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开放,这是中国人30多年来最热爱的词汇之一。开放的经济环境,使我们成为人人称羡的"中国奇迹"发生地;开放的文化风貌,使我们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开放的社会心态,使我们以宽广的胸襟接纳世界走向八方……  相似文献   

2.
雪般洁白哈达围绕,家酿青稞美酒相敬,短短的三公里路,官兵们在藏家人的簇拥相送下,竟然走了三个小时。藏族群众说:在最危难的时刻,最先来救我们的还是解放军,我们要把藏族最珍贵的礼物——哈达献给他们!在甘青藏乡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格桑花历来被各族人民视为吉祥之花。而那种难得一见的八瓣格桑更被称为"菩萨花",是吉祥的化身、幸福的使者。兰州军区某集团军防空旅就像盛开在雪域高原的八瓣格桑,驻守高原、扎根高原、建设高原、造福高原、献身高原的躬身实践,唱响了一曲爱民为民的大爱之歌。  相似文献   

3.
唐卫荣 《兵团建设》2001,(11):37-39
新现象三秋大忙时节,在农七师一二八团采访,最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这里的棉场静悄悄。原来一个中型团场的棉场,到交花的时候,交花的、垛花的、质检的,一个场子大约有三、四百人,真有点人声鼎沸的感觉。可是现在我们眼前的棉场,却只有静静的棉垛和几个安全员。我们不禁要问人都去哪了?二连的唐连长向我们解答了这个疑问。他说,现在的棉花一家一垛,各管各家的,这样做可降低间接费用。他还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原来棉花从地里到棉场,由连队雇人拉花、装花等,费用平摊到每个职工身上,据估算,包括拉花、过秤、垛花、装车,一公斤花  相似文献   

4.
花之最     
花之最最香的花:世界上香气飘溢得最远的花,要算十里香,这是一种白色的野蔷薇。最臭的花: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有一种名叫纳夫来亚的藤蔓植物,其花开放时,散发出腐肉烂鱼的臭味,十分难闻。最大的花:印度尼西亚还有一种花,名叫大王花,其花瓣有20厘米厚,由...  相似文献   

5.
善待拾花工     
棉花是兵团的支柱产业之一。上个世纪中期开始,兵团的棉花种植面积一年年扩大,仅靠兵团职工群众的力量已难以将丰收的棉花全部拾回,于是,棉花便将兵团700万亩棉田与中西部主要省份几十万拾花季节工联系在一起。数十万拾花工奔着同一个目标来到兵团棉田,有人将棉花称之为"软白金",内地来的拾花工便揣着淘金梦来到几千里外的新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兵团棉田里的辛苦劳动得到了收获,一年又一年像候鸟一样每年秋季往返于家乡与兵团之间。外来拾花工可能是兵团棉田里最能吃苦、最有忍受力、最不抱怨的群体,但他们也是有生命、有激情、有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来兵团拾花的要求或许并不高:有安全感和保障感,到新疆有活干,工资有保障,回家方  相似文献   

6.
从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便知他也非常熟悉和热爱文学。其实,文学对每一个有理想和梦想的人来说,它都可能是我们年轻时的"恋人"。有人与这个"恋人"结婚了,便成了作家,没有与其"结婚"的人,有可能成了另一个职业的历史性人物,年轻时我们都一样,我们都如此热爱文学——我真正的"文学课"是从进入部队开始的。那应该是1976年之后的那段时光,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令我最难忘的是我和一位战友褚勇军(他是我的领导,部队新闻干事)多年一  相似文献   

7.
安欣  凌姗 《国防》2011,(10):74
算起来,中国已经享受了30多年相对和平的阳光,我们的战略机遇期也已然走过了十多年。如何让和平的阳光更长久地照耀在中国大地上,如何让我们的战略机遇期尽可能延长,这是肩负着"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伟大历史使命的中国军  相似文献   

8.
5月的天山南北,大地染绿,生机盎然。在争奇斗艳的百花园中,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最靓丽、最鲜艳,把万顷绿洲装点得分外妖娆。在自治区第二十五个民族团结教育月到来之际,我们特选登了这篇——  相似文献   

9.
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火了,在三秦大地上有一支充满文化气息的空军部队因为文化之风也火了。蔚蓝的天空是他们的爱,绵绵的秦岭脚下花正开。三秦大地上,这支充满文化气息的空军部队——兰空某指挥所始终坚持文化育人、文化兴队,打造出了具有地域特点的"秦空卫士"主题特色文化。8月上旬,笔者探访该部队,目睹一道道文化风景,体味一个个文化亮点,并感受了"秦空卫士"的最炫风。  相似文献   

10.
春意如此浓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春,迈着她那轻盈的脚步又一次徐徐向我们走来。这春天,又是一个更明媚的春天,更温暖的春天,更让人心旷神怡、意气奋发的春天! 在这个春天里我们沐浴着党的十六大的热风,她在我们的精神上注入了一股暖流、一抹绿意、一种神往、一片希冀。人们在有意或无意之中都无不感到,这个春天不仅来得如此之早,更有着化不开的浓密春意。 浓浓的春意,是催耕促种的号角,是万物生长的动力,是给  相似文献   

11.
美,无处不在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抹阳光、一片花瓣、一泓清水,无不蕴含着美的情愫、诗的意境,禅的机趣。或大或小,或浓或淡,或多或少,只要你用心地体会和感悟,美,随处可见;美,触手可及;正所谓:一花一世界,枝叶总关情。一路前行,美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们平常工作、生活和学习当中,很多时候做的都是"小事",但这些"小事"很多时候都是关乎民生、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好。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在认真做好事关本单位、本地区、本行业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客观性的大事的同时,对群众关心的"柴米油盐"之类的事情愿意去干,舍得花工夫。那么,我们的党群关系就会得到进一步的融洽,我们和群众的距离就会更加贴近。  相似文献   

13.
胡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近年来,胡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出要坚持改革开放,而且要坚定不移。他的这个论述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意义,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一、这一论述主动回应关于"改革开放"的争  相似文献   

14.
相传驯鹰起源于东方,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驯鹰这一神秘而具有魔力的职业,在记者的观念中也只有长期生长在雪域高原、大漠林海的少数民族才会。可当近日在沈空采访时,记者从沈空后勤部机场管理处处长张存国口中了解到,在我国渤海湾畔,也有这样一支能够让山鹰"言听计从"的特殊团队,这就是我军近年来才兴起的一个职业——驯鹰师。  相似文献   

15.
岁月无痕,花一样的岁月如同流星一般仓促而逝了。当我走过一生难忘的新兵连才晓得:生活只有经历过痛苦与挫折的洗礼才会更加的充实。2004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这个季节是我十八年来最寒冷也最刻骨铭心的季节。当我费劲地抱着发给我的棉被和军装跌跌撞撞的下了车,刚进宿舍门还没等歇口气就听见刺耳的哨声在走廊里响起,大眼睛的班长接着在走廊里用特有力的声音喊女兵楼道集合,我们慢慢腾腾地从房间里走出来站在昏暗的走廊里,大眼睛班长看样子很凶但还不至于吓到我,她让我们靠墙根站好然后把歪歪扭扭扣在头上的大棉帽摘下来,我知道她是在看我们的头发,我根本就不担心头发的问题,因为在来这里的前一天,陪了我多年的马尾巴就已经一命呜呼了。看着她们像电视剧里那样哭得一塌糊涂,我竟然还有点得意了。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对自身在新世纪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定位,也是历史的选择、全党的选择、亿万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强敌,我们之所以能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顶住各种风浪,经受各种考验,不断取得胜利,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80年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党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13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  相似文献   

17.
王新发——这个陕西汉子脱下他魂牵梦萦的绿军装已经11年了。但11年来,他和他一手创办的鸿金鹏公司却从没有离开过绿色军营。承包食堂、经营营院超市、走边防、访哨所,鸿金鹏的翅膀无论展得多宽,始终把部队当做最温暖和坚固的巢。炊事班飞出的大鹏鸟"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十多年的军旅生活,使我对军人有着一种难以释怀的情慷。因此,当我们创办鸿金鹏公司后,我始终放不下对军队的那分热爱和支持。通过我们的餐饮保障和后勤服务工作,我们坚持开展拥军活动,不断密切军民关系,为巩固国防和实现强军梦,做出了鸿金鹏人的贡献。"鸿金鹏集团公司总裁王新发在演讲中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18.
在新疆兵团生活了40多年,难忘的人和事很多很多,但还是天山牧场乌兰牧骑那一段最刻骨铭心。从"门外汉"到文艺骨干1964年金秋时节,3年自然灾害过去了,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也能享受享受生活乐趣了。于是,趁着国庆节,  相似文献   

19.
《解放军生活》2015,(2):22-24
农历新年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真正意义上"普天同庆"的节日。这是全世界炎黄子孙实现"神同步"的日子,是一个可以模糊地域界限、代沟阻隔的时段。没有人会忽略它深植在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心中4000多年的存在感——即使我们此刻身在军营。  相似文献   

20.
当事人     
正丁涛65156部队上士种菜"钻"家寒冬腊月,百米蔬菜大棚里,黄瓜顶花带刺、豆角成串鲜绿、西红柿红彤彤、空心菜绿油油……光是看看,就让人喜上眉梢。谁种的?丁涛!与丁涛聊天,三句话不离种菜经。从控制温湿度,到掌握各种蔬菜生长特性,滔滔不绝。他有句口头禅:"种大棚不仅是体力活,也是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