是否同心协力则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人才管理是个关键问题兵工企业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战略重点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兵工企业...  相似文献   

7.
征稿启事     
正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人民兵工成立85周年。为纪念这两大历史性事件,《国防科技工业》杂志拟于第九、十期开设专栏,现向军工单位和社会征稿,具体要求如下:1.文章主题:以长征中兵工厂、兵工故事、兵工人为重点,生动反映兵工战线为支持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和蕴含的精神;介绍长征中红军使用的装备,除描述性能外,重点刻画它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8.
《国防技术基础》2009,(5):52-52
兵工产品在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全过程中,存各种复杂因素,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效,因此,系统而深入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是我党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工业技术人才的学校,被称为新中国工业技术干部的摇篮,校长是我党早期政治活动家恽代英的四弟恽子强,著名校友有李鹏、彭士禄、黄毅诚、曾宪林、何光远等等。这所从烽火硝烟中建立起来的学校,后来发展成为"兵工七子"之一的北京理工大学。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是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培养工业技术专门人才的学校。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必将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而知识经济乃是人才经济。曾几何时,作为“天之骄子”的兵工企业以“人才济济,技术力量雄厚”而笑傲百业。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毋庸置否的是有不少人才已跳糟,兵工企业出现了人才匮乏、青黄不接的现象。对此,应引起...  相似文献   

11.
武器为战争制胜之本,任何军队都非常重视兵工生产,我军自红军时期就有了简单的制造武器的工厂。抗日战争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具有相当规模,笔者出于教学需要曾查阅了有关史料和档案,现将解放战争中、我军兵工生产的有关史料实录于后,对我军的兵工生产可略见一斑,同时也可供研究兵工史的同志参考。据资料记载,截止1949年6月,我军兵工厂主要分布在华北区、东北区、华东区、晋绥区和中原区五个区,共有兵工厂160个,其中华北区54个,占总数33.7%;东北区49个,占总数30.6%;华东区37个,占总数23.1%;晋绥区14个,…  相似文献   

12.
兵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金其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国有企业深层次矛盾的根本出路。作为兵工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充分认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艰巨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涉及体制...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回顾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兵工生产,可以给我们许多启迪:抗日战争时期的兵工生产任务繁重,国民政府对兵工政策作了相应调整,其核心是适时将兵工厂转迁于安全地区,建立大后方兵工基地;兵工业的调整为抗战胜利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保存了中国兵工精华并促进了中国军事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中国工业布局并推动了西南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一部分当权官僚掀起了一股办洋务热。近代中国海军便是清政府兴办洋务的产物。为了培养掌握海军先进技术的专门人才,清政府建立了近代中国海军的早期教育体系。分析其得失,于今天的军事教育不无裨益。一、兴办海军学校,改进教育方式近代中国海军的建立,需要大量拥有先进知识和技术的专门人才,清朝陈腐的科举制是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因此,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海军学校培养和训练海军的技术人才,已成当务之急。正如当时的北洋大臣李鸿章所言:“水师为海防急务,人才为水师根本,而学生又为人才之所自出。”(《清末海军史料》上册第395页)自同治到宣统40多年间,清政府建成了10多所海军学校,培养出掌握各种技术的海军人才1799人。  相似文献   

15.
兵工企业转换生产模式的初步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兵工企业实行两个带根本性的转变,在原国防科工委和兵器工业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在部分兵工企业开展了推广先进生产模式的示范研究。试点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CIMS的思路和精益生产模式或敏捷生产模式的理念,在制造技术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做了一些改...  相似文献   

16.
振兴亏损企业的思路石言今年,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我们兵工企业职工一定要爱我兵工、振兴兵工,特别是要用实际行动来振兴兵工亏损企业,使兵工企业整体出现快速、健康发展势头。这样,既能为部队提供精良装备,保卫祖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又能为整个国民...  相似文献   

17.
1928年北伐成功后,国民政府统一全国,但因连年战乱,国力积贫积弱,我国当时还无生产制造军用指北针的能力,只能从英国、德国、捷克等国购进.是年11月,国民政府成立了军政部,下设兵工署,负责管理全国兵工生产,与陆军署、海军署、航空署平级并列,开始了有制度、有计划的兵工生产.1933年,我国弹道学专家俞大维博士就任兵工署长,他积极着手建立各项产品的生产标准,采取措施提高产量.在这些产品中,便包括指北针等.  相似文献   

18.
<正>85年历史,沧海桑田、风起云涌。解读人民兵工85年历程,接受的是一场兵工精神的洗礼。重温兵工事迹的激昂与悲壮,轻叩人民兵工承载的文化重量与价值,可歌可泣、可叹可怀一个个厚重的解读对象,寻觅到兵工文化浩浩荡荡的活力与源头,绽放出爱国主义、实业救国的精神奇葩。毋庸置疑,兵工文化是民族进步的历史结晶,也是这一场85年回眸的基调之一。我们对人民兵工85年沧桑岁月的解读,从历史的源头起,便锁定了兵工文化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9.
兵器工业出版社和国防工业出版社,从80年代起相继编辑出版了一系列的兵工史料书籍,其中包括了10本中共从红军到抗日根据地的军工史料、一套四册从同治到1949年的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由以上四册资料整理而出的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清末至民国的兵器工业等,为中国的近代兵工发展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值此纪念人民军工创建85周年之际,本文作者依据上述资料摘选了中共抗日根据地兵工厂情况史料。重温这段艰苦卓绝的军工历史,体会人民军工创业之难,才会更挚爱今天的军工事业,自觉为我国军工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这里被誉为中国聚氨酯产业的摇篮。这里被称为中国西部聚氨酯原料基地。今年是人民兵工创建8 5周年,伴随着人民兵工的发展壮大,中国兵器工业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民养军,大力开发民品,在"军民结合"创业之路上不断突破,书写出一个又一个辉煌与骄傲。银光集团借助白银市经济转型战略的实施,发挥多年来在硝化、氢化、光化等方面积累的生产实践经验与技术、人才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